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对于英美现代主义诗歌的崛起,卡图卢斯功不可没。庞德的精英主义美学以及意象主义、漩涡主义的观念都与卡图卢斯有关;叶芝从卡图卢斯的作品中学到了摆脱早期风格、直面现代世界的方法;弗罗斯特用卡图卢斯的两个提法构建了自己的不确定性诗学;史蒂文斯在卡图卢斯身上看到了反传统的榜样;卡明斯借助卡图卢斯达到了反崇高的反讽目的;艾略特出于宗教目的,推崇维吉尔而贬低卡图卢斯,但最终卡图卢斯却成了后现代诗歌反击艾略特的武器。

  • 标签: 卡图卢斯 古罗马 现代主义诗歌
  • 简介:美国作家威廉·福克纳的《喧哗与骚动》(TheSoundandtheFury,1929):源出莎士比亚悲剧《麦克贝恩》。主人公麦克贝思受女妖蛊惑,为了满足自己的野心,谋杀了苏格兰国王,篡夺了王位,但内心却从此因为罪恶感和恐惧而不得安宁,生活对他成了一种折磨。他感叹道:“生命如痴人说梦,充满了喧哗与骚动,却没有任何意义。”福克纳对人类社会中的的残忍与暴力持悲观态度。他在这部作品里,描写了一个象征旧秩序的美国南方贵族家庭的没落。英国作家萨默塞特·毛姆的《禚饼与麦酒》(CakesandAle,1930):糕饼与麦酒是家常饮食,泛指物质享受。莎士比亚的喜剧《第十二夜》中,女主人的管家责骂喝醉酒胡闹的无赖贵族托比爵士,托比反问管家:你是不是以为你德行好,别人就都该放弃糕饼和麦酒了?毛姆的这部小说辛辣地讽刺了英国时髦文学界的

  • 标签: 《喧哗与骚动》 威廉·福克纳 美国南方 莎士比亚悲剧 克贝 贵族家庭
  • 简介:长期以来,我国对英美文学教学的目标内涵并不十分清晰,对目标内涵的层次定位更是模糊,因此英美文学教学改革进步缓慢.本文认为,只有明确新形势下英美文学教学的目标内涵,才能找准英美文学教学的层次定位和课程设置.英美文学课程设置应实现两个突破:一是要突破专业选修课的限制,二是要突破英语专业的限制.本科阶段的英美文学课程设置,应以阅读体验、文学常识和批评方法为轴线,研究生阶段的英美文学课程设置则应以文学史、文学理论和专题研究为轴线.

  • 标签: 英美文学教学 层次定位 内涵 课程设置 专业选修课 教学改革
  • 简介:英国不看中国高考成绩A-level和大学预科两种选择高考生想进入英国读本科,可以选择英国高中A-level考试课程或者英国大学预科课程。A-level总共为2年时间,期间学生根据个人兴趣和将来大学本科要攻读的专业,自己选读课程,

  • 标签: 高考成绩 大学预科课程 留学 备战 热门 大学本科
  • 简介:英美小说叙事理论研究》是一部有分量的学术成果。本文将阐述它的三个主要特点:从内容上讲,该书跨越三个世纪,丰富博实;在方法上,研究者注重微观突破,理论细读运用得恰倒好处;就创新而言,研究者善于综合,把宏观透视和微观分析有机结合,能成一家之言。同时,论文还将说明,小说的学说,即叙事学,之所以大,是由小说本身的兼容性所决定的。小说融传、剧、诗、文、史于一体,这就是小说后来居上的原因,也是文类发展的一个基本规律。

  • 标签: 叙事理论 小说定义 兼容性
  • 简介:<正>工笔、写意和白描本是中国国画艺术中的三个术语,是三种不同的绘画技法。工笔指绘画时用笔工整,注重细部的描绘;写意是指绘画时用笔不求工细,只注重用简洁、粗犷的线条,稍加勾勒,画出一个大概的轮廓来,注重画中人物神态的表现,白描则是指用墨线勾勒物象,不着颜色的画法。现在,这三个绘画术语已被广泛借用到中国文学创作中以代表三种不同的写作方法。虽然目前在英美文学理论中还没有明确使用这三个说法,但是这三种描写方式确实常见于英美作家的笔下。故而笔者不揣孤陋,欲在这方面作点肤浅的尝试和摸索,以求能起个抛砖引玉的作用。

  • 标签: 英美文学 白描 工笔 中国文学创作 文学理论 修辞手法
  • 简介:本文探讨了1980年以来英美学者关于英美本土18世纪以前女性主义文学批评史的研究趋势与特色,认为批评史研究整体上存在两条发展路线:一条路线是资料性著作汇编,成果数量呈抛物线状发展态势;另一条路线是文类研究,成果数量呈直线上升格局。而且,资料性著作的出版直接带来了批评史研究的兴盛,使其成为英美女性主义文学批评领域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 标签: 18世纪前 女性主义文学 批评史 文类 趋势与特色
  • 简介:1998年1月19日面世的《生日贺信》首版印数2万册,第2版印数3万册。据1999年4月号《绅士》杂志的一则消息透露,后来出版社又加印了10万册,这是一般诗集印数的十倍。看来《生日贺信》流行程度已经可以和畅销小说相比了。可惜作者特德·休斯(1930-1998)本人却未能看到他最后的一部诗集受读者热烈欢迎和引起英美报刊热烈反响的盛况。

  • 标签: 英国 休斯 诗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