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35 个结果
  • 简介:新加坡是一个多元种族、多元语言、多元文化的移民社会,因此,它既是人种的博览岛,也是世界宗教的总汇,它汇集了世界上各种形形色色的宗教,从三大宗教到一些几乎绝迹的小宗教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踪迹。新加坡虽然是个世俗国家,然而,各种宗教与各族新加坡人在这里的定居、开拓和发展密切相关。对新加坡的社会、经济和文化生活产生重大而深刻的影响。多元宗教构成了具有新加坡特色精神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为新加坡精神文明的形成与发展提供丰富的营养。多元宗教这块肥沃的土壤促使新加坡精神文明茁壮成长、树大根深和叶茂花繁,并且赋予其多元性、包容性、开放性等特点.德国哲学家恩斯特·卡西尔曾经说过,在人类文化的所有现象中,神话和宗教是最难相容于纯粹的逻辑分析了。拙文不打算分析宗教的对或错,可或否,取或舍,而只是把它当作一种精神和文化现象,分析其在新加坡工业化、现代化过程中的发展变迁及其趋势。一、多元宗教概况新加坡虽然是一个只有280多万人口的岛国,然而却是一个名符其实的世界宗教的大观园,多元种族和世界各地的移民给新加坡带来了各种信仰的宗教。除了拥有佛教、道教、回教、基督教、兴都教、耆那教、锡克教等各大教派外,新加坡还拥有最古老的犹太教、拜火教,也拥有最年轻的天理?

  • 标签: 多元宗教 新加坡人 移民社会 多元文化 恩斯特·卡西尔 元性
  • 简介:中印关系时好时坏,其根源在于影响两国关系发展的纠葛没有得到根本消除.目前影响中印关系的焦点是两国边界纠纷问题、西藏问题和中巴之间的关系问题.

  • 标签: 中印边界问题 西藏问题 巴基斯坦问题
  • 简介:长期以来,外国渔船在印尼海域非法捕鱼一直是困扰印尼的重大问题。2014年上台的佐科政府采取强硬政策加以应对,且在非法捕鱼问题上进行安全化操作,将其从一般的公共议题升级为紧急性的安全议题。佐科总统、军队及海洋事务和渔业部等部门构成"言语—行为"集团,通过言辞表达构建出"存在性威胁",即非法捕鱼在传统安全领域威胁印尼的国家主权与领土完整,在非传统安全领域则是一种跨国犯罪,并在与民众互动中形成了相应的规范。印尼政府安全化非法捕鱼问题的动力包括增强防御能力、维护国家领土主权,推进海洋强国建设,保障渔民生存,夯实执政根基等。而作为佐科政府的施政重点,妥当解决非法捕鱼问题,避免引起政治外交纠纷,则须进行相应的"去安全化",通过外交与国际合作的方式解决。

  • 标签: 印尼 佐科政府 非法捕鱼 安全化 哥本哈根学派
  • 简介:议会制度是资产阶级民主的核心和主要标志,是资本主义国家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学者和政客一向推崇分权制衡学说,西方议会实行倒阁、质询、国政调查、弹劾等一整套制度,这种监督、制约机制被誉为西方议会民主的“完美设计”。同封建君主专制相比,西方议会民主是历史的进步,它维护了资产阶级民主、法治,在历史上起过积极作用。但是,资产阶级民主不是最高形式的民主,它具有其自身不可克服的历史局限性和阶级局限性。倒阁、质询、国政调查、弹劾……不过是资产阶级维护其阶级统治的手法,是资产阶级内部不同利益、不同派别之间的权力斗争,西方代议制提供的民主只是资产阶级内部的民主,至于伴随着议会制度而来的金权政治、玩弄权术、党争丑闻、政治腐败,等等,就更是西方议会政治所特有的现象。在当代西方世界,几乎没有一个国家的议会能够避免这些政治丑闻。西方议会政治、西方资产阶级民主的实质是:它是“一种残缺不全的、贫乏的和虚伪的民主,是只供富人,只供少数人享受的民主。”

  • 标签: 西方议会民主 参议院 议会制度 监督权 尼克松 不信任案
  • 简介:美国绕过联合国不顾国际社会的普遍反对而发动对伊战争,不但严重损害了联合国权威和现行国际秩序,而且对中、美、台'两岸三边'关系也将产生明显影响.

  • 标签: 美国 美伊战争 中国 台湾
  • 简介:北约与“和平伙伴关系”国联合军事演习透视章平1994年3月份以来,北约与前华约集团的成员国开始举行联合军事演习。这是北约推行“和平伙伴关系”计划的实际步骤之一,也体现了冷战后欧洲战略格局和安全形势的新变化,因而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关注。一、联合军事演习的...

  • 标签: 联合军事演习 伙伴关系 联合演习 战略格局 章平 国际社会
  • 简介:印度民族工业资本的依附与独立的内在矛盾性是这个大国在从殖民生成到民族独立的整个过程中的必然反映。英帝国对印度的殖民侵占和经济掠夺,这决定了英属印度民族工业资本成长中的弱小、扭曲以及内在的主要矛盾——依附与独立。但是,正是在这样受压迫与受剥削的历史过程中,我们看到了印度民族工业资本一定会摆脱依附获得独立的必然性。

  • 标签: 印度 民族 工业 资本 透视
  • 简介:日俄战争爆发前的几年里,俄国试图利用1896年获得的采伐鸭绿江朝鲜一侧森林资源的特许做掩护,成立一个类似于英国东印度公司那样的企业,暗中向朝鲜渗透政治、军事势力.为此,它先后谋划成立东亚实业公司和俄国木材公司,但在日本的抵制下未能如愿。

  • 标签: 朝鲜 森林资源 日本 俄国 别卓布拉佐夫
  • 简介:观念是一个国家内部对海战略目标和战略原则所形成的共识。国家的经济需求和安全需求决定了海观念。中国的经济需求和安全需求都在不断的发展变化,这使得中国的海观念亟需更新。更新的中国海观念包括两方面的共识。第一,五个战略性目标——威慑;维护海洋主权与海洋权益;确保海洋自由;力量投送与提供公共产品。第二,四条战略原则——建设体系化的主战海上力量;发展多元化的海上力量;灵活的力量运用与软实力的配合。

  • 标签: 海权 海权观念 战略目标 战略原则
  • 简介:美国的马汉和英国的科贝特都是享誉世界的海战略学家,他们的海思想在产生背景、理论内容和后继影响等方面既存在共性又有着明显区别:虽然他们的海思想均产生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的那个风云激荡的时代,但马汉海论诞生于亟待海外扩张的美国,而科贝特的海思想诞生于海洋霸权国英国;二者均重视海洋的重要性,但马汉强调海优于陆,科贝特则支持海陆均衡;马汉认为海的核心是绝对制海权,科贝特则认识到了制海权的相对性;在海军战略和建设等方面,马汉建议建设进攻性舰队,强调海上决战,科贝特主张建设攻防兼备的均衡舰队,并阐释了有限战争思想;马汉的海思想对当时世界各国海洋战略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并持续到现在,科贝特海思想对战后美国海军转型和当下美国的海洋战略产生了重要影响。系统比较他们的海思想,可为当下我国形成有中国特色的海战略、建设海洋强国提供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

  • 标签: 马汉 科贝特 海权 海军战略
  • 作者: 师小芹
  • 学科: 政治法律 > 国际关系
  • 创建时间:2010-01-11
  • 出处:《和平与发展》 2010年第1期
  • 机构:[内容提要]19世纪后半期袁正当马汉海军战略理论风靡全球之时袁产生了以朱利安窑科贝特为代表的野英国学派冶海权理论袁它强调海权的相对性尧保护海上交通线的重要尧商业封锁尧陆海协同和两栖作战等遥20世纪的战争史全面印证了朱利安窑科贝特的海权理论对于海权帝国运用海权影响国际政治事务袁特别是影响陆地事务的战略思路遥了解朱利安窑科贝特海权理论袁将有助于我们分析理解当代海权国家在今后的国际事务中运用海权的可能选择遥
  • 简介:2013年4月8日,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现代国际关系》编辑部在北京举办了“当前国际格局与大国关系新变局”专题研讨会,来自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中共中央党校、国防大学、北京外国语大学、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南开大学、国际关系学院、中国社会科学院亚太与全球战略研究院及外交部、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当代世界研究中心、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的30多位专家学者以及国家社科规划办的负责同志参加了这次研讨会。

  • 标签: 国际格局 大国关系 政治形势 《现代国际关系》 中国人民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 简介:安理会的大国否决是联合国成功的主要保障之一,这与安理会的形成、功能和组织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尽管大国否决遭到了攻击,但它有着一定的事实和法理依据。就目前的状况来看,在联合国机制下,完全摒弃大国否决的主张是不符合实际的

  • 标签: 安理会 大国否决权 法理依据 事实依据
  • 简介:本文试图通过综合分析、历史比较等研究方法,旨在解析中国海的深刻内涵。中国海的核心和精髓在于威慑性。相对美国全球战略而言.亚太是其东线战略的前沿,中国则是其看防的重点。美遏制中国最重要的目标就是将中国围困在其东线以内,不能经东海、南海,前出太平洋、印度洋。中国海始终着眼于和平战略目标。在“一带一路”倡议的国际合作背景下,中国陆海文明塑造的“命运共同体”理念正在渐入人心。在以“称霸”为特质的西方海观面前,“海上丝绸之路”所彰显的“海洋和谐观”无疑将成为引领世界、走向全球的主流思维。

  • 标签: 海权 霸权 中国海权 威慑力
  • 简介:冷战结束后,印度面临的地缘政治环境与冷战期间相比发生了重要变化,为适应这种变化,印度开始调整其地缘政治目标与战略,并开始大力发展核武装.地缘政治领域海优先的思想和海上力量的发展以及对提高核武器战场生存能力的考虑使印度开始发展海基核力量.海基核力量的发展将会使印度在提高核威慑与核实战能力的同时,面临着与美国、中国和巴基斯坦关系的较大变化,并会对印度洋及其周边地区的海战略格局产生较大影响.

  • 标签: 后冷战时代 海权 海军外交 中国海军
  • 简介:2013年1月菲律宾将与中国的南海争端问题提交国际仲裁,国际社会对此非常关注。目前,根据《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附件七第九条设立的仲裁庭,在中国缺席的情况下,正在进行缺席裁判,但还需确认仲裁法院对该案是否拥有管辖,以及菲律宾的仲裁条件是否充分。本文将以仲裁法院的管辖和菲律宾的诉讼条件为中心,对诉讼法方面的问题进行研究。拟阐释中菲南海仲裁对整个南海争端的司法解决和运用《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附件七中的强制性解决争端机制所具有的意义。

  • 标签: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附件七 南海 仲裁 管辖权 仲裁条件
  • 简介:19世纪后半期,正当马汉海军战略理论风靡全球之时,产生了以朱利安·科贝特为代表的“英国学派”海理论,它强调海的相对性、保护海上交通线的重要、商业封锁、陆海协同和两栖作战等。20世纪的战争史全面印证了朱利安·科贝特的海理论对于海帝国运用海影响国际政治事务。特别是影响陆地事务的战略思路。了解朱利安·科贝特海理论,将有助于我们分析理解当代海国家在今后的国际事务中运用海的可能选择。

  • 标签: 朱利安·科贝特 海权理论 海权帝国
  • 简介:一、中菲南海仲裁案的核心为领土主权争端1982年《联合国海洋法公约》(以下简称《公约》)所规定的争端解决机制显然不适用于领土主权争端。对于这一点,菲律宾和仲裁庭自然“心知肚明”。因此,仲裁庭在管辖阶段的裁决显然是为了实施管辖而尽量排除领土主权争端。

  • 标签: 管辖权 仲裁案 裁决 南海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主权争端
  • 简介:德国传统上是一个大陆性质的国家,但统一后的德国决心成为海洋强国。它在追求海过程中发展出自己独特的海思想。主要包括:地理位置对德国海的影响、相对于优势海军的海军战略以及大陆国家走向海洋的战略意志等。从德国追求海的战略实践上来看,1871—1945年的德国,建立了强大的海军,并通过两次世界大战,做出了追求海的大胆尝试。最后均以失败告终。德国追求海的思想和实践对中国建设海洋强国有诸多启示可供借鉴。

  • 标签: 德国 海权思想 海权实践 中国 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