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7 个结果
  • 作者: 王峰 曹代荣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2-12-13
  • 出处:《磁共振成像》 2022年第10期
  • 机构: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影像科,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福州 350005,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医学影像科,福建省临床重点专科,福州 350005 福建省肿瘤精准诊疗重点实验室,福州 350005 放射生物福建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福州 350005
  • 简介:摘要近十年来,随着磁共振软件和硬件的发展,非对比MRI序列也在不断地开发和完善。由于无创、无辐射、无需注射对比剂等优点,该技术获得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广。同磁共振加速技术的结合更进一步缩短了扫描时间,减轻了不耐受患者的痛苦。非对比MRI已成为目前评估血管问题的常见方法。本文以亮血技术和黑血技术两大切入点就非对比MRI各序列的基本原理、优缺点、临床应用及最新进展等方面进行述评。基于当前存在的不足,未来单次扫描同时重建多种对比图像以及3D黑血序列与心电门控及呼吸门控的结合将是一大研究方向。并且,多部位乃至全身非对比磁共振血管造影联合扫描也将成为趋势。

  • 标签: 非对比增强磁共振成像 亮血技术 黑血技术 磁共振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全心与靶容积平衡稳态自由进动(bSSFP)无对比剂冠状动脉MR血管成像(CMRA)显示冠状动脉主干的可重复性。方法前瞻性连续纳入2021年2月至9月共58名受试者,于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行2次全心与靶容积无对比剂CMRA扫描。分析2次扫描的主观评分、血管-心肌相对信号比(VMR)、血管-脂肪相对信号比(VFR)和信噪比(SNR),并分割提取冠状动脉坐标。通过组内相关系数(ICC)、Bland-Altman法、Hausdorff距离(HD)和Dice系数(DSC)评价观察者间、观察者内和重复扫描一致性。结果全心和靶容积冠状动脉主干图像的主观评分、VMR和VFR的观察者间、观察者内一致性均非常好(ICC>0.76,P均<0.001)。重复扫描除全心CMRA的RCA、LM、LCX的VFR一致性一般外(ICC分别为0.235、0.264、0.380,P均<0.05),余可重复性尚可(ICC均>0.49,P均<0.001)。Bland-Altman法显示全心和靶容积冠状动脉成像的VMR、VFR及SNR大部分位于95%一致性界限以内。全心CMRA观察者间和观察者内HD为1.79(1.35,3.25)、1.68(1.09,4.10),DSC为0.96±0.04、0.97±0.03;靶容积CMRA观察者间和观察者内HD为1.74(1.63,3.11)、1.74(1.63,1.98),DSC为0.91±0.10、0.95±0.05。靶容积CMRA冠状动脉主干原始图像总体的主观评分[3.86(3.68,4.00)和3.80(3.58,3.96)]、VMR[1.45(1.27,1.58)和1.22(1.13,1.41)]、VFR[7.36(6.44,8.60)和5.97(4.97,6.64)]均优于全心CMRA(P均<0.05);全心CMRA冠状动脉主干曲面重组总体主观评分优于靶容积CMRA[3.75(3.57,3.88)和3.63(3.44,3.71)](P<0.001)。结论全心与靶容积bSSFP无对比剂CMRA在受试者冠状动脉主干的显示均具有较好的可重复性和图像质量。二者各有优势、相互补充。

  • 标签: 磁共振成像 冠状动脉 图像质量
  • 简介:当前随着汽车电子技术的不断发展,传统点火系固有的缺陷:1、高速易断火;2、断电触点易烧蚀;3、对火花塞积炭敏感;4、起动性能差等已不能适应汽车发动机的高转速、高压缩比、低油耗的发展方向。电子点火系由此取而代之,并已广泛的应有到汽车发动机上。在这里笔者想对几种常见点火系的异同点从检测角度进行分析,从而使读者对其工作原理和检测方法有更深一步的认识。下面以传统点火系、磁感应式点火系、霍尔效应式点火系、ECU控制点火系来进行比较说明。一、传统点火系是依靠断电触点来接通切断点火线圈低压电路而使点火线圈次级绕组产生高电压。二、磁感应式、

  • 标签: 电子点火系 检测角度 汽车发动机 汽车电子技术 磁感应式 点火线圈
  • 简介:摘要目的采用染料掺杂工程化技术制备超声荧光微泡,探讨其在脑血管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采用薄膜水化法制备负载吲哚菁绿(ICG)染料的超声荧光微泡ICG-MBs,比较ICG-MBs和商用SonoVue超声微泡的超声造影性能。采用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技术,评估小鼠尾静脉注射ICG-MBs后脑血管成像性能,并对其生物安全性进行评价。结果成功制备了分散均匀、粒径约为1 µm的超声荧光微泡ICG-MBs,证实该微泡具有普通超声微泡和荧光成像的双重性能。超声造影结果显示,与同等浓度SonoVue微泡比较,ICG-MBs依然保留微泡的超声造影功能,且二者超声信号强度相近。在小鼠头皮和颅骨保持完整的情况下,ICG-MBs实现了快速(200 ms)、高空间分辨率(165.1 µm)的脑血管近红外二区荧光成像,且小鼠各主要器官组织均无明显炎症或损伤。结论超声荧光微泡ICG-MBs具有荧光和超声显影的双重功能,可实现高灵敏度、高分辨率的小鼠脑血管成像,为脑血管病的诊断和疗效评价提供了一种新的成像方法。

  • 标签: 超声检查 谱学,近红外线 荧光微泡 脑血管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4层螺旋CT血管成像对颅内动脉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09年12月至2011年11月期间在我院行螺旋CT扫描诊断5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采用西门子64层螺旋CT机行扫描检查。结果64层螺旋CT扫描诊断本组全部患者的动脉瘤形态和位置与DSA一致,诊断符合率达到100%。结论64层螺旋CT扫描是诊断颅内动脉瘤的简单、准确的检查方法,做到尽早发现颅内动脉瘤的病变情况、为临床上该疾病的治疗提供重要的依据,对治疗颅内动脉瘤具有重要临床意义。

  • 标签: 64层螺旋CT 血管成像 颅内动脉瘤
  • 简介:大规模双馈机组风电场目前已经大面积装机投运。在仿真研究中,由于风电场中含有多台风电机组,风电场精确模型阶数过大,无法实际应用于含风电电力系统的仿真研究。本文采用谱聚类算法,依据风电场内各风电机组的运行状态,将场内的各风电机组分为两个风电机群,并采用容量加权方法,建立了风电场电磁动态等值模型。仿真算例表明,所建立的等值模型在保证足够精确度的前提下大大缩小了仿真模型的阶数,减轻了仿真计算的压力,具有较高的实用价值。

  • 标签: 谱聚类算法 风电场电磁暂态 等值聚合建模 仿真研究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68Ga-前列腺特异膜抗原(PSMA)-11 PET/MR多参数多模态功能成像对初诊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并分析其对前列腺癌诊断和分期的效能。方法前瞻性收集2019年7月至2019年9月符合纳入标准的45例疑似或活组织检查(简称活检)确诊的前列腺癌患者(平均年龄69岁),在南京市第一医院行68Ga-PSMA-11 PET/MR检查。以感兴趣区(ROI)方法在融合图像上半定量分析肿瘤放射性摄取,以最大标准摄取值(SUVmax)表示,测量肿瘤代谢体积(MTV)、平均标准摄取值(SUVmean)并计算肿瘤组织PSMA表达负荷(SUVmean×MTV);在MRI表观弥散系数(ADC)图(b=1 500 s/mm2)测取ROI的ADC值。以病理结果为参考评价68Ga-PSMA-11 PET/MR在术前诊断前列腺癌的效能及对临床分期的影响。采用Pearson相关分析前列腺癌组织放射性摄取、PSMA表达负荷、ADC值与前列腺特异抗原(PSA)的相关性;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数据。结果病理检测45例患者中,前列腺癌38例,其中12例发生转移;前列腺增生(BPH)7例。68Ga-PSMA-11 PET/MR检测出39例前列腺癌,其中1例为假阳性。68Ga-PSMA-11 PET/MR诊断前列腺癌的灵敏度、特异性、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准确性分别为100%(38/38)、6/7、97.4%(38/39)、6/6、97.8%(44/45)。前列腺癌肿瘤常呈局灶性放射性摄取,T2加权成像(WI)呈低信号,弥散受限;BPH常呈轻度不均匀摄取,T2WI、弥散加权成像(DWI)弥漫信号不均。前列腺癌的SUVmax明显高于BPH (24.66±19.21与4.97±2.13;t=5.208,P<0.001); ADC值明显低于BPH[(0.91±0.37)×10-3与(1.08±0.24)×10-3 mm/s2;t=2.816, P<0.05]。前列腺癌的SUVmax、PSMA表达负荷与PSA值呈正相关(r值:0.42和0.71,均P<0.05);ADC值与PSA值呈负相关(r=-0.37,P=0.013)。结论68Ga-PSMA-11 PET/MR对初诊前列腺癌的诊断及早期分期有明显优势。

  • 标签: 前列腺肿瘤 前列腺特异膜抗原 同位素标记 镓放射性同位素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吲哚菁绿(ICG)试验联合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2D SWE)技术评估供肝质量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18年11月于青岛大学附属医院器官移植中心完成脑死亡器官捐献的21例供受者临床资料。供肝获取前均于本院ICU完成ICG试验和2D SWE检查。根据受者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恢复情况,将6例发生早期移植物功能不全受者列为观察组,将15例早期肝功能正常受者列为对照组。采用两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观察组与对照组受者年龄和移植前末次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以及供肝冷缺血时间、吲哚菁绿15 min滞留率(ICG-R15)、吲哚菁绿血浆清除率(ICG-PDR)和杨氏模量值。采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比较两组受者移植前末次Child-Pugh评分和无肝期时间。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价ICG试验、2D SWE及2D SWE联合ICG试验对肝移植受者术后发生早期移植物功能不全的预测效果。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观察组和对照组受者平均年龄分别为(38±13)岁和(54±6)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840,P<0.05)。观察组与对照组供者供肝ICG-R15分别为(5.5±3.0)%和(3.2±1.4)%,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2.386,P<0.05);ICG-PDR分别为(21±5)%/min和(24±4)%/min,杨氏模量值分别为(5.0±1.3)kPa和(3.9±2.6)kPa,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t=1.655和-0.930,P均>0.05)。ICG-R15预测肝移植术后发生早期移植物功能不全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767(95%CI:0.490~1.000,P>0.05),ICG-PDR为0.789(95%CI:0.513~1.000,P<0.05),2D SWE为0.756(95%CI:0.5392~0.9719,P>0.05),ICG-R15联合ICG-PDR为0.767(95%CI:0.490~1.000,P>0.05)。ICG-R15及ICG-PDR联合2D SWE预测肝移植术后发生早期移植物功能不全的ROC曲线下面积为0.822(95%CI:0.608~1.000,P<0.05),最佳阈值为ICG-R15=4.15%,ICG-PDR=21.7 %/min,杨氏模量值=3.00 kPa,敏感度为83.3%,特异度为86.7%。结论ICG试验联合2D SWE技术对肝移植术后早期移植物功能不全的预测优于2D SWE或ICG试验,且具有无创、简便和可定量评估等优势。

  • 标签: 肝移植 供肝质量 吲哚菁绿 二维剪切波弹性成像 早期移植物功能不全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价值和准确率。方法:本研究选取了2021年7月至2023年9月期间我院诊治的58例疑似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通过动态心电图进行诊断,并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进行对比,分析动态心电图的诊断准确率。结果:动态心电图在冠心病诊断中的准确率较高,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结论:动态心电图作为一种非侵入性诊断工具,在冠心病的诊断中具有较高的价值和准确率,有助于早期诊断和治疗冠心病。

  • 标签: 动态心电图 冠心病 诊断准确率 功能状态
  • 简介:摘要:机械制造与机床行业是制造业的基础,其发展水平直接影响到国家工业化程度的主要标志之一。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需求变化,机械制造与机床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与挑战。技术革新与市场动态成为推动行业发展的关键因素。

  • 标签: 机械制造 机床行业 技术革新 市场动态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三维CT血管成像(CTA)探讨椎动脉起始位置与穿出颈椎横突孔高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行头颈上胸部CTA检查的4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图像传输至图像后处理工作站进行骨质和血管重建,观察双侧椎动脉的起源、走行及穿出颈椎横突孔的高度。对于右侧椎动脉起源正常者,根据穿出颈椎横突孔的高度分为C4、C5、C6组,每组随机选取10例分别测量右侧椎动脉起始位置至右侧颈总动脉起始的距离(L1)和右侧甲状颈干的距离(L2),以L1/(L1+L2)×100%计算椎动脉起始的相对位置。结果480例患者中,457例(95.2%)双侧椎动脉起源位置正常,均起源于锁骨下动脉,另23例(4.8%)起源异常,其中左侧椎动脉起源于主动脉弓19例、左侧颈外动脉1例;右侧椎动脉起源于右侧颈总动脉3例,且均合并迷走右锁骨下动脉。480例患者中,405例(84.4%)双侧椎动脉经C6横突孔穿出;另75例(15.6%)穿出高度异常,其中左侧34例,经C3、C4、C5、C7横突孔穿出的分别有1、4、24、4例,直接入枕骨大孔1例;右侧41例,经C3、C4、C5横突孔穿出的有1、14、26例。椎动脉起源异常的患者,左侧椎动脉起自主动脉弓的占比最高(19/20),且多数穿出颈椎横突孔的高度异常(18/19);右侧椎动脉均起自右侧颈总动脉合并迷走右锁骨下动脉(3/3),且穿出颈椎横突孔的高度均异常(3/3)。椎动脉起源正常的患者,96.7%(445/460)的左侧椎动脉穿出颈椎横突孔的高度正常,92.0%(439/477)的右侧椎动脉穿颈椎横突孔高度正常。3组右侧椎动脉起源正常的患者椎动脉起始的相对位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4组:(24.3±2.1)%、C5组:(47.9±6.6)%、C6组:(77.7±1.7)%,H=20.178,P<0.001]。结论椎动脉起始位置异常时,其穿出颈椎横突孔的高度多异常。右侧椎动脉的起始相对位置越靠近右侧颈总动脉时,穿出颈椎横突孔的高度越高;而越靠近右侧甲状颈干,穿出颈椎横突孔的高度越低。

  • 标签: 椎动脉 颈椎 起始位置 横突孔 CT血管成像
  • 简介:摘要目的通过三维CT血管成像(CTA)探讨椎动脉起始位置与穿出颈椎横突孔高度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9年3月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神经外科行头颈上胸部CTA检查的480例患者的临床资料。将图像传输至图像后处理工作站进行骨质和血管重建,观察双侧椎动脉的起源、走行及穿出颈椎横突孔的高度。对于右侧椎动脉起源正常者,根据穿出颈椎横突孔的高度分为C4、C5、C6组,每组随机选取10例分别测量右侧椎动脉起始位置至右侧颈总动脉起始的距离(L1)和右侧甲状颈干的距离(L2),以L1/(L1+L2)×100%计算椎动脉起始的相对位置。结果480例患者中,457例(95.2%)双侧椎动脉起源位置正常,均起源于锁骨下动脉,另23例(4.8%)起源异常,其中左侧椎动脉起源于主动脉弓19例、左侧颈外动脉1例;右侧椎动脉起源于右侧颈总动脉3例,且均合并迷走右锁骨下动脉。480例患者中,405例(84.4%)双侧椎动脉经C6横突孔穿出;另75例(15.6%)穿出高度异常,其中左侧34例,经C3、C4、C5、C7横突孔穿出的分别有1、4、24、4例,直接入枕骨大孔1例;右侧41例,经C3、C4、C5横突孔穿出的有1、14、26例。椎动脉起源异常的患者,左侧椎动脉起自主动脉弓的占比最高(19/20),且多数穿出颈椎横突孔的高度异常(18/19);右侧椎动脉均起自右侧颈总动脉合并迷走右锁骨下动脉(3/3),且穿出颈椎横突孔的高度均异常(3/3)。椎动脉起源正常的患者,96.7%(445/460)的左侧椎动脉穿出颈椎横突孔的高度正常,92.0%(439/477)的右侧椎动脉穿颈椎横突孔高度正常。3组右侧椎动脉起源正常的患者椎动脉起始的相对位置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C4组:(24.3±2.1)%、C5组:(47.9±6.6)%、C6组:(77.7±1.7)%,H=20.178,P<0.001]。结论椎动脉起始位置异常时,其穿出颈椎横突孔的高度多异常。右侧椎动脉的起始相对位置越靠近右侧颈总动脉时,穿出颈椎横突孔的高度越高;而越靠近右侧甲状颈干,穿出颈椎横突孔的高度越低。

  • 标签: 椎动脉 颈椎 起始位置 横突孔 CT血管成像
  • 简介:摘要:对于一些旧路路面状况良好的路段常采用直接加铺沥青混凝土面层的方法,但直接加铺难于消除反射裂缝现象的出现。随着共振碎石化技术的发展,在旧路改造中多有应用,但在市政道路改造中较少采用,本文通过具体项目案例,探讨共振碎石化技术在市政道路中的应用。

  • 标签: 白改黑 共振碎石化 路面设计
  • 简介:摘要目的分析反流性哮喘(RA)与典型胃食管反流病(TGERD)患者反流相关参数的差异和临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20年6月于解放军火箭军特色医学中心同期行胃镜、高分辨率食管测压(HREM)和24 h pH-阻抗监测检查的120例胃食管反流病(GERD)患者的临床资料。根据症状相关性指数将GERD患者分为RA组和TGERD组,每组各60例,比较2组反流性食管炎(RE)评分、胃镜下食管裂孔疝表现、胃食管阀瓣Hill分级评分、食管上括约肌(UES)压力、DeMeester积分和反流次数等反流相关参数。统计学方法采用Mann-Whitney U检验和卡方检验。结果TGERD组和RA组RE评分、胃食管阀瓣Hill分级评分[0.0分(0.0分,1.0分)比0.0分(0.0分,1.8分)、3.0分(2.0分,3.0分)比3.0分(2.0分,3.0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RA组UES压力<34 mmHg(1 mmHg=0.133 kPa)检出率高于TGERD组[41.7%(25/60)比23.3%(14/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596,P=0.032)。RA组UES压力低于TGERD组[51.7 mmHg(23.6 mmHg,70.1 mmHg)比62.0 mmHg(37.4 mmHg,77.4 mmHg)],差异有统计学意义(Z=-2.105,P=0.035)。TGERD组和RA组HREM其他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RA组DeMeester积分≥14.7分、酸暴露时间百分比≥4.5%和反流总次数≥73次的检出率均高于TGERD组[分别为41.7%(25/60)比23.3%(14/60)、40.0%(24/60)比21.7%(13/60)、38.3%(23/60)比20.0%(12/60)],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546、4.728、4.881,P均<0.05)。RA组反流总次数和弱酸性气体反流次数均多于TGERD组[60次(43次,98次)比52次(34次,69次)和12次(6次,21次)比9次(3次,14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Z=-2.323、-2.053,P均<0.05)。TGERD组和RA组24 h pH-阻抗监测其他参数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UES压力过低、食管酸暴露异常和反流次数特别是弱酸性气体反流次数增多可能更易诱发RA。

  • 标签: 胃食管反流病 哮喘 胃镜 高分辨率测压 pH-阻抗监测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心肌灌注成像联合血清胱抑素C(CysC)、半乳糖凝集素-3(Gal-3)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武警山西省总队医院126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和126例疑似冠心病但经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心病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两组患者均行CT心肌灌注成像,计算心肌血流量(BF)和平均通过时间(MTT);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Gal-3,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ysC。比较两组及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病变支数冠心病患者各指标变化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冠心病发病的影响因素;Pearson相关分析BF、MTT、CysC、Gal-3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病变支数间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诊断冠心病的效能,不同方法曲线下面积(AUC)比较采用DeLong检验,联合诊断实施Logistic二元回归拟合。结果冠心病组BF明显低于对照组[(102.30 ± 9.25)ml/(100 g·min)比(119.97 ± 12.08)ml/(100 g·min)],MTT、CysC和Gal-3明显高于对照组[(17.23 ± 3.04)s比(5.38 ± 1.29)s、(0.98 ± 0.24)mg/L比(0.73 ± 0.18)mg/L和(55.27 ± 16.42)ng/L比(16.93 ± 5.75)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F、MTT、CysC和Gal-3是冠心病发病的影响因素(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BF、MTT、CysC和Gal-3联合诊断冠心病的AUC最大为0.879,特异度为84.92%,灵敏度为80.95%。冠心病患者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和病变支数的增多,BF逐渐降低,MTT、CysC和Gal-3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BF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病变支数呈负相关(r = - 0.592和- 0.573,P<0.01),MTT、CysC和Gal-3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病变支数呈正相关(MTT:r = 0.695和0.674,P<0.01;CysC:r = 0.546和0.519,P<0.01;Gal-3:r = 0.628和0.609,P<0.01)。结论CT心肌灌注成像指标(BF和MTT)、血清CysC和Gal-3水平均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病变支数相关,且各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价值,可为临床诊治及病情监测提供一定的依据。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心肌灌注显像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半乳糖凝集素3 诊断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CT心肌灌注成像联合血清胱抑素C(CysC)、半乳糖凝集素-3(Gal-3)检测对冠心病的诊断价值及与冠状动脉病变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5月至2020年5月武警山西省总队医院126例冠心病患者(冠心病组)和126例疑似冠心病但经冠状动脉造影排除冠心病患者(对照组)的临床资料。两组患者均行CT心肌灌注成像,计算心肌血流量(BF)和平均通过时间(MTT);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检测血清Gal-3,免疫比浊法检测血清CysC。比较两组及不同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病变支数冠心病患者各指标变化情况。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冠心病发病的影响因素;Pearson相关分析BF、MTT、CysC、Gal-3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病变支数间的关系;绘制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分析各指标诊断冠心病的效能,不同方法曲线下面积(AUC)比较采用DeLong检验,联合诊断实施Logistic二元回归拟合。结果冠心病组BF明显低于对照组[(102.30 ± 9.25)ml/(100 g·min)比(119.97 ± 12.08)ml/(100 g·min)],MTT、CysC和Gal-3明显高于对照组[(17.23 ± 3.04)s比(5.38 ± 1.29)s、(0.98 ± 0.24)mg/L比(0.73 ± 0.18)mg/L和(55.27 ± 16.42)ng/L比(16.93 ± 5.75)ng/L],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BF、MTT、CysC和Gal-3是冠心病发病的影响因素(P<0.01)。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BF、MTT、CysC和Gal-3联合诊断冠心病的AUC最大为0.879,特异度为84.92%,灵敏度为80.95%。冠心病患者随着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的加重和病变支数的增多,BF逐渐降低,MTT、CysC和Gal-3逐渐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结果显示,BF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和病变支数呈负相关(r = - 0.592和- 0.573,P<0.01),MTT、CysC和Gal-3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病变支数呈正相关(MTT:r = 0.695和0.674,P<0.01;CysC:r = 0.546和0.519,P<0.01;Gal-3:r = 0.628和0.609,P<0.01)。结论CT心肌灌注成像指标(BF和MTT)、血清CysC和Gal-3水平均与冠心病患者冠状动脉狭窄程度、病变支数相关,且各指标联合检测可提高诊断价值,可为临床诊治及病情监测提供一定的依据。

  • 标签: 冠状动脉疾病 心肌灌注显像 半胱氨酸蛋白酶抑制剂C 半乳糖凝集素3 诊断 体层摄影术,X线计算机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直肠癌行腹腔镜腹会阴联合切除术(LAPR)腹膜外结肠造口与腹膜内结肠造口的安全性与有效性,并确定直肠癌永久性结肠造口最为合适的造口方式。方法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Web of Science、中国知网以及万方数据库等中英文数据库,收集2008年10月至2020年3月国内外公开发表的有关比较LAPR腹膜外造口与腹膜内造口治疗直肠癌的临床研究,由两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筛选符合条件的文献,非随机对照研究采用Newcastle-Ottawa Scale(NOS)量表评价文献质量,评分>5分的研究纳入Meta分析,随机对照研究采用Jadad量表评估。提取文献基本信息及相关结局指标,数据采用Rev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最终纳入14篇文献,其中9篇临床对照研究,5篇随机对照研究,共计1 210例患者。其中腹膜外造口组594例,腹膜内造口组616例,Meta分析结果显示,与腹腔镜腹膜内造口相比,腹腔镜腹膜外造口组造口旁疝发生率(OR=0.14,95%CI:0.08~0.25;P<0.00001),造口脱垂发生率(OR=0.15,95%CI:0.06~0.37;P<0.0001),造口回缩发生率(OR=0.24,95%CI:0.09~0.63;P=0.004)均明显降低;术后住院时间缩短(MD=-0.82,95%CI:-0.97~-0.68;P<0.00001),术后首次排气时间提前(MD=-0.71,95%CI:-0.88~-0.54;P<0.00001),更容易获得排便感(OR=9.67,95%CI:4.40~21.23;P<0.00001),但造口水肿发生率明显升高(OR=1.81,95%CI:1.13~2.92;P=0.01),而两组造口狭窄发生率(OR=0.62,95%CI:0.25~1.50;P=0.29)、造口感染发生率(OR=0.57,95%CI:0.29~1.12;P=0.10)以及造口时间(MD=-0.94,95%CI:-5.69~3.81;P=0.70)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结论LAPR腹膜外造口能明显降低造口相关并发症的发生率,加速患者康复,更容易获得排便感,具有一定的安全性和有效性,建议直肠癌LAPR永久性结肠造口首选腹膜外造口方式。

  • 标签: 直肠肿瘤 腹腔镜 腹会阴联合切除术 结肠造口术 Meta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