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3 个结果
  • 简介:在贵州威宁草海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设置7个采样点,于2004年1月10日、4月11日、7月11日、10月3日和2005年1月9日,在各采样点采集浮游植物样品,在实验室鉴定浮游植物样品的种类,计算浮游植物污染生物指数。结果表明,草海浮游植物污染指示种共105种(含变种),分属7门10纲17目28科53属,以绿藻种数最多,其次为硅藻和蓝藻;常见污染指示种有33种,其中铜绿微囊藻(Microcystisaeruginosa)、微小隐球藻(Aphanocapsadelicatissma)、点形裂面藻(Merismopediapunctata)、啮蚀隐藻(Cryptomonaserosa)、分歧锥囊藻(Dinobryondivergens)和小球藻(Chlorellsvulgaris)等在群落中形成优势。计算得到的浮游植物污染生物指数平均值为2.50~2.69,表明草海水质被重度污染。

  • 标签: 浮游植物 污染指示种 污生指数 草海
  • 简介:西宁盆地较为完整地保存着一套新生代(约55-17Ma)地层,盆地内的水湾村附近出露的晚始新世石膏-红色泥岩旋回沉积序列,是研究晚始新世气候演变的理想地质记录。关于这套地层的沉积环境存在不同的观点,尤其是关于其中泥岩地层成因的争论颇多,主要有洪积扇远端沉积、咸水深湖沉积和风积成因3种观点,差别甚大,至今没有统一的认识。沉积物的粒度可以用来反演其形成时的沉积动力及沉积环境,为了明确该段地层中泥岩的沉积环境,本研究选取水湾剖面代表性泥岩样品进行了系统的粒度测量及分析,结果表明,西宁盆地晚始新世泥岩沉积与黄土高原典型黄土-古土壤粒度特征类似,应为风积地层,而不是洪积扇远端或咸水深湖沉积。西宁盆地晚始新世风积地层的发现为盆地区域构造和古气候演化研究提供了新的研究视角。

  • 标签: 西宁盆地 晚始新世 泥岩-石膏旋回 粒度特征 风积地层
  • 简介:本刊讯(记者乔思伟)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抢险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李克强总理、韩正副总理的批示要求,7月21日下午,自然资源部党组书记、部长陆吴调研返京后即到部属中国地质调查局中国地质环境监测院,研究部署加强地质灾害专业化防治工作。

  • 标签: 中国地质调查局 地质环境监测 专业化 精神 批示 防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