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感兴趣区(ROI)位置和大小选择对定量计算机体层摄影术(QCT)测量肝脏脂肪含量的影响。方法连续抽取2019年12月25日—2020年1月17日在河南省人民医院健康管理科行QCT骨密度检查的98名体检者,采用QCT工作站定量测量肝脏脂肪含量。ROI位置分别定位于肝左叶、右前叶、右后叶,由测量者A、B分别独立测量。测量ROI大小时,固定中心位置,增加ROI的直径,由测量者A测量。采用Friedman检验比较不同位置或不同大小ROI条件下测量结果的差异,采用组内相关系数(ICC)评价测量者间测量结果的可重复性。结果不同位置ROI条件下测得的肝脏脂肪含量结果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²=62.306,P<0.001),不同大小ROI条件下的测量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²=1.088,P=0.581);测量者A、B在肝左叶、右前叶、右后叶测量结果的测量者间可重复性分析结果的ICC值分别为0.847、0.917、0.874(均>0.750),重复性良好。结论QCT技术应用于肝脏脂肪含量测量时,ROI的位置条件可能会影响测量结果,需要在全肝脏选取多个ROI进行测量。QCT在肝脏不同部位的测量者间重复性良好。

  • 标签: 定量CT 非酒精性脂肪性肝病 感兴趣区
  • 简介:摘要辅助性T细胞17(Th17)是近年发现的新CD4+T细胞亚群,主要通过分泌细胞因子白细胞介素17趋化中性粒细胞在气道募集而促进非Th2优势型哮喘的发生。甲基化-CpG结合域蛋白在DNA甲基化中具有调控作用,且能通过调控Th17分化而影响哮喘的进展。文中主要综述了近年甲基化-CpG结合域蛋白2调控Th17优势分化进而介导非Th2优势型哮喘的研究进展。

  • 标签: 白细胞介素17 甲基化-CpG结合域蛋白2 辅助性T细胞17 非Th2优势型哮喘
  • 简介:摘要骨是恶性肿瘤最常见的转移部位之一,通常能预示恶性肿瘤患者的短期预后。恶性肿瘤一旦发生骨转移,就很难治愈,骨骼相关事件会导致日常生活能力和生活质量(QL)降低,但仍然可以多种治疗手段来去除瘤体及其压迫症状或减缓肿瘤生长速度。新药研发和肿瘤治疗技术的革新给这些恶性肿瘤骨转移患者带来了更好的QL,并延长了预期寿命。掌握各种治疗方法的优劣势及其选择时机和治疗原则,以及综合多学科的经验和优势,有利于患者QL和预后受益最大化。

  • 标签: 恶性肿瘤,骨转移 多学科疗法
  • 简介:摘要目的基于四维CT(4DCT)探讨腹部加压对周围型肺部肿瘤立体定向放疗(SBRT)靶区位移幅度、靶区体积大小及外扩边界的影响。方法前瞻性收集拟行SBRT的周围型肺部肿瘤患者,CT模拟定位时依次完成腹部加压3DCT、腹部加压4DCT(4DCTcom)、自由呼吸4DCT(4DCTfree)扫描,并于照射前行腹部加压锥形束CT(CBCTcom)扫描。4DCT图像重建生成最大密度投影(MIP)图像。在上述图像上分别勾画大体肿瘤体积(GTV)并重建肿瘤内大体靶体积(IGTV),在IGTV MIPcom基础上分别均匀外扩5、4、3 mm构建计划靶区(PTV)MIPcom。按所在肺叶位置将肿瘤分为全组、肺上中叶组和肺下叶组。结果对于全组肿瘤靶区,与自由呼吸状态比较,加压使靶区中位三维运动矢量减少30.92%;对于肺上中叶和下叶靶区,加压分别使靶区中位三维运动矢量增加3.42%和减少18.80%。无论全组还是上中叶或是下叶组,肿瘤各方向位移及三维运动矢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腹部加压使IGTV的体积显著减少,IGTV MIPcom、IGTV MIPfree和IGTV10com、IGTV10free中位体积分别为4.01、5.36 cm3和6.59、7.65 cm3,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3.45、-3.14,P<0.01)。PTV MIPcom外扩5 mm时IGTV CBCTcom对PTV MIPcom的包含度为100%,外扩4、3 mm时包含度≥95%的比例分别为100%、83.33%。结论腹部加压技术改变了患者呼吸模式,减少腹式呼吸的同时增加了胸式呼吸;IGTV MIP和IGTV10的体积减小,为SBRT患者PTV的缩小创造了条件;临床上采用腹部加压技术实施SBRT时基于4DCT的IGTV外扩4 mm形成的PTV显示了临床精准放疗的趋势。

  • 标签: 肺肿瘤 四维CT 立体定向放疗 腹部加压 锥形束CT
  • 简介:摘要腹膜透析(peritoneal dialysis,PD)是终末期肾病患者替代治疗的方式之一。以葡萄糖为渗透剂的传统腹膜透析液(腹透液)安全、有效的特性已被广泛接受,但由于葡萄糖相对分子质量较小,进入腹腔后易被吸收,难以维持较长时间的渗透梯度而致超滤下降,且生物相容性较差,长期使用可导致腹膜结构和功能的改变。艾考糊精是一种分子质量为13 000~19 000道尔顿的葡萄糖聚合物,不易被腹膜吸收。以艾考糊精为渗透剂的等渗腹透液通过介导胶体渗透压可在PD长留腹时维持稳定的渗透梯度而产生持续超滤。艾考糊精腹透液在国外已使用20多年,除显著的超滤作用外,其在生物相容性、腹膜保护、提高PD技术生存率以及改善患者预后方面积累了大量的证据。本文结合国内外艾考糊精腹透液的最新临床研究数据,重点对其临床优势及获益人群作一综述。

  • 标签: 腹膜透析 透析液 超滤 艾考糊精 生物相容性 技术失败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静默疗法结合基于品格优势的干预对肺癌化疗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理弹性的影响。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8年1月—2020年11月南京医科大学附属南京医院收治的接受化疗的肺癌患者88例。根据单双号病房分为对照组与研究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静默疗法结合基于品格优势的干预,观察干预前和干预4周后两组患者睡眠质量及心理弹性的差异。结果干预前,两组睡眠质量各因子得分、心理弹性得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研究组入睡时间、入睡障碍、睡眠效率、药物应用、睡眠质量、日间功能、睡眠时间得分均低于对照组,心理弹性得分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默疗法结合基于品格优势的干预应用于肺癌化疗患者的护理中,能有效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提高其心理弹性,值得临床应用。

  • 标签: 肺肿瘤 化疗 静默疗法 基于品格优势的干预 睡眠质量 心理弹性
  • 简介:摘要目的评价胸段硬膜外阻滞(TEB)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镇痛时的优势效应。方法重症急性胰腺炎患者50例,JSS评分≥3分,发病时间≤12 h,年龄18~64岁,性别不限,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2组(n=25):常规镇痛组(C组)静脉输注舒芬太尼镇痛;TEB组胸段硬膜外阻滞镇痛。C组入院后静脉输注舒芬太尼0.2~0.3 μg·kg-1·h-1。TEA组入院后于T9,10间隙行硬膜外穿刺置管术,硬膜外泵注0.66%利多卡因-0.33%罗哌卡因混合液,速率3~5 ml/h,持续120 h。于镇痛1、24、48、72和120 h时记录VAS评分和腹内压(IAP);于镇痛24、72和120 h时记录HR、RR、氧合指数、CTSI评分、JSS评分和Ranson评分,评估镇痛72 h内去重症化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TEB组各时点VAS评分和IAP降低,去重症化率升高,镇痛120 h时Ranson评分、CTSI评分和JSS评分降低(P<0.05)。结论TEB用于重症急性胰腺炎的治疗,不仅具有良好的镇痛效果,还可改善疾病的发展,较常规镇痛具有明显优势效应。

  • 标签: 镇痛,硬膜外 胰腺炎,急性坏死性 治疗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品格优势干预对肺癌患者尊严水平、希望指数及自我感受负担的影响。方法选取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学院附属同济医院2018年1月至2019年1月收治的肺癌患者90例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45例。对照组行常规干预,实验组在常规干预基础上行品格优势干预。比较两组干预前后尊严水平、希望指数及自我感受负担情况。结果干预后,实验组尊严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尊量表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Herth希望指数及肺癌患者生存质量量表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自我感受负担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品格优势干预可有效提升肺癌患者尊严水平、希望指数,并减轻自我感受负担,进而改善其生存质量。

  • 标签: 品格优势干预 肺癌 尊严水平 希望指数 自我感受负担 生存质量
  • 简介:摘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是我国支持科学研究,包括医学科学研究的主渠道之一。2018年,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确定了“鼓励探索,突出原创;聚焦前沿,独辟蹊径;需求牵引,突破瓶颈;共性导向,交叉融通”的新时代资助导向。影像医学领域内学科交叉、融合特点明显。本文就科学基金优势和影像医学学科特点进行梳理,提出目前影像医学领域科研工作面对的机遇、挑战以及应对建议,旨在促进影像医学学科向长远、创新及卓越发展方向迈进。

  • 标签: 科学基金 影像医学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腹壁缝合穿刺针辅助小儿腹腔镜睾丸下降固定术的临床疗效与优势。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4月至2019年1月本院收治的56例隐睾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29例采用腹壁缝合穿刺针辅助腹腔镜睾丸下降固定术(LOAWSN)治疗(穿刺针组),27例采用常规三孔腹腔镜睾丸引降固定术(TLO)治疗(三切孔组),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术后睾丸发育情况等指标。结果两组患儿均治愈出院,术后随访6~12个月,穿刺针组的手术时间[(36.35±7.81)min]明显低于三切孔组的手术时间[(42.10±5.74)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9.030,P=0.000);两组术中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4.38±2.94)mL vs.(4.96±3.75)mL,t=2.785,P=0.772];两组术后住院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89±0.48)d vs.(5.72±0.55)d,t=0.980,P=0.392];穿刺针组术后6~12个月复查B超显示术后睾丸发育良好、一般、较差的患者分别为22、4、1例,三切孔组分别为24、5、0例,两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1.109,P=0.860)。结论采用腹壁缝合穿刺针辅助腹腔镜睾丸下降固定术治疗小儿隐睾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手术时间短,术后瘢痕隐蔽、美观。

  • 标签: 睾丸固定术 儿童 腹壁 缝合技术 腹腔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