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上海市收治的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患者的临床和流行病学特点及其变化趋势。方法收集2014年1月1日至2021年12月31日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收治的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患者的临床及实验室检查资料,包括年龄、性别、籍贯、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血常规、CD4+T淋巴细胞计数等。统计学分析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使用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影响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结果2014年至2021年共收治艾滋病患者12 165例,其中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患者169例(1.4%);各年份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患者在AIDS住院患者中的占比总体变化不大,分别为1.8%(21/1 149)、1.1%(14/1 307)、1.3%(19/1 446)、0.9%(15/1 610)、1.2%(20/1 626)、1.2%(22/1 778)、1.7%(28/1 624)和1.8%(30/1 62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9.50,P=0.218)。169例患者中,男157例(92.9%),年龄为(37.9±12.2)岁,户籍为江西省者35例,上海市31例,浙江省29例,安徽省17例,福建省14例,江苏省11例,湖南省8例,黑龙江省4例,广西壮族自治区、贵州省、河南省各3例,湖北省、山东省、山西省、云南省、广东省各2例,重庆市1例,来自非马尔尼菲篮状菌传统流行区的患者未查询到明确的传统流行区的旅居史。整个病程中出现发热、呼吸道症状、皮疹的患者分别为143例(84.6%)、73例(43.2%)和26例(15.4%);有肺部影像学表现者147例(87.0%);合并其他病原体感染者94例(55.6%),肝脾肿大者44例(26.0%);137例(81.1%)CD4+T淋巴细胞计数<50/μL。23例患者死亡,总病死率为13.6%,病死率总体呈逐年下降趋势,不同年份患者病死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P=0.046)。单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入院首次血小板计数<50×109/L的患者死亡风险增加[比值比(OR)=3.33, 95%可信区间(95%CI)1.13~9.81, P=0.029)。结论上海市收治的艾滋病合并马尔尼菲篮状菌病的总体变化不大,近两年患病率上升,病死率呈逐年下降趋势。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多系统受损,无传统流行区旅居史和不以皮疹为首发表现的患者占比高。血小板计数<50×109/L的患者死亡风险增加。

  • 标签: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马尔尼菲篮状菌病 流行病学 临床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结核分枝杆菌(Mycobacterium tuberculosis,MTB)/利福平耐药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Xpert MTB/RIF)技术诊断艾滋病患者肺结核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7月至2019年11月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收治的226例疑似肺结核的艾滋病患者的临床资料。分别进行痰涂片荧光染色显微镜下检查、BACTEC MGIT 960液体培养(或罗氏固体培养)和Xpert MTB/RIF检测,并分析在艾滋病患者中Xpert MTB/RIF技术诊断MTB感染和利福平耐药的灵敏度和特异度。结果226例疑似肺结核患者中,痰培养阳性94例(41.6%),其中MTB阳性51例(54.3%),非结核分枝杆菌(nontuberculosis mycobacteria,NTM)阳性43例(45.7%)。以痰分枝杆菌培养阳性且结核分枝杆菌分泌蛋白64抗原阳性为金标准,Xpert MTB/RIF技术诊断MTB的灵敏度为72.6%[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CI)66.7%~78.4%],特异度为97.1%(95%CI 95.0%~99.3%)。Xpert MTB/RIF技术诊断痰涂片阳性患者MTB的灵敏度为76.7%(95%CI 67.7%~85.8%),特异度为90.0%(95%CI 83.6%~96.5%)。Xpert MTB/RIF技术诊断痰涂片阴性患者MTB的灵敏度为50.0%(95%CI 41.8%~58.2%),特异度为99.3%(95%CI 97.9%~100.0%)。18例患者同时检测利福平表型和基因型耐药,以表型耐药为金标准,Xpert MTB/RIF技术检测利福平基因型耐药的灵敏度为75.0%,特异度为100.0%。结论艾滋病患者中Xpert MTB/RIF技术诊断肺结核的灵敏度和特异度均较高,且能快速区分MTB和NTM,具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 标签: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结核分枝杆菌 非结核分枝杆菌 实时荧光定量核酸扩增检测技术 利福平
  • 简介:

  • 标签: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调查未启动抗反转录病毒治疗(anti-retroviral therapy,ART)的人类免疫缺陷病毒/艾滋病(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acquired immunodeficiency syndrome, HIV/AIDS)患者发生心血管疾病(cardiovascular diseases,CVD)的风险因素,为患者后续ART方案选择,以及CVD的监测和管理提供参考。方法对2018年11月至2020年1月于上海市(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感染与免疫科门诊就诊的372例未启动ART的HIV/AIDS患者进行横断面调查。根据结构化问卷调查内容,收集HIV/AIDS患者的基本信息、吸烟状况、高血压、糖尿病、CVD家族史和HIV相关因素等。分别使用弗雷明汉风险评分和HIV感染者抗病毒药物的不良事件的数据[data collection on adverse events of anti-HIV drugs,D∶A∶D(R)]评分对纳入患者进行10年内发生CVD风险评估。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10年CVD风险评估≥10%的影响因素。结果372例患者中,男339例(91.13%),女33例(8.87%),年龄为34(18,80)岁。12.20%(41/336)的患者有高血压病史,5.71%(21/368)的患者有糖尿病病史,30.16%(111/368)的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μL。368例进行血脂指标检查的患者中,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igh density lipoprotein-cholesterol,HDL-C)降低者199例(54.08%),三酰甘油升高者136例(36.96%),总胆固醇升高者44例(11.96%),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升高者36例(9.78%)。他汀类药物使用率为9.09%(4/44)。365例符合D∶A∶D(R)评分要求的患者10年CVD风险评估≥10%的影响因素有年龄≥50岁[比值比(odds ratio,OR)=216.71,95%可信区间(confidence interval, CI)72.70~749.01,P<0.01)和HDL-C<1.0 mmol/L(OR=6.35,95%CI 2.22~18.09,P<0.01)。233例符合弗雷明汉风险评分要求的患者10年CVD风险评估≥10%的影响因素有年龄≥50岁(OR=7.79,95%CI 3.24~18.75,P<0.01)和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μL(OR=1.88,95%CI 0.10~3.56,P<0.05)。结论未启动ART的HIV/AIDS患者发生CVD的相关风险因素较多,10年内发生CVD的风险高,但对高脂血症干预率低。年龄≥50岁、CD4+T淋巴细胞计数<200/μL和HDL-C<1.0 mmol/L的患者发生CVD风险相对更高。CVD风险因素的筛查与评估应纳入未启动ART的HIV/AIDS患者的临床管理常规。

  • 标签: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心血管疾病 风险因素 风险评估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艾滋病合并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临床特点及不良预后的危险因素。方法收集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收治的84例艾滋病合并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的人口学及临床资料,比较艾滋病合并结核性脑膜炎存活与死亡患者的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指标。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患者死亡的危险因素,组间比较采用卡方检验和秩和检验。结果84例艾滋病合并结核性脑膜炎患者中,51例存活,33例死亡。死亡组患者CD4+T淋巴细胞计数、意识障碍发生比例和脑脊液氯化物分别为40(6,123) /μL、39%(13/33)和111(102,118) mmol/L,生存组患者分别为81(40,144) /μL、16%(8/51)和117(112,120) mmol/L,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U=513,χ2=2.45,U=509,均P<0.05)。84例患者中,仅有15例患者脑脊液中检出结核分枝杆菌。年龄>60岁、意识障碍、CD4+T淋巴细胞计数≤20/μL和脑脊液氯化物≤115 mmol/L是死亡的危险因素。结论艾滋病合并结核性脑膜炎患者病死率较高,高龄、CD4+T淋巴细胞计数低下、脑脊液氯化物减少和意识障碍是预后不良的危险因素。

  • 标签: 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 结核,脑膜 预后 危险因素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人类免疫缺陷病毒(human immunodeficiency virus,HIV)感染合并肾脏疾病患者的病理类型、临床特点和治疗转归。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6月至2019年11月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行肾穿刺活组织检查的21例HIV感染合并肾脏疾病患者的临床特征、肾脏病理类型、治疗和转归。结果21例患者中,男19例,女2例,年龄为(45.4±11.0)岁。CD4+T淋巴细胞计数为(473.7±218.4)/μL。20例患者检测病毒载量,其中13例(65.0%)HIV RNA<40拷贝/mL。肾穿刺前18例(85.7%)患者已启动抗反转录病毒治疗,治疗时间为12(1,47)个月。临床表现为肾病综合征14例(66.7%),肾炎综合征7例(33.3%)。肾脏病理提示HIV相关免疫复合物性肾病为最常见病理类型,占42.9%(9/21),其次为足细胞病和糖尿病肾病,各占23.8%(5/21)。HIV相关免疫复合物性肾病以IgA肾病多见(23.8%, 5/21),而足细胞病以微小病变型肾病最常见(19.0%, 4/21)。未见经典HIV相关性肾病。随访时间为(12.5±9.2)个月,9例病情好转,8例稳定,2例恶化,2例死亡。结论HIV感染合并肾脏疾病病理类型以IgA肾病、微小病变型肾病和糖尿病肾病常见,大部分治疗后预后良好。对于HIV感染合并显著肾脏损伤者,应积极行肾脏活组织检查明确病理类型,以指导临床治疗和判断预后。

  • 标签: 人类免疫缺陷病毒 抗反转录病毒治疗,高效 肾疾病 肾病综合征 病理学,临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