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2
23 个结果
  • 简介:钢-混凝土组合结构由于其优良的施工性能及经济性能在多、高层建筑、工业厂房、轨道交通及桥梁结构中得到广泛应用。由中国钢结构协会钢-混凝土组合结构分会主办的第十六次学会会议与11月24~26日在北京召开,大会举行了终身成就奖及杰出贡献奖颁奖仪式及沈祖炎院士纪念仪式,并进行了组合结构的主题报告。大会吸引了相关高等院校、设计单位及施工单位等共500余人参加。

  • 标签: 钢-混凝土组合结构 中国钢结构协会 会议报道 学术 终身成就奖 经济性能
  • 简介:伴随着我国城市轨道交通行业的飞速发展,地铁列车前端趋向于个性化与定制化,并需要融入强烈的城市特色.目前国内地铁列车前端设计方法各异、思路不一,甚至存在缺陷,影响地铁车辆生产的进度和质量.以既有线路列车前端的设计与制造为例,结合部件生产工艺、碰撞仿真模拟和实际生产反馈,详细阐述新一代地铁列车前端的设计思路与方法.在此基础之上,通过与目前运营车辆结构的对比,重点探讨地铁列车前端关键部位的设计改良与优化,以期提高地铁列车前端的安全性、工艺性,提升车辆整体技术水平.

  • 标签: 地铁车辆 列车前端设计 三维设计 优化
  • 简介:对金山车站主体结构渗漏水原因进行分析,结合相关规范和设计图纸对主体结构的防水要求,针对不同情况采取相应的堵漏措施,并结合理论知识,归纳总结出一套地铁车站的渗漏水病害的处置措施,可为同类工程施工提供借鉴。

  • 标签: 地铁车站 主体结构 堵漏材料 施工工艺
  • 简介:城市下穿隧道结构安全是保证下穿隧道建设及日后正常运营的重要条件之一。本文以茶坑隧道为例,采用MIDAS软件,采用荷载一结构法进行断面数值模拟分析。详细分析了下穿隧道结构的应力分布,指导茶坑隧道设计工作。

  • 标签: 下穿隧道 数值模拟 应力分布 结构安全
  • 简介:针对膨胀土边坡支护形式,通过参数选取、数据拟合和现场位移分析,得到有关矩形桩和圆形桩的对比分析数据,并应用于郑万铁路孝山明洞边坡工程实践。结合抗滑结构的选型、施工方法、施工工效、安全稳定性及工程成本分析,对3种不同类型的抗滑桩结构形式进行对比,为类似工程提供借鉴。

  • 标签: 膨胀土 抗滑结构 抗滑桩 施工方法 膨胀力 工程成本
  • 简介:根据隧洞变形洞段具体的变形情况、类似工程衬砌厚度并结合《水工隧洞设计规范》(SL279-2002)相关规定,重点对衬砌厚底减小为30cm及25cm两种情况进行结构复核计算,同时也对施工方法和施工技术进行了详细分析和判断,以期通过各种相关的因素找到较为切实可行的处理方案。

  • 标签: 变形洞段 结构复核 分析与研究
  • 简介:新建桥梁桩基施工过程中会扰动桩周土体,使周围土体和既有设施结构桩基础发生相互作用,严重者将导致既有设施结构桩基随之发生移动和变形,从而引发重大安全事故。采用三维有限元方法,对某新建桥桩的施工过程进行模拟计算,研究在各步序施工条件下新建桩基施工对周围土体变形的影响,并分析了新建桩基各施工步序对既有排污管道桩基础与既有桥梁桩基变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充分考虑新建桩基施工对周围土体扰动的情况下,对既有设施桩基的变形影响有限,均在现行规范控制标准内。

  • 标签: 新建桥桩 数值模拟 既有设施 桩基础变形
  • 简介:钢桥面铺装病害和正交异性桥面板的疲劳开裂问题一直是桥梁工程界的两大难题。为解决上述问题,国内学者提出了超高韧性混凝土(STC)作为一种新型的铺装方案即钢-STC轻型组合桥面结构,并且开始在工程中得到应用?本文介绍了钢-STC轻型组合桥面结构的特点以及该种桥面铺装方案在,“东省的应用情况。进行了经济评价,与传统环氧沥青混凝土铺装相比,钢-STC轻型组合桥面结构较大的降低了全寿命成本,经济上具有明显的优势。

  • 标签: 超高韧性混凝土(STC) 正交异性板 轻型组合桥面结构 疲劳
  • 简介:结合工程实例,对桥建完全合一单跨高架车站长悬挑梁、站台层下小层高结构、区间桥梁支座牛腿等结构设计难点进行阐述,并通过多方案模型分析、局部细化体模型分析对设计进行了优化。对双层悬挑梁采用端部设置连接柱的方式加强了刚度,匀化了地震内力;对小层高的电缆夹层,通过设置梁上柱加密柱网,有效减小了梁柱截面并增加了楼层净高;对区间桥梁支座牛腿则设置专门牛腿柱并优化其外形,提高了结构安全性。

  • 标签: 城市轨道交通 高架车站 桥建完全合一 结构优化设计
  • 简介:钢围堰是水上工程基础施工常用的辅助设施,因其结构的安全可靠性和加工运输的方便性,应用也最为广泛。此文以某跨江公路大桥为研究背景,通过采用Midas三维分析软件建立双壁钢围堰有限元模型,在考虑围堰结构自重、静水压、动水圧和波浪压力的基础上,对该跨江公路大桥在建造过程中所利用的双壁钢围堰在抽水完成后的结构强度、刚度及稳定性进行分析,对双壁钢围堰在水上工程基础施工中的安全可靠性进行评价。

  • 标签: 双壁钢围堰 哑铃型 MIDAS 结构 稳定性
  • 简介:钢混组合结构不仅能充分发挥钢与混凝土两种材料的优势,在施工上还有混凝土结构所不具备的灵活性。在虎门二桥东涌立交跨线桥建设中,通过采用不同类型的钢混组合结构,充分展现了它的优势,成功地解决了建设条件异常复杂的施工难题。

  • 标签: 钢混组合结构 立交桥 应用
  • 简介:以某型有轨电车SFY06复合材料车顶板为研究对象,提出一种等效性建模仿真方法,利用前处理软件Hypermesh建立其有限元模型.按照欧洲铁路车辆车体结构要求EN12663-1-2010强度评估标准对其进行强度计算,验证车顶板结构设计的合理性;对车顶板有限元模型进行模态分析,验证车顶板动态特性设计是否合理.结果表明,该复合结构车顶板静态强度、刚度及动态特性均能满足相关要求,结构中无明显薄弱环节,车顶板结构设计合理.

  • 标签: 有轨电车 复合材料车顶板 仿真分析
  • 简介:本文立足打破国外公司技术垄断,通过对和谐型电力机车用制动摩擦副结构特点的深入研究,充分考虑了制动摩擦副性能匹配因素,提出制动摩擦副结构设计方案,经过1:1型式试验表明:本文提出的制动摩擦副结构合理,性能可靠,符合使用要求,可以进行国产化替代.

  • 标签: 制动摩擦副 结构设计 1:1型式试验
  • 简介:在对比首尔和台北两市公交改革经验基础上,通过剖析武汉市基于公交线网结构性优化重组实现公交客流逆势增长这一典型案例,对实施背景、总体方案、配套措施及其成效进行了回顾,总结了经验与启示.研究指出,公交线网结构性优化重组可以释放出巨大的红利,是当前国内城市公交改革的方向;“快干支微”层级化的公交线网架构有利于奠定公交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未来发展趋势;换乘优惠政策机制、全方位的沟通协调和风险防范机制以及“小规模、高频次、快速迭代”的实施策略是武汉方案顺利实施的重要前提和保障.

  • 标签: 武汉 公交改革 线网优化 结构性重组 换乘优惠
  • 简介:对轨道交通高架混凝土结构表面涂装方案,从耐久性和景观需求出发分析其必要性,从工程造价、防护效果、使用年限、耐久性等方面对其常用方案进行经济技术分析,并举例说明其在两座城市轨道交通工程中的实践。分析表明:轨道交通高架结构表面涂装主要是基于提高耐久性和城市景观的需求;表面涂装方案应纳入高架景观专题进行经济技术比选;建议选用耐久性使用年限长的涂装方案,其中水性涂料涂装方案施工简单、性价比高、安全环保。

  • 标签: 轨道交通 高架混凝土结构 表面涂装 耐久性 景观 水性涂料
  • 简介:基于国内常用的透水路面结构形式,采用BISAR软件建立模型,分析各结构层厚度和模量对路面结构的路表弯沉、土基顶面的压应变、OGFC层底拉应力和ATPB层底拉应力的影响,分析结果表明:在透水路面采用增加结构层厚度来提高透水性能的策略中,增大面层厚度对路面结构整体是有益的,但增加基层厚度对路面结构受力不仅无益,反而有害。路面结构长期被水浸泡后,结构层的模量会降低,这对路面结构整体受力不利,尤其是上面层模量的降低。因此,在透水路面材料设计中,在满足透水性能要求的前提下,应优化上面层材料的级配组成设计,提高混合料的模量。

  • 标签: 透水路面 海绵城市 路面结构 力学分析
  • 简介:以南京宁天城际轨道交通一期工程S8线路中高架侧式车站为背景,采用MIDASGEN软件建立下部混凝土模型、上部钢结构模型、下部混凝土+上部钢结构整体模型等3种模型,对3种模型的高架车站钢结构雨棚与下部混凝土结构协同受力进行对比分析,以期为高架车站上部钢结构雨棚和下部混凝土结构的建模和设计提供参考。

  • 标签: 城市轨道交通 高架车站 结构模型 对比分析
  • 简介:肇庆枫湾桥为80+150+80m三连跨横向三拱肋下承式钢箱拱桥,拱脚节点采用全钢结构,其结构形式较为新颖,本文详细介绍了结构设计的要点,并结合计算对该桥的受力特点及施工方案进行分析,其设计经验可供类似工程参考。

  • 标签: 大跨度 多拱肋 连续 钢箱拱桥 设计 分析
  • 简介:通过轮轨耦合以及ANSYS有限元仿真,研究分析了地铁3种典型轨道结构振动响应、频率、距隧道中心距离之间的关系。研究表明,速度响应方面,距隧道中心水平方向0~20m范围浮置板减振效果最优,20~80m范围弹性支承块最优,80~170m范围弹性支承块和弹性扣件轨道较优;加速度响应方面,距隧道中心水平方向0~100m范围浮置板减振效果最优,100~170m范围弹性支承块和弹性扣件轨道较优;振动频率方面,0~1Hz范围弹性扣件轨道减振效果略优,20~40Hz范围弹性支承块略优,1~20Hz和40~500Hz范围浮置板减振效果最优。

  • 标签: 地铁 轨道结构 振动分析
  • 简介:现有的地铁运营隧道结构病害检查与地铁安全保护区隧道设施保护管理各自独立,洞内结构病害信息与外部巡检信息无法进行实时的交互与分析。基于WebService技术和Java编程语言,以某地铁某安全保护区运营隧道为实例,通过研究隧道结构设施内外关联技术,研制了Web端管理系统及手持巡检终端,实现了隧道结构洞内外信息的实时关联与获取,进而为运营期的隧道整体结构安全与控制提供信息化手段。

  • 标签: 地铁安保区 运营隧道 结构设施 内外关联技术 WEB管理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