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2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探讨延续性护理对初产妇产后母婴健康状况的影响。方法将我院2014年1月2015年1月期间收治的初产妇320例按照统计学原理分为例均为160例的对照组和观察组。在产妇分娩结束出院后,针对对照组产妇实行电话随访咨询的方式,对观察组产妇在对照组产妇的基础上实施上门访视措施,比较两组母婴健康状况与遵医行为行为。结果结果显示,观察组产妇产后子宫恢复不良、痔疮肛裂、产后便秘、急性乳腺炎等情况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产妇,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与此同时,观察组新生儿黄疸、脐带脱落、皮肤异常以及消化道等疾病的发生率均低于对照组新生儿,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并且观察组产妇的遵医行为以及复诊率优于对照组产妇,数据符合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初产妇分娩结束出院后,对其实行延续性护理措施,可以明显降低产褥期母婴常见疾病的发生率,提升母婴健康水平。

  • 标签: 延续性护理 初产妇 母婴健康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鲜胚胎移植术后并发重度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ovarian hyperstimulation syndrome,OHSS)对患者母婴结局的影响。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选择2018年1月至2018年12月期间在重庆市妇幼保健院妇产科就诊并行新鲜胚胎移植后并发重度OHSS的155例患者(OHSS组)以及同期行新鲜胚胎移植后未发生OHSS的366例临床妊娠患者作为对照(非OHSS组)。根据Mathur的OHSS时间分型标准,将OHSS患者分为早发型亚组:发生在取卵后9 d(包括9 d)以内;晚发型亚组:发生在取卵后10 d或10 d以上;按照临床妊娠个数分为单胎亚组与双胎亚组。分析比较各组间的母婴结局差异(主要指标)及临床指标差异(次要指标)。结果OHSS组中早发型亚组34例,晚发型亚组121例;单胎亚组80例,双胎亚组75例。非OHSS组中单胎亚组194例,双胎亚组172例。与非OHSS组相比,OHSS组患者的年龄更低[(29.99±4.02)岁比(31.85±3.62)岁,P<0.001],而获卵数更多[(11.62±4.17)个比(9.48±4.39)个,P<0.001]。在OHSS患者中,早发型亚组患者的卵巢大小[(7.95±1.46)cm]、胸水最大深度[(5.83±4.57)cm]、红细胞比积(hematocrit,HCT)[(44.59±4.85)%]、D-二聚体最高值[(2.87±1.84)mg/L FEU]、腹腔穿刺者占比[23.53%(8/34)]及住院时间[(12.91±6.64)d]均较晚发型亚组高[(7.26±1.41)cm,P=0.013;(3.69±4.20)cm,P=0.012;(42.03±4.53)%,P=0.005;(2.01±1.09)mg/L FEU,P<0.001;9.09%(11/121),P=0.023;(10.12±6.18)d,P=0.024],而获卵数、血清白蛋白(serum albumin,ALB)最低值、肝功能损害程度及胸腔穿刺者占比两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OHSS组中单胎亚组与双胎亚组间的住院相关临床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OHSS患者中早发型亚组与晚发型亚组的双胎率、活产率、产科并发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结局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OHSS组与非OHSS组比较,两组间的双胎率、流产率、异位妊娠率、活产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论是单胎妊娠还是双胎妊娠,OHSS组与非OHSS组间的产科并发症、早产率、产后出血率及新生儿结局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不论是OHSS还是非OHSS患者,双胎亚组较单胎亚组有更高的早产率[54.46%(116/213)比11.60%(29/250),P<0.001]、剖宫产率[96.71%(206/213)比74.00%(185/250),P<0.001]及低出生体质量儿率[59.39%(253/426)比5.20%(13/250),P<0.001]。结论新鲜胚胎移植后是否并发重度OHSS以及OHSS发生早晚对患者的远期妊娠并发症及母婴结局无明显影响;但重度OHSS发病越早,对母体造成的早期并发症更重,增添患者的经济负担及妊娠风险。多胎妊娠明显增加新生儿不良结局。

  • 标签: 卵巢过度刺激综合征 胚胎移植,新鲜周期 妊娠结局 母婴结局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健康管理是对个人或群体的健康危险因素进行全面管理的过程。将全科理念用于体检中心的健康管理,可以优化体检流程,便于健康指导。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四医院采用全科医学的理念管理体检中心后,体检人数增加,投诉率下降,体检阳性患者就诊等待天数及就诊挂号费用等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同时,全科医生对大部分体检人员进行了健康处方指导,提高了健康管理质量。

  • 标签: 健康管理 全科医学 健康处方 服务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对孕妇实施孕早期保健的价值,以优化妊娠结局。方法 随机将2019年10月至2020年10月我院90例孕妇分为实验组(45例,应用常规产检+孕早期保健)、对照组(45例,应用常规产检)。对比两组孕妇顺产率、焦虑评分、抑郁评分、产检遵医评分、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结果 实验组孕妇顺产率(95.56%,43/45)高于对照组(77.78%,35/45),P<0.05;实验组孕妇焦虑评分(23.56±2.13)分、抑郁评分(20.08±2.55)分、产检遵医评分(94.25±2.35)分,较之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孕妇不良妊娠结局发生率(2.22%,1/45)比对照组(17.78%,8/45)低,P<0.05。结论 针对孕妇开展孕早期保健,可使其顺产率显著提升,改善其心理状态,利于妊娠结局的优化。

  • 标签: 孕早期保健 孕妇健康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健康教育的内科慢性病社区护理实践。方法:观察2023年1月至2023年12月期间的248例慢性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124例。对照组接受常规慢性病管理,而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入健康教育。对两组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和满意度进行分析比较。结果:在用药、饮食、运动、疾病监测和复诊等方面,观察组的治疗依从性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患者满意度方面,观察组为95.16%,对照组为83.06%,两者之间的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康教育在社区慢性病管理中能够显著提升患者的治疗依从性,同时也提高了患者对治疗工作的满意度。本研究结果为内科慢性病社区护理提供了有益的实践经验,为进一步推动健康教育在临床实践中的应用提供了科学依据。

  • 标签: 社区 慢病管理 健康教育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 深入探究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的考察对象为2021年10月至2022年11月我院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96例。将患者教育前后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及生活质量进行比较。结果 健康教育后患者的健康知识掌握程度相比教育前明显提高,p<0.05;患者的生活质量也显著优于健康教育干预前p<0.05。结论 在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中应用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其生活质量及护理效果的改善得以有效的促进,具有良好的临床价值。

  • 标签: 健康教育 维持性血液透析 效果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人工心脏起搏器安置术护理和健康指导要点。方法对60例安置人工心脏起搏器的病人进行术前、术后护理,监测生命体征。预防切口渗血感染,观察起搏功能与感知功能,进行健康指导。结果60例病人手术均获成功,无并发症的发生。结论缜密的护理,适当的健康指导是手术成功的重要保证。

  • 标签: 人工心脏起搏器 护理 健康指导
  • 简介:摘 要:当前高校学生心理问题愈发突出,高校心理健康在安全稳定工作中愈发的重要,如何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进行及时预警和干预是心理健康问题重点研究的课题之一。本文通过分析高校大学生心理特征标签,分析当前学生容易面对的心理风险和问题,并给出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预警和干预的路径,帮助维持学生的心理健康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基层医院两癌筛查结果,探究健康教育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我院内开展两癌门诊机会性筛查的女性进行研究,时间2021.12~2022.12。共计100例,数字表法分组:一组为对照组,50例,行常规指导;一组为观察组,50例,联用健康教育。比较两组女性两癌知识了解度、筛查依从性,并分析筛查结果。结果 观察组两癌知识了解度、筛查依从性均较对照组高(P

  • 标签: 基层医院 两癌筛查 结果分析 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越来越多的农村人口涌向城市,留下了大量的留守儿童。这些儿童在成长过程中面临着诸多问题,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心理健康问题。因此,开发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将从课程构建和实施两个方面进行探讨,以促进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发展。

  • 标签: 农村留守儿童 心理健康教育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高血压病患者的护理体会和健康指导价值。方法:研究时间为2019年6月-2020年10月,研究资料均为院内接受治疗的高血压疾病患者,样本总例数为86例,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常规组,每组43例,给予不同的护理干预,比对两组患者血压控制情况与治疗依从性。结果:研究组患者血压水平明显低于常规组,控制效果更好;患者治疗依从性也有所提高,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对高血压患者在进行疾病治疗期间,做好健康指导干预对改善患者血压状态,提高治疗依从性有积极作用。

  • 标签: 高血压病患者 护理体会 健康指导 使用价值
  • 简介:【摘要】目的 探究图文式健康教育联合放松训练在肝癌介入患者中的应用。方法 选择2022年1至2023年11月于我院微创介入科接受介入治疗的88例肝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予以图文式健康教育联合放松训练。比较两组患者的负性情绪、生存质量及希望水平。结果 干预后,观察组的SAS、SDS显著小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的生存质量及Herth评分均显著大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对肝癌介入治疗患者给予图文式健康教育联合放松训练,可明显缓解患者的负性情绪,提高患者的希望水平及生存质量。

  • 标签: 肝癌 介入治疗 图文式健康教育 放松训练 希望水平
  • 简介:摘要目的准确了解体检者对健康管理中心检中服务的真实感受和潜在需求,从而有针对性地提高检中服务质量。方法偶遇抽取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健康管理中心的250名体检者。以感知服务理论为基础,采用Servqual模型量表,从有形性、可靠性、响应性、保证性、移情性5个维度25项评价条目对健康管理中心检中服务质量进行测评,评价体检者对检中服务质量的期望值和感知值,计算服务质量测评值(SQ),并使用二维象限图分析调查结果。结果本次调查共回收有效问卷234份,有效回收率为93.6%。234名体检者年龄(42.0±7.3)岁,其中男性114人(48.7%),女性120人(51.3%)。Servqual量表评价结果显示,SQ为-0.44分,期望值为4.45分,感知值为4.01分。25项评价条目中,只有1项评价条目(健康管理中心的便民服务齐全)SQ为正值,其余24项评价条目SQ均为负值,25项评价条目的服务质量平均感知值都在3.5分以上。二维象限图分析结果显示,7个条目位于象限Ⅰ“魅力区域”中,体检者的期望值与感知值均高于平均值;6个条目位于象限Ⅱ“惊喜区域”中,体检者期望值低于平均值而感知值高于平均值;7个条目位于象限Ⅲ“潜能区域”中,体检者的期望值与感知值均低于平均值;5个条目位于象限Ⅳ“改进区域”中,体检者期望值高于平均值而感知值低于平均值。结论体检者对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健康管理中心检中服务各个属性的期望值均较高,感知值与期望值存在差距,应结合二维象限图中的4个区域有针对性地提高服务水平,提升健康管理中心竞争力。

  • 标签: 健康管理 检中服务 医疗服务质量 Servqual量表 二维象限分析法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维持性血液透析低血压患者自我管理的影响。方法应用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对我科42例血液透析低血压患者进行3个月干预指导,通过比较干预前、后患者对低血压发生原因及相应并发症的认知程度、患者透析中出现低血压并发症的频率来反映患者自我管理能力的变化。结果干预后患者对低血压的认知程度明显提高,低血压并发症的发生率显著降低,患者自我管理能力及生活质量明显提高。结论知信行健康教育模式能显著提高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低血压自我管理效果。

  • 标签: 知信行健康模式 血液透析 低血压 自我管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应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的效果及满意度。方法:观察对象为我院2018年12月至2020年12月随访管理的84例患者,均为糖尿病。将计算机产生随机数抽样法作为分组方法,参考组42例,分析组42例,分别开展常规护理管理和全程健康教育模式。对比分析2组干预效果及满意度。结果:分析组空腹血糖、餐后血糖指标均低于参考组,分析组干预后自我管理能力评分、疾病知识了解度均高于参考组,分析组护理满意度为95.24%,明显高于参考组的80.9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糖尿病护理管理中应用全程健康教育模式能提高患者对疾病的认知,稳定血糖水平,提高患者满意度,推广应用价值较高。

  • 标签: 糖尿病 护理管理 全程健康教育模式 满意度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分析临床、预防、管理交叉实践培养在健康管理人才培养中的应用效果,探索创新健康管理人才培养模式。方法采用简单随机抽样的方法,选取2013—2017年在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健康管理中心实习基地实习的临床、预防及管理专业学生共30名作为交叉组,选取与交叉组各专业同班级的常规实习的临床、预防及管理专业学生各30名分别作为对照组。交叉组进行案例分析教学、专题报告会及科研能力培养实践,实习结束后,对各组学生进行实习主观效果调查及健康管理知识测试。采用优劣解距离(TOPSIS)法评价交叉教学及常规实习培养的效果。结果实习主观效果评价方面,交叉组科研能力[3.0(3.0,3.0)分比2.0(2.0,3.0)分]、有益发展[(2.8±0.6)分比(2.4±0.5)分]、满意度[3.0(3.0,3.3)分比2.0(2.0,3.0)分]及灵活性[3.0(3.0,3.0)分比2.0(2.0,3.0)分]得分均高于管理组,参与度[(2.8±0.7)分比(2.4±0.6)分]、沟通能力[(3.1±0.6)分比(2.6±0.5)分]、有益发展[(2.8±0.6)分比(2.4±0.5)分]得分均高于预防组,适合度[(2.9±0.6)分比(2.5±0.7)分]及应变能力[3.0(3.0,3.0)分比3.0(2.0,3.0)分]得分高于临床组;健康管理知识测试方面,交叉组测试成绩(7.1±1.3)分高于临床组的学生(6.1±1.9)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经TOPSIS模型评价,交叉组综合主观评价结果排在首位,其余依次为预防组、临床组及管理组。结论临床、预防、管理交叉培养整体优于常规实习培养,有利于培养出满足社会健康需求的复合型健康管理人才。

  • 标签: 交叉培养 健康管理 医学教育 培养效果 TOPSIS模型
  • 简介:【摘要】目的 分析应用健康教育与个体化饮食护理联合干预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的价值。方法 选取94例于2020年8月至2021年8月期间因糖尿病合并甲亢在我院治疗的患者,利用掷硬币法将其编为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与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健康教育与个体化饮食护理联合干预),各47例。比较两组干预前后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ESCA)及生活质量综合评定问卷(GQOL-74)评分。结果 观察组干预后ESCA及GQOL-74评分较对照组高(P<0.05)。结论 应用健康教育与个体化饮食护理联合干预糖尿病合并甲亢患者有助于提高自我护理能力,提升生活质量。

  • 标签: 健康教育 个体化饮食 糖尿病 甲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