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2
428 个结果
  • 简介:一、德国商业健康保险的现状德国医疗保障体制是典型的社会保险模式,即雇主和雇员按一定比例缴纳保险费,由依法设立的医疗保险机构作为“第三方支付”组织,代表参保人向提供医疗服务的机构或个人支付医疗费用的医疗保险形式。社会法定医疗保险是该体制的主体,而商业健康保险只处于补充的位置。

  • 标签: 商业健康保险 保险发展 德国 现状 医疗保障体制 医疗保险机构
  • 简介:我国精算学的发展首先是从直接引进保险精算理论开始的。自1988年南开大学首次引入北美精算体系的精算学研究生教育、1993年中央财经大学首次引入英国精算体系的精算学研究生教育、1991年湖南大学首次将精算学引入本科生教学以来,全国许多高校和科研单位都开始了精算理论的引进和研究。然而,虽然经过了近二十年的发展,我国学术界和保险业界对于精算学的学科界定等问题还没有一个统一的观点。

  • 标签: 精算学 发展综述 学理论 研究生教育 中央财经大学 本科生教学
  • 简介:一、问题的提出加入WTO后,我国进入了第二次也是更为强劲的外汇增长期,2006年2月底首次超过日本,位居全球第一。自此关于外汇储备怎样使用和投资的问题就成了国内争论的焦点。以现在实施的和提议的方法来看的话,有以下几种方式:继续购买美国国债;用外汇储备注资大型国有商业银行;

  • 标签: 海外投资保险 外汇储备注资 现状 国有商业银行 美国国债 WTO
  • 简介:本文将信息熵理论引入我国主要保险的保费收入结构研究中,通过计算不同险种保费收入的结构熵,比较分析了当前保费收入结构的差异性。同时,运用均衡度指标描述了总体结构受单一业务收入的支配程度,并针对我国当前四类主要保险业务(财产险、寿险、健康险、人身意外伤害险),分别给出了收入比例的调整方向。

  • 标签: 保险保费收入 信息熵 均衡度
  • 简介:东欧国家的经济发展及保险业现状○权明司高成一、东欧国家对经济环境进行的有序化管理所有的东欧国家都经历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变的漫长过程。在制定法规、私有化、控制价格、取消对外贸易的管制法令和通货自由兑换方面,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宏观经济发展也正逐渐...

  • 标签: 东欧国家 保险业 经济发展 私有化 保险市场 通货膨胀率
  • 简介:影响保险业发展的要素有经济要素、社会发展状况、政策因素、保险市场供给要素等,保险发展要素的良性发展和显著变动是保险发展的驱动力。社会发展理论强调的动力源不仅源自于外在动力,更是内在动力作用的结果。因此,保险的发展模型不仅是外生的,更是内生的,发展的动力最终还是来自于内部的矛盾性。因而,保险发展动力实际上就是基于保险关系之间的各种内部矛盾而产生的促进保险发展的推动力。

  • 标签: 保险发展 发展要求 S型假说 钟型假说
  • 简介:党的“十五大”把“依法治国”列入党章,这表明我国法制建设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阶段,这是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保险作为稳定人民生活、生产和安定社会的经济保障制度,对市场经济发挥着愈来愈大的作用,因此,1995年6月3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 标签: 《保险法》 保险法律关系 《经济法》 保险活动 商业保险合同 保险公司
  • 简介:随着社会的进步,经济的发展以及人类文明程度的提高,21世纪的金融也将是一个全新的世界,为了更好地认识和把握新世纪世界金融发展的特征和趋势,探讨中国金融制度创新与发展的取向与对策,中国社会[科学院财贸经济研究所《财贸经济》编辑部与中国人民银行银行监管一司,中国人民银行宁波中心支行于2001年8月4日在宁波联合举办了“21世纪中国金融制度创新与发展理论研讨会,来自北京,西安,昆明,深圳,武汉,杭州,广州,上海,海南,新疆等地的50余位专家,学者和金融机构高层经营管理人员,就“金融制度创新与金融发展”这一主题从不同角度和不同侧面进行了充分的交流和讨论,以下是这次会议形成的主要观点。

  • 标签: 中国 金融制度 制度创新 发展前景
  • 简介:我国保险市场发展迅速,保费规模和资产管理规模不断增加,保险主体越来越多,市场竞争越来越激烈。截至2014年6月,我国保险市场上已有71家寿险保险公司、64家非寿险保险公司以及10家再保险公司。激烈的竞争促使保险企业经营转型,从原来的"以保费规模为中心"转向"以风险管理为中心"。

  • 标签: 再保险市场 供需现状 非寿险保险公司 再保险公司 管理规模 保费规模
  • 简介:在社会进步和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背景下,保险的制度基础,由于"科技赋能"和"社会变革",正在发生广泛和深刻的变化。这种变化不仅体现在经营管理的各个环节,更体现在商业模式乃至理论层面。本文用发展的视角,观察基础环境对保险理论带来的影响和可能产生的变化,提出"科技重构保险理论"的命题,同时,进一步观察科技发展理论重构之间的相互关系,强化理论重构的必要性与合理性,并提出基本思路和路径。面向未来,保险理论的重构是一个不能回避的问题,需要开展深入的思考、研究与探索。

  • 标签: 保险理论 科技创新 理论重构
  • 简介:《国务院关于保险业改革发展的若干意见》颁布后,中央政府进一步勾勒了保险业服务“三农”的蓝图,各省区政府相继制定并下发了当地保险业发展的实施意见,充分表明我国农村寿险已经迎来一个良好的战略机遇期。相关政策在为农村寿险业务带来诸多“好”的同时,也可能陷入“利空”地带。商业寿险公司宜从总公司、省级分公司和地市分公司多个层面,大力挖掘政策商机,稳打稳扎,趋利避害,促进农村寿险业务实现跨越式发展

  • 标签: 实施意见 政策倾斜 良性效应 层级思考
  • 简介:风险投资诞生于美国,在20世纪90年代风行全球,引来众多的效仿者,美国和日本在发展风险投资方面几乎同时起步,在初期的规模大致相似,以后又大至走过了相似的技术创新阶段,但最终的结果却截然不同,两国在发展风险投资的制度差异以及最终形成的经济增长潜力上的差距是研讨上述观点的极好案例和参照,本文的研究也将由此展开。

  • 标签: 风险投资 发展 制度安排 美国 日本
  • 简介:伊斯兰律法禁止利息、不确定性交易等经济行为,致使传统保险无法满足穆斯林的保险需求。经过多年的研究,全新的伊斯兰保险诞生,并被穆斯林和非穆斯林所接受,而且市场发展正不断地扩张。我国拥有2000多万伊斯兰人口,而伊斯兰保险市场一片空白,也无学术的理论研究。笔者通过分析了我国伊斯兰人口的分布情况及民族特征,以及伊斯兰人口集中地新疆的保险发展状况,探讨了我国发展伊斯兰保险市场面临的诸多机遇与挑战,并提出了以新疆为试点发展伊斯兰保险等政策建议。

  • 标签: 伊斯兰保险 保险市场 机遇 挑战
  • 简介:保险公司正处于从规模扩张增长型向价值创造型转变的时期,实现可持续发展必将成为今后我国保险业发展的主基调。实现我国保险业可持续发展的主要途径有:明确保险业可持续发展思想,树立可持续发展的经营理念,打破以往单纯依靠资本资源、物质资源、人力资源等手段的传统发展方式;积极推行以价值创造为核心的发展模式;构建我国保险业的层次性可持续发展战略,通过正外部效应的传递,促进区域协调;不断完善可持续发展的市场机制.提高保险监管水平等。

  • 标签: 可持续 经营理念 价值创造 区域协调 保险监管
  • 简介:中国人民银行总行今年1月10日《信托投资公司管理办法》出台,标志着自1998年启动的我国金融信托业第五次整顿已近尾声,勿容置疑,目前中国信托业的发展已进入了一个极其关键的转折时期,可以断言:规范化和产业化发展必将成为21世纪信托业发展的主旋律。因此,我国信托投资企业审时度势,清理整合,回归本位,真正办成名符其实的“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信托投资公司无疑是一条可行的出路。面临不可抗拒的事实,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迫切而重要的课题,便是务实又超前地审视我国信托业发展的深刻的社会背景和历史动因,准确地把握焦点和趋势,从而思考和构建我们的对策。

  • 标签: 中国 信托业 发展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