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效率问题始终是经济学中的核心问题,商业银行的效率问题也一直被学术界所高度关注。本文首先梳理了银行效率研究的相关文献,然后介绍了银行效率评价模型和方法,在此基础上,通过对中国农业银行2002-2007年经营状况的相关数据的收集整理,运用改进的DEA模型对农业银行的效率进行了定量分析。最后得出了几点结论。

  • 标签: 商业银行效率 经营效率 数据包络分析方法DEA 中国农业银行
  • 简介:<正>中国农业银行四川省分行是在川经营各项金融业务的国有商业银行.自1979年恢复以来,不断发展壮大,已形成功能齐全的综合性金融服务体系,到目前为止,各项存款和贷款余额分别达到467.28亿元和421.49亿元,拥有职工31300人,其中具有中、高级职称的4830人,占15.4%;营业机构3761个,其中电脑营业机构1000个,遍布全省城乡,是在川金融系统中机构最多、分布最广的国有商业银行.优秀的员工素质,现代化的服务手段,雄厚的资金实力,为全省城乡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1995年,是农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的第一年,全省农行认真贯彻执行国家经济、金融方针政策,紧紧围绕信贷支农、改善经营和内部改革三大任务,切实把工作

  • 标签: 中国农业银行 国有商业银行 四川省分行 商业银行转轨 综合性金融服务 营业机构
  • 简介:中国农业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分行,虽地处祖国西部边疆,但分行营业部通过发挥企业文化的引领作用,不断强化经营机制建设,打造内生发展动力,有效激发全行改革发展活力,努力建设一流城市主流银行。2016年营业部按照"五个全面、五个重点、两个加强"推进各项工作,实现了各项业务经营"同业进位、系统提升",绩效考核新疆分行系统内排名第一,共实现各类全国全疆首单及创新业务22项,创历史新高。

  • 标签: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中国农业银行 五一劳动奖状 营业部 激发 公司
  • 简介:<正>中国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粮食消费量最大的国家,更是一个曾对饥荒有过痛苦记忆的国家。然而今天,贫穷、饥饿、营养不良这些词汇已远离中国大地。我国粮食产量2007年再次突破万亿斤,粮食生产和供给基本稳定,为整个国民经济持续快速健康发展奠定了竖实的物质基础。

  • 标签: 中国农业 粮食消费量 粮食生产 粮食产量 绝对贫困人口 中央一号文件
  • 简介:五谷者.万民之命,国之重宝。长期以来.我国农业生产取得的成就,稳国之基、安民之心,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近年来.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农业生产的内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变革.农业发展数量与质量、总量与结构、成本与效益、生产与环境等方面的矛盾开始凸显。与之相应,中国农业也进入了大转型时代。

  • 标签: 农业生产 转型时代 中国 经济社会发展 内外部环境 农业发展
  • 简介:我国农业大都是一家一户式的“小生产”.农业生产要素如劳动工具、资金、土地等置换范围小,难以形成优势要素聚集的洼地效应,市场竞争力弱。记者最近在渝、豫、湘等农区调查.发现一些农业企业正用新型市场配置观整合农业生产要素.将现代市场信息、知名品牌等强势要素整合到农业中.起到了激活农业潜力的良好作用。

  • 标签: 农业生产要素 中国农业 整合 现代市场 农业企业 知名品牌
  • 简介:国务院关于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决定,为农业银行农业发展银行、农村信用社的深化改革确定了具体的方向和原则。已经实施的信用社与农行“脱钩”、农业发展银行机构“下伸”,对农业银行来说既是挑战,更是严峻的考验。毫无疑问,这一重大改革对农业银行震动较大,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行的资金营运和既得利益,同时也将卸掉农行肩上“代理农发行业务”、“代管农村信用社”的“双代”重负,为农业银行提供了良好的发展机遇,使农业银行真正踏上了商业化经营的新征程。因此,积极探索和认真思考农业银行在农村金融体制改革后新的市场定位问题,顺利推动农业银行向商业银行转轨,已成为云南省农行职工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一、从云南的经济结构和产业调整出发确立农业银行新的市场定位所谓市场定位,就是市场主体依据自身经营特性、资源条件和宏观调控的要求,运用相对优势和绝对优势原理,选择目标市场,并将其经营活动确定在目标市场的理想位置上。云南省农业银行在面临新的市场选择时,必须从云南省的经济结构、产业调整及优势出发,找准自己的位置。云南是一个集农业、边疆、山区、民族为一体的省份。1995年全省国民生产总值达12067亿元,其中农业产值4745亿元。经过十六年的改革开放,除...

  • 标签: 云南省农业银行 农业银行新的 定位探索
  • 简介:盖尔·约翰逊(D.GaleJohnson)是著名农业经济学家,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美国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北京大学名誉教授。2000年3月25日,约翰逊教授在亚洲资本论坛主办的“21世纪中国农业经济与资本市场高级研讨会”上,就中国参加世界贸易组织将对中国农业产生的影响作了学术报告。该报告从其特有的角度指出中国加入世贸组织后所面对的种种挑战,对未来中国农业及农产品结构调整、提高国际竞争力提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本文摘要编发,供参考。

  • 标签: 中国农业 加入WTO 农业劳动生产率 税率配额 土地生产率 约翰逊
  • 简介:<正>在农业劳动力转移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国内的专家学者曾提出三种与转移战略相关的理论模式,它们是:就地转移模式、易地转移模式和多元复合吸纳模式。本文在对这些模式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将概括阐述适合中国国情的新转移模式。

  • 标签: 农业劳动力转移 转移模式 转移战略 理论研究 述评 专家学者
  • 简介:1999年11月15日,中美两国就中国加入世贸组织(WTO)达成双边协议,从而使中国加入WTO的进程取得实质性进展。协议中将中国农业市场开放放在第一位,我国农业与国际市场接轨已为时不远,这将使我国农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

  • 标签: 入世 中国 农业发展 国际接轨 关税 农产品市场
  • 简介:农业保护和农业支持的利弊最终靠实证研究来支撑。农业支持符合WTO规则和入世承诺,不但能发挥农业保护的积极作用,更有利于市场农业和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

  • 标签: 农业政策 农业保护 农业支持 市场农业 中国
  • 简介:现代农业经营集约是针对综合集约化农业、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等不同形式和特点而提出来的。近代的工业革命使农业集约化经营开始出现,中国农业发展面临着严峻的形势,只有大力推动农业集约经营,才是中国农业实现现代化的惟一出路。

  • 标签: 集约农业 集约经营 生存环境 可持续发展 中国国情
  • 简介:毛泽东对我国农业现代化进行了不懈的探索。他领导人民完成了土地革命,实现了土地集体所有,并对如何经营土地进行了探索,奠定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制度基础。他不仅提出农业的根本出路在于机械化,而且认为农业机械化要从中国农业精耕细作的实际出发。他还提出农业在发展结构上要以粮为纲,全面发展,并十分重视全面提高农民的素质,指出了中国农业现代化的根本道路。

  • 标签: 毛泽东 农业现代化
  • 简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农业劳动力虽然成功地实现了1亿多人的转移,大大缓解了农村劳动力的就业压力,但随着WTO的来临和产业结构的根本调整,我国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形势不容乐观,在未来的十年中,我们仍面临着约2亿农业劳动力就业的巨大压力,农业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仍面临着许多的障碍,这些障碍阻碍了农业劳动力的有序流动,

  • 标签: 中国 农业剩余劳动力转移 就业工作 产业结构 劳动技能 农民素质
  • 简介:泰国银行界鼓励泰农业企业大力拓展中国和印支新市场最近,泰国农业银行学术部研究人员撰文,从六个方面论述了泰国农业企业家应大力拓展中国和印支新市场。一是认为中国和印支是泰国农业企业最好的投资场所。文章通过分析中国和印支国家的自然资源、引进投资的可能性、生...

  • 标签: 泰国银行 农业企业家 泰农 投资渠道 印支国家 新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