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作者: 刘鑫 廖利民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中华泌尿外科杂志》 2022年第09期
  • 机构: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北京博爱医院泌尿外科,北京 100068 刘鑫为山东大学与康复大学联合培养博士研究生,北京 100068,中国康复研究中心 北京博爱医院泌尿外科,北京 100068 廖利民为首都医科大学、山东大学齐鲁医学院博士研究生导师,北京 100068
  • 简介:摘要近年来,对上尿路动力研究朝着数字化、模拟化和无创化的方向发展。本文对上尿路动力的生理机制、临床应用以及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起搏细胞被认为是上尿路蠕动发生的基础,但具体的启动机制仍有待进一步研究。临床上广泛应用上尿路动力技术研究灌注速率与压力的关系,Whitaker试验可作为可疑病例诊断的辅助检查。人工智能、三维重建等多学科融合可能是未来上尿路动力研究的重点手段。

  • 标签: 上尿路动力学 起搏功能 肾盂内压 上尿路疾病
  • 简介:随着物流行业的崛起,同时面临交通发展的瓶颈。经济发展离不开交通基建与交通工具的进步,目前高铁建设的竞赛已经趋于稳定阶段,我国的高铁总里程数超过2.5万公里,现在世界各国竞相开展对磁悬浮列车的研究,准备下一场交通技术的迭代更新,因此对于磁悬浮列车的进行研究很有必要,其中磁悬列车动力研究尤为关键,它对施工、运行的平稳性有密切关系,本文以我国某市磁悬浮列车为研究对象,通过建立列车动力模型来研究磁悬浮列车运行稳定性的关键因素。

  • 标签:
  • 简介:摘要T-2毒素作为粮食作物的主要污染物,对人和动物的消化系统、神经系统、生殖发育等都存在毒性作用。在我国大骨节病病区,大骨节病发生的病因物质是病区产谷物内超常聚集的T-2毒素。通过改变生产生活方式、换粮等综合防治措施,大骨节病防治成果显著,但病区外环境中仍有致病因子存在。本文在T-2毒素代谢动力方面,将相关研究文献进行综述,阐述了T-2毒素的理化性质、体内分布、代谢动力、生物转化以及T-2毒素及其代谢产物对各脏器的损伤,以期为T-2毒素对全身各器官影响研究提供新的思考。

  • 标签: T-2毒素 HT-2毒素 代谢动力学 器官损伤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容积动力是在输液过程中连续多次测量血液中血红蛋白(Hb)水平,以Hb衍生的血浆稀释度作为输入数据、尿量作为输入变量的两室组成动力模型,适用于麻醉、手术、脱水和低血容量患者补充晶体液。容积动力还可以量化应力、低血容量、麻醉和手术引起的液体分布与清除的变化。影响容量复苏的伴随因素很复杂,包括性别、年龄、血流动力状态〔如平均动脉压(MAP)〕、健康与应激状态、肾功能、意识及手术麻醉状态等,可影响液体的半衰期、分布和容量。本文对晶体液在体内的病理生理变化进行总结分析,以期为危重患者的容量管理提供参考。

  • 标签: 容积动力学 两室模型 血浆容量 间质液间隙 晶体液
  • 简介:摘要线粒体动力是指线粒体通过分裂和融合的过程不断地改变其在细胞内的位置及结构,通过重塑自身形态来自主整合并响应细胞的信号和需求。近年来研究发现线粒体动力失调在肺纤维化发病机制中起重要作用。本文就线粒体动力在肺纤维化的相关研究做一综述。

  • 标签: 肺纤维化 细胞融合 细胞分裂 线粒体动力学
  • 简介:摘要近年来,随着重症超声的快速发展,其已覆盖重症医学领域的各个方面,协助管理重症患者,而血流动力无处不在的重症医学理念已深入人心。如何更好地实施血流动力治疗一直是研究的热点与难点。将重症超声应用,并融入血流动力治疗,进而形成超声血流动力的概念,是重症医学的进一步突破。本文将对超声血流动力这一概念进行诠释。

  • 标签: 血流动力学 超声检查 治疗
  • 简介:摘要手足口病是由多种肠道病毒引起的常见儿童传染病,我国是全球手足口病报告发病、死亡最多的国家。掌握手足口病的流行规律,可为防控措施的有效制定提供针对性的科学依据。传播动力模型着眼于传染病的传播机制,可通过增减、细分仓室来模拟真实情景开展疾病的流行规律研究,灵活度较高,受到研究者们的关注。为了更有效地开展手足口病的动力模型研究,全面了解该领域的相关研究进展是必要的。本文基于研究目的的不同对动力模型的研究进展进行分类总结。回顾发现,现在的文献多是使用SIR动力模型或其扩展模型(如SEIR模型),较少含有复杂的因素仓室,研究或通过对某区域的手足口病数据拟合以获得某些重要流行病学参数(如基本再生数);或对不同干预场景进行模拟,评估措施效果;或进行预测,揭示未来流行趋势;也有一些文章考虑了模型中参数的影响因素,尚无动力模型同时考虑年龄结构、人口流动、季节性与周期性、疫苗接种等因素。

  • 标签: 手足口病 数学模型 传播动力学
  • 简介:摘要我国尿动力发展是国家改革开放、经济发展、科技进步的缩影。随着尿动力测定工作普及和新技术的出现,需要建立和推广尿动力质控标准以及人才培养和培训体系。尿动力质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其取决于对典型值范围的认识、典型信号模式的识别以及对技术标准的执行,质控必须贯穿于尿动力实时测定及回顾性数据分析的全过程中。尿动力人才培养必须坚持高级专业培训和普及性小型培训相结合,不断提高我国尿动力测定质量。

  • 标签: 尿动力学 质量控制 中国
  • 简介:摘要线粒体动力影响线粒体的形态和功能。随增龄线粒体动力失衡,导致线粒体功能障碍,加速了老化进展,与衰老相关疾病的发生和发展密切相关,但目前为止,衰老和线粒体动力之间的具体机制尚不明确。本综述分析了线粒体动力与衰老的关系,探索了线粒体动力对衰老相关疾病发生和发展的作用机制,旨在为研发衰老相关疾病的药物提供新的治疗靶点和策略。

  • 标签: 线粒体 线粒体动力学 衰老
  • 简介:摘要本文使用分子动力模拟方法,构建出了碳化硅晶体的生长模型,模拟研究了碳浓度、生长晶面以及生长温度对碳化硅晶体生长的影响。

  • 标签: 碳化硅 模拟 晶体生长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溴敌隆经口灌胃染毒后,家兔体内溴敌隆血药浓度变化及代谢特点,以期为溴敌隆体内代谢研究提供参考。方法将普通级雄性日本大耳兔随机分为试剂对照组(无水乙醇1 g/kg)、高剂量组(溴敌隆0.3 mg/kg)和低剂量组(溴敌隆0.05 mg/kg),每组6只。分别于经口灌胃染毒后1、2、4、8、12、16、24、36、48、72、168、336、504 h从家兔耳中央动脉采血,样品1 h内离心,测定凝血酶原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及血浆中溴敌隆浓度,借助DAS 3.0.2软件对染毒时间、血药浓度等代谢动力数据进行分析。结果各组家兔染毒前后体重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高、低剂量组家兔PT、APTT均出现明显异常,但PT出现异常早于APTT。高、低剂量组家兔均在染毒后12 h血浆中溴敌隆浓度达峰值,高剂量组溴敌隆半吸收期(t1/2ka)为4.34 h,清除半衰期(t1/2)为81.52 h;低剂量组t1/2Ka为6.90 h,t1/2为56.38 h。家兔经口染毒溴敌隆房室模型呈三室模型分布。结论溴敌隆口服吸收迅速,但代谢缓慢,溴敌隆经口染毒在体内变化符合三室模型。

  • 标签: 中毒 溴敌隆 药代动力学,药动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重症血流动力治疗是以血流动力理论为基础,结合循环系统的特点和规律,改善患者结局的治疗策略。重症超声以改善组织灌注为根本方向,实施目标-目的分层管理,区分表象与本质;通过连续监测、整合临床信息、动态评估,快速筛查休克和血流动力异常的病因;优化治疗,减少或避免治疗中的再损伤;最终,实现器官化治疗和保护。重症超声图像的解读、病因分析和病情判断、治疗决策的形成、治疗方向和强度的精细调节,离不开对重症医学规律和疾病病理生理特点的深入理解。

  • 标签: 重症超声 血流动力学 儿童
  • 简介:摘要重症血流动力治疗是以血流动力理论为基础,结合循环系统的特点和规律,改善患者结局的治疗策略。重症超声以改善组织灌注为根本方向,实施目标-目的分层管理,区分表象与本质;通过连续监测、整合临床信息、动态评估,快速筛查休克和血流动力异常的病因;优化治疗,减少或避免治疗中的再损伤;最终,实现器官化治疗和保护。重症超声图像的解读、病因分析和病情判断、治疗决策的形成、治疗方向和强度的精细调节,离不开对重症医学规律和疾病病理生理特点的深入理解。

  • 标签: 重症超声 血流动力学 儿童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尿道下裂患儿术后远期排尿情况。方法面访和电话随访2001年11月至2013年11月间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小儿外科收治的尿道下裂术后5年以上且未满18岁的患儿,通过调查问卷和尿流动力检查,对患儿排尿功能满意度和尿流动力情况进行评估。结果共与158人取得了联系,获得完成全部问答的有效问卷63例,完成尿流动力检查39例。患儿年龄6~18岁,平均10.8岁。根据尿道口位置进行分类,远段型20例(31.8%)、中段型31例(49.2%)、近段型12例(19%)。按尿道口到阴茎根部距离,将患儿分为远端型组(37例)和近端型组(26例)。排尿功能满意度调查中,85.7%(54/63)的患儿对排尿功能满意;另有14.3%(9/63)的患儿对排尿功能不满意,主要原因是尿线稍细、尿线不正及尿后滴沥。近端型组有26.9%(7/26)的患儿对排尿功能不满意者,高于远端型组的5.4%(2/37),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进行尿流动力检查的患儿,依照尿道下裂严重程度等级分为远段型组(20例)、中段型组(31例)和近段型组(12例),三组最大尿流率分别为(19.68±8.08)ml/s、(14.91±3.92)ml/s和(6.01±0.71)ml/s,平均尿流率分别为(9.58±1.56)ml/s、(8.70±0.71)ml/s和(3.85±0.64)ml/s,排尿时间分别为(18.00±12.17)s、(28.29±11.60)s和(40.50±6.36)s,达峰时间分别为(8.70±4.91)s、(13.50±5.53)s和(18.50±3.54)s,残余尿量分别为(6.25±4.37)ml、(10.43±6.10)ml和(15.30±1.19)ml,最大逼尿肌收缩压分别为(27.50±13.03)cmH2O、(50.29±15.74)cmH2O和(96.50±35.86)cmH2O,上述指标组间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大部分尿道下裂患儿术后排尿功能良好,尿流动力可以作为评价患儿排尿功能的一个客观指标。

  • 标签: 尿道下裂 尿流动力学检查 问卷调查法
  • 简介:摘要丝绸行业是我国的传统行业,现阶段国内外蚕丝业使用的缫丝机在结构上采用日本早期自动缫丝机的结构,由于该机构对机械式的丝故障切断防止和停或机构导致的缫制生丝过程中发生断丝的问题并没有做任何的优化设计。基于此,本文提出一款针对蚕丝进行自动打结去糙的蚕丝打结机器人,该机器人采用分离式、四驱动的机构形式,其优点是使得蚕丝打结机器人本体简易化,降低了加工成本。四驱动机构中打结机构是核心,为了减小蚕丝打结机器人整体机构的尺寸同时降低打结机构的加工成本,本文设计了一种偏心圆柱和钳嘴机构结合的形式。通过运动学分析建立了打结刀臂的运动学模型。并对其本体进行了详细的优化设计,为最后设计的蚕丝打结机器人进行实验验证打下了基础。

  • 标签: 蚕丝自动打结去糙 机构动力学仿真 机构优化设计
  • 简介:摘要传统的穿支皮瓣因面积较小而无法满足大面积创伤修复的需要。因此,包含多个穿支体的跨区皮瓣越来越多地用于创面修复。然而,跨区皮瓣中choke血管的阻力较大,导致跨区皮瓣远端血供匮乏,易出现坏死。因此,跨区皮瓣远端坏死成为大面积创面修复的一大难题。研究choke血管的血流动力变化及血管重构对改善跨区皮瓣远端血供具有重要意义。该文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关于choke血管血流动力及血管重构机制的研究进行了综述,以期对降低跨区皮瓣远端坏死具有一定意义。

  • 标签: 穿支皮瓣 跨区皮瓣 choke血管 血流动力学 血管重构
  • 简介:摘要玻璃体切除术是玻璃体视网膜病变的主要治疗手段,为了减小手术创伤,提高手术效果,微创玻璃体切除技术于21世纪初期被提出,并且设备随着时代的发展不断更新,手术效果和安全性都得到了很大提升。目前已有大量对玻璃体切除手术中流体动力特征以及重要影响因素的研究,为玻璃体切除技术的进一步优化提供了有力支持。本文旨在阐述近年来玻璃体切除系统中流体动力相关方面的研究进展,并对优化后的玻璃体切除设备加以介绍。

  • 标签: 玻璃体切除术 流体动力学 进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