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4 个结果
  • 简介:本文主要试图分析和阐明前期维特根斯坦逻辑图像的主要内容,尤其着重剖析和阐明了图像的本质和表现关系,指出图像是实在的模型背后所隐含的语义内涵,并且分别辨析了图像的摹绘关系、摹绘形式和逻辑形式等图像的核心概念之间的关系和差异,揭示了图像如何具有意义的逻辑依据。

  • 标签: 图像 模型 表现 摹绘形式 逻辑形式
  • 简介:康德的第一类比即实体性类比的论证值得研究。它的主要目标是论证实体在现象的变化中持存。对此,康德给出了三个论证。第一版论证从主观领会入手,强调持存物是时间本身的经验性表象的基底,但由于其存在跳跃和缺漏,最终不令人满意。第二版论证转换角度,强调持存物是时间本身的基底,论证简洁明了,弥补了上述不足。为了说明实体为何不生不灭,康德还补充了一个论证,它一方面捍卫了第一类比的论证目标,另一方面为第二类比做好了铺垫。总的来说,康德的第一类比的论证是可以令人接受的。

  • 标签: 康德 第一类比 实体性 第一版论证 第二版论证
  • 简介:逻辑经验主义运动可谓20世纪初期西方哲学发展的一个重要部分,我们可以把它的核心观点看作一种"知识"的观点:什么样的知识是有效的?逻辑经验主义者把对这个问题的回答建立在一种"意义理论"的基础之上:一种有效的知识就是那些有意义的命题组成的知识体系。那么,有意义的命题的标准是什么呢?他们的回答就是本文所要探讨的话题:意义证实原则。本文认为,从石里克对证实原则的阐述出发来分析,一个非常流行的对"证实原则"的反驳并没有人们原来想象的那么有力,因为该反驳在论证形式上是有问题的。

  • 标签: 石里克 意义 证实原则
  • 简介:先验客体概念在康德的《纯粹理性批判》一书中由于一方面其意义精微且有层次递进,另一方面又与若干概念意义相近,所以有些许模糊难懂。本文首先对先验客体的概念进行梳理,概括出其作为统一性本身、统一性的规则与客观性之保障这三重含义。在此基础上阐明它与物自体所体现的是先验与超验、认识与存在的区别。最后考察其与先验主体的关联,进一步指出先验客体是先验主体统一性的对象化。通过这一系列的考察厘清先验客体概念在康德哲学中的作用。

  • 标签: 先验客体 表象 物自体 先验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