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 研究治疗直肠肿瘤时应用腹腔镜直肠手术的效果。方法 选取本院2020年11月~2021年11月收治的54例直肠肿瘤患者根据电脑随机方式将其分为参照组(传统手术)和实验组(腹腔镜直肠手术),每组27例。对比治疗效果。结果 实验组明显比参照组高(P<0.05)。结论 腹腔镜直肠手术能够有效清除直肠肿瘤患者的病灶,加快其术后康复的速度,减少疾病对患者的影响,值得推广和使用。

  • 标签: 腹腔镜 结直肠肿瘤 手术
  • 简介:【摘要】 目的 探究对直肠行肠造瘘口干预的护理技巧。 方法 纳入病例:92例,病症:直肠行肠造瘘口患者,入组时间:2018年11月-2020年11月,分组方式:回顾性分析,组别:实验及对照,各46例,护理方式:综合护理干预及常规护理,分析护理情况。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实验组护理总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结论 采取肠造瘘口术对直肠癌进行治疗中,行综合护理,把控护理技巧,可促进患者舒适度的提升,有效降低护患纠纷。

  • 标签: 结直肠癌 造瘘口书 护理技巧
  • 简介:摘要:目的:探究直肠黏液腺癌(MA)的MRI特征。方法:随机选取本院近三年确诊的直肠MA病患,进行回顾性分析,并对病理检查结果与MRI检查结果进行对比,观察记录并总结MRI检查的特征。结果:根据病患MRI检查结果可见,共有16例表现为肠壁增厚型(病变长度10.1cm,厚度2.4cm),11例在DwI、ADc图上具有较T2WⅠ分辨更清晰的同心圆样分层信号;4例肿块型(病变厚度3.3cm);肿瘤T1WⅠ呈等或稍低信号,T2WI呈高信号,DWⅠ呈等或高信号,或不均匀稍高和明显高亮信号,ADc图呈高信号,高信号区平均ADC值2.08×10-3mm2/s;增强扫描肿瘤黏液部分呈不均匀延迟强化,黏膜下层强化弱呈中间空表现,实性腺癌部分呈较均匀持续明显强化。结论:通过对此次实验研究对象的检验结果回顾分析报告可知,采用MRI检查,对病患直肠黏液腺癌的节段长、肠壁厚及中间空MRI特征有明确检出,对于直肠MA病患的诊断来说,能够明确病患病情与病型。方法有效,可以推广。

  • 标签: MRI 直肠MA 准确率
  • 简介:摘要探讨优质护理在创伤性骨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今后的护理工作提供思路。方法对2017年1月至2017年12月入住手术室的80例创伤性骨科患者进行了研究。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了质量护理,比较了两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1)观察组的无菌操作,护理文件编写,项目管理,基础护理和知识评估得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观察组23例非常满意,17例较满意,总满意率为100%;对照组14例患者满意,22例满意,4例不满意,总满意率为90%。观察组显着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高质量护理的发展对患者术前睡眠质量和身体稳定性有明显影响,可以推广应用于护理。

  • 标签: 优质护理 创伤骨科 效果
  • 简介:[摘要 ]:探讨优质护理在创伤性骨科患者围手术期护理中的应用效果,为今后的护理工作提供思路。方法:对 2017年 1月至 2017年 12月入住手术室的 80例创伤性骨科患者进行了研究。随机抽样方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 4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观察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了质量护理,比较了两组护理质量和护理满意度。结果:( 1)观察组的无菌操作,护理文件编写,项目管理,基础护理和知识评估得分均显着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 2)观察组 23例非常满意, 17例较满意,总满意率为 100%;对照组 14例患者满意, 22例满意, 4例不满意,总满意率为 90%。观察组显着高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 P< 0.05。结论:手术室护理工作中高质量护理的发展对患者术前睡眠质量和身体稳定性有明显影响,可以推广应用于护理。

  • 标签: [ ] 优质护理 创伤骨科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疼痛管理模式在创伤骨科护理管理中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本院接收的78例骨科创伤患者,并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两组。对照组39例患者采取常规护理服务模式,观察组39例患者采取疼痛护理服务模式。统计78例患者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进行分析。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及负性情绪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对于创伤骨科患者进行疼痛护理管理,能有效的提升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 标签: 疼痛护理模式 创伤骨科 负性心理 生活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 观察并分析负压封闭引流治疗骨创伤创面的护理效果。方法 选取2019年3月~2020年12月期间到我院接受负压封闭引流治疗的186例骨创伤创面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患者护理方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86例,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干预,而观察组患者采负压封闭引流的护理方式,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 (1)观察组发生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

  • 标签: 负压封闭引流 骨创伤创面 护理观察
  • 简介:摘要目的全面分析与研究急救护理对创伤性休克患者所产生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16年9月—2017年8月接收的创伤性休克患者164例,根据不同的护理模式来将患者划分为参照组与干预组,各82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急救护理模式,而干预组则实施综合急救护理模式,分析与对比两组患者的抢救成功率与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通过护理干预,干预组患者抢救成功率、不良反应发生率要明显优于参照组,各项数据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将急救护理应用到创伤性休克患者护理中,能产生诸多的积极影响,抢救成功率明显提高,安全高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与应用。

  • 标签: 急救护理 创伤性休克 影响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优质急诊急救护理在急诊严重创伤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择2022-2023年6月住院的严重创伤患者133例,将其分成66名和67名住院患者,根据两组之间的基础资料进行比较,并将其分成两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优质急诊急救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急救各项时长、并发症发生情况和抢救有效率。对两组患者在急救总时间、并发症及抢救成功率进行对比分析。结果观察组在抢救时间、入院-入室时间、检查时间、急诊科耗时均短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抢救有效率为94.03%,高于对照组的74.24%(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8.96%,低于对照组的24.24%(P<0.05)。结论优质急诊急救护理方案应用于急诊严重创伤患者中可缩短抢救时间,提高抢救成功率,减少并发症发生,临床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 标签: 急诊急救护理 急诊严重创伤 并发症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直肠癌肠造口患者术前及术后的心理特点及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选择2016年1月至2017年1月我院院收治的直肠癌肠造口患者24例,结合其术前及术后心理特点采取相应的护理对策。结果24例中有22例通过护理干预消除了心理障碍,提高了手术耐受性,提高了生活。结论完好的术前心理护理,可以减轻患者及家属的心理压力,取得他们的合作,从而提高手术成功率。完好的术后护理,使患者能正确对待造口带来的生活改变,提高他们回归术前生活和社会活动的信心,从而提高生存质量。

  • 标签: 直肠癌肠造口 术前 术后 心理特点及护理
  • 简介:【摘要】 目的 针对出院早期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采用综合延续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 本次实验选取在我院接受早期直肠癌结肠造口手术的出院患者100例作为研究对象,实验开展时间:2020年3月-2022年3月,分组方式:电脑等量随机,对照组50例患者的护理采取常规护理方式,实验组5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综合延续护理方法,对两组患者生活质量和并发症发生率进行比较。结果 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包括生理机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社会功能四个方面的评分均显著高于对照组,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 针对出院早期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采用综合延续护理方法,能够有效的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

  • 标签: 综合延续护理 直肠癌 结肠造口 效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园艺疗法对轻度围生期抑郁产妇产后创伤后应激障碍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旨在为围生期抑郁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河南省许昌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4例轻度围生期抑郁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园艺疗法。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后采用产后抑郁症筛查量表(PDSS)、创伤后应激障碍平民版量表(PCL-C)、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评价产妇抑郁症状、产妇产后创伤后应激障碍水平、产妇医学应对方式。结果2组干预前PDSS、PCL-C、MCM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后睡眠/饮食失调、焦虑/担心、情绪不稳定、精神错乱、内疚/羞耻、自杀的想法因子得分和PDSS总分分别为(8.95 ± 1.37)、(9.53 ± 1.57)、(10.02 ± 0.79)、(7.78 ± 1.43)、(9.36 ± 1.81)、(7.14 ± 1.56)、(61.86 ± 3.78)分,低于对照组的(10.11 ± 1.45)、(10.96 ± 2.41)、(10.81 ± 1.43)、(8.61 ± 1.67)、(10.35 ± 1.64)、(7.84 ± 1.72)、(67.93 ± 5.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320~7.239,P<0.05);试验组干预后警觉性增高反应、回避反应、反复重现反应得分及PCL-C总分分别为(7.12 ± 0.81)、(9.12 ± 1.61)、(5.42 ± 1.09)、(21.66 ± 2.03)分,低于对照组的(7.93 ± 1.32)、(9.81 ± 2.07)、(6.16 ± 1.35)、(23.89 ± 2.3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001~5.463,P<0.05);试验组干预后回避、屈服应对得分分别为(10.78 ± 2.14)、(9.81 ± 2.74)分,低于对照组的(11.89 ± 2.78)、(10.86 ± 2.66)分,面对得分为(17.39 ± 2.59)分高于对照组的(15.95 ± 2.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413、2.971、2.085,P<0.05)。结论园艺疗法可缓解围生期抑郁产妇的抑郁水平,降低其产后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提高其积极的医学应对方式。

  • 标签: 园艺疗法 围生期抑郁 创伤后应激障碍 应对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园艺疗法对轻度围生期抑郁产妇产后创伤后应激障碍和应对方式的影响,旨在为围生期抑郁护理提供参考。方法将2018年1月至2019年12月河南省许昌市妇幼保健院收治的124例轻度围生期抑郁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干预,试验组在此基础上实施园艺疗法。分别于干预前和干预后采用产后抑郁症筛查量表(PDSS)、创伤后应激障碍平民版量表(PCL-C)、医学应对方式问卷(MCMQ)评价产妇抑郁症状、产妇产后创伤后应激障碍水平、产妇医学应对方式。结果2组干预前PDSS、PCL-C、MCMQ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干预后睡眠/饮食失调、焦虑/担心、情绪不稳定、精神错乱、内疚/羞耻、自杀的想法因子得分和PDSS总分分别为(8.95 ± 1.37)、(9.53 ± 1.57)、(10.02 ± 0.79)、(7.78 ± 1.43)、(9.36 ± 1.81)、(7.14 ± 1.56)、(61.86 ± 3.78)分,低于对照组的(10.11 ± 1.45)、(10.96 ± 2.41)、(10.81 ± 1.43)、(8.61 ± 1.67)、(10.35 ± 1.64)、(7.84 ± 1.72)、(67.93 ± 5.12)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320~7.239,P<0.05);试验组干预后警觉性增高反应、回避反应、反复重现反应得分及PCL-C总分分别为(7.12 ± 0.81)、(9.12 ± 1.61)、(5.42 ± 1.09)、(21.66 ± 2.03)分,低于对照组的(7.93 ± 1.32)、(9.81 ± 2.07)、(6.16 ± 1.35)、(23.89 ± 2.3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001~5.463,P<0.05);试验组干预后回避、屈服应对得分分别为(10.78 ± 2.14)、(9.81 ± 2.74)分,低于对照组的(11.89 ± 2.78)、(10.86 ± 2.66)分,面对得分为(17.39 ± 2.59)分高于对照组的(15.95 ± 2.63)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值为2.413、2.971、2.085,P<0.05)。结论园艺疗法可缓解围生期抑郁产妇的抑郁水平,降低其产后创伤后应激障碍症状,提高其积极的医学应对方式。

  • 标签: 园艺疗法 围生期抑郁 创伤后应激障碍 应对方式
  • 简介:【摘要】:目的:本项研究旨在探讨一种前列腺良恶性病灶鉴别诊断方法的效果,这种方法为经直肠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方法:起始时间设置为2022年1月,结束时间设置为2023年1月,明确80例疑似前列腺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分别行经直肠常规超声(TRUS)、超声造影(CEUS)以及经直肠常规超声联合超声造影,对比结果。结果:TRUS联合CEUS在前列腺良恶性病灶鉴别诊断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其敏感性、特异性、准确率、Youden指数、CUT-OFF以及AUC结果均高于单独使用TRUS或CEUS,统计学意义明显(P<0.05)。结论:应用经直肠常规超声(TRUS)联合超声造影(CEUS)在前列腺良恶性病灶鉴别诊断中的诊断价值较高,值得推广应用。

  • 标签: 经直肠常规超声 超声造影 前列腺癌 良恶性病灶鉴别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外鼻型NK/T细胞淋巴瘤合并支气管黏液表皮样癌及肺腺癌1例。患者女,48岁,CT表现为右鼻腔内软组织密度肿块,与上中下鼻甲分界不清,密度不均匀,累及相邻多个窦腔,局部骨质呈溶骨性破坏,增强后不均匀轻度强化;MRI病灶T1WI呈等信号,T2WI和DWI呈稍高信号。右肺中叶支气管开口处见团块状软组织密度,增强呈不均匀明显强化;右肺下叶结节内见空洞,邻近胸膜牵拉,增强后中度强化。

  • 标签: 淋巴瘤,结外NK/T细胞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肺肿瘤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直肠多模态超声检查参数在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效果监测与评估中的价值。方法选取2019年11月至2021年5月内蒙古自治区人民医院经病理学证实的前列腺癌并接受内分泌疗法治疗的患者30例。检测记录内分泌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血清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水平及前列腺体积、彩色多普勒参数、弹性指数、超声造影等定量参数,对治疗前后参数进行比较,各指标变化量与PSA的相关性采用Spearman相关分析。结果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游离前列腺特异性抗原、前列腺体积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与治疗后3个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且随着治疗时间增加数值均呈现下降趋势;阻力指数在治疗前、治疗后1个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3个月显著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弹性指数、峰值强度、曲线下面积、梯度在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的数值低于治疗前,到达时间、上升时间在治疗后1个月、治疗后3个月的数值高于治疗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Spearman相关分析显示治疗前后各定量参数变化与PSA值变化无相关性(P>0.05)。结论前列腺体积、彩色多普勒参数、弹性指数、超声造影参数在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后早期发生变化,可作为临床前列腺癌疗效监测指标PSA的有益补充,用于临床前列腺癌内分泌治疗效果的评估。

  • 标签: 超声检查,经直肠 前列腺癌 内分泌治疗 超声造影 弹性成像
  • 简介:摘要创伤性颈内动脉海绵窦瘘(TCCF)合并海绵窦蝶窦假性动脉瘤临床上相对少见,由于其易并发致死性鼻衄或重症脑血管病,病情凶险,应及时诊治。随着介入技术的发展,血管内介入治疗成为TCCF 最主要的治疗方法,手术入路可选经动脉与经静脉两种。血管内治疗入路应首选患侧颈内动脉通路,由于瘘口部位的复杂性,部分患者微导丝未能从颈内动脉入路通过瘘口,故只能选择静脉入路。静脉入路的路径较长而迂曲,且可能需要多通道,对技术要求较高。笔者报告1例TCCF合并海绵窦蝶窦假性动脉瘤患者,探讨经颈内静脉、面静脉、眼静脉联合入路行颈内动脉海绵窦瘘闭合及假性动脉瘤弹簧圈栓塞术的疗效。

  • 标签: 颈动脉损伤 动脉瘤,假性 颈动脉海绵窦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