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1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循证医学案例研究法在乳腺科临床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二临床医学院2021年4月至12月在乳腺科实习的规培生共24名,根据入科时间限定的教学模式分为2组。对照组11名(男生4名,女生7名),采用传统教学法;试验组13名(男生6名,女生7名),采用循证医学案例研究教学法。轮训结束后通过调查问卷评分和出科考试成绩评价两组教学效果。计量资料符合正态分布,组间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结果两组住培医生出科考试成绩、主观题成绩、客观题成绩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调查问卷评分中,试验组对案例研究循证教学模式的评价显著高于对照组学生对传统教学法的评价,分别是学习兴趣[(6.08±2.02)分比(4.00±1.55)分]、临床思维能力[(6.62±1.66)分比(4.00±1.34)分]、信息获取能力[(7.00±1.35)分比(5.00±1.48)分]、接诊自信心[(6.23±1.92)分比(3.45±1.37)分]、提问能力[(6.23±1.92)分比(4.00±1.90)分],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在乳腺科住培医师临床轮训阶段开展案例研究为主的循证医学教学模式能提高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及对新问题的解决能力。

  • 标签: 规培医师 医学教育 循证医学 案例研究
  • 简介:

  • 标签: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中应用循证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我院收治的手足口病合并脑炎的患儿100例,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5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循证护理,比较护理前后两组患儿脑脊液指标以及临床疗效。结果护理后,观察组患儿脑脊液中葡萄糖浓度、蛋白含量以及白细胞水平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小儿手足口病合并脑炎中应用循证护理明显缓解患儿临床症状,提高临床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在乳腺癌患者治疗中运用循证护理,对促进其康复的价值。方法:试验者是2021.06至2022.12在医院行手术治疗的乳腺癌患者50例,以数字奇偶法均分2组,护理方案为常规护理与循证护理,比对护理质量。结果:观察组康复效果与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以循证护理进行干预,利于促进患者康复的同时,还能起到改善其生活质量的作用,适宜推广。

  • 标签: 循证护理 乳腺癌 康复效果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以柯氏模型为理论框架评价中华护理学会首届静脉治疗专科护士的培训效果。方法本研究为横断面调查研究。采用便利抽样法,于2021年4月抽取来自全国各级医疗机构参加中华护理学会2020年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培训的259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培训效果调查问卷从反应层、学习层、行为层和结果层4个方面评价培训效果。共发放问卷259份,回收有效问卷169份,有效回收率为65.3%。结果反应层方面,259名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对网络理论培训的总体满意度为(93.83±8.20)分,对基地的总体满意度为(97.15±6.61)分。学习层方面,259名静脉治疗专科护士理论考试成绩为(82.90±6.42)分,操作考核成绩均>90分;169名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对理论知识、专科技术与能力、沟通咨询与合作能力、科研能力和教学能力的自评得分分别为(8.17±1.23)、(8.39±1.15)、(8.82±1.18)、(6.36±1.99)、(7.91±1.60)分。行为层方面,36名(21.3%,36/169)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反映培训前后开展/承担的工作无变化。50%以上的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开展的静脉治疗临床工作(如置管、维护、并发症处理等)、带教/培训、加入静脉治疗小组、经外周静脉置入中心静脉导管护理门诊/会诊工作方面无变化。结果层方面,169名静脉治疗专科护士职业认同均分为(4.36±0.51)分。结论柯氏模型有效评估了静脉治疗专科护士的培训效果,能够为培训方案的改进提供参考依据。开展静脉治疗专科护士培训项目能够提高临床护士的静脉治疗相关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技能,提升岗位胜任力和职业认同感,但网络课程设计有待优化,静脉治疗专科护士科研能力有待进一步提升,专科护士的作用有待进一步发挥。

  • 标签: 护士 静脉治疗 专科护士 柯氏模型 培训 效果评价
  • 简介:【摘要】随着烟草企业发展,交通驾驶成为其运输的重要工具,而交通运输过程中很容易由于各方面因素产生一些风险,因此,安全保障一直是烟草企业驾驶员的重点。本文根据驾驶员概念和职能内容,分析烟草公司驾驶员安全培训工作现状,并针对其存在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以期能够提高安全培训工作效果,保障烟草企业驾驶员工作期间的人身安全。

  • 标签: 烟草企业 驾驶员 安全培训工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三甲医院护士循证护理实践能力水平及其影响因素。方法2019年8—9月采用整群抽样法抽取北京市6所三甲医院1 187名护士为研究对象,采用一般资料调查表、循证护理实践能力量表、循证护理认知和培训需求调查表进行调查,采用单因素分析与多因素回归分析探究循证护理实践能力的影响因素。结果1 187名护士中,24.6%(292/1 187)参加过循证护理相关的学术活动,培训累计学时≤10学时者占70.2%(205/292),形式以院内的学术讲座为主;对循证护理"比较了解"和"非常熟悉"的仅占5.0%(59/1 187);30.8%(366/1 187)认为非常需要连续、系统的循证专题培训。1 187名护士循证护理实践能力总分为(38.71±27.11)分,单因素分析显示,不同研究经历、性别、是否参加过循证护理相关的学术活动、曾参加循证护理培训的时长、年龄、第一学历、职称、外语水平的护士循证护理实践能力得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重回归分析显示,影响护士循证护理实践能力的因素主要有研究经历、曾参加循证护理培训的时长、年龄、第一学历、外语水平。结论本研究中护士循证护理实践能力偏低,但实施循证护理的意愿强烈,建议护理管理者根据护士能力的不同进行系统的循证护理培训,尤其针对证据整合方面,积极培养循证护理人才。

  • 标签: 护士 循证护理实践能力 影响因素 认知 培训
  • 简介:摘要:产科护士是直接面向孕妇及新生儿的护理人员,需要掌握熟练的专科护理技术,包括评估、诊断、处理和观察。产科护士的培养,是促进产科发展的重要手段,也是保障母婴安全的重要环节。本研究旨在探讨基于概念图联合目标学习法(conceptual learning andgoal-based learning, COLBY)培训产科护士技能的可行性及优势,为提高产科护士护理技能培训质量提供参考。

  • 标签: 概念图 目标学习法 护理技能 母婴安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迷你临床演练评量(Mini-CEX)联合操作型技巧直接观察评量(DOPS)的形成性评价方法在新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选取2017年8月入职某三甲医院的65名新护士为研究对象,在岗前培训时发放《Mini-CEX和DOPS评价手册》,带教老师在1年内按规定的频次采用Mini-CEX和DOPS量表对新护士的临床护理能力进行评价。结果2018年9月共回收54名新护士评价手册。新护士入职第1年内Mini-CEX的各项临床能力均有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新护士入职第1年内DOPS中对相关知识的掌握和总体表现评价2项得分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ini-CEX联合DOPS的形成性评价模式有助于提高新护士的临床综合能力,并且用时较短,值得在临床广泛推广。

  • 标签: 护士 形成性评价 规范化培训 临床教学 迷你临床演练评量 操作型技巧直接观察评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形成性评价联合终结性评价在新入职护士规范化培训中的应用效果。方法便利抽取2015年8月—2018年8月入职北京市某三级甲等综合医院的145名新护士为研究对象,采取历史对照法,以2015年8月和2016年8月入职的72名新护士为对照组,以2017年8月和2018年8月入职的73名新护士为观察组。对照组采用终结性评价方法,观察组在终结性评价的基础上增加形成性评价方法。比较两组新护士在岗前培训结束时、入职第3个月、入职第12个月转正定级前的考核成绩,同时采用修订迷你临床演练评量(Mini-CEX)和操作型技巧直接观察评量(DOPS)量表评价观察组在入职当月及3、6、9、12个月时的临床能力。结果两组护士岗前培训理论成绩、入职第12个月操作成绩、护理评估考核成绩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岗前培训操作成绩、第3个月操作成绩、入职第12个月的双人心肺复苏术考核通过率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新护士入职当月及第3、6、9、12个月的Mini-CEX和DOPS量表各方面评分呈上升趋势,除DOPS中的"主体技术能力"和"专业素养"外,其余方面评分前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形成性评价联合终结性评价可以在短时间内明显提升新护士的临床技能,有利于缩短新护士的成长周期,提升其临床护理能力。但是临床判断能力、专业咨询与沟通能力是新护士的薄弱环节,建议加强对这些方面能力的重视以及培训,提升新护士的临床胜任能力。

  • 标签: 护士 新护士 终结性评价 形成性评价 规范化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