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在冷战条件下,苏联的军事存在是对日美的共同威胁。日本从'联盟利益'出发,执行同美国相协调的对苏外交防务政策。在对华政策上,除了尼克松政权的一个短暂时期外,日美两国基本上是步调一致的。但是,冷战结束后,国际环境和日美的国内情况都发生了变化,日美在外交政策上也出现了摩擦,日本开始执行独立自主的外交政策。

  • 标签: 对华政策 军事存在 国际环境 克林顿政府 国内情况 经济援助
  • 简介:日美贸易摩擦何以趋缓杨伯江日美之间的贸易摩擦一直是冷战后两国关系的一个重要侧面,并对世界经济的正常运行产生重大影响。然而最近一个时期,伴随着日美对双边关系的全面调整,两国的贸易摩擦呈现出逐步趋缓的新迹象,引起有关各方的重视。这一现象背景何在,前景怎样...

  • 标签: 贸易摩擦 日本经济 贸易逆差 日美贸易 冷战后 对日政策
  • 简介:1、随着科学技术,特别是信息和通迅技术的迅猛发展,经济全球化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广度和深度影响着世界各国的经济关系,在不断加深各国之间的相互依赖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使各国之间的经济摩擦增多。1950~1990年的40年间,全世界通过GATT专家小组解决的

  • 标签: 欧盟 国际经济摩擦 企业 强强联合 竞争能力
  • 简介:冷战期间,印度推行不结盟主义和均衡主义的外交,而朝鲜也是不结盟运动的活跃成员,再加上共同的殖民地经历,所以印朝两国一直维持着比较稳定而低调的政治外交关系。冷战结束以后,印朝关系虽受到朝核问题、朝鲜与巴基斯坦核导合作以及韩国因素的不利影响,但印度仍然是朝鲜政治上少有的支持者、屈指可数的贸易伙伴和为数不多的人道主义援助国。随着2018年朝鲜内外政策的调整以及由此引发的朝韩关系和美朝关系的积极变化,印朝关系也有望获得新的发展动力。

  • 标签: 印度 朝鲜 韩国 印朝关系 朝核问题
  • 简介:<正>去年以来,随着日本国际收支特别是贸易收支盈余的再度上升以及美国经济的持续不景气,美日两国间的经贸关系复趋紧张。布什总统今年初的亚洲之行不但没有缓解这种紧张,反而使日本的“嫌美”情绪由小心翼翼变得公开表露,高层人物屡屡失言;美国的反日情绪也高涨起来,一些地方发起了“抵制日货”的运动,对日政策成为大选年的争论焦点之一。美日经济摩擦由来已久,不断深化,成为影响两国间经济甚至政治合作关系的一大症结。本文试图对美日两国经济摩擦的结构性原因作一简要的分析。一、美日企业体制的重大差别日本的系列企业体制正日益成为非关税壁垒的象征而受到欧美国家的指责。所谓系列企业即企业集团,包括综合型(或水平型)和垂直型两种。前者指跨行业经营的企业集团,多以银行为主体,拥有较大的贸易公司,主要有六大集团:源于战前旧财阀的三井、三菱、住友集团和新兴的芙蓉、第一劝业、三和集团,也有人称之为金融系列。垂直型系列以39家重要的制造业公司为主,每一家下面都有若干从属公司,自成体系,如日本钢铁、日立、丰田等系列,也有人将这样的系列称之为生产系列。这有点类似于西方的企业集团,但家族色彩更浓。系列企业共同的特征是:交叉持股、长期联系,广泛的内部商业往来。与美国的企业集团相比,日本系列企业有三大特点:

  • 标签: 企业集团 经济摩擦 结构性原因 日本企业 国际收支 贸易收支
  • 简介:近年来,中国和印度的贸易摩擦事件时有发生。本文深入探讨了其原因,强调指出,印度采纳的重商主义的政策主张以及两国生产力水平的差异,分别是导致两国发生贸易摩擦的最为重要的主、客观原因。此外,中国实行的出口导向型发展战略也为印度贸易保护主义行为的抬头起到了一定的助推作用。

  • 标签: 中国 印度 贸易 摩擦 原因 对策
  • 简介:18世纪初,俄国的彼得一世改革,是俄国走向世界的第一步,也是俄国近代化的第一步。它使俄国由一个封闭、落后的国家开始变为一个开放、进步的国家。俄国在迈出近代化的第一步的过程中遇到了巨大的国内外阻力,尤其是来自国内的阻力,但是俄国在彼得一世的领导下,迅速成功地克服了国内阻力,完成了改革,从而成功地迈出了走向世界的关键性一步,为俄国成为世界强国奠定了基础。

  • 标签: 俄国 彼得一世 彼得一世改革
  • 简介:南海问题涉及《联合国海洋法公约》框架下各类性质的海洋争端。包括“岛屿制度”和“历史性概念”,以及资源管理、军事活动和海洋科考、海洋环境保护等。《公约》是迄今为止最完备的国际海洋法文件,为海洋治理提供了一个整体的法律框架。但近年来《公约》的某些缺陷日益凸显,有些法律条文存在模糊性,导致各国在解决海洋争端过程中必然会在适用法律制度的问题上产生矛盾,在南海问题上尤为如此。《公约》第三方强制解决机制在南海争端的核心问题——岛屿制度和历史性概念上发挥的作用有限,在资源管理、军事活动、海洋环保、海洋科考在内的诸多问题上可扮演关键角色。中国与东南亚国家的经济联系日益密切,在海洋领域的合作越来越多。在此背景下,《公约》扮演的角色,与其说是强制性的争端解决机制,不如说是海洋治理机制,为南海沿岸国的海洋治理实践提供指导。

  • 标签: 联合国海洋法公约 争端解决机制 南海争端 南海仲裁案
  • 简介:2010年4月,联合国种族问题的特别调查员基苏·缪盖(GithuMuigai)指出,新加坡政府政策的某些方面已经对马来少数民族产生了不利影响。缪盖的言论是在他与新加坡的政府领导人、独立的非政府组织和个人进行8天的正式访问,以及对种族主义、种族歧视和恐外症进行研究之后形成的。其中包括以下观点:

  • 标签: 少数民族 新加坡 马来人 阻力 国家 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