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目的/意义]中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吸引了一大批外籍高层次人才来华工作,为我国的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外籍人才引进管理,制定更加开放的移民法律法规,改善外籍人才在华生活环境,既有利于吸引并且留住更多高层次外籍人才来华工作,也是我国实施全球化人才战略的必然需要。[方法/过程]以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和劳动力人口迁移理论为理论基础,运用案例分析类比方法,通过对美、英、日、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发达国家以及印度等新兴发展中国家的外籍人才引进管理的实践经验进行分析,探究我国在外籍人才引进管理建设方面的现状不足。[结果/结论]提出我国应尽快形成外籍人才引进管理制度优势,并分别从政策环境、政务环境、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4个方面,对外籍人才引进管理提出一系列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

  • 标签: 外籍人才 引进与管理 实践经验 问题不足 环境建设
  • 简介:时至今日,人们已不再怀疑外资能否给中国经济带来好处。十几年的改革开放,实际上就是一个吸收和利用外资的进程。从80年代的"三来一补"、举借外债、兴办"三资企业"到90年代的国企海外上市、跨国公司斥巨资抢滩大陆以及BOT项目的实施,中国引进外资的成就不可谓不大。不可否认,外资能给中国经济注入生机活力,但我们不能盲目乐观,以为外资一进国门,经济腾飞便指日可待;更不能急功近利,对外资的负面影响视而不见。不管怎么说,对外开放、招商引资总是要交学费的,轰轰烈烈十几年下来,我們总该心平气和地回首一下走过的路了。我们要实现引进外资质的飞跃,要积极、合理、有效地利用外资,就必须大胆正视其负面效应,记取以往引资过程中的教训,这对于处在起飞阶段的经济。乃至于中华民族的未来命运,都至关重要。在1994年。中国便已雄居发展中国家吸收外资的榜首,并仅次于美国成为世界上第二大境外直接投资吸收国。如此大规模地引进外资在我国历史上是前所未有的。需要指出的是,本文所讨论的外资,仅限于外商直接投资,因为其影响远比其它类型的外商投资要大。

  • 标签: 引进外资 大型跨国公司 外商直接投资 利用外资 中国经济 外资企业
  • 简介:一、中国利用外资的概况。1、利用外资的三个阶段。1992年以前,中国虽然在政策上制定了很多鼓励外资和华侨资本直接投资的政策,但真正进入中国市场的投资很少。1979-1991年,合计利用FDI才233.5亿美元,FDI占国内固定资产投资的比重也很低。

  • 标签: 中国 利用外资 引进外资战略 FDI 外商直接投资
  • 简介:基于后发优势理论,本文利用收敛分析框架研究技术引进对地区经济收敛的影响。本文认为由于地区间技术水平存在差异,经济较落后地区技术引进的技术外溢作用更强,技术引进有助于实现地区经济收敛。基于30个省市大中型工业企业数据实证分析的结论证实,技术引进不仅对经济增长产生显著正向作用,对地区经济收敛也产生显著影响。技术引进是缩小地区经济差距、实现地区均衡发展的重要途径。

  • 标签: 技术引进 后发优势 地区经济收敛
  • 简介:摘要:自主培养高端人才是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石,通过内部培训和发展,企业可以有效地培养出符合自身发展需求的高端人才,他们对企业的文化、价值观和业务理念更加熟悉,能够更好地适应企业的发展变化,并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坚实的支持。

  • 标签: 企业 高端人才引进 自主培养
  • 简介:【摘要】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要深化人才发展体制机制改革,真心爱才、悉心育才、倾心引才、精心用才,求贤若渴,不拘一格,把各方面优秀人才集聚到党和人民事业中来。随着县级人才工作日益成为影响区域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加强县级人才工作更是意义重大,是时代所需、人民所盼、发展所要。本文通过深入剖析县域当前人才工作中面临的困境瓶颈,并系统提出措施建议,以期对县域人才工作开展提供借鉴。

  • 标签: 人才 引进 培养
  • 简介:本文讨论英译汉中的民族化引进。由于语言是文化的载体,故民族化要注意保持原文的文化特点;引进要有理有利有节;民族化引进要统一、规范化,用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去指导翻译。

  • 标签: 翻译 民族化 引进
  • 简介:高校图书馆人才引进困难流失严重的原因.对策:必须把图书馆管理核心转移到人力资源管理上,进行管理创新,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采取有效措施,实现组织结构扁平化,实施个人发展计划,实现"以物为中心"向"以人为中心"的管理的转变,建立"学科馆员制度,完善培训、教育制度和各种激励、约束制度,从"人治"向"法治"转变.

  • 标签: 人才引进 高校图书馆 人才管理 人才流失 图书馆员 素质
  • 简介: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了国有企业在人才引进和保留方面所面临的挑战,包括机制不灵活、薪酬待遇相对较低、职业发展空间有限等问题。针对这些挑战,文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如完善人才引进机制、提高薪酬待遇、优化职业晋升通道等。并且文章还强调了企业文化建设在人才保留中的重要性,以及创新人才引进和培养模式对提升国企核心竞争力的关键作用。

  • 标签: 国企 人才引进 人才保留 挑战与对策
  • 简介:<正>近两年来,中国引进外资出现了一个新的热潮,伴随着邓小平同志南巡讲话,这一热潮又在不断升温。1992年上半年共签定外资项目13105个,协议外资额177.1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77.3亿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6倍、1.3倍和59.7%。新签定外商直接投资项目13069个,协议外资额145.3亿美元,外商实际投入资金33.6亿美元,分别比去年同期增长1.6倍、2.2倍和1倍。引进外资的迅猛发展是中央进一步推

  • 标签: 引进外资 外商直接投资 地方政府 吸引外资 实际利用外资 外资项目
  • 简介:本文以中国人中型企业为背景,分析了技术引进发展的历程和现状,封技术引进和经济增长进行了Granger因果关系和OLS相关性分析。文章分析了技术引追经济增长在短期、中期和长期的关系,显示两到三年之间技术引进对经济增长能够产生促进作用。

  • 标签: 技术引进 经济增长 相关性 技术消化吸收
  • 简介:当代跨国公司在世界技术转移中的地位愈加强化,并且具有技术转移的内部化倾向加强的趋势。一方面,跨国公司技术转移对我国企业获得技术外溢和人才培养具有重要作用;另一方面,企业需要综合考虑效益、成本和竞争力因素,通过技术引进消化吸收和自主开发的总体协调,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入世后,我国将完全确立企业在技术引进中的主体地位,并通过完善知识产权保护,以全面履行《贸易有关的知识产权协议》。

  • 标签: 入世 技术引进 中国企业 技术外溢 人才培养 知识产权保护
  • 简介:<正>从宏观的层次上看,外国直接投资开放政策对于泰国的经济增长作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些促使泰国的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的转变。然而,泰国的工业化过程在很大程度上是处于外资所有权及其控制之下的。纺织行业主要是外国人所有并操纵的。泰国在纺

  • 标签: 泰国 引进外资 经济增长 劳动密集 外国投资商 外国直接投资
  • 简介:本文采用2005-2007年中国30个地区工业面板数据,将地区工业的研发总支出划分为自主研发、国外技术引进和国内技术转移三个部分,在估算自主研发存量和技术引进存量的基础上,实证检验了自主研发、技术引进对地区工业能源消耗强度的影响。研究表明,自主研发、技术引进对地区工业能源强度的影响存在差异:自主研发对工业能源强度有显著负效应;国外技术引进对工业能源强度有显著正效应;国内技术购买对工业能源强度没有显著影响。研究还发现,国内技术购买并没有通过R&D途径促进地区工业能源强度的下降。

  • 标签: 自主研发 国外技术引进 国内技术转移 能源消耗强度
  • 简介:在分析科技人才引进管理流失预防的影响因素基础上,对科技人才引进管理流失预防进行博弈分析,得出科技人才引进管理流失预防对策。研究发现,科技人才引进流失的主要影响因素有激励结构、文化氛围、政策导向和经济发展水平。在此基础上,构建科技人才组织或区域的博弈模型,组织或区域之间的博弈模型。为更好地实现科技人才引进预防流失,应当建立公平合理的激励机制,营造开放包容的文化氛围,促进组织或区域之间的协调合作,因地制宜引进科技人才。

  • 标签: 科技人才 引进管理 流失预防 博弈论
  • 简介:摘要:汽车制造行业作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对人才的需求尤为迫切。在当前的经济形势下,如何有效引进和培养高素质人才已成为汽车制造企业面临的重要课题。人才引进培养不仅关系到企业的核心竞争力,还直接影响到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因此,本文探讨人才引进培养对汽车制造企业人力资源管理的影响。

  • 标签: 人才引进与培养 汽车制造企业 人力资源管理 影响
  • 简介:在我国经济特区的成长和发展中,外引内联日益成为推动经济特区前进的两个重要轮子。据有关资料显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境外投资的企业数已达13.5万家,合同总价值为1700亿美元,实际投资额为440亿美元(截止1993年6月底的累计数),其中1993年上半年,我国引进外国的直接投资额已达94亿美元,比1992年同期增长1.8倍。就我国经济特区来说,到1993年11月份的累计,五大特区实际利用外资额达到92.4亿美元,其中1993年上半年五特区新签引进外资合同5046项,比上年同期增长1.6倍,协议利用外资额为64亿美元,实际利用外资达15.8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同期增长17%和53.3%。本文着重对转折时期经济特区

  • 标签: 特区建设 实际利用外资额 新时期经济 企业改造 引进外资 基础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