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3
53 个结果
  • 简介:在欧洲货币联盟,一些最重要的宏观经济管理工具已经让渡到了货币联盟的层面,各成员国难以用本国尚存的政策工具来应对宏观经济失衡。因此,尽管国际金融危机并非发源自欧洲,但货币联盟却大大增加了其成员国在面对危机时的脆弱性,并有可能使经济危机转变成一场民主合法性的危机。本文回顾了民主合法性和宏观经济管理之间的关系,简述了凯恩斯主义和货币主义政策模型的基本要素及其特定的政治影响,并揭示出欧洲货币联盟的创立如何改变了现有的国家制度,以及欧洲货币政策中的不稳定力量又是如何将某些成员国置于危险境地,使其在国际金融危机面前不堪一击。在结论部分,笔者分析了试图拯救欧元并改革货币联盟机制的方案会带来哪些可能的政治经济影响。

  • 标签: 欧洲货币联盟 财政危机 主权债务危机 民主合法性 民主问责
  • 简介:随着近些年来德国围绕大型基建项目频发抗议示威,协商民主也成为热议的话题。人们试图通过推广协商民主,扩大地方层面的参与,解决德国民众与精英疏离的问题,提高政策的接受度乃至民主合法性。海德堡市制定的公众参与准则是协商民主推广过程中的重要政治创新,通过制度化、常规化的努力,避免了协商性程序随意性大、作用微弱等问题。本文通过对德国合法性危机原因、对应措施和海德堡模式的探讨,指出了海德堡模式对于改良德国民主制度所做的贡献及不足。

  • 标签: 协商民主 德国 制度化
  • 简介:文章试图以“地区多元主义”来解释德国民社党的崛起,并涉及了地区多元主义的关键组成部分、相对范围等内容。更多还原

  • 标签: 德国 民主社会主义党 地区多元主义
  • 简介:文化创意产业是新型的都市产业。文化创意产业为城市的发展注入了活力,也为旧城改造提供了新的契机,体现了保护工业建筑遗产的新思路。本文以前民主德国援华项目北京798厂为例,探讨了在旧厂房与旧仓库中打造文化创意园区的途径,并对如何保护工业建筑遗产进行了思考。

  • 标签: 文化创意产业 城市发展 包豪斯 工业建筑遗产
  • 简介:德国铁路的发展吴建藩自1835年德国开始有以蒸汽机车牵引的现代化铁路至今已经有160年历史了。德国铁路的发展,大致可分为下列阶段。(一)1835年至1913年德国铁路兴起和迅速发展时期:这是德国铁路发展史上的"黄金时代"。1835年12月7日纽伦堡至...

  • 标签: 德国铁路 科技情报所 铁路营业里程 铁路建设 铁路概况 电气化铁路
  • 简介:20世纪70年代以来,德国社会结构发生重大变化,主要表现为传统产业工人人数进一步减少,职员、公务员等新中产阶级成为人数最多的社会群体。作为新社会运动的主力军,他们更为关心能否获得更高的生活质量、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实现男女平等等后物质主义问题。社民党仍然坚持以维护产业工人利益为主的物质主义政策主张,无法得到广大新中产阶级成员的支持,这是该党这一时期无法赢得大选的重要原因。从1989年的《柏林纲领》到1998年的竞选纲领,再到2003年的《威斯巴登声明》,社民党最终提出了一个全面转向中产阶级的纲领。由“纲领党”向“选举党”的转变是其这一轮转型的主要标志。不断右转的社民党陷入了转型的定位困境。

  • 标签: 社会结构变迁 德国社会民主党 中产阶级 转型
  • 简介:中德历史发展比较初探李治一、历史发展时期中国早在殷商时期,就有了关于对外关系的记载。西汉时,汉武帝曾多次派人出访中、西亚各国,远达条支(今伊拉克东部),犁勒(当时属罗马帝国统辖,一说为条支的庇特拉港,另一说为埃及的亚历山大城)。然而,正式的中德贸易则...

  • 标签: 发展比较 中国与德国 德意志民族 中德关系 传教士 高等师范院校
  • 简介:德国可持续发展模式是在合作联邦主义国家与社会市场经济体制的基础上,通过传承传统思想资源、完善法律制度、开展民间环境运动、实现政党绿色转型、强化企业社会责任、重构社会整合,依靠政府、市场与社会之间相互合作与互动而形成的。2002年以来推出的《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及其进展报告,对于德国的经济、社会和环境政策转向可持续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并为当今世界的绿色经济、绿色增长或绿色发展提供了可借鉴的实践经验。

  • 标签: 德国 可持续发展 国家战略 基本建制 社会整合
  • 简介:被称为新闻刊物发源地的德国曾有过新闻刊物的黄金时代,也经历过戈培尔一统德国新闻的萧条时期。从德国新闻刊物的发展情况看,根据其特点大体可分为五个不同的时期:

  • 标签: 新闻 刊物 德国 发展史 简介 黄金时代
  • 简介:德国国际发展基金会简介徐朔德国国际发展基金会(DeutscheStiftungfurinternationaleEntwicklung──简称DSE)是在德国联邦和州议会各党派的联合倡议下,于1959年建立的。建立这个基金会的目标是,在互相的经验交流...

  • 标签: 国际发展 基金会 发展政策 德国问题研究 领导人员 第三世界国家
  • 简介:现代德语词汇发展趋势(上)□陈杭柱同比较封闭和稳定的语法系统相比,词汇就属于开放和不稳定系统。在整个语言系统中,词汇变化是最大的,因为它们与社会发展的联系最为直接,对社会发展的反应最为灵敏。当然,它们有时变化多些,有时变化少些。这多与少也反映了当时社...

  • 标签: 现代德语 词汇发展 发展趋势 字母缩写词 公文语言 变化动词
  • 简介:一、高校发展中心高校发展中心(CentrumfurHochschulentwicklung,缩写CHE)由贝塔斯曼基金会和大学校长联席会议联合倡议,成立于1994年5月,其目的是支持德国高等院校的改革.

  • 标签: 德国 高校发展中心 高等学校 名次
  • 简介:德国一直以来未建立适用于各行业的全国法定最低工资制度,传统上,最低工资由劳资双方签订的行业集体合同进行约定,但允许个别企业与工会利用开放性条款排除适用。其结果是很多个别合同约定的最低工资标准低于行业集体合同,造成了德国部分劳动者贫困化现象。近年来,为了保护劳动者权益,避免不正当竞争,德国通过修改《劳务输出法》和《劳务派遣法》在部分行业建立了全国统一的最低工资法制,禁止这些行业利用开放性条款降低最低工资标准。2013年11月,联合执政党之间达成了建立适用于各行业的全国统一最低工资立法合意,该项立法工作有望在近两三年内完成。

  • 标签: 德国 最低工资 集体协商 集体合同 工会
  • 简介:德国中小企业的境况及发展王继平在联邦德国企业规模一般是按职工人数和营业额来加以划分的。工业部门中,职工人数在500人以下,营业额在1亿马克以下的企业为中小企业;商业和服务性行业中,中小企业系指职工人数在50人以下,营业额在200万马克以下的企业。据统...

  • 标签: 德国中小企业 行业协会 家族企业 联邦德国 东部企业 德国社会市场经济
  • 简介:自从欧债危机爆发以来,实现国家统一已经20余年的德国广受国际社会的关注、质疑和诟病。“德国的欧洲”还是“欧洲的德国”问题又在困扰德国、欧洲与世界。对此问题,本文认为:“德国的欧洲”是客观存在的,无论德国处于怎样的状态,其对欧洲乃至世界格局的冲击作用一直存在;二战以后的欧洲一体化致力于“欧洲的德国”,“接纳德国”同时又“防范德国”,已经取得巨大成效,德国开始奉行一种具有“‘文明国家’内核的现实主义的‘贸易国家’外交政策”,至今未变;在21世纪新的历史条件下,德国在“欧洲的德国”(原则层次)框架中推行“德国的欧洲”(操作层次),包括发展同中国等新兴大国的关系,是着眼于国际政治的结构性变化,迎接全球化的挑战,势之使然,具有积极的作用。

  • 标签: 德国的欧洲 欧洲的德国 欧债危机 外交政策 贸易国家 文明国家
  • 简介:本文阐述了1972年以来德中经济关系的发展及现状,特别分析了欧盟与中国关于中国加入世贸的谈判所取得的结果,对德中贸易与投资产生的积极影响.

  • 标签: 德国 中国 经济关系 发展 现状 WTO
  • 简介:在全球国际发展援助体系中,德国以其区域覆盖广、利益兼顾平衡、专业性突出而独特于其他发展援助国家,本文梳理了德国对外援助的历史及其组织机构的演化,并对德国对外援助的动因与偏好进行了客观分析。此外,文章在采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德国对外援助的地理分布和渠道分配进行了深入研究。最后,文章结合后金融危机时代特征提出了德国对外援助所面临的挑战。

  • 标签: 发展援助 德国 中间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