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5
500 个结果
  • 简介:1961隆冬时节,63岁的彭德怀回到湖南湘潭老家开展农村调查,历时50多天。他每天冒着滴水成冰的严寒,往返跋涉十五六公里山路,深入乡村、农家调研。

  • 标签: 乡村调查 彭德怀 农村调查
  • 简介:株洲市是解放后国家确定的全国8个重点建设的新兴城市之一。19613月23日,邓小平在广州开完会后回北京途中,特意在株洲停留一天,视察了三三一厂和六〇一厂。历史的车轮虽已过去50多载,但邓小平的株洲之行永远烙印在株洲人民的心坎上,他的谆谆教导永远回荡在株洲大地。

  • 标签: 株洲市 邓小平 视察 新兴城市 解放后
  • 简介:50前的1961,是中国共产党执政历史上有名的调查研究、实事求是。这一,从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中共中央副主席、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刘少奇,中共中央副主席、国务院总理周恩来等中央领导人到各中央局、省、地、县的负责同志,纷纷深入农村,开展调查研究活动。通过广泛而细致的调查,使党中央和各省、市、自治区党委对全国农村的严峻形势有了深切的了解,从而坚定了自上而下调整农村政策的决心。在调查研究的基础上,通过深刻分析和认真反思,

  • 标签: 调查研究活动 实事求是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中央副主席 中共中央 农村政策
  • 简介:1961中共中央开始启动的甄别平反工作,是我党“实事求是,有错必纠”原则的具体体现,是对“大跃进”以来多次“反右倾”运动中所犯扩大化错误的初步纠正,是国家全面调整工作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调动广大干部、群众的社会主义积极性和国内政治生活的稳定乃至国民经济的恢复都起到了非常重大的作用。本文拟对“大跃进”之后党的甄别平反工作作一初步的梳理和探讨。

  • 标签: 平反工作 “大跃进” 中共中央 实事求是 有错必纠 国民经济
  • 简介:1961刘少奇深入湖南农村调查,这次调查对于各级领导干部为什么进行调查、如何进行调查、怎样才能通过调查得到真实的社情民意而不是虚假的资料信息,至今仍然具有鲜明的针对性和重要的指导性。

  • 标签: 农村调查 刘少奇 湖南 领导干部 资料信息 社情民意
  • 简介:1961毛泽东倡导和亲身实践的调查研究,既有成功也有失误。成功的是毛泽东在调查研究中发现了人民公社的实质问题,即两个平均主义。在制定、修改“六十条”的过程中,通过压缩社队规模、停办食堂、取消分配供给与工资制、改变基本核算单位等办法,有成效地解决了人民公社内部队与队之间的平均主义问题。这在相当的程度上调动了农民群众的生产积极性,对于当时已遭到严重破坏的农业生产力的恢复起了很大的作用。失误的是这次调查研究没有解决生产队内部的人与人之间的平均主义问题。农村社员群众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适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新的经营方式“包产到户”、“责任田”不仅没有被毛泽东在制定、修改“六十条”时吸纳,反而被作为走资本主义道路加以严厉批判。直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后,我们党才充分肯定了这一新生事物。这就使得我国农业生产力的发展迟缓了将近20

  • 标签: 毛泽东 调查研究 1961年
  • 简介:在中国处于经济最困难的时刻,196012月24日到19611月13日,中共中央在北京召开工作会议。会议议程有三项:(一)关于农村整风整社和纠正“五风”问题;(二)关于一九六一年国民经济计划问题;(三)关于世界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会议的报告。这次会议毛泽东先后听了五次汇报。参加汇报会的,除中央常委外,有彭真、谭震林、陈伯达、柯庆施、曾希圣、陶铸、王任重、宋任穷、欧阳钦、刘澜涛、张德生、李雪峰、乌兰夫、刘子厚、李井泉、廖志高。毛泽东一面听汇报,一面插话。别的人也有一些插话。

  • 标签: 毛泽东 国民经济计划 中共中央 党代表会议 整风整社 会议议程
  • 简介:195911月,契尔沃科接替尤金任苏联驻华大使。他是赫鲁晓夫的亲信,十分注重研究中国问题,1961他组织苏联使馆工作人员包括其本人分赴四川、云南、江西、江苏、辽宁、黑龙江、新疆等地自费旅行。本文拟利用中国外交部档案馆馆藏档案,对这一历史事件的来龙去脉进行梳理和阐释,来探讨在中苏关系紧张的背景下苏联使馆组织自费旅行的目的,总结中苏外交博弈的历史经验教训,以期为中国处理与周边国家关系提供一些有益的借鉴。

  • 标签: 中苏关系 苏联驻华使节 自费旅行 外交博弈
  • 简介:196012月24日,中央召开工作会议.会议开始不久,毛泽东就要求胡乔木借鉴红军的历史经验,试拟一个在新形势下适用于党政干部三大纪律、八项注意的稿子.胡乔木经过研究翻阅宪法、刑法草案及党章,并与许多同志交换意见之后,于19611月8日拟出了一个初稿,送给毛泽东.

  • 标签: 三大纪律 八项注意 党政干部 毛泽东 1961年 胡乔木
  • 简介:19591961间,湖北省两次对农村生产关系进行调整,纠正“左”的错误,在全国起了带头作用.当年的调整虽属旧事,但考其因由,察其演变,品味经验教训,对于今天加快改革、深化改革仍不无裨益.(一)1959对农村生产关系的调整,主要是由于人民公社这种体制所规定的生产关系脱离了生产力的状况,而工作中的一哄而起和形式主义又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这种脱离所造成的危害.毛泽东后来说:19589月发表关于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几个月内公社的架子就搭起来了,但是乱子出得不少,与秋冬大办钢铁同时并举,乱子就更多了.”

  • 标签: 农村生产关系 “左”的错误 基本核算单位 农业生产工具 群众积极性 第二次郑州会议
  • 简介:这是由一封人民来信引发的故事,故事围绕着6封信展开,封封信件都充满着求实和负责任的精神.字里行间显现着以人为本的真情。

  • 标签: 故事 人民 以人为本 负责任 求实
  • 简介:庐山会议后,"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等左倾运动日益严重,以"共产风"为主的风愈刮愈烈,党内实事求是的工作作风被破坏,再加上自然灾害的影响,从19591961,我国国民经济遇到了严重困难,国家和人民遭受了重大损失。为了真正了解地方形势、克服经济困难,毛泽东在1961初号召全党大兴调查研究之风。这次全党范围内的调查研究,是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规律的有益探索,积累了宝贵的实践经验。

  • 标签: 毛泽东 七千人大会 调查 刘少奇 社会主义建设规律 人民公社化
  • 简介:岁月是这般平凡,不经意间便过去了一,每个人在收获事业的同时都收获了年龄,世界增添了些许精彩,《党风建设》又成长了一大步。

  • 标签: 告别 成长 个人 党风建设
  • 简介:春光明媚,万象更新。在这千更迭、世纪交替之际,我们有着无限的感慨和憧憬。“一个人的一生,包含无数的新纪元,才算能完成他的崇高的生活。人类全体的历史,联结无数的新纪元,才算能贯达这人类伟大的使命。”我们谨以李大钊先生在20世纪初的这段话献给与我们一起迎接新世纪的各位读者和作者。那么,我们将欲何思,将欲何为?21世纪是人类社会大发展的重要时期,也是中华民族实现伟大复兴的重要时期,时代将赋予统一战线更加丰富、更加深刻的内涵,也将对统一战线提出许多新的理论研究课题和更高的要求。在新的形势下,统一战线会和我们党的其他工作一样,以崭新的

  • 标签: 统一战线 2000年 统战理论研究 社会主义学院 李大钊 新纪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