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900年:普朗克提出解释光子如何活动的量子理论;1905年:爱因斯坦提出相对论;1910年:托马斯·摩根证实基因是遗传单元,并沿着染色体的细胞组织顺序排列;1913年:尼尔斯·玻尔应用量子理论解释电子的行为,制作了原子基本模型;1942年:恩里科·费米完成第一个受控核反应。3年以后,美国在日本广岛、长崎投下两颗原子弹;

  • 标签: 20世纪 科学事件 量子理论 相对论 原子基本模型 电子数字计算机
  • 简介:2007年底,央视一套黄金时间播出了电视剧《戈壁母亲》,在观众中引起强烈反响。当年解放军在西进途中,从兰州及河西走廊招募了一批女兵,历史让这些女兵成了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一代军垦战士和兵团第一代母亲。而把她们招收进部队的,就是率领大军解放新疆的王震将军。作为新疆屯垦事业的奠基人,王震非常关心屯垦官兵的婚姻问题。

  • 标签: 王震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 红娘 屯垦事业 黄金时间 河西走廊
  • 简介:如何对近一个世纪以来形形色色的管理理论及思想进行科学回顾,以期走出"管理理论丛林"?这种回顾有何现实启示?显然,对这两个问题的探讨无疑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对近一个世纪以来的管理理论及思想,以其在管理学体系中的价值及对实践的指导价值为主线,从四方面进行了综述,并对这种回顾的现实启示进行了分析.

  • 标签: 管理理论 管理思想 综述
  • 简介:斯大林在20确立了苏联的社会主义强国地位;改变了世界的政治格局;创建了第一个社会主义模式;将社会主义事业推向全世界,使之成为全球性运动;提出了许多关于社会主义的理论观点,丰富和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对20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但他犯的错误,也对20社会主义产生了消极影响。总的看,斯大林对20社会主义的功绩大于过错。

  • 标签: 社会主义 斯大林 20世纪社会主义
  • 简介:20上半叶我国性教育研究述评刘艳当前,我国性教育研究在理论和实践上,都还处于一个起步发展的阶。在社会转型的大背景下,东西方文化的碰撞融合一方面促使国人逐渐走出封建"性禁锢"的束缚,另一方面却也客观地昭示着主导的性价值观的不确定情。因此往教育本身的...

  • 标签: 性教育 20世纪上半叶 研究述评 两性教育 《教育杂志》 生理学
  • 简介:学者们从总体上提出了乡镇治理的四种改革模式,每种模式都有其自身的缺点,而在保证国家制度供给能够控制乡村社会的前提下,撤消乡镇政府,实现有限的乡镇自治,最终才能达到国家在乡村社会的“善治”。

  • 标签: 乡镇 乡镇政府 治理 乡村
  • 简介:20上半叶,党领导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实践之所以能够从曲折转向顺利,从失败走向成功,其主要原因是随着革命实践的发展,党对其所领导的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实践在指导思想和制度及文化层面的变革面临的“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是否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下,党究竞应该领导什么性质的革命?怎样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等一系列新的重大而又关键的基本问题的认识,突破了阶级和时代的历史局限,有了全面而又深刻的新理解和新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创立了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基本国情相适应的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和中国化社会变革理论,即毛泽东思想和新民主主义理论,从而把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革命实践引向了成功。

  • 标签: 20世纪 上半叶 中共党史 再评价
  • 简介:邓小平是20中国思想文化史上的杰出人物.他善于从民族文化中吸取有益的思想资源,实现马克思主义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完美结合;同时他对民族文化传统的封建遗毒进行了无情的批判;以及他以时代精神来观照中华文化,博采各国文化之长,使中国文化与世界文明接榫.

  • 标签: 邓小平 中华文化 封建主义 中西文化 创新
  • 简介:2030年代的左翼文艺大众化运动在革命文艺思潮史上具有承上启下的重要作用。从五四新文学到20年代革命文学,然后通过30年代的左翼文艺大众化运动再发展到40年代的新民主主义文艺,这是无产阶级革命文艺的变迁历程。这场运动将大众提升为文艺实践的主体和中心议题,强调文艺“为大众而存在”。在左联领导下,左翼作家们进行了三场思想论争,分别涉及大众化动机问题、现实问题、实践途径以及文字改革等从抽象到具体的议题。这场运动以完成文艺大众化、获得文学的“现代立场”为历史使命,取得了积极的成果。由于远离大众、远离政治现场,这场文艺大众化运动还无法形成联结民众与政治、推动政治革命的文化力量。

  • 标签: 左联 文化启蒙 文艺大众化运动 革命文学
  • 简介:许多专家预言,21是科技时代,信息时代,知识经济时代。面对即将到来的21,会计工作遇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如何迎接和应对这些挑战,已成为摆在我们面前必须应当考虑的一个问题。一、面临的挑战(一)会计理论方面。迄今为止的全部会计理论都是按照“资本基...

  • 标签: 非人力资本 面向21世纪 会计理论 会计工作 会计信息的真实性 计算机
  • 简介:为迅速提高全民族的教育文化水平,从1952年到1956年,党和政府采取各种措施,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有组织地开展识字运动,同时在全国范围内创造条件,有计划、有步骤地展开大规模的扫除文盲运动。扫盲运动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广大人民群众文化水平迅速提高。纵观这次扫盲实践,有许多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和领导方法值得借鉴:面向广大群众,把文化教育工作的重点放在人民大众的文化普及上;寻找突破口,提倡并大力推行识字运动,制定计划有序开展扫除文盲运动;多方支持,充分保障,为大规模开展扫除文盲运动做好准备;重视总结经验,讲求工作方法,适时指导扫盲工作。

  • 标签: 扫除文盲 识字教育 “速成识字法” 工作方法 经验启示
  • 简介:2040年代福州地区两次沦陷期间,日军所到之处,见屋就烧,见人就杀,连手无寸铁的妇孺老弱也无一幸免,其毒辣手段更是骇人听闻。1941年4月18日。闽江轮船公司的一艘汽油轮船运载着260余名乘客,从福州台江码头开往闽侯县甘蔗乡。船到洪山桥附近的淮安角时,突然飞来一架日本军用轰炸机,向轮船投弹并使用机枪猛烈地向轮船扫射。

  • 标签: 福州地区 40年代 20世纪 日军 沦陷 轮船公司
  • 简介:2060年代,中国的安全环境和安全形势异常严峻,美苏先后对中国进行核威胁。美国希望通过核打击来遏制中国核力量的研发进程,保持美国对中国的绝对核优势;苏联则企图通过核袭击来打击中国的国防力量,以满足其在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和世界范围内争夺霸权地位的需要。面对美苏的核威胁,中国积极应对,在强烈谴责美苏核威胁的同时,加快了核武器的研制步伐,进行了充分的战备,并及时转变外交战略,迫使美苏最终放弃了对中国的核打击企图,打破了美苏的核威胁。

  • 标签: 中国 美国 苏联 核威胁 20世纪60年代
  • 简介:他出身在三线小城,家庭条件一般。靠个人的勤奋,努力读书,大学毕业后海外留学。回国后当过教师,然后北漂,当过公务员,因与领导不睦,后转而到高校任教,再后来辞职下海当自由撰稿人。他研究古碑文,写小说,写杂文,翻译外国文学作品,靠稿费养家。

  • 标签: 21世纪 外国文学作品 自由撰稿人 家庭条件 海外留学 大学毕业
  • 简介:2050年代,在毛泽东“开、管、好”方针的指导下,中国共产党积极开展新闻舆论监督工作,大致经历了初步开展、逐步完善、重大改革这三个阶段。这一时期的新闻舆论监督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揭露了党和政府工作中的缺点,检举、揭发了一批违法乱纪的领导干部。但是,由于经验不足和历史环境的影响,2050年代的新闻舆论监督工作存在一些问题,主要是没有正确处理好坚持政治原则与解决思想问题、认识问题、工作方法问题的关系,领导重视、亲力亲为与法律、法规、制度建设的关系,党的领导与新闻媒体监督、人民群众监督的关系。

  • 标签: 建国初 新闻工作 舆论监督 反腐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