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2
231 个结果
  • 简介:当前,我国人民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和党的基本路线指引下,经济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今年8月中共中央发表了《爱国主义教育实施纲要》。实施爱国主义教育,对于振奋民族精神,凝聚全民族力量,团结全国各族各界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创业,振兴中华,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作为中华民族大家庭成员的中国基督徒,应积极行动起来,根据《纲要》的精神和中国基督教的特点,在基督

  • 标签: 爱国主义教育 三自爱国运动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 中国基督教 独立自主 中华民族大家庭
  • 简介:上海道学院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工作回顾张振国爱国主义教育是我们院校一项长期的工作,为把学生培养成为爱国爱教的宗教事业接班人,我们按照邓小平同志关于爱国主义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结合我们道教的特点联系我们道教的现实,组织和开展爱国主义教育。我们组织师生认真学...

  • 标签: 爱国主义教育 主题班会 爱国主义教育活动 爱国爱教 爱国主义内容 实施细则
  • 简介:季剑虹在2007年10月上半月刊《天风》上发表了《爱国主义教育是办好神学院校与培养教会人才的关键——2007年7月在神学院校《基督教爱国主义教程》经验交流会上的讲话))。文章指出,爱国主义是基督教圣经、教义的一贯要求,是中国基督教徒应继承的优良传统。针对如何摸索出适合中国基督教的行之有效的爱国主义教育之路的问题,作者提出:一、爱国主义教育要紧紧围绕构建和谐社会这个时代的主题和使命。激励神学院校师生、教牧同工和广大信徒,把深厚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情怀,强烈的民族责任感和使命感,落实到构建和谐社会的具体行动上来。

  • 标签: 爱国主义教育 院校 神学 人才 教会 培养
  • 简介:江泽民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八十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以下简称《讲话》),指出:“马克思主义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而且《讲话》全文体现了与时俱进的品质,用一系列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与时俱进的又一理论成果。

  • 标签: 与时俱进 马克思主义 理论品质 理论创新 中国共产党 思想观念
  • 简介:为了切实提高宗教院校政治课的教学水平,加强对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国家宗教事务局花大力气精心组织编写全国宗教院校统一的政治理论系列教材,其中《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以下简称《理论》)课本已于2001年出版。在《理论》教材出版的同时,国家宗教局还组织举办了为期8天的“全国宗教院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备课研讨班会议”。

  • 标签: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宗教院校 思想政治教育 政治理论 教学方法
  • 简介:国际移民研究的跨国主义理论是继强调市场导向的经济理性选择论和注重政治内涵的文明冲突论之后,主要针对伴随着20世纪90年代经济区域化和全球化加速而出现的新一轮跨国移民潮的新特点不断建构和快速发展起来的.跨国主义最重要的理论贡献是它以一种开放性的理论视角和方法,在多样化的跨国移民实践中不断地被反思性建构.

  • 标签: 跨国主义 反思性建构 义乌穆斯林 跨国移民
  • 简介:改革开放廿多年来,在党和政府关心支持下,全国宗教院校得以迅速发展,为我国宗教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可喜贡献。为了贯彻中宣部、教育部于1998年4月《关于普通高等院校开放“邓小平理论”课通知》精神,为了统一和规范宗教院校政治课教材,更好地提高学生的政治素质,国家宗教局经过精心组织编写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政治课本,

  • 标签: 宗教院校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教学工作 “邓小平理论”课 普通高等院校 1998年
  • 简介:日前,由国家宗教事务局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编写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学习读本》(以下简称《读本》)已由宗教文化出版社正式出版发行。《读本》共九章,约15万字,系统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宗教理论的形成,中国共产党关于宗教问题的基本理论和基本观点,新时期党的宗教工作基本方针,新形势下党对宗教工作的基本要求,

  • 标签: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宗教文化出版社 《读本》 理论学习 编写 侧记
  • 简介:中国历代的译经大师,不但将汗牛充栋的印度佛教经典陆续译成汉文,创造了人类文化交流史上的奇迹。而且在译经过程中还善于总结经验,形成了别具一格的翻译理论。这些理论虽然只是散见于各个时期所出经论的序文跋语里,但大多简明扼要,论点鲜明,切合实用,达到了相当高的认识水平与概括能力。汉文“翻译”一词即出于译经大师之言。赞宁《宋高僧传》释“翻”云:“如翻

  • 标签: 佛经翻译 译经 佛教经典 经论 僧传 译人
  • 简介:禁咒术是道教中最具特色的道术之一。禁咒术本是秦汉方术的一种,经过葛洪在《抱朴子内篇》中的理论化,提出了"气禁"理论。这一理论提出之后影响非常深远,是后世认识和看待禁咒术的主流思想,使禁咒术具有了合理性。本文讨论的核心就是葛洪"气禁"理论提出的背景以及他如何将禁咒术置于道教的知识体系中,即如何在成仙的目标下使禁咒术成为道教理论的一部分。郭鸿玲,四川大学道教与宗教文化研究所2015级博士研究生。

  • 标签: 葛洪 《抱朴子》 气论 气禁
  • 简介:神秘主义是一重要研究领域。本文以西方近现代思想文化为背景,以宗教学的发展为线索。概述一百多年来西方神秘主义研究状况。纵观近现代历史,神秘主义研究与神秘主义热和非理性思潮的兴起存在着密切的关系,大致上可分为四个有特征的阶段,一是19世纪中下叶,在欧洲,由于印度文化和异邦文化的发现,刺激起西方的寻根热,出现了一股非理性神秘思潮;二是19世纪末20世纪初。伴随着新浪漫主义,西方思想文化界兴起了一股反资产阶级文明、反理性、反科学的思潮;三是20世纪60年代到70年代初,西方社会矛盾加剧,在反异化、反文化思潮中,东方宗教十分流行;四是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社会、经济、生态危机,在世界范围内出现了反现代化、反科学、回归传统文化、本土文化的热潮。

  • 标签: 神秘主义 思想文化 宗教学 非理性思潮 传统文化 本土文化
  • 简介:“9·11”对美恐怖袭击事件引发了世人对恐怖主义等非传统安全因素的空前关注,打击和遏制日益膨胀的国际恐怖主义势力已成为全球一大共识。中国政府不失时机地于2001年10月郑重向世界宣布,多年来“东突”问题对中国的社会稳定、民族团结和领土完整造成严重危害,“东突”恐怖势力是国际恐怖主义的一部分,中国打击“东突”恐怖势力也是国际反恐斗争的组成部分。

  • 标签: 恐怖势力 国际恐怖主义 打击 国际反恐斗争 非传统安全 民族团结
  • 简介:华严的五教判作为中国佛教史上一种有代表性的判教理论,历来颇受质疑。在通行的解释中,华严的五教判往往被简单乃至错误地理解为是依仿天台判教而建立起来的,且其中顿教的安立更被认为缺乏合理依据。对于此类问题,华严的四祖清凉澄观曾力图给予辨护,但由于未能切中肯綮,其观点实际上只能视作基于其特处的学术环境而作的权宜、方便的解释,并未对华严的判教提供真正强有力的理论辨护。本文即以华严判教的合理性问题为中心,通过对华严判教之本真意义的辨析,以澄清诸种流俗解释对它的误解,并进而显明华严判教理论的独特意义与理论价值。

  • 标签: 华严 判教理论 佛教 宗教信仰 唯识学派
  • 简介:本文以历史的眼光,通过对基督教起源的追溯,意图发现形成神秘主义的诸种因素,并进一步探讨早期的基督教神秘主义思想。

  • 标签: 基督教 神秘主义 教义思想 希腊哲学
  • 简介:<正>我国道教形成于东汉,充实发展于魏晋南北朝,至隋唐而入鼎盛时期。做为我国整个思想文化一部分的道教,它的基本理论,比较复杂,所受影响是多方面的。姑较言之,渊源于先秦的道家、儒家和墨家居多。道家的影响主要在于本体论,儒家的影响在于伦理道德,墨家的影响在于政治经济思想。晋以后的道典,并袭取外来的佛教思想。至于阴阳家、五行家、

  • 标签: 道教理论 墨子 《太平经》 天地 基本理论 原始道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