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4
469 个结果
  • 简介:王若,男,1981年生,山西太原人,教育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2001年,就读于中国矿业大学体育系,在本科学习期间发表学术论文2篇,参加学术会议2次。2005年,入南京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攻读硕士学位,研究方向为体育人文社会学。读研期间,参与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体育信息化与体育管理变革》、主持江苏省普通高校研究生创新计划项目《新时期我国竞技体育文明的理论研究》,在《体育学刊》《上海体育学院学报》《武汉体育学院学报》《天津体育学院学报》等学术期刊上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其中《纯化体育:对我国体育运动项目管理的批判与重新梳理》一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体育)》全文转载。

  • 标签: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 博士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 硕士研究生导师 天津体育学院 体育人文社会学
  • 简介:1米97的大个儿,一张娃娃脸,粗黑的眉毛,不大的眼睛,虎头虎脑的小伙子跃入人们的视线。这就是于雅———一个去年底从乙级队河北队临时转会到湖北红金龙男排的新人。在联赛的技术统计上,于雅这个名不见经传的小将居然在发球、拦网和扣球三项都名列前茅,与国手安家杰、陈方不相上下,引起圈内人士的关注。但翻开联赛秩序册,在湖北队的名单中连他的名字都找不到,奇怪!于是见到他的第一个问题是———“为什么秩序册上没有你的名字!”原来他是去年年底才从河北队临时转会过来的。在漳州秋训参加全国锦标赛时,于雅被正处在新老交替关口上的湖北红金龙男排相中,17岁的年纪便首次踏上了甲A赛场,而他球衣上的号码也正是17号。出生在河北邯郸的于雅光上小学6年级时,身高已经1米77,已经练过一段田径的他被河北省体校排球队选中。1995年进河北省二队,次年又上到河北省一队。1998年,于雅入选国青队在秦皇岛参加集训,虽然是陪练性质,但依然令他兴奋。场上的于雅总带着虎虎生气,属于那种扣球就倾尽全力,不留退路的人物,看着爽快。他扣球,拼尽全力,痛快淋漓,救球时,奋不顾身、不依不饶。趴在地板上也没能救...

  • 标签: 小伙雅 达斡尔小伙 雅光
  • 简介:今年的NCAA舞台注定是属于康涅狄格大学的,因为继2004年之后他们的男女篮再次同时获得了锦标赛冠军。雪橇犬女篮封后并不令人感到意外——毕竟她们是赛事的卫冕冠军,且在此之前还交出了整个赛季一场未败的傲人战绩。不过男篮封王……这多少就有些出乎人们的意料之外了。还记得就在3月8日这天,当康涅狄格以33分之差惨败给“红雀”路易斯维尔,遭遇赛季最惨痛失利之后,在拉斯维加斯所开出的锦标赛夺冠赔率中,他们仅为1赔100。换句话说,也就是庄家认为:康涅狄格只有1%的夺冠可能。

  • 标签: NCAA 锦标赛 路易斯维尔 拉斯维加斯 冠军 女篮
  • 简介:2003年12月10日,八一男排在第三届世界军人运动会上荣获亚军,唯一的单项奖——最佳运动员则授给了表现出色的中国军人范晓。这也是范晓第一次在世界比赛中获此殊荣。

  • 标签: 范晓 最佳运动员 中国军人 单项奖 世界比赛 八一队
  • 简介:陆上可移动式跳板跳水训练器,是一种在陆地上运动员在该仪器上完成和练习各种跳水动作的训练器材。它由可升降海棉框和可伸缩跳水板两大部分组成,控制方式为手动和光电自动控制。本文就红外自动控制器的设计、工作原理及应用作了阐述,具体分析了利用红外控制器,如何去实现自动控制跳水训练器动作的全过程。对红外控制器的组成及结构进行了介绍。

  • 标签: 跳水训练器 红外光控制器 设计
  • 简介:不少人,其中包括会游泳和不会游泳的人,都认为蝶泳是很难学的泳式。然而,如果能用整个身体,而不仅仅用臂,腿去游蝶泳,情况就大不一样了。如果臂、腿在不该发力的时刻发力,那肯定游不好。正如人们看到的那样,蝶泳动作节奏和配合极其重要。蝶泳运动员中流行的一句格言是“臂一入水就提臀”,对改进蝶泳技术,掌握蝶泳动作配合技巧来说,最通俗易懂、简单明了。

  • 标签: 蝶泳 技术 动作节奏 动作配合 运动员 游泳
  • 简介:后刃横滑是体会利用后刃从山上滑下时用刃的感觉。要求:保持滑行姿势,控制用刃的大小和滑下的速度,通过加大后刃的立刃和压力停止。注意:在下滑的过程中防止前刃刻雪面的摔倒。

  • 标签: 单板滑雪 技术要领 后刃横滑 前刃横滑 直滑降 停止技术
  • 简介:蛙泳比赛规则在不时发生变化。1986年,蛙泳比赛规则的重大变化是每一动作周期头要出水二次,允许头埋在水下前游。这项规定加大了身体前游时的上下起伏动作,为加快游速创造了前提。

  • 标签: 蛙泳技术 比赛规则 动作 身体 游速
  • 简介:过去的10年,仰泳与其他3种泳式一样,技术有重大变化。我们发现,当代许多顶级游泳运动员在技术上有很多共同特点。世界顶级游泳运动员的上一代开始使用许多挑战性的教学方法。有多种方法对游泳技术进行分析,但每种方法都有优缺点。首先,可通过各类物理学原理,以及我们掌握的流体力学原理建立种理想的技术模式,然后在这种复杂技术模式基础上让运动员掌握尽可能完美的技术

  • 标签: 游泳技术 仰泳 游泳运动员 流体力学原理 技术模式 物理学原理
  • 简介:前几期所说的传球、接球以及运球都是足球在本方控制之下进行的,然而当球在对方控制之中时,就需要从对方脚下进行抢断,以获得控球权。抢断球看上去不过只是从对方脚下把球抢夺过来,但要做到既抢下球又不犯规却并不容易。本期训练营就继续我们的个人技术训练课程,来谈谈抢断球技术。看门免欢迎更多球迷朋友的积极参与训练营的问答,来信请寄:北京市体育馆路8号《足球世界》球星训练营邮编100061

  • 标签: 抢断 技术训练 足球世界 个人技术 训练课程 控球
  • 简介:看门兔的话:在上期的球星训练营中,看门免向大家介绍了运球技术的训练方法。本期训练营将继续我们的个人技术训练课程:传球技术训练。传球是指球员有目的地将球踢向预定目标的动作方法,射门也可以看作是一种特殊的传球,后者的预定目标就是球门。在现代足球比赛中,传球是进行比赛最主要的技术手段,传球质量的高低也直接决定着比赛的胜负。看门免欢迎更多球迷朋友的积极参与,来信请寄:北京市体育馆路8号《足球世界》球星训练营收邮编100061

  • 标签: 传球技术 现代足球比赛 技术训练 足球世界 动作方法 训练方法
  • 简介:在过去60年里,游泳运动在速度方面突飞猛进,这些进步首先让游泳界的专家感到吃惊。各国运动员在各类游泳比赛中接连取得优异成绩,在经过一段时间之后,逐渐得到整个游泳界和国际体育界的认可。不过,在当今世界泳坛,对于游泳成绩提高要素的看法并不完全一致。

  • 标签: 游泳成绩 高技术 游泳运动 运动员 体育界 赛中
  • 简介:台球的思路打台球的人从最开始对台球的认识开始。随着兴趣的增加,台球技术的提高而逐步的深入。从最开始的不知道该如何下手到打一个球就能看到全局.进而掌控全局直至取得胜利。这种变化是发生在对球的理解深度上的变化,一句话就是思路不一样了,技术提高到一定的程度思路就会变得很清晰。进攻还是防守。运用起来会比较恰当合理。现在看来提高技术是当务之急。有人说谁谁谁打的好。不外乎他打的准。杆法好。发力到位合适。心理素质特别好。并不是说他能杆杆清台。下面我就上几方面说说我个人的看法。

  • 标签: 台球 心理素质
  • 简介:为满足广大门球爱好者入门及深造的需求,“门球课堂”栏目于2005年第一期与读者见面了。本栏目以提高门球技、战术水平为开设主旨,将较为系统地讲解门球基本技术与应用战术以及有关训练等方法,力争做到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既要讲清动作原理,又要介绍具体打法。通过深入浅出,简要有效的探讨,引领广大球友参与到门球技、战术研讨中来,使广大球友真正成为门球活动领域的行家里手。

  • 标签: 战术水平 瞄准点 理论与实践 动作原理 控球 球出界
  • 简介:一、自由泳技术1、身体位置自由泳时,身体在水中尽可能浮得高些,同时身体放松。头的姿势影响身体位置,一般来说,水面应齐发际。随着每一只手臂的前伸,身体应向侧逐渐滚动(见图1)。在自由泳和仰泳中,当身体转向较有力的手臂一侧时,运动员可获得极大的推进效率。

  • 标签: 竞技游泳 划手 划水次数 推进效率 技术风格 抓水
  • 简介:图十八是仰泳游速与手掌划水速度曲线图。该曲线图是综合几位仰泳选手划速与游速绘制的,所以我认为这是较理想的仰泳划速与游速曲线。身体游进速度曲线始于左手出水的1点(时间轴上的0点)。当右手第一次下划准备抓水时,游速每秒减慢0.10-0.20米。在2处开始抓水。抓水后游速开始加快,在2、3点间的第一次上划过程中继续加速。由第一次上划转向第二次下划时,略减速,在3、4点间的第二次下划再次加速。接着,由第二次下划转为第二次上划时,又稍减速,这之后,在4、5

  • 标签: 速度曲线 游速 第二次 仰泳技术 曲线图 运动员
  • 简介:在很多年前我已经以一个游泳教练的身份解释过了,“蝶泳并不是给没有用的人练习的。”在也没有什么比通过用一章的内容来简单介绍蝶泳技术训练更加有说明性的了。这为蝶泳技术并不容易掌握这个事实提供了一个基本的理论依据——从运动员或教练员的角度看。

  • 标签: 技术训练 蝶泳 教练员 说明性 运动员 游泳
  • 简介:篮球移动技术浅析朱昌荣(十堰大学)在篮球运动中,所有的技术动作和战术配合,都是由脚和手的动作来完成的.在现代世界篮球运动向高速度、高空优势和高超技巧发展的今天.只有速度和高度,而没有技术;或者是技术不全面、不熟练、已经远远不能适应于现代篮球运动发展的...

  • 标签: 技术浅析 移动技术 篮球移动
  • 简介:一、跪跳起跪立两臂向后摆,臀向后坐体前移.展髋提腰摆动臂,脚背小腿齐用力.身体腾起须伸展,下落收腹要提膝.着地缓冲半蹲后,收臂起身成站立.二、前滚翻两腿屈膝成蹲撑,双脚用力把地蹬.臂向前伸提起臀,屈肘低头背要弓.后脑背臀依次落,团身勾头如球动.屈膝前倾抱小腿,直立展体似雄鹰.

  • 标签: 技术动作 口诀 着地缓冲 用力 技巧 摆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