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2 个结果
  • 简介:《西线无战事》是对我有影响的另外一本书。它是一个恐怖故事。这本书令你失去童年、失去你认为世界是有意义的信念以及你对每个个体的关心。你陷在一个噩梦里,被吸入一个神秘的死亡和痛苦的漩涡。

  • 标签: 高校 英语 课外阅读 阅读材料
  • 简介:美国传记故事片《特朗》(Trumbo2015)的上映令观众(尤其是美国观众)再次回想起20世纪40年代N50年代美国社会的“红色恐慌”以及美国国会对好莱坞左翼艺术家的疯狂迫害,并反思美国社会的所谓自由民主(宗教、言论、出版、结社、示威等自由是美国宪法所赋予每一个美国公民的权利)的本质。

  • 标签: 美国国会 好莱坞 编剧 金牌 美国社会 自由民主
  • 简介:到1890年代,海报已占据法国首都巴黎视觉文化的中心位置。印刷技术的发展使彩色平版印刷的水平逐渐提高,歌舞升平的巴黎物质丰裕,为颇具天赋的艺术家提供了设计广告海报的绝好机会。

  • 标签: 科尔 90年代 中心位置 视觉文化 平版印刷 印刷技术
  • 简介:弗吉尼亚·伍尔芙(1882—1941)是西方现代主义小说的杰出代表之一。“她致力于小说的改革与艺术的创新,追求人物的精神世界,并且成功地将意识流技巧运用于现代小说”。她的名篇《现代小说》对英国爱德华时期主义现实主义小说创作进行了无情的抨击,是现代主义小说创作理论的重要文献之一。她又是现代英国文学史上最重要的女作家。伍尔芙的小说以她那个时代的社会环境

  • 标签: 现代小说 伍尔芙 现代主义小说 现实主义小说 无情 意识流技巧
  • 简介:美国第一位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小说家辛格莱·刘易斯(SinclairLewis1885—1951)在本世纪二十年代曾蜚声文坛,红极一时。他的成名作《大街》1920年第一次印刷时,就销售出了一百多万册。不少人写信给

  • 标签: 刘易斯 巴比特 中产阶级 二十年代 辛格 诺贝尔文学奖
  • 简介:出身犹太世家,谙熟犹太文化,懂得犹太思维,这都使得尔·贝娄能从古老的犹太文化和历史中汲取大量而又丰富多彩的创作财富,使得犹太文化要素在其笔下以文学方式得以消解和运用。贝娄笔下的主人公大都是生活在美国的犹太知识分子,他们都在凭着自己的智慧和勤奋在物质充裕的城市中努力实现着超越。贝娄的作品就是犹太经验和美国经验的冲撞和整合,而他本人就是一个美国作家和一个犹太人。

  • 标签: 犹太世家 犹太文化 犹太原型 犹太知识分子
  • 简介:雅克-路易·大卫(又译“达维特”)是新古典主义画派颇具影响力的一位法国画家。作为18世纪末、19世纪初欧洲最著名的画家,他以其构图严谨的作品为历史画带来了生机和活力。大卫所渴望的并不只是做一名画家,还要做一个用他的作品来记录他那个时代的大人物和大事件的历史学家。

  • 标签: 大卫 安东尼 夫妇 新古典主义 19世纪初 罗伯斯比尔
  • 简介:乔治·艾略特是19世纪英国维多利亚时期杰出的女作家,《弗斯河上的磨坊》是她的自传体小说。小说描述了主人公麦琪短暂的生命中与大自然、社会以及家庭乃至个人的抗争与妥协的故事。该文通过空间批评理论分析小说中的景观空间-麦琪生长的弗斯河和圣奥格镇;借助空间批评理论重点探析空间的社会文化属性以及主人公麦琪在社会活动中形成的个人空间。

  • 标签: 弗洛斯河上的磨坊 景观空间 社会空间 个人空间
  • 简介:该文以《夏的网》的任溶溶译本为研究对象,结合翻译中的创造理论和儿童文学翻译中成人译者和儿童读者这一对矛盾体的客观存在,研究了译者如何通过翻译中的创造活动使儿童文学翻译中的矛盾达到和谐统一。研究结果发现译者在语言、音韵和作品风格与功能三方面采取了有效的创造策略,使译文实现了价值的最大化。译者的语言创造策略包括创造新词、不规范语言和幽默语言;音韵的创造策略主要有叠词的使用、创造韵脚、口语化拟声词和回环句的使用;文体风格和审美功能的再创造则体现在译者对人物形象的塑造程度和主题意义的表现深度两方面来体现的。

  • 标签: 儿童文学 创造 翻译策略
  • 简介:本文主要用叙事学理论从叙事结构、人物刻画与叙事视角三个方面对《换位》进行了较为全面和细致的分析,通过人物关系交织成一个时间与空间的网络结构,呈现出个体身份认同和公众价值意识,体现了它的美学意义和文学意义。

  • 标签: 戴维·洛奇 《换位》 叙事学
  • 简介:布奇·埃默切塔在其自传体小说《新娘的价钱》中讲述了尼日利亚的伊博族女孩阿娜为反抗物化身份、获取自由而牺牲的悲剧故事。小说中女主人公阿娜在多重压迫下被赋予了物化的身份,沦为了任人买卖的商品、失去人格的物和受到物规训的属下女性。本文将卢卡奇的马克思主义经济学的物化理论与后殖民女性主义相结合,分析了小说中阿娜物化身份的成因、表现和结果,从而为埃默切塔正名,展现了其作为黑人女作家的责任意识。埃默切塔旨在证明,将物化身份视为女性应有的宿命是造成意识局限性的原因所在,黑人女性想要摆脱无生命、商品和工具的命运,就要学会构建积极的、独立的女性身份,并做好长期的、彻底的反抗准备。

  • 标签: 《新娘的价钱》 布奇·埃默切塔 物化身份 后殖民女性主义
  • 简介:继《波士顿环球报》和《新闻周刊》被收购后,今年八月,亚马逊创始人杰夫·贝斯亦出价2.5亿美元收购了《华盛顿邮报》。目前看来,这笔新的资金确实能给这份传统大报一丝喘息的机会;但俗话说“男怕入错行,女怕嫁错郎”,《华盛顿邮报》在结缘贝斯之后,是否能保持其原来在人才水平、报道深度和广度,以及国际新闻报道等方面的行业领先地位?这位新股东又是否能尊重采编独立、内容与经营分离、维护新闻价值的报业传统呢?让我们拭目以待。

  • 标签: 《华盛顿邮报》 贝索斯 传统媒体 杰夫 联姻 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