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鱼类肌间小指位于肌节之间的硬骨小刺,由肌隔结缔组织骨化而成。在总结国内外有关肌间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从肌间小数目、形态和发生等方面对低等真鱼类肌间小的研究做了综述和展望,以期为今后肌间小的分子机制研究提供一些参考。

  • 标签: 低等真骨鱼类 肌间小骨 数目 形态 发生
  • 简介:通过流延成膜法制备纤维素/大豆分离蛋白(soyproteinisolate,SPI)复合膜材料,经过紫外照射1h后,分别置于37℃和80℃下密闭的蒸馏水环境中0d、10d、20d及30d.通过力学性能测试、扫描电镜观察(SEM)、紫外测试、细胞培养和MTT等方法评价不同环境温度对纤维素/大豆分离蛋白复合膜体外降解后微观结构和细胞相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37℃水能够促进纤维素/大豆分离蛋白复合膜的体外降解,降解后所获得的材料呈纳米网状结构,并具有良好的细胞相容性.旨在为制备纤维素基纳米生物材料提供借鉴.

  • 标签: 纤维素 大豆分离蛋白 复合膜 温度 体外降解 纳米生物材料
  • 简介:做了日本才想到问自己:我为什么要出国?留在国内不好吗?有慈爱的双亲,有舒适的住房,有熟悉的同学,有喜欢我的教师,轻轻松松地读书,潇潇洒洒地生活,随心所欲,快活无比。说起来,这里真没有什么好的。除非你有钱,可有钱你也不一定能买到快乐,何况你还没钱。

  • 标签: 日本 留学目的 出国留学 留学费用 勤工助学
  • 简介:刘子龙,1941年出生于河北武清,1965年任唐山市针织总厂图案设计室总设计师。1981—1984年在中央工艺美院进修,得到张行、袁运南、廉晓春、路斯高(美国)诸先生指导。1984年在中国美术馆成功举办《刘子龙蜡染艺术展》。其绘画和蜡染作品曾多次在香港、法国、新加坡、澳大利亚等地展出出版有《刘子龙画集》(江苏出版社)、《子龙蜡染》(河北美术出版社)、《刘子龙蜡染艺术》

  • 标签: 艺术家 蜡染艺术 纤维 出版社 总设计师 澳大利亚
  • 简介:利用弯曲振动法测取了纤维板的声振动参数并进行了分析比较,结果表明:密度大的纤维板其振动加速度较大,振动能量损耗较低,声反射能力较强,但声辐射能力较弱;厚度小的纤维板其振动加速度较大,声反射及声辐射能力均较强,但振动能量损耗较高。

  • 标签: 纤维板 声振动参数 弯曲振动
  • 简介:马来西亚是一个美丽神奇的国家,也是食客的天堂。多元的人文民俗,丰富的艺术文化,典型的热带气候,再加上多种美食,令人备感舒适而惬意。马来西亚首都吉隆坡有一味历史久远且享誉东南亚的中式早茶——肉茶。说"肉茶",可能很多人会误认为是一种茶品名称,其实,此"茶"非彼"茶",这是一道在马来西亚家喻户晓的美食。作为马来西亚特色美食的肉茶,最早是华人发明的。很早以前,华人在马来西亚的山上做苦工,由于食物不足,他们便打野猪果腹。吃的时候,他们把猪肉切成大块加上香料和中药煮,慢慢地就形成了今天的肉茶。肉茶是用猪的排骨肉、茶叶和中药材作主料,配以盐、酱油、胡椒、味精等,在锅里烧煮时,直到茶

  • 标签: 怀乡情结 情结肉骨茶 附带怀乡
  • 简介:以活性炭纤维吸附碘为基础试验,研究了温度、浓度等对活性炭纤维吸附性能的影响。测定了活性炭纤维附碘的饱和附量和吸附速度,20次疲劳试验,吸附性能和机械性能不变。热稳定性良好。

  • 标签: 活性炭纤维 吸附性能 试验研究 化学防护器材
  • 简介:》是华裔美国小说研究的重要作品,该小说体现了成长主题。主人公莱拉经历了成长的困惑,陷入身份迷失,在引路人的引领下进行身份探索,建构了清晰的华裔美国人身份,达成阶段性成长。

  • 标签: 伍慧明 《骨》 成长主题
  • 简介:从温泉、堆肥等环境采集样品,以滤纸条为唯一碳源,用微晶纤维素粉和羧甲基纤维素钠(CMC—Na)-刚果红培养基进行分离和筛选出几株高温纤维素分解菌.进行测定这些菌株的Cx、滤纸酶活性试验,两种酶的作用温度相对较宽,Cx酶的最适酶活性温度约70℃,而滤纸酶活性的最适温度因菌株差异有所差异.

  • 标签: 嗜热纤维素分解菌 分离 筛选
  • 简介:完成了8个试件在不同的胶结剂、不同的环境情况下碳纤维布与混凝土的粘结性能试验,统计分析了冻融环境对碳纤维布与混凝土粘结质量的影响,描述了混凝土与碳纤维布剪切破坏的特点。

  • 标签: 混凝土 碳纤维布 粘结强度 耐久性
  • 简介:学籍管理是高校教育教学管理的重要环节,涉及学生的身份和学业表现以及结果的认定,是高校人才培养质量控制的重要内容。文章从高校学籍不良异动的现状出发,探讨了学籍不良异动的成因,并在此基础上结合教学管理实践经验,构建了高校学籍不良异动的预警机制,以期改善高校在学籍管理中的被动局面,更好的为提升教学质量服务。

  • 标签: 高校 学籍管理 学籍不良异动 防范机制
  • 作者: 曹丽梅战海艳张炜婷
  • 学科: 文化科学 > 高等教育学
  • 创建时间:2011-04-14
  • 出处:《高教探索》 2011年第4期
  • 机构:摘要:骨外科的实习教学一直是外科临床教学中比较重要的部分,对每一名临床医学的学生来说,这个过程是在进入临床工作中一个非常重要的学习阶段,它将平时在外科课堂上所学到的知识结合于实践中,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要求学生可以根据临床的症状和表现来对此进行诊断及治疗;培养学生遇到问题,冷静思考分析并解决问题的能力。
  • 简介:采用静电纺丝法制备聚乙烯醇(PVA)超细纤维膜,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观察溶液浓度、纺丝电压、纺丝距离对纤维微观形貌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设计对纺丝工艺参数进行优化。实验结果表明:纺丝电压是影响纤维平均直径的最重要的参数。经过优化,纺制出最小直径为0.27μm的PVA超细纤维

  • 标签: 静电纺丝 聚乙烯醇(PVA) 工艺参数 正交优化
  • 简介:对桐壳纤维分别施予超声波、丝光化(加热30、60、90℃)、丝光化(冷却-30、-5、0℃)3种方法预处理,采用XRD、FTIR、SEM进行表征,研究结果表明经过丝光化处理后,植物纤维的可及度有一定程度的提高,桐壳纤维部分由celluloseⅠ结构转变为celluloseⅡ结构,而同等条件下的水处理则不出现这样的变化;此外,超声波处理对植物纤维可及度的提高最为有利。研究证实了氢键含量及类型可以与红外结晶指数、结晶度指数从不同维度佐证植物纤维可及度的变化,红外结晶指数可宏观指示结晶程度,结晶度指数佐证桐壳纤维聚集态结构的有序程度,而分子间氢键含量可指示桐壳纤维内部结构状态的不同。

  • 标签: 桐壳纤维 氢键 可及度 分峰拟合
  • 简介:目的通过对护理不良事件发生原因进行分析,提出预防措施,降低非正常护理意外事件。方法对某三级医院2005-2012年上报护理不良事件进行分类,运用追踪法、帕累托法确定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结果导致574起不良事件发生的主要原因为制度执行不力、护理人员专业知识缺乏、医护沟通问题、作业流程不良,累积比例达77.1%,需要进行重点改进。结论转变质量管理理念,优化护理流程,从系统上进行防呆;引入"安灯"系统,倡导人人参与质量管理;推行"SBAR"沟通模式和早期预警评分系统等,有效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

  • 标签: 护理 不良事件 原因分析 防范
  • 简介:

  • 标签:
  • 简介:通过仿生合成、冷冻干燥及交联处理方法,制备出一种以双相磷酸钙、胶原和碳酸羟基磷灰石三组分为主要成分的新型三维组织工程支架。采用SEM、EDX和FTIR等测试技术对支架的性能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制备的复合支架具有三维多孔的有序结构。双相磷酸钙作为力学支撑骨架有助于胶原网络基质形成特定的形状并使之具有一定的力学强度。在矿化过程中,羟基磷灰石矿物晶体在胶原的反应成核位点通过化学键合作用进行自组装。交联的胶原及其仿生矿化形成的碳酸羟基磷灰石可使支架具有良好的生物学性能,有望成为广阔临床应用前景的组织工程植入材料。

  • 标签: 双相磷酸钙 胶原 支架 仿生
  • 简介:通过对循环荷载作用下的狗式刚性连接节点的试验研究,分析了狗式刚性连接的滞回性能.试验结果表明:狗式刚性连接具有良好的延性和耗能能力,节点的转角都超过了0.03rad;焊缝强度和梁翼缘的削弱程度是影响节点滞回性能和极限承载力的决定因素.最后,根据试验结果提出了此类连接的设计和施工建议.

  • 标签: 狗骨式刚性连接 滞回性能 试验研究 循环荷载 焊缝强度 建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