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提出“教育的公正的发展”新概念。从理论上对其进行论述:教育的公正作为教育发展的内在规定性,决定着教育发展的性质和趋向,公正是教育发展的核心价值和根本动力,是教育发展的合理状态,教育的公正与教育的发展是辩证统一的,教育的公正的发展是教育事业应然的价值选择;从实践上对其进行应用和阐释:以城乡教育差距为例,对现实中城乡教育差距进行考量,得出城乡教育差距乃公正问题,是教育事业价值选择的偏差所诱致。要回归教育事业价值选择的本原,要达到城乡教育的公正的发展的态势,首先要从理念上克服城乡二元思维定势;其次,教育政策(包括制度)也必须作出矫正,统筹城乡教育,对农村教育进行补偿。

  • 标签: 教育的公正的发展 教育政策 价值选择 城乡教育差距
  • 简介:采用三次全国人口普查数据,选取三类教育产出指标,通过计算其变差系数、加权变差系数和锡尔系数及锡尔系数分解,揭示和描述80年代以来我国30省区间、三大地带间及地带内省区间教育程度差距及变动趋势,在分析结果的基础上提出政策性建议.

  • 标签: 地区教育程度 教育指标 变差系数 加权变差系数 锡尔系数 计量方法
  • 简介:本文根据教育财政纵向公平理论和测量工具,分析了2003-2013年北京市及各区县城乡小学教育经费配置状况,发现2007年后北京市农村小学经费已高于城镇小学,实现了纵向公平,且增长速度更快;财政性经费指标公平程度最好,但人员经费比例持续下降;北京市近郊区县城乡均衡程度不高,远郊区县相对较好。通过设立计量模型,本文进一步发现省级统筹明显的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能有效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因此,应提高省级统筹分配权,改革教师工资制度,细化农村倾斜政策。

  • 标签: 城乡教育差距 教育经费 均衡配置
  • 简介:<正>城乡教育一体化是城乡经济体制改革深化,城乡社会结构深刻变革的产物。把握城乡教育一体化的规律,驾驭发展趋势,对落实《中国教育改革与发展纲要》,促进教育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一、城乡教育一体化及其深远意义城乡教育一体化是指在教育发展中,把城乡教育

  • 标签: 城乡教育 农村教育发展 一体化 城市教育 农村地域 宏观指导
  • 简介:高等教育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和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而近年来,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差距呈现出不断扩大的趋势,这将不可避免地影响到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的实现。为此,需要在理解我国高等教育公平内涵及明确我国高等教育公平现状的基础上,设计一套适合于我国国情的高等教育公平指标体系,以便对我国高等教育区域差距及公平程度做出科学的评价和判断,由此推动我国高等教育公平政策措施的不断调整与完善。

  • 标签: 高等教育 教育公平 指标体系 区域差距
  • 简介:当前我国高等教育入学机会城乡差异的主要特征是,城乡差异在不断缩小,但差异仍然十分明显,特别是重点大学入学机会的城乡差距还比较大。城市化和高校扩招对缩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异有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缩小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异,应努力推进城市化进程,逐步缩小城乡基础教育办学条件的差异。

  • 标签: 高等教育 入学机会 城乡差异
  • 简介:以往文献关于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差距关系的结论并不一致,原因在于可能忽略了教育不平等中的结构性因素。本文将教育不平等分解为教育机会不平等和教育努力不平等,教育不平等与收入差距的关系应该取决于上述结构因素中效应较大的部分。基于这一假设,本文从微观层面基于环境-努力二分法解构教育不平等,从而测度了教育机会不平等和教育努力不平等,并研究了教育机会不平等与教育努力不平等对收入差距的影响。研究表明,教育机会不平等显著扩大了收入差距,教育努力不平等显著缩小了收入差距;由于教育机会不平等和教育努力不平等的反向作用,总体教育不平等对收入差距的影响不再显著。

  • 标签: 教育机会不平等 教育努力不平等 收入差距
  • 简介:贫富差距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所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我国目前的贫富差距已超过国际公认的警戒线,应引起党和政府的高度关注,并应采取切实措施加以解决.

  • 标签: 贫富差距 和谐社会
  • 简介:初中新课程标准本着“学生是受教育的主体”这一重要理念,强调对学生的情感教育应渗透到家庭、社会、学校、学生的每一个方面。基于这一观点,在情感教育理论指导下,结合新课程理念及社会发展对学生的要求,我在对城乡结合部学生的情感教育教学过程中,通过“家庭-社区-班级-学生”四条教育途径,以培养和加强城乡结合部学校学生的情感教育

  • 标签: 城乡结合部 初中 情感教育 教育质量 教育环境 实践活动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居民之间的收入差距不断扩大。义务教育作为调节收入差距的重要手段,目前在我国还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其原因是义务教育本身还很不公平。深化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有利于实现义务教育的公平,从而迈出了义务教育调节收入差距的关键一步。

  • 标签: 农村义务教育 教育经费 保障机制 居民收入差距 教育公平 中国
  • 简介:城乡二元结构下的教育体制性障碍是我国基础教育不公的根源。城乡二元教育体制衍生出来的教育政策弊端加剧了我国基础教育的不公。城乡二元结构下社会分层和教育不公的恶性循环又使得我国基础教育不公持续扩大。只有改革宏观经济政策以促进二元经济经构转换,因地制宜地推进城乡一体化以弱化城乡二元社会结构,辅以改革促进城乡基础教育公平的教育制度和政策,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我国城乡基础教育的公平。

  • 标签: 教育公平 城乡二元结构 社会分层
  • 简介:《京津冀协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京津冀公共服务要在2020年实现"发展差距趋于缩小"的目标。然而,京津冀基本公共教育服务的很多指标在2014至2016年间差距不仅没有缩小,反而有扩大的趋势,一些指标的差距仍然非常明显。这其中既有先天原因(三地经济发展水平和财政收入水平悬殊),也有后天因素(教育协同发展的一系列体制、机制尚未建立)。尽快建立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的财政保障机制,制定统一的基本公共教育服务标准,强化问责与考核机制,是推进政策目标按期实现的有力保障。

  • 标签: 京津冀教育协同发展 京津冀公共服务 区域教育一体化
  • 简介:城市化是一个国家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标志,在深入推进城市化的进程中,教育起着重要的基础性作用。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教育体制机制、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是稳妥推进城市化进程的关键因素。城乡一体化的教育体制机制可以为城乡教育一体化提供制度保障,有利于丰富教育资源,优化教育结构,提高教育资源的利用效益,为城乡教育的均衡发展提供持久动力。那么,如何理解城乡教育一体化?怎样构建城乡一体化的教育体制机制?为此,本刊组织刊发这组专题论文,主要从学生培养制度、教育人事制度、入学招生制度、教育管理制度、办学制度、教育质量评价制度和教育投入制度入手,就构建我国城乡一体化的教育体制机制展开讨论,期待以此推进有关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促进城乡教育公平的相关研究和实践。

  • 标签: 城乡一体化 教育体制 城乡教育一体化 教育均衡发展 城市化进程 教育人事制度
  • 简介:入学招生制度是保障教育起点公平的重要制度。在城乡教育一体化进程中,入学招生制度发生了深刻变革,同时也还存在一些问题。义务教育阶段的“两为主”政策,农民工子女高中阶段受教育权利的保障,城乡幼儿学前教育入园难和高等教育入学机会的城乡差异等问题既涉及在城市务工的流动人口的子女,也涉及留守在农村的学生。要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需要高度统筹规划,平等、差异、补偿地发展城乡教育,通过改革各级各类教育的入学招生制度,在起点上保证教育的机会公平。

  • 标签: 城乡教育一体化 教育二元结构 入学招生制度 教育公平
  • 简介:现行教师人事制度已经成为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的突出制度瓶颈,亟待调整。教师人事制度改革必须在理解城乡教育一体化真正内涵的基础上,尊重并协调各方利益,综合运用各种政策工具,明确制度重建的保障与张力,对教师补充机制、教师城乡交流机制与教师培训机制进行重新构建。

  • 标签: 城乡教育一体化 教师人事制度 制度重建
  • 简介:在国际范围内,最有影响力的学业成就测试项目主要由IEA和OECD两大组织举办,截至2007年共有96个国家参加过该类测试,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影响。利用此类数据进行跨国比较研究成为教育经济学的最新热点,以汉纳谢克为代表的学者对此进行了持续探索。国际数据分析表明,与资源投入、学校制度等因素相比,教师质量对学生学业成就的影响更加重要。不仅如此,学业成就对于一国宏观经济增长具有巨大的促进,如果正确而适时地推动教育改革,一国经济将呈现稳定的增长态势。因此,对于中国来说,促进基础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是整个社会平稳发展的重要保障。

  • 标签: 国际学生测试 教育质量 经济增长
  • 简介:针对北京市18所中小学四年级至高三2381名学生的“新性别差距”问题进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1)数学成绩仅小学五年级学生存在显著性别差异,语文成绩高二和高三学生没有显著性别差异,英语成绩高一和高二学生没有显著性别差异;(2)小学四年级、六年级,初一、初二、高二担任班干部的女生人数显著高于男生,其他年级没有显著差异;(3)教师对学生考试成绩的关注程度在四年级存在显著性别差异,其他年级均没有显著差异。家长对学生考试成绩的关注程度在五年级、初二、高一至高三均没有显著性别差异。

  • 标签: 中小学生 性别差距 “新性别差距”
  • 简介:职业教育作为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联系最为紧密的一种教育类型,在重庆城乡统筹中理应处于重要的战略发展地位,但实际中仍有一些与这个“战略地位”不相适应的问题,影响了职业教育在重庆城乡统筹中应有战略地位与作用的发挥。如何在统筹发展规划、统筹发展政策、理顺管理体制、加强队伍建设、促进资源共享“五个统筹”上寻找统筹推进重庆职业教育战略发展的对策,以促进重庆的经济建设和城乡统筹,以达到缩小“三个差距”,促进共同富裕的目标,这既是职业教育自身内在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破解重庆城乡统筹发展难题的新思路、新尝试。

  • 标签: 职业教育 城乡统筹 战略发展
  • 简介:近年来,我国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子女属地化教育问题日趋严峻,不利于我国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做好城乡结合部流动人口属地化义务教育工作是流入地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以北京市为例,要解决好这一问题,市政府和学校可以关注以下几个方面:在流动人口聚居区周边建立流动性流动人口子女学校;建立梯级入学制度;不在混合编班或专门编班上过于“认真”,正视现实,既不漠视也不抱过于理想主义的态度致力于流动人口子女属地化教育问题的解决;对中等职业教育实行准义务教育政策。

  • 标签: 教育均衡 流动人口子女教育 城乡结合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