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调查已结束课堂学习并即将进入临床的实习护生的死亡态度与临终关怀态度,分析两者之间的相关性及在本科与大专护生间的差异。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调查232名高年级在校护生的死亡态度与临终关怀态度情况。研究工具包括中文版死亡态度描绘量表(修订版)和中文版佛罗梅尔特临终关怀态度量表-B表。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和t检验进行数据分析。结果护生死亡态度各维度均分为:中立接受(4.10±0.43)、死亡恐惧(2.76±0.66)、死亡逃避(2.73±0.74)、趋近接受(2.61±0.58)、逃离接受(2.48±0.75)。临终关怀态度总分为(107.63±8.45)。临终关怀态度与死亡恐惧(r=-0.247,P<0.01)、死亡逃避(r=-0.278,P<0.01)及逃离接受(r=-0.145,P<0.05)呈负相关,与中立接受呈正相关(r=0.405,P<0.01)。本科护生死亡逃避得分明显低于大专护生(t=-2.043,P<0.05),且临终关怀态度得分明显高于大专护生(t=2.639,P<0.01)。结论护生的死亡态度与临终关怀态度有较大改善空间,加强临终关怀教育势在必行。

  • 标签: 临终关怀 死亡态度 教育 护理 学生
  • 简介:摘要:目的:对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的护理效果进行探讨。方法:研究时间段选择2022年4月~2023年9月,对象为此期间在我院接受治疗与护理的新生儿肺炎患儿,其中有25例患儿运用人性化护理,设置为观察组;另外25例应用常规护理,设置为对照组。比较两组患儿的体温恢复时间与复发情况。结果:(1)观察组患儿体温恢复时间与复发情况均要显著性的优于对照组患儿,组间差异显著(P均<0.05,X =1.971,1.889)。(2)观察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23例,92.0%;不满意2例,8.0%。对照组患儿家长对护理工作满意19例,76.0%;不满意6例,24.0%。组间差异显著(P<0.05,X =2.259)。结论:人性化护理在新生儿肺炎护理中可以取得较佳的护理效果。

  • 标签: 新生儿肺炎护理 人性化护理 人性化护理 复发
  • 简介:【摘要】目的:探析层级链式护理理念下针对性护理在小儿肺炎治疗期的应用效果。方法:2022年1月~2022年12月,在我院就诊的肺炎患儿中选取60例,以护理不同方式分组,对照组30例+常规护理,观察组30例+层级链式护理理念下针对性护理,组间应用效果分析。结果:干预后,观察组相关指标均较对照组更优,肺功能较对照组更佳(P<0.05)。结论:肺炎患儿行层级链式护理理念下针对性护理取得了显著疗效,可推行。

  • 标签: 肺炎 层级链式护理理念 肺功能 临床症状
  • 简介:【摘要】目的:研究优质护理在小儿静脉输液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 2016年 4月 -2017年 9月本院接诊的静脉输液患儿 120例,根据随机数表法对其进行分组:实验组和对照组均 60例。实验组静脉输液期间实行优质护理,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观察两组一次性静脉穿刺成功的情况,比较疼痛程度等指标。结果:实验组的一次性穿刺成功率为 96.67%,明显比对照组的 83.33%高,组间差异显著( P< 0.05)。实验组的疼痛程度明显轻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 P< 0.05)。实验组的家属满意度为 95.0%,明显比对照组的 83.33%高,组间差异显著( P< 0.05)。结论:于小儿静脉输液中积极应用优质护理,可显著减轻疼痛,提高一次性穿刺成功率。

  • 标签: 小儿静脉输液 应用效果 成功率 优质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患者放疗后的睡眠状况、睡眠障碍因素和护理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5月~2015年7月份在我院进行肿瘤放疗的患者312例,采用分层随机设计的方法,按照随机数表分为对照组(n=154)和观察组(n=154),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综合护理干预。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睡眠障碍影响因素调查表和自拟护理满意度调查表对肿瘤化疗患者进行问卷调查,并分析护理效果。结果经过综合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的PSQI评分从14.12±6.74分降为6.48±2.6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观察组的PSQI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PSQI评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观察组的满意度(96.7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满意度(58.6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0)。结论肿瘤放疗患者普遍存在睡眠障碍,正确的综合护理干预可以有效的改善肿瘤放疗患者的睡眠质量。

  • 标签: 肿瘤放疗 睡眠障碍 护理
  • 简介:摘要目的观察阶段性学习教学方法在临床护理技能教学的应用效果。方法资料选取我院2015年临床护士128名作为研究组对象,根据不同教学方案分为对照组(70名)与研究组(58名),前者予常规教学法,后者予阶段性学习教学法,对比两组教学效果。结果研究组知识与理论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综合技能考核总分比对照组高P<0.05)。结论阶段性学习教学方法应用于临床护理技能教学可取得显著效果,有效提高临床护士的综合能力,从而提高护理质量。

  • 标签: 阶段性学习教学方法 临床护理 技能教学
  • 简介:【摘要】目的:结合初产妇的实际护理要点及常规方式,讨论量化评估策略下孕晚期心理护理的可行性。方法:研究经讨论后于2022年6月-2023年5月实行,在产科现有产妇信息中遴选出80份,且所属信息均为初产妇,结合双盲法原则对信息予以组别匹配,研究组、对照组为该研究内执行比较的组别,组内对应的护理措施分为情绪变化、母婴结局。结果:研究组经干预后对相关护理任务的完成情况及面对各类事件下的情绪稳定性,均高于对照组,组内统计差异性明显(P<0.05);研究组经干预后对产后出血、早产儿等不良妊娠结局的跟进式预防作用及安全性评估均值,均高于对照组,组内统计差异性明显(P<0.05)。结论:量化评估策略下孕晚期心理护理有助于稳定产妇情绪,同时可科学改善母婴结局。

  • 标签: 量化评估策略下孕晚期心理护理 产前情绪 母婴结局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类风湿关节炎患者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的生活质量改善效果。方法对90例风湿关节炎患者在常规护理和医药护理基础上加用个性化护理干预,包括患者关节功能锻炼、疼痛和心理方面的护理干预,分析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疼痛缓解和心理变化状况。结果所抽取的病例通过个性化干预护理后,焦虑和抑郁症、类风湿关节炎疼痛状况均有明显缓解,较干预前有明显差异性(P<0.05)。结论针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治疗过程中采用个性化护理干预,效果较好,可以有效的降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值得在临床应用中推广。

  • 标签: 个性化护理干预 类风湿关节炎 生活质量 价值
  • 简介:摘要护理硕士专业学位(MNS)培养与专科护士(SN)培训均与职业需求紧密衔接,为培养专科护理人才,提升护理人才培养质量,以成果导向教育(OBE)为出发点,从课程设置、资源配置、专科实践、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护理培训、医院感染培训及培养质量监控等方面进行探讨,为MNS研究生培养与SN培训耦合衔接提供参考。

  • 标签: 成果导向教育 护理硕士 专科护士 培养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