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为比较浙江省各地市DRG点数法支付中差异系数的设置情况,对该省11个地市发布的11个点数支付实施细则进行全面梳理,发现浙江省各地市的差异系数可分为3大类,包括单独由医院系数构成,由医院系数和等级系数加权构成,以及由医院系数、等级系数、个人负担水平、病例组合指数、人头人次比等因素加权构成,其设置差异包括内涵构成、权重分配、阈值、医疗机构等级分类4个方面。应科学设置调整周期对差异系数进行动态调整,并综合考量分级诊疗、病种收治、收费标准、历史成本、人次人头比、个人负担水平等因素,通过省域协同推进差异系数的科学设定。

  • 标签: 诊断相关患者组 医保支付 差异系数 分级诊疗 同病同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对肿瘤专科120项肿瘤手术的护理配合难度进行评价,为临床手术护理工作量化考核提供依据。方法采用Delphi调查法,所有的手术名称来源于HIS系统的手术收费名称,以120项肿瘤手术配合难度系数为主体,形成专家函询表,选取山东省几家肿瘤专科医院手术室相关研究领域的专家17人,通过由一人进行发放、讲解和回收的方式,对专家进行了两轮咨询,同时专家之间不能进行任何的沟通。两轮调查后综合分析专家意见,对变异较大的项目,进行第2次专家函询,直至得到满意的结果。结果专家函询,第1轮调查中10名专家均参与,回收10份问卷,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100%。第2轮调查中17名专家参与,回收17份,回收率为100%,有效率为100%。专家最小权威系数为0.9。两轮函询中,函询的变异系数均<0.35,协调系数为0.821和0.953,结果可靠。结论通过对肿瘤手术难度系数的调整和排序,护士可以参照难度系数值对自己的收费项目进行核对,减少差错;同时,可以加快手术的衔接,促进医院手术台次的周转,促进手术护理管理和护理教学的发展。

  • 标签: 肿瘤手术 难度系数 量化考核 手术配合
  • 简介:摘要目的为了评估核电对周围环境的辐射影响,通过模式动物精细化建模,构建剂量评估模型并确定相关剂量系数。方法针对核电液态流出物辐射危害评估中的重要水生模式生物斑马鱼,建立用以剂量估算的斑马鱼含有内部骨骼和内脏器官的几何模型。使用蒙特卡罗方法,以核电液态流出物及周围环境监测中常见的3H、40K、58Co、60Co、110Ag、134Cs、137Cs 7种核素为源项,计算斑马鱼模型的内外照射剂量系数(DC)。结果核素γ能量的高低决定了外照射剂量系数的大小。对内脏器官、骨骼和全身的外照射剂量系数比较显示,大部分核素内脏器官剂量系数高于全身剂量系数,58Co的内脏器官剂量系数比全身高165%。本研究建立模型内照射剂量系数较大,60Co造成的内照射剂量系数是已有椭球模型剂量系数的2.6倍,说明内部材料的不同和粒子种类不同的选择会影响能量沉积。结论对模式生物进行精细化建模比较重要。精确评估模式生物器官剂量系数,有助于评估非人类物种的辐射效应。

  • 标签: 蒙特卡罗 环境评价 核电 液态流出物 斑马鱼
  • 简介:摘要二代测序技术的发展促进了复杂疾病致病性罕见遗传变异的研究。罕见变异的低频性使得单位点关联分析功效不足,因此负荷检验、方差成分检验等整合多个位点信息的关联分析方法得到了广泛应用。但这些方法大多基于人群研究设计,针对家系数据的分析方法较为少见。本文综述了基于家系数据的常用罕见变异关联分析方法,介绍基本原理和特点、适用条件等,并讨论了当前分析方法存在的不足和未来发展的方向。

  • 标签: 罕见变异 家系数据 多位点关联分析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DC)全域直方图对鉴别腮腺多形性腺瘤和恶性肿瘤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1月至2018年1月于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的41例腮腺多形性腺瘤和22例恶性肿瘤治疗前MRI平扫、DWI及ADC图像。在包含肿瘤实质的每一层ADC图像上用Mazda软件勾画感兴趣区并进行灰度全域直方图分析,对两组肿瘤直方图参数特征进行统计学分析,并应用ROC曲线评价直方图参数鉴别腮腺多形性腺瘤和恶性肿瘤的价值。结果通过灰度直方图提取出的12个参数中,最小值、最大值、均值、偏度、第10百分位数、第50百分位数、第90百分位数及第99百分位数这8个参数在两组间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其余4个参数面积、峰度、变异度和第1百分位数在两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其中,第10百分位数诊断效能最高,曲线下面积为0.834,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4%和75.7%。灰度直方图多个参数联合进行诊断的曲线下面积为0.888,灵敏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5.6%和77.3%。结论磁共振全域灰度直方图分析可作为鉴别腮腺多形性腺瘤和恶性肿瘤的重要手段,第10百分位数具有较高的诊断效能。灰度直方图多个参数联合能够进一步提高诊断效能。

  • 标签: 腮腺肿瘤 诊断技术和方法 磁共振成像 弥散
  • 简介:摘要目的对比分析Kaiser评分与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对乳腺病灶的诊断效能及降低非必要活检的能力。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南方医科大学顺德医院2019年1月至2021年9月间行乳腺MRI检查的127例患者的临床及影像资料(共134个病灶,7例患者有2个病灶)。联合应用ADC和Kaiser评分得到KS+评分,应用ADC、Kaiser评分及KS+评分评价乳腺病灶。以病理结果为金标准,计算并比较Kaiser评分、ADC和KS+评分的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the curve,AUC)、敏感度、特异度,AUC通过Delong检验进行比较,敏感度、特异度通过McNemar检验进行比较。结果Kaiser评分的AUC (0.917)与ADC的AUC (0.8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404),两者AUC在非肿块病灶中差异最大。Kaiser评分的特异度(0.809)与ADC的特异度(0.4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15)。Kaiser评分的敏感度(0.954)与ADC的敏感度(0.97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6875)。Kaiser评分的AUC (0.917)、敏感度(0.954)、特异度(0.809)与KS+评分的AUC (0.914)、敏感度(0.943)、特异度(0.830)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Kaiser评分对乳腺病灶的诊断效能优于ADC,尤其是在评价乳腺非肿块病灶中Kaiser评分具有显著优势。Kaiser评分降低非必要活检的能力亦优于ADC,联合应用Kaiser评分和ADC无法提高诊断效能及降低非必要活检能力,Kaiser评分更适用于临床实践。

  • 标签: 乳腺 磁共振成像 Kaiser评分 表观扩散系数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经磁共振成像(MRI)弥散加权成像表观扩散系数(ADC)对食管癌T分期诊断的价值。方法抽取2017年10月至2019年12月于商丘市第一人民医院接受治疗的30例食管癌患者作为观察组,另抽取同期于医院接受治疗的29例食管炎患者作为对照组。全部患者均接受常规MRI检查及弥散加权成像检查,记录并比较两组患者病灶处ADC值,依据观察组不同T分期结果将患者分为T1期、T2期、T3期、T4期,对比分析不同分期食管癌患者病灶处ADC值变化情况,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检验病灶处ADC值对不同T分期食管癌的诊断价值。结果观察组病灶处ADC值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0例食管癌患者中,T1期8例,T2期4例,T3期14例,T4期4例;T3、T4期病灶ADC值均小于T1、T2期,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T1期与T2期病灶ADC值、T3期与T4期病灶处ADC值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ROC曲线结果显示,食管癌病灶ADC值分别诊断T分期的曲线下面积均>0.80,诊断效能均较理想。结论不同T分期食管癌经MRI检查病灶处所得ADC值有一定差异,临床可利于ADC值鉴别不同T分期食管癌,以提高不同T分期食管癌的诊断准确率。

  • 标签: 食管癌 T分期 磁共振成像 弥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增加压迫系数(ICF)的角膜塑形镜矫正儿童近视眼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前瞻性队列研究。连续收集2016年5月至2018年12月在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眼科门诊验配角膜塑形镜的近视眼患儿资料,纳入右眼进行研究。依据患儿情况验配角膜塑形镜,近视度数<3.00 D者为低度近视,≥3.00 D者为中度近视,低度和中度近视的患儿分别采用Excel随机数分为低度近视试验组、低度近视对照组和中度近视试验组、中度近视对照组,分别验配ICF和常规压迫系数的角膜塑形镜。对比各组戴镜1年期间的眼轴长度、等效球镜度数(SE)、最佳矫正视力(BCVA)、近视力、眼前节情况(Efron分级)、角膜滞后量(CH)、角膜阻力因子(CRF)、角膜补偿眼压(IOPcc)、泪膜破裂时间(BUT)、高阶像差、调节幅度和调节灵敏度(AF)。分类资料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戴镜1年后,低度近视试验组与低度近视对照组的AL、SE、BCVA、NVA、Efron分级、CH、CRF、IOPcc、BUT、高阶像差、调节幅度和AF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戴镜6个月后,中度近视试验组眼轴长度增加了(0.05±0.03)mm,与中度近视对照组的(0.08±0.04)mm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416,P=0.001)。戴镜1年后,中度近视试验组眼轴长度增加了(0.12±0.04)mm,与中度近视对照组的(0.16±0.05)mm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4.017,P<0.001);中度近视试验组的SE为(-0.16±0.40)D,与中度近视对照组的(-0.58±0.60)D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3.529,P=0.001);两组总高阶像差、球差及AF的差异亦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而两组BCVA、近视力、眼前节情况、CH、CRF、IOPcc、BUT及调节幅度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ICF角膜塑形镜在观察期内能够安全有效地矫正儿童近视眼,对中度近视眼的进展控制效果更好。

  • 标签: 近视 接触镜 角膜塑形术 结果可重复性 增强压迫系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IVIM-DWI)慢速表观扩散系数(ADC)对不同病理类型肺癌的鉴别诊断价值。方法抽取2018年3月至2020年3月信阳职业技术学院附属医院收治的93例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患者均接受IVIM-DWI和病理检查,根据病理检查结果对患者进行病理分型。比较不同病理类型肺癌患者IVIM-DWI参数[ADC、慢速表观扩散系数(D)、快速表观扩散系数(D*)],分析IVIM-DWI参数对肺癌病理类型的鉴别诊断价值。结果经穿刺活检病理检查结果显示,小细胞肺癌(SCLC)18例,非小细胞肺癌(NSCLC)75例(鳞癌24例,腺癌51例)。SCLC患者ADC、D、D*值低于NSCLC患者(P<0.05);腺癌、鳞癌患者ADC、D、D*值比较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发现,IVIM-DWI参数ADC、D、D*值鉴别SCLC不同病理类型的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673、0.848、0.679,D值鉴别价值高于ADC、D*值。结论不同病理类型肺癌IVIM-DWI参数存在差异,其中D值鉴别SCLC的价值较高。

  • 标签: 肺癌 体素内不相干运动扩散加权成像 慢速表观扩散系数 病理类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和肾脏体积对胎儿肾脏发育和肾脏疾病评估的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16年1月至2020年10月在复旦大学附属妇产科医院行MRI检查的先天性肾脏和尿路畸形(congenital anomalies of kidney and urinary tract,CAKUT)胎儿84例(CAKUT组)。以同期MRI和生后随访均未见明显异常的胎儿97例作为对照组。测量2组胎儿肾脏ADC和体积。分析对照组胎儿肾脏ADC和体积与胎龄、位置(左/右侧)和胎儿性别的关系。比较对照组正常发育的肾脏与CAKUT胎儿的肾脏ADC和体积的差异。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样本t检验和线性相关分析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CAKUT组中1例孕妇为双胎妊娠,共85例胎儿。84例孕妇年龄(29±4)岁,范围为21~39岁;检查时孕周(26±4)周,范围为21~34周。85例胎儿中,男性52例(61.2%),女性33例(38.8%);多囊性发育不良肾32例(37.6%),肾积水29例(34.1%),孤立肾24例(28.2%)。对照组97例均为单胎妊娠,孕妇年龄(30±5)岁,范围为19~41岁;检查时孕周(27±4)周,范围为21~34周。男性胎儿45例(46.4%),女性52例(53.6%)。(2)对照组肾脏ADC[(1.255±0.112)×10-3 mm2/s]与胎龄呈负相关(R2=0.30,P<0.01),而肾脏体积[(4 747± 2 479)mm3]与胎龄呈正相关(R2=0.80,P<0.01)。对照组不同性别胎儿的肾脏ADC和肾脏体积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多囊性发育不良肾胎儿的肾脏ADC[(1.720±0.200)×10-3 mm²/s]和体积[(8 154± 8 337)mm3]均大于对照组(t值分别为-13.11和-3.08,P值分别为<0.001和0.004)。肾积水胎儿的肾脏ADC[(1.333±0.171)×10-3 mm²/s]大于对照组(t=-3.90,P<0.001);肾脏体积[(7 201± 4 460)mm3]显现出大于对照组的趋势,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孤立肾胎儿的肾脏ADC[(1.239±0.125)×10-3 mm²/s]显现出低于对照组的趋势,体积[(5 239±4 244)mm3]显现出大于对照组的趋势,但差异均未见统计学意义。结论正常胎儿肾脏ADC随胎龄增加而减小,体积随胎龄增加而增大。CAKUT胎儿肾脏体积可能大于正常胎儿。

  • 标签: 泌尿生殖系统畸形 膀胱输尿管反流 弥散磁共振成像 产前诊断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蒙特卡罗方法模拟计算剂量面积乘积(DAP)致相关器官吸收剂量的转换系数,从而为评估冠状动脉介入术中患者的器官剂量提供便利。方法使用Geant4蒙特卡罗软件构建人体和辐射场模型,模拟计算并得到器官吸收剂量转换系数。结果在冠状动脉造影(CAG)中,肺、骨髓、肝脏、心脏的转换系数,男性分别为(0.283 ± 0.068)、(0.169± 0.049)、(0.110 ± 0.077)、(0.080 ± 0.032)mGy/(Gy·cm2),女性分别为(0.376 ± 0.121)、(0.192 ± 0.056)、(0.153 ± 0.105)、(0.102 ± 0.033)mGy/(Gy·cm2),与经皮冠脉介入治疗(PCI)中对应器官的转换系数相近。不同介入术的DAP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6.012,P<0.05)。性别组间的DAP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器官吸收剂量的转换系数在同一性别组内与冠状动脉造影和经皮介入治疗的相关性较小,但同一术组中女性的剂量转换系数通常高于男性。蒙特卡罗方法计算的剂量面积乘积(DAP)致器官吸收剂量的转换系数可为临床上快速估算患者器官剂量提供便利。

  • 标签: 蒙特卡罗 冠状动脉 介入治疗 器官剂量 转换系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心率及血压变异系数在可疑直立不耐受(OI)患儿快速识别中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研究。选取2015年1月至2020年1月山东大学齐鲁医院儿科诊治的379例因OI症状入院患儿为病例组;选取20名无晕厥及晕厥先兆症状的门诊健康查体儿童为无症状对照组。病例组根据直立试验及直立倾斜试验(HUTT)结果分为HUTT阴性组、血管迷走性晕厥(VVS)组、体位性心动过速综合征(POTS)组、POTS合并VVS组。分析所有入组儿童试验过程中的血压及心率数据,分别计算各组研究对象卧立位及卧立倾斜位收缩压变异系数(SBPCV)、舒张压变异系数(DBPCV)及心率变异系数(HRCV)。5组研究对象各项指标的组间比较采用Kruskal-Wallis检验,组间两两比较采用Dunnett′s T3法;5组内卧立位与卧立倾斜位变异系数比较采用配对样本t检验。通过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对卧立位心率及血压变异系数的预测价值进行评估。结果379例患儿中,HUTT阴性组79例、VVS组208例、POTS组52例、POTS合并VVS组40例,无症状对照组20名。无症状对照组、HUTT阴性组、VVS组、POTS组、POTS合并VVS组患儿卧立位SBPCV分别为(3.8±1.0)%、(5.3±2.2)%、(6.6±3.4)%、(5.9±3.6)%、(6.9±2.8)%,卧立倾斜位SBPCV分别为(4.5±0.8)%、(6.0±1.9)%、(7.1±2.6)%、(6.0±2.1)%、(7.3±2.5)%,卧立位DBPCV分别为(7.3±1.2)%、(9.1±3.7)%、(9.1±4.9)%、(9.1±4.8)%、(11.6±4.6)%,卧立倾斜位DBPCV分别为(7.4±1.1)%、(9.4±2.9)%、(10.1±3.8)%、(9.2±3.3)%、(11.0±4.7)%,卧立位HRCV分别为(7.6±2.6)%、(12.9±3.7)%、(16.2±4.3)%、(21.2±5.9)%、(24.9±5.3)%,卧立倾斜位HRCV分别为(8.1±1.6)%、(10.1±2.7)%、(14.1±4.3)%、(15.6±3.7)%、(18.9±4.0)%,各项指标的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²=21.91、25.47、19.82、14.65、104.52、92.51,均P<0.05);ROC曲线分析显示当卧立位SBPCV及HRCV分别为4.4%及10.5%时,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713及0.877,其对HUTT阴性组预测价值的灵敏度分别为58.2%及78.5%,特异度分别为80.0%及95.0%。结论心率及血压的变异系数可作为OI患儿自主神经功能评价的一项参考指标;当卧立位SBPCV≥4.4%或HRCV≥10.5%时,建议行HUTT检查。

  • 标签: 晕厥 心率 血压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脑电阻抗(CEI)扰动系数对颅脑外伤术后患者脑积水的预测价值。方法选取驻马店市中心医院2017年12月至2019年12月收治的颅脑外伤术后脑积水患者60例。患者脑神经伤程度评价标准参考神经系统疾病严重程度评分(NSS)标准,预后情况参考格拉斯哥预后量表(GOS)评价,意识障碍评价标准参考格拉斯哥昏迷量表(GCS)评价。所有患者入院后由同一手术团队进行治疗,术后采用无创脑水肿动态监护仪检测患者的CEI(以扰动系数表示CEI测定结果)。结果轻度、中度、重度脑神经损伤患者CEI值依次降低,分别为92.47±2.93、81.71±2.92、62.26±2.9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215.281,P<0.05)。轻度、中度、重度意识障碍患者CEI值依次降低,分别为97.62±3.04、80.71±3.09、71.25±3.0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51.006,P<0.05)。预后良好患者CEI值(92.68±4.23)高于预后不良患者(65.47±4.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217,P<0.05)。颅内压<20、20~40、>40 mmHg(1 mmHg=0.133 kPa)者CEI值依次降低,分别为96.98±2.18、84.62±2.13、73.47±2.1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317.151,P<0.05)。当扰动系数低于110时,提示脑水肿。CEI诊断颅脑外伤患者术后脑积水的灵敏度为72.00%,特异度为80.40%,最佳截断点为90.54%,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下面积为0.907。结论扰动系数对颅脑外伤患者术后脑积水有较好的预测价值,当扰动系数低于110时,提示脑水肿,需要及时复查头颅CT,进行手术。

  • 标签: 颅脑外伤 脑电阻抗 扰动系数 脑积水 颅内压 意识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使用最小表观扩散系数值(minimum ADC,ADCmin)评估肝细胞性肝癌(hepatocellular carcinoma,HCC)的侵袭性。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20年10月经病理证实并在术前接受MRI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检查的85名HCC患者,记录其临床及病理信息并在表观扩散系数(apparent diffusion coefficient,ADC)图像上测量肿瘤的ADCmin。采用统计学方法评估患者的临床信息、ADCmin与微血管侵犯(microvascular invasion,MVI)、分化程度和Ki-67表达的相关性。二元Logistic回归筛选出与HCC侵袭性相关的独立因素,采用受试者操作特征(re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评价其诊断效能。结果研究表明,肿瘤大小与HCC MVI及分化程度有关(P<0.05)。MVI两组间ADC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87±0.15与1.14±0.24,P<0.05),应用ADCmin判断MVI的AUC值为0.866 (95% CI,0.770~0.962);分化程度两组间ADC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0.91±0.18与1.09±0.25,P<0.05),应用ADCmin预测HCC分化程度的AUC值为0.739 (95% CI,0.608~0.870);Ki-67两组间ADCmin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1.19±0.24与1.03±0.25,P<0.05),应用ADCmin预测Ki-67的AUC值为0.723 (95% CI,0.576~0.871)。结论本研究表明,ADCmin在术前无创性评估HCC的侵袭性中具有较大临床价值,可极大改善患者预后。

  • 标签: 肝细胞性肝癌 磁共振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微血管侵犯 组织学分级 Ki-67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表观弥散系数(ADC)联合振幅整合脑电图(aEEG)检查预测重型颅脑损伤(sTBI)昏迷患者的预后。方法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纳入2016年1月至2019年6月在宿迁市第一人民医院因sTBI导致昏迷〔格拉斯哥昏迷评分(GCS)<8分〕的住院患者。所有患者于急救治疗1周内进行aEEG检查和头颅磁共振成像(MRI)扫描。其中头颅MRI测量9个感兴趣区(额叶灰质和白质、顶叶灰质和白质、颞叶灰质和白质、基底节区尾状核、豆状核、丘脑)的ADC值,并分别计算出额叶、顶叶、颞叶和基底节区的ADC均值。根据12个月后的随访结果,比较预后不良〔格拉斯哥预后评分(GOS)1~2级〕与预后良好(GOS 3~5级)患者各指标的差异;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曲线),评价aEEG和ADC对sTBI患者预后良好的预测能力,以及aEEG与ADC联合的预测价值。结果共入组52例sTBI患者,平均年龄(36.7±13.9)岁,其中男性35例;随访12个月后,有29例患者预后良好,23例预后不良。aEEG Ⅰ、Ⅱ、Ⅲ级患者分别为21、17、14例,相应有19、10、0例患者预后良好。预后良好组患者的9个感兴趣区ADC值均显著高于预后不良组(×10-6 mm2/s:额叶灰质为924±107比531±87,额叶白质为804±95比481±74,颞叶灰质为831±93比683±72,颞叶白质为726±87比654±63,顶叶灰质为767±79比690±75,顶叶白质为716±84比642±62,尾状核为689±70比465±68,豆状核为723±84比587±71,丘脑为807±79比497±67,均P<0.01)。ROC曲线分析显示,aEEG预测sTBI患者预后良好的ROC曲线下面积(AUC)为0.826,最佳截断值为<1.5级时,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94.7%、72.8%;在各感兴趣区ADC值预测能力中,以额叶和基底节区ADC值预测sTBI患者预后良好的特异度较高,AUC分别为0.817、0.903,最佳截断值分别为>726×10-6 mm2/s、>624×10-6 mm2/s时,预测预后良好的敏感度均为100%,特异度分别为63.4%、61.8%。多模态评估显示,额叶ADC、基底节区ADC与aEEG联合预测sTBI患者预后良好的敏感度为91.0%、特异度为93.7%。结论ADC联合aEEG技术可显著提高对sTBI昏迷患者远期预后的评估能力。

  • 标签: 重型颅脑损伤 振幅整合脑电图 表观弥散系数 预后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192Ir放射源参考空气比释动能率基准电离室(NIM-Ir-SG-100型)的室壁修正系数。方法利用蒙特卡罗程序计算经过放射源包壳和辐照器模型的光子光谱和电离室室壁修正系数,并对影响室壁修正系数结果的光子能量、壁厚和电离室内径进行了模拟。结果经计算,球形石墨空腔电离室室壁修正系数模拟结果为1.037 7。控制单一变量,光子能量(0.3~1.3) MeV、壁厚(0.2~0.5) cm、电离室内径(0.5~15) cm对室壁修正系数结果的最大偏差分别为1.62%、3.30%、2.86%。结论自制球形石墨空腔电离室性能良好,室壁修正系数kwall值在合理范围内。室壁修正系数的完成为测量192Ir放射源的参考空气比释动能率,建立计量基准完成重要的一步。

  • 标签: 石墨空腔电离室 绝对测量 室壁修正 EGSnrc模拟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表观扩散系数(ADC)鉴别低、中高级别前列腺癌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2017年3月至2021年6月经连云港市第二人民医院病理证实的58例前列腺癌患者的磁共振成像(MRI)检查资料,平均年龄65岁。根据术后病理结果分为低级别组(Gleason评分≤6分,20例)和中高级别组(Gleason评分≥7分,38例)。所有患者均行完善的MRI平扫及扩散加权成像(DWI)检查,分别测量癌灶的最小ADC值(ADCmin)、平均ADC值(ADCmean)、标准化ADC值(ADCn),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间ADCmin、ADCmean、ADCn差异;绘制3种不同ADC值鉴别前列腺癌病理分级的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获取曲线下面积(AUC),评估各指标鉴别诊断低级别和中高级别前列腺癌的效能。采用Z检验比较各AUC之间差异。结果低级别组ADCmin、ADCmean、ADCn值分别为(0.734±0.063)×10-3mm2/s、(0.816±0.091)×10-3mm2/s、(0.631±0.037)×10-3mm2/s,均高于中高级别组(0.646±0.055)×10-3mm2/s、(0.698±0.059)×10-3mm2/s、(0.570±0.023)×10-3mm2/s,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3种ADC值鉴别前列腺癌病理分级的AUC由高到低依次为ADCn 0.919、ADCmin 0.867、ADCmean 0.809。结论ADCmin、ADCmean、ADCn均可以用来鉴别低、中高级别前列腺癌,其中ADCn效能更为显著,可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合理的影像依据。

  • 标签: 前列腺癌 表观扩散系数 标准化表观扩散系数 Gleason评分
  • 简介:摘要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是乳腺癌诊断的常用功能成像技术手段之一,其具有无创、可视、准确的特点,且操作简单、无需注入对比剂、对比度佳。ADC作为DWI的定量参数,提供对生物肿瘤特征的评估,如组织细胞数量、水分含量,细胞膜的完整性和血管的程度等,在乳腺疾病的早发现、早诊治上有重要的临床价值,能为临床工作提供量化的诊断参考信息。笔者就磁共振表观扩散系数技术在乳腺癌的诊断、病理分级、分子亚型、化疗评估、瘤周侵犯及腋窝淋巴结转移方面应用价值进行综述。

  • 标签: 乳腺癌 表观扩散系数 扩散加权成像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常规MRI联合磁共振ADC值测量在眼眶肿瘤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材料与方法收集2016年8月至2019年10月于珠海市中西医结合医院接受磁共振平扫、增强以及扩散加权成像(diffusion weighted imaging,DWI)检查,并经病理检查确诊的眼眶肿瘤患者25例,回顾性分析其结构MRI影像学特征(肿块位置、边界、累及范围、信号强度、T2WI上流空效应)并测量肿瘤ADC值及增强后病灶本身和周围颞肌信号比值(contrast enhancement ratio,CER),采用t检验、卡方检验对比良恶性眼眶肿物定性、定量结果的差异;采用ROC曲线分析各个诊断指标对眼眶良恶性肿瘤诊断效能。结果25例眼眶肿瘤患者中,18例为恶性,7例为良性。恶性肿瘤中7例患者存在流空效应,良性肿瘤中6例患者存在流空效应,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良恶性肿瘤病灶位置、边界、累及范围、信号强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良恶性肿瘤组ADC值及CER值分别为(1.31±0.33)×10-3 mm2/s、1.75±0.29,(0.81±0.11)×10-3 mm2/s、1.42±0.15,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眼眶良恶性肿瘤的最佳诊断阈值为ADC值为0.75×10-3 mm2/s,ROC下面积为0.820,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7.1%、94.3%;ADC+CER+流空效应联合诊断眼眶良恶性肿瘤,ROC下面积为0.965,敏感度和特异度分别为83.6%、100.0%。结论常规MRI联合ADC值对眼眶良恶性肿瘤具有较好的鉴别诊断价值。

  • 标签: 眼眶肿瘤 磁共振成像 扩散加权成像 表观扩散系数
  • 简介:摘要前瞻性收集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58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电磁扰动系数(DC)在血肿穿刺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中的价值。58例患者的术前电磁DC与术前血肿量呈正相关(r=0.809,P=0.001);血肿穿刺术前、后的血肿变化量与DC变化值呈正相关(r=0.858,P=0.001)。DC在血肿穿刺术治疗脑出血有效性的受试者特征工作曲线提示,DC的最佳截断点为10.5(灵敏度为89.5%,特异度为85.7%),曲线下面积为0.92。电磁DC能较好地反映颅内血肿量以及血肿穿刺术后血肿量的变化情况。

  •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