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剩余收益估价理论是美国财务学界近十年来最为流行的研究主题,并在实践中广泛应用。本文利用该模型对10家业绩优良的医药制造业上市公司的股票价格进行分析,得到市场隐含的剩余收益增长,并做了简要地讨论。

  • 标签: 剩余收益模型 隐含增长率
  • 简介:摘要:国家经济增长主要取决于科技水平和创新能力。新经济增长理论认为技术进步决定长期经济增长,而高校科研和企业自主研发在促进技术进步和原始创新方面发挥关键作用。我国基础研究投入在2021年占比刚刚超过6%,相对较低,但基础研究对科技自主创新和高水平制造业形成至关重要。该研究以福建省为例,使用2001-2022年的数据构建科研院所投入与经济增长的VAR模型,通过格兰杰因果检验发现二者存在双向因果关系,但科研投入对经济增长具有一定滞后性。最后,提出了促进科研院所投入与经济增长相互驱动的建议。

  • 标签: 经济增长率 科研院所投入 VAR模型
  • 简介:本文实证分析“十五”时期广西营业收入情况,从分行业、分企业类型和分地区等多角度综合分析广西营业税与经济的关系,并提出相关建议。

  • 标签: “十五”时期 营业税 收入
  • 简介:农业、农村和农民问题是关系到国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要问题.其核心是农民收入.我国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速度,"九五"期间比"八五"期间下降了6个百分点,分别是8.92%和2.89%(扣除物价因素).这其中主要是农户家庭经营纯收入增幅下降所导致的,1998年是改革开放以来农户家庭经营纯收入出现的首次下降.在农村居民内部人均纯收入水平分配差异也逐年加大,半数以上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仍处在平均水平以下.

  • 标签: 农民收入 中国 农村经济 农业产业结构 农民负担 农产品价格
  • 简介:文首次将人口健康作为人力资本的一种形式,探讨其在中国经济奇迹中的作用。基于中国健康与营养调查(CHNS)数据,我们估计了以家庭为基础的个人收入生产函数,发现以下主要结论。首先,个人健康是决定中国家庭人均收入的重要因素。第二.,相对而言,农村人口比城市人口的健康经济回报更大。第三,女性比男性的健康经济回报更大。

  • 标签: 中国经济 经济回报 人力资本 收入增长 个人收入 人均收入
  • 简介:消费需求不足正困扰着我国经济的发展,我国政府为了刺激居民消费采取了各种政策,降息、加薪、征利息税,但收效甚微。本文认为主要是居民收入水平决定消费状况,政府应从提高居民收入着手,解决消费不振问题。

  • 标签: 居民收入 消费需求
  • 简介:文章利用1985-2009年我国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民收入相关数据,对我国财政支农支出与农民收入增长关系进行协整分析及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得出两者存在长期均衡关系,基于此,提出了增加农民收入、促进经济发展的相关对策建议。

  • 标签: 财政支农支出 农民收入 协整分析 GRANGER因果关系
  • 简介:长期以来,经济增长问题一直是经济学家所关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对这一问题的看法随着经济发展的过程在不断的变化。哈罗德—多马增长模型,还有更早的马尔萨斯增长摸型,关注的是资本与劳动力数量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只是前者强调了资本积累在经济增长中的重要作用,而后者强调了人的增长和劳动力增长对经济增长的消极影响。

  • 标签: 经济增长问题 人力资本 收入分配 劳动力数量 经济学家 经济发展
  • 简介:非税收入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关系主要表现在非税收入的规模和增速与经济增长呈总体趋同性、不同非税收入项目的规模和增速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度不同、纳入公共财政预算的非税收入非理性增长受现行财政管理体制和地方政府绩效考核机制影响较大等方面。应坚持正本清源,提升非税收入立项审批层级;坚持依法征收,构建非税收入单一征收主体;坚持本质归住,强化非税收入全口径预算管理;转变理财观念,培育非税收入新的增长点;加快立法进程,提供非税收入管理制度保障。

  • 标签: 非税收入 经济增长 内在关联
  • 简介:运用最近发展起来的面板协整技术,本文分析了中国的收入差距、投资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1978—2004年省际面板数据的研究结果表明,中国的城乡收入比、固定资产投资、人均实际GDP是包含单位根的非平稳变量,它们之间存在稳定的协整关系。从长期看,收入差距的拉大对经济增长有害,但投资并非是收入差距作用于经济增长的桥梁。因此,要保持经济的持续增长,必须着力解决日益恶化的收入差距问题。

  • 标签: 收入差距 投资 经济增长 协整
  • 简介:本研究利用2000-2010年全国31省城镇住户调查汇总数据,采用两阶段QUAIDS-QUAIDS模型,估计了城镇居民食物消费模式与收入的关系,预测了收入增长对城镇居民食物消费模式演变前景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人均收入的持续增长,城镇居民食物支出水平将会继续提高,食物支出占居民支出的比重将会继续下降,在外食物支出占食物总支出的比重将会进一步上升,动物性食物支出占食物总支出的比重将会进一步提高,水产品支出增长速度将会快于其他食物。

  • 标签: 城镇居民 食物消费 收入增长
  • 简介:2000—2010年间国家统计数据的结果显示,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趋势对一个国家或地区产生"增长性贫困"现象有推波助澜的作用,制度因素、收入再分配水平、公共资源和基础设施供给失衡等都是拉开城乡收入差距的因素。高度重视城乡收入差距扩大问题,采取措施逐步缩小收入差距,改革户籍制度、统筹城乡发展、健全社会保障是最有效地规避"增长性贫困"、促进和谐社会建设的重大理论和现实课题。

  • 标签: 增长性贫困 城乡收入差异 社会保障
  • 简介:摘要: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三农”问题历年来是我国党和政府工作的重中之重。“三农”问题的核心是农民问题,而农民问题的关键是农民的收入问题。农民收入的持续增长对于保持国民经济平稳快速发展、促进和谐社会建设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目标、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都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本文立足于农民收入增长问题的社会意义现实,通过分析农民收入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探讨农民增收的制约因素,从而提出解决农民收入持续增长的思路和保障机制。

  • 标签: 农民收入  持续增长  思路和保障机制
  • 简介:本文采用的数据包括1998年和2005年中国所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我们主要探讨了三个问题。第一,中国工业经济的增长多大程度上是由生产的改变所驱动的;第二,不同所有制类型的企业生产表现有何差异,包括对国有企业和各种非国有企业的比较;第三,我们探讨了沿海、东北部、中部和西部等四个主要经济区域的生产水平是否存在收敛的问题。我们发现企业进入和退出样本对生产增长有着特殊的影响。在1998年至2005年间,这种进入和退出促进了中国工业生产增长,并且加快了内陆省份生产对沿海地区的追赶。

  • 标签: 生产率 增长 收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