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俄罗斯对北约东扩一直持反对态度,并采取了种种措施进行抗衡,加强亚太外交就是其中重要的一步。今年初以来,俄罗斯强化了其亚太外交的力度,力图进一步深化与亚太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军事合作,参与亚太地区合作进程,以减轻北约东扩对其造成的压力。5月,俄联邦安全会议通过的《俄罗斯国家安全构想》,更是把扩大同亚太国家的伙伴关系,充分地与亚太地区的政治、经济和军事组织接轨作为外交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俄亚太外交的主要特点是:俄中战略协作伙伴关系进一步巩固和深化;俄日关系开始解冻,经济合作逐渐展开;俄印关系升

  • 标签: 俄罗斯对外政策 亚太地区合作 普里马科夫 俄日关系 战略伙伴关系 经济合作
  • 简介:今日俄罗斯的国家安全战略,一反过去的激进模式,转变为防御模式.战略思想和理论方面也有别于以前坚持本国、本民族利益至上的原则.在其战略思想、方法、手段以及战略实践中,都体现出地缘政治的特点.作为地跨欧亚、领土面积最广、接壤国家最多、军事实力靠前、国际影响力强的国家,俄罗斯在制定本国对外政策时需要考虑诸多因素.在外部环境中,独联体是俄罗斯的利益核心区,被其视为自己的势力范围;欧洲是其传统的战略方向,被列为战略重点;亚洲太平洋地区也是其战略考虑的重要部分;美国由于其在世界安全战略格局中的特殊地位,被俄视作安全合作的对象.

  • 标签: 俄罗斯 政治 外交
  • 简介:由于受国内政治、经济动荡的影响及西方国家的干预,1998年俄罗斯外交处境艰难。但俄坚持推行独立自主的全方位外交,并取得一定进展。今后,俄将继续把捍卫国家利益、维护大国地位;积极参与建立多极国际秩序以及为解决国内紧迫问题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作为其外交目标。

  • 标签: 俄罗斯外交 外交形势 对外政策
  • 简介:俄罗斯外交在2000年取得丰硕成果,普京务实现实、灵活进取的外交路线基本确立.今后的发展趋势是:俄作为一支独立力量,不会融入西方世界;尽力搞好同西方的关系,寻求妥协,减少摩擦,避免对抗;推行全方位外交,重视发展同东方的关系;着力发展同独联体国家的关系,使之成为俄外交的依托、安全的屏障.

  • 标签: 2000年 俄罗斯 外交政策 国家利益 导弹防御系统 国家利益
  • 简介:2006年的俄罗斯外交在多方面取得了明显成效,重树了大国形象。显示了大国的地缘政治和经济影响力,提升了它在对美关系中的地位。未来的俄罗斯外交将会继续加强它在独联体国家中的影响,大力发展俄欧平等战略伙伴关系,继续拓展俄美关系,开展与其他大国的政治对话与经济合作。

  • 标签: 俄罗斯外交 成果回顾 未来展望
  • 简介:东扩是当前欧洲联盟的扩大政策中的重要一环,东扩涉及到欧洲安全格局的结构性调整,冷战结束形成的欧洲格局的三个板块结构将会因为欧盟的东扩而发生转变,俄罗斯的地缘战略空间将进一步受到挤压,同时,俄罗斯意图抓住欧盟东扩的机遇,削弱美国在重构中的欧洲安全体系中的影响,占据有利地位,如何应对欧盟东扩,促进欧洲格局向有利方向转变,是俄罗斯外交政策需要重点考虑的问题,本文将考虑欧盟东扩对欧洲安全格局以及俄罗斯地缘政治的影响和俄罗斯外交战略选择。

  • 标签: 欧盟东扩 外交战略 俄罗斯 欧洲格局 欧盟 安全合作
  • 简介:俄罗斯作为一个欧亚大国,其外交备受关注,站在历史的节点上,本文将从多维角度对普京第三届总统任期的俄罗斯外交进行回顾与梳理。在分析其进展的同时,归纳其面临的问题与挑战,即俄罗斯对其大国地位沉降的焦虑和传统地缘政治的回潮。普京在2018年总统大选中胜出,既有其个人威望的原因,也有俄罗斯内外局势的因素。预计在普京第四届任期内,俄罗斯的政治和社会将会较为稳定,然而面对逐渐严峻的外部形势,俄罗斯将更加注重维护其大国地位、应对安全挑战,同时从多方位寻求俄罗斯经济的发展。

  • 标签: 俄罗斯外交 普京 总统任期 对外政策
  • 简介:俄报载文称,苏联解体时居住在俄罗斯境外的俄罗斯人有2560万,其中在乌克兰和白俄罗斯有1270万,在哈萨克斯坦有620万,在乌兹别克斯坦有170万,在波罗的海3国有172.6万,在原苏联其它共和国有300多万。在苏维埃政权年代,这些俄罗斯人对非俄罗斯共和国的开发建设起了重要作用。然而,随着苏联解体,这些俄罗斯人在“近邻外国”的生存基础受到动摇,由此而产生的“俄罗斯人问题”正日益尖锐。

  • 标签: 俄罗斯人 俄罗斯民族主义 萨克斯坦 乌兹别克斯坦 共和国 苏联解体
  • 简介:今年初以来,俄罗斯政坛涌现了一批新人,其人数之多和层次之高都是近年来少有的。主要有,议会方面:联邦委员会主席斯特罗耶夫;国家杜马主席谢列兹尼奥夫,第一副主席绍欣,副主席戈里亚切娃、奇林加罗夫、巴布林。政府方面:第一副总理卡丹尼科夫,副总理基涅廖夫,外交部长普里马科夫,对外情报局局长特鲁布尼科夫。总统机构方面:总统办公厅主任叶戈罗

  • 标签: 俄罗斯族 国家杜马 国家利益 对外政策 俄罗斯联邦 普里马科夫
  • 简介:1997年3月7、17、18日,叶利钦总统相继签署了关于任命丘拜斯、关于改组俄联邦政府和关于完善联邦执行权力机关的机构的命令。这是1996年8月以来俄政府机构和人员进行的一次大规模改组。根据叶利钦总统的命令,副总理由原来的12人减少为8人:原总统办公厅主任丘拜斯和下诺夫哥罗德州州长涅姆佐夫任第一副总理;原邮电部部长布尔加克、国家国有财产管理委员

  • 标签: 俄联邦 叶利钦 经济改革 执行权力 副总理 激进改革
  • 简介:远东地区面积为620万平方公里,南北长4500公里。按基本特征分成两个地带:北部(萨哈—雅库特共和国和马加丹州);南部(哈巴罗夫斯克边区、滨海边区、阿穆尔州、萨哈林州)。南部比北部的经济开发条件更优越,这里占远东领土面积的30%,养活着80%的远东人口。相反,北部气候干旱、人烟稀少。地区的支柱产业贵金属开采在俄罗斯经济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采矿业与工业中心相距遥远。有两个最重要的因素说明远东在俄罗斯地区体系中的地位。第一是特殊的经济地理位置。远东的特点是远离国家主要的、生活最为便利和最发达的地区以及闭塞性和同唯一邻居东西伯利亚联系的狭隘性;第二是巨大的资源潜力。远东是俄罗斯资源最丰富的一个地区,在国家经济中处于重要地位。它生产金刚石的98%、锡的80%、硼的90%、黄金的50%、钨的14%、鱼类和海产品的40%以上、大豆的80%、木材的13%、纸浆的7%。在面向国内市场的情况下,这些因素使远东在苏联的作用受到制约。在这里,主要是渔业、林业与有色金属开采等部门发展起来。有色金属产值占半数以上。加工业

  • 标签: 远东共和国 哈巴罗夫斯克 俄罗斯 自由经济区 远东经济 萨哈林
  • 简介:国债管理问题是俄罗斯国家经济中最重要的问题之一,它直接影响到经济增长的幅度、国家的信贷和预算政策。为了对俄罗斯国债管理的改革得出更加准确、客观的评价,应该重视俄罗斯帝国时期在国债管理方面的经验。当今俄罗斯国债管理的所有问题在那个时期几乎都出现过,很多解决的办法在那时也都进行了尝试。借鉴俄罗斯帝国在管理国债、吸引国内外资金等方面的经验,能够在有效管理当代俄罗斯国债问题上获得许多历史启示。

  • 标签: 俄罗斯 国债 国债管理
  • 简介:俄罗斯独立后实现了由共产党一党独存到多党并存的政党体制的转轨;多党制产生的政党政治已成为俄国家政治生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受各种因素制约,政党发育不良,但多党制作为俄政治体制的组成部分会随着社会的发展而不断完善。

  • 标签: 政党政治 切尔诺梅尔金 多党制 意识形态 俄罗斯共产党 社会主义
  • 简介:“新北约”与俄罗斯宋以敏一今年6月初举行的北约外长会议,由于首次在北约内确立了欧洲安全的欧洲特性,被西欧尤其是法国称作标志了“新北约”的诞生。美国不愿过分强调北约之“新”,但也表示会议具有历史意义。事实上,经过冷战后这些年的不断调整,已经进入新发展阶...

  • 标签: 外长会议 欧洲安全 北约东扩 国防部长会议 伙伴关系 西欧联盟
  • 简介:饮食是人类生存的基本需求。餐饮文化就是以食品为物质基础所反映出来的人类精神文明,是人类文化发展的一种标志。俄罗斯位于欧亚大陆北部,地跨欧亚两大洲,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国家。众多的河流、山川和森林导致俄罗斯菜肴大部分都是由鱼类、野味、野生菌类、野生浆果制成。在俄罗斯土地上栽培了黑麦、大麦、荞麦等农作物。这些谷物可以熬制成燕麦粥、荞麦粥、小麦粥、黑麦粥等粥类。同时俄罗斯众多的民族,也创造了极具地域和民族特点的异彩纷呈的菜肴。

  • 标签: 餐饮文化 俄罗斯 述评 人类生存 民族特点 精神文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