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8 个结果
  • 简介:柴油机主要是通过活塞在气缸中的往复运动,带动其他部件的运作来获得动力,在活塞的往复作用下,活塞和气缸不断摩擦,但摩擦产生大量的热量由于无法及时被带走,进而造成气缸套环境十分恶劣.在实际经验总结中,造成气缸套发生的拉缸,变形,开裂的主要原因就是气缸套内恶劣的高温环境.因此,通过研究气缸套温度场分布规律来优化气缸套的结构设计,进而减少热负荷对气缸套的危害,是很重要的.本文以K98型柴油机气缸套为研究对象,利用Pro/e和ANSYS两大软件,其中,Pro/e软件主要是用来做三维实体仿真,而ANSYS软件则是用来对气缸套的温度场进行有限元分析的.

  • 标签: 柴油机 气缸套 温度场 有限元
  • 简介:文章采用整体模型试验研究方法,测试沙河水库主坝泄洪道在原有设计尺寸和变更一级跌水池长的情况下,水流流态、消能率及跃后长度的不同情形,得出将一级跌水池增加4m、扩散段相应地缩短4m时水流形态及消能效果最佳的结论。

  • 标签: 整体模型试验 跌水池 消能率 水面线
  • 简介:研究了烧结温度和保温时间对电流活化烧结Fe-2Cu-1.5Ni-0.5Mo-0.8C混合粉末的影响.结果表明,当位移变化量几乎为零时,延长保温时间或增加烧结温度,烧结体密度仍有增长,且有明显的强化烧结.增加烧结温度比延长保温时间更能有效提高烧结体的密度、硬度和抗弯强度.

  • 标签: 电流活化烧结 Fe-2Cu-1.5Ni-0.5Mo-0.8C 混粉
  • 简介:随着船舶技术的发展,现代船舶对船用隔离器系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即船用隔离器系统应同时具备低频减振和高频抗冲击的能力,这是传统的船用减振器系统所无法做到的.为了解决此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船用隔离器系统,该系统由钢丝绳弹簧和磁流变阻尼器相并联组成.文中对该船用隔离器系统的减振和抗冲击性能进行了模型试验研究。减振试验的激振力频率为1-15Hz,力幅为2.94.11.76kN;冲击试验的最大冲击输入加速度为20g,脉宽为10ms,减振试验冲击试验均采用MTS液压加载系统来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该船用隔离器系统具有较好的减振效果,使用了MR阻尼器后系统得共振峰值被明显的削弱;在冲击试验中,冲击响应的衰减速度随着MR阻尼器的阻尼增加而明显加快,但是MR阻尼器再冲击瞬间的出力特性明显与低频振动情况下不同,MR阻尼器的出力表现为受控制电流强度影响不大.

  • 标签: MR阻尼器 减振 抗冲击 隔离器
  • 简介:采用系统识别的方法对双自由度圆柱体的涡激振动特性进行了分析研究.试验是在美国麻省理工大学开展,在得到的圆柱体涡激振动轨迹中,由于受到试验条件的影响,如自由液面和水池池底,得到的轨迹并非对称的“8字形”.因此首先对原始试验结果进行了分解,得到其傅里叶级数展开形式,然后采用了系统识别的方法对其进行分解,分别得到对称和非对称的试验结果,并认为对称的结果为理想或深海条件下圆柱体的涡激振动轨迹,而在自由液面和水池池底等其他因数的干扰下,产生了非对称的试验结果.

  • 标签: 系统识别法 双自由度 涡激振动
  • 简介:随着船舶技术的发展,现代船舶对船用隔离器系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即船用隔离器系统应同时具备低频减振和高频抗冲击的能力,这是传统的船用减振器系统所无法做到的.为了解决此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新的船用隔离器系统,该系统由钢丝绳弹簧和磁流变阻尼器相并联组成.文中对该船用隔离器系统的减振和抗冲击性能进行了模型试验研究。减振试验的激振力频率为1-15Hz,力幅为2.94-11.76kN;冲击试验的最大冲击输入加速度为20g,脉宽为10ms,减振试验冲击试验均采用MTS液压加载系统来进行.试验结果表明,该船用隔离器系统具有较好的减振效果,使用了MR阻尼器后系统得共振峰值被明显的削弱;在冲击试验中,冲击响应的衰减速度随着MR阻尼器的阻尼增加而明显加快,但是MR阻尼器再冲击瞬间的出力特性明显与低频振动情况下不同,MR阻尼器的出力表现为受控制电流强度影响不大.

  • 标签: MR阻尼器 减振 抗冲击 隔离器
  • 简介:介绍了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在中国南海进行的预试井活动,讨论了将用于深水油田钻井作业的人工海底新技术.深水钻井市场在最近10年中处于不断扩张的过程,目前世界上用于深水和超深水钻采作业的钻井船和平台数目不足.中国目前也需要更多的设备用于深水海洋的钻采作业.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目前拥有的一些半潜式钻井平台可以在水深浅于475m的水深中进行作业.自从2004年以来,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与挪威公司合作,进行人工海底技术的研究和改进,这种技术发展的目标是,利用较浅水作业的钻井平台,进行水深1000-1500m的油气田的钻井作业.介绍了该种技术研究和改进的过程,相关装备的生产和更新.2008年6月,在中国南海的500m水域应用人工海底技术进行了预试验井的作业.2009年,中海油田服务股份有限公司将在中国南海的同一海域进行另一次更深入的实际钻井作业。

  • 标签: 深水工程 人工浮力海底 模型试验 最大承载力 预试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