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4
61 个结果
  • 简介:侗族是一个传统上长期只有语言没有自己文字的民族,侗族社会历史、故事传说、产生、生活、习俗、信仰等,都是靠口头文化世代传承下来的。但在传承的过程中是不稳定的、易丢失和变异的,这些因素在一定意义上会影响和阻碍音乐文化的发展。而侗文是基于侗语语音而形成的符号,它是侗语的载体,本文通过对侗族音乐文化的传承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提出侗文在音乐文化传承的积极作用。

  • 标签: 音乐文化 侗族 文化传承 社会历史 口头文化 侗语
  • 简介:图片摄于两年前正月春节期间,地点是黎平县洪州镇平架村,作者采风,恰遇新婚三个月后的一对侗族新人,按规定,新娘必须在正月期间才能回门到娘家去,这对侗族新人是自由恋爱结合在一起的,同在一个村相隔河的两岸,回娘家当天,新娘一大早先帮娘家抬挑水,然后接照一些礼节,回门队伍跟着新娘绕村一圈,回到娘家,受到全村的欢迎。

  • 标签: 回门 侗族 春节期间 自由恋爱 黎平县 新娘
  • 简介:侗族同胞喜欢喝酒,劳作之后,日常生活都要喝上几杯,以达到强身健体,消除疲劳的目的;来人来客和节日喜庆更是离不开酒,常常通过畅饮高歌来表达深厚情谊。侗族有一句“无酒不成礼义”的俗话。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前,凡亲戚朋友家“做好事’’都要送米、送酒相贺,米多寡不论,酒一般是一坛或两坛(每坛约5-10公斤),至亲好友多达15—25公斤,饮酒时还必须履行约定俗成的酒礼酒规,从而形成风情浓郁的侗族酒文化。

  • 标签: 喝酒 侗族 日常生活 强身健体 消除疲劳 八十年代
  • 简介:在美丽的都柳江畔,“黔南门户,桂北要津”的从江,不但有历史悠久,建造工艺精湛,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增冲鼓楼,而且还有我国目前最高的木质结构鼓楼——“从江鼓楼”。

  • 标签: 鼓楼 侗族 文物保护单位 国家级 门户
  • 简介:热情好客,拦路唱歌,迎客进寨,是三宝干户侗寨的侗族人民,也是所有侗族人民的传统美德。

  • 标签: 侗族 传统美德 人民
  • 简介:侗族大歌是侗族文化中最为绚丽的一朵奇葩,是我国民族文化中的瑰宝,多声部侗族大歌悠扬动听。令欣赏者如痴如醉,被形象的称为“清泉上闪光之音乐”,侗族大歌之乡小黄更被人们津津乐道。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为小黄侗族大歌后继有人而辛勤耕耘的侗族大歌教师潘锦莲。

  • 标签: 侗族大歌 教师 侗族文化 民族文化 多声部 欣赏者
  • 简介:道教音乐王宜娥道教音乐,是道教进行斋醮仪式时,为神仙祝诞,祈求上天赐福,降妖驱魔以及超度亡灵等诸法事活动中使用的音乐,即法事音乐、道场音乐。道教音乐是道教仪式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它具有烘托、渲染宗教气氛,增强信仰者对神仙世界的向往和对神仙的崇敬的作用。...

  • 标签: 道教音乐 道乐 道教仪式 《玉音法事》 美学思想 道士
  • 简介:当历史的车轮驶进21世纪的时侯,中国现代化经济建设的迅速发展带来了国民经济的繁荣,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显著提高,休闲、度假、旅游逐渐成为人们生活消费的主要内容之一,民族文化生态旅游迎来了一个蓬勃发展的大好时机。2l世纪之初,世界旅游组织预测2010年以后中国的民族文化生态旅游将成为全球的旅游热点。就全国而言,民族文化生态旅游的热潮一浪高过一浪,民族文化生态旅游深得国内外游客的青睐。为此,

  • 标签: 生态旅游区 侗族文化 中国 文化生态旅游 现代化经济建设 合作
  • 简介:走进野鸡坪村,但见栋栋农家小舍座落于大山与田野间,在一片绿色稻浪的映衬下,显得格外漂亮。农家院落里,户户窗明几净,飘溢着豆腐的淡淡清香,和着庭院里花池中菊花、兰草等花香,显出几分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气息。

  • 标签: 玉屏侗族自治县 新农村建设 野鸡 贵州省 社会主义新农村 纪实
  • 简介:道教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初创于东汉末年。据专家们研究,晋代就有了科仪形式。道教科仪十分注重音乐,除了吟诵、演唱经文必须借重音乐之外,还有丰富而又精彩的器乐演奏形式。道教的科仪音乐,无论是配有唱词的韵曲,还是用于

  • 标签: 道教音乐 科仪形式 宗教音乐 演奏艺术 民间音乐 江南丝竹
  • 简介:一九八六年上半年,武汉市音乐学院到武当山整理道教音乐。后来,带此音乐参加全国民族民间器乐集成”会议。演出后,受到与会者的重视。为使道教音乐后继有人,该院派出师资,与武当山道协、武汉市道协商定,在长春观内举办道教音乐短训班。共同委托武汉市道协派出一名副会长专门负责。

  • 标签: 道教音乐 武汉音乐学院 民间器乐 道协 道教界 长春观
  • 简介:道教音乐历史悠久、内含丰富,形式多样,向人们展示了它的道教文化、艺术方面的重要价值。道教音乐是由声乐和器乐两个部分组成,声乐:有诵咒、赞吟、表白、独唱及众道齐唱等。器乐:用于法事的开始、过门、队形变化、伴奏唱念等。声乐和器乐的灵活配合,是根据法事科仪的需要而决定。在过去有句话,叫无乐不成斋,无乐不成醮,有斋醮活动就必然有音乐音乐在道教的斋醮科仪中是不可少的,是重要的组成部分。

  • 标签: 道教音乐 声乐 器乐 伴奏 艺术 独唱
  • 简介:中国的基督教圣诗音乐是中西音乐的融合体。从中西音乐文化的比较之中来研究基督教圣诗音乐的中国本色化是一条新的方法和途径。本文从中西音乐文化的背景出发,从文化角度对基督教圣诗音乐的中国本色化进行了研究。

  • 标签: 基督教 圣诗音乐 处境化 本色化
  • 简介:有幸欣赏了在北京举行的第三届道教音乐汇演的全部节目,很受启发,激动之余我再一次思考为什么要有道教音乐,道教音乐到哪里去了,我们要有怎样的道教音乐?

  • 标签: 道教音乐 道教科仪 文化内涵 民间文化 艺术风格
  • 简介:人们但知道教音乐风格独特,通异于世俗音乐,但却不知其所以然,更不能从宏观简约的理论高度加以把握,其原因是对道教的音乐观尚无所知。本文以道教经典文献为据,从局内人的角度,对道教音乐观作了初步研究,认为道教音乐观与通常的音乐观全然不同,它受神学信仰的制约,无论其本体现,功能观和审美现都贯穿着浓厚的神秘玄虚色彩,并对道士的音乐心理和实践都产生了直接影响,从而构成了道教音乐独树一帜的阴柔美风格。独特的道教音乐观对当代社会中音乐审美情趣的拓展和人体科学的发展都有重要启迪。

  • 标签: 道教音乐 音乐观 道教科仪 音乐欣赏 音乐功能观 诵经音乐
  • 简介:在历史上教会和中国文化相结合的努力,有三次大规模的活动,圣乐也每每被部分的中国化,这是文化适应的结果,是牧灵和福传的结果,然而,教会圣乐毕竟和一般社会上的音乐不一样,他有自己的特色和规律,他是圣神和严肃的。关于圣乐的尊高梵二文献第六章论圣乐中说:“普世教会的音乐传统,形成了超越其他艺术表现的无价

  • 标签: 天主教 教会 中国文化 音乐特色 圣乐 塞巴斯蒂安·巴赫
  • 简介:道教是中国唯一由本土生长孕育起来的宗教。道教从哲学、文化艺术、炼养功法、医学美学等方面都为中华宝贵精神文明的保护与传承做出不朽贡献,也极大地影响了音乐、美术、戏曲等艺术形式,难怪鲁迅先生称“中国的根柢全在道教”。

  • 标签: 中国传统音乐 道教 保护与传承 文化艺术 精神文明 医学美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