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3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叙事护理时间对精神科护士自我怜悯能力的影响。方法:实施叙事护理实践,观察实施前后80名精神科护士的自我怜悯能力评分。结果:实施叙事护理实践后,精神科护士的自我评判、自我友善、过度认同及孤立感评分、总分均高于实施前,P<0.05。结论:叙事护理实践的实施可提高精神科护士的自我怜悯能力,增强其心理韧性。

  • 标签: 叙事护理 精神科护士 自我怜悯能力
  • 简介:摘要:学前教育是幼儿学习知识的重要阶段,同时也是培养幼儿各方面能力的关键阶段,这一阶段的幼儿年龄较小,不具备认知的能力,所以在玩闹的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安全隐患,不能有效保证其不受到伤害。对此,文章就学前教育教学中幼儿自我保护能力的提高策略展开探讨,以期能让幼儿得到更加健康地成长。

  • 标签: 学前教育 安全意识 自我保护能力 培养策略
  • 简介:构建合理的评教指标体系并通过科学的方式处理,是高校教育质量得到保障的重要途径。以四川民族学院为例,在其学生评教指标体系中提取评教因子,建立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多级模糊综合评价法,对评教指标进行分析建模并实施。由此建立的多级模糊综合教师评价模型,将定性描述与量化分析相结合,从多个因素对评价的状态进行综合评价,可以减小传统评教中因个人主观因素带来的误差,确保评价结果的公正性。

  • 标签: 教师评价 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指标
  • 简介:摘要:本文探讨了环境监测与环境影响评价的关系,环境监测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基础、环境监测在环境评价中的监督功能、环境监测贯穿于整个环境评价体系,提出了环境监测中存在的问题,环境监测规范化管理问题、认识程度问题和技术手段问题,提出了提高环境监测中的建议,规范化管理措施、认识程度和技术手段问题。

  • 标签: 环境监测 影响评价 对策建议
  • 简介:摘要:近年来,农村社会的健康稳定发展离不开人口、产业、土地三个基本要素,要实现乡村振兴就必须统筹协调好这三者的关系,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是保障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有效手段。乡村振兴战略使农村土地综合整治有了更多的责任与使命。在这个战略背景下,农村土地综合整治应将重心放在优化人居环境以及改善城乡人地关系上,重塑乡村地域功能与结构,保障生态以及粮食安全,通过土地资源的合理利用为农村可持续发展提供动力。

  • 标签: 城乡融合视域 土地综合整治 实施评价
  • 简介:摘要:目前,对教师进行正确、合理的评价成为了当前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教师评价是按照一定价值标准对教师进行价值判断的过程,高校作为教师评价的主体,在教师评价的价值取向选择上起着重要的作用,目前高校教师评价的价值取向更多的是注重“事”而非“人”,也就是说高校在进行教师评价时往往以教师的学术、科研成果为依据,而忽略了教师自身的发展需要。本文主要是针对高校教师评价注重“以事为本”的现状,探讨高校在教师评价价值取向上的弊端,并提出合理的建议,使教师评价真正的做到以人为本。

  • 标签: 以人为本 教师评价 价值取向
  • 简介:摘要: 本文围绕新课改背景下小学数学课堂评价语的优化策略展开研究。通过对现有评价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了一些优化的思路和策略,旨在提高数学课堂评价语的科学性和实用性。

  • 标签: 新课改背景下 小学数学课堂 评价语 优化策略
  • 简介:摘要近些年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加快了城市化发展步伐。社会生产生活各类污水不合理排放致使目前城市水环境污染较为严重,相关部门通过单一化治理方式虽然在一段时间内能够获取治理效果,但是经过一段时间发展污染问题又会出现。城市水环境管理是一个受多种因素影响的整体。根据城市水环境管理的特点和要求,选择影响水环境管理过程的主要因素,构建了城市水环境管理绩效的模糊综合评价因素集,建立了城市水环境管理绩效的模糊综合评价,运用该综合评价模型对城市水环境治理绩效进行评价,为城市水环境治理绩效评价提供了一种可量化的科学评价方法。

  • 标签: 城市水环境 模糊综合评价 层次分析法 绩效评价
  • 简介:服务是图书馆的本职所在,服务能力的高低直接决定图书馆职能实现程度,图书馆服务能力的评价问题也成了其基本问题之一。而现有文献多集中于对图书馆评估或图书馆服务的某一方面如信息服务能力评价等,缺乏对图书馆服务能力的整体的评价研究。文章引入了能力成熟度模型,试图从资源和过程两个角度去探讨图书馆的服务能力成熟度,以期为图书馆服务能力评价提供理论性和可操作性的方法。

  • 标签: 成熟度模型 图书馆服务 服务能力评价
  • 简介:摘要:我国在逐步健全环境保护相关法规和制度的进程中,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排污许可制均体现出里程碑的关键地位。环评制度的评价对象是建设项目,排污许可制的许可对象是排污单位。排污许可制会规范企事业单位与其他生产经营者的排污行为,属于基础性环境管理制度。环评制度与排污许可制的精准衔接,是健全我国环评系统技术标准体系的重要举措。本文将着重探析如何实现环境影响评价制度与排污许可制的有效衔接。

  • 标签: 环境影响评价 排污许可制度 衔接应用
  • 简介:摘要目的运用高分辨率食管固态测压(HRM)技术评价脑干卒中患者食管期的吞咽动力学特征。方法纳入因脑干卒中住院行康复治疗的患者18例及健康受试者10例,2组的年龄、性别、体重及体重指数均无明显差异。所有受试者均接受高分辨率食管测压检查,对UES静息压、UES松弛残余压、UES松弛持续时间、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完整松弛压、食管远端收缩积分、远段收缩延迟时间以及无效蠕动百分比进行分析,并根据芝加哥标准第3版进行食管动力的诊断。结果病例组18例脑干卒中患者中,出现食管动力学异常的比例为77.8%,高于对照组(10.0%),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873,P=0.001)。病例组患者的食管期吞咽动力学异常表现为无效食管运动、高压收缩食管、胃食管连接部出口梗阻、远端食管痉挛;与对照组相比,病例组患者的食管上括约肌静息压(UESRP)[(45.60±20.00)mmHg]较低,食管上括约肌松弛残余压(UESRRP)[(9.75±9.80)mmHg]、食管下括约肌完整松弛压(IRP) [(8.57±6.13)mmHg]较高,食管上括约肌开放时间(UESRT) [(457.22±205.14)ms]较短(P<0.05),食管下括约肌静息压(LESP)、食管远端收缩积分(DCI)、远端收缩延迟时间(DL)的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脑干卒中患者多发食管动力异常,HRM技术可应用于评估脑干卒中患者食管期动力,神经源性吞咽障碍患者的食管期吞咽障碍值得重视。

  • 标签: 高分辨率测压 脑干卒中 吞咽功能 食管动力 芝加哥分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