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6 个结果
  • 简介: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把生态文明建设放在更为突出的地位。水生态文明是生态文明的重要组成,更是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科学实施湖管理与保护,从根子上解决湖突出问题,是水利行业强监管的突破口,也是打赢湖管理攻坚战的根本举措。分析了我省湖清理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解决湖顽疾的一些措施和取得实效的具体建议,推动全省湖面貌明显改善。

  • 标签: 河湖 监管 举措
  • 简介:摘要目的评估高流量鼻导管(HFNC)治疗成人Ⅰ呼吸衰竭的效果及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总结2017年10月至2019年2月在安徽医科大学附属阜阳医院重症监护室用HFNC治疗的Ⅰ呼吸衰竭成人患者。记录患者的临床特点、HFNC治疗1 h后和24 h后的呼吸参数。避免插管被定义为治疗成功,并将患者分为成功组及失败组。结果75例患者纳入研究,47例(62.7%)治疗成功。HFNC在最初24 h内显著改善了成功组的动脉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呼吸频率(RR)和心率(HR)(P<0.05)。在调整其他临床变量后,急性生理和慢性健康评估Ⅱ(APACHEⅡ)、序贯器官衰竭评估(SOFA)、心源性肺水肿、1 h和24 h的PaO2改善与HFNC治疗成功相关。总体病死率为25.3%(19/75),失败组患者的病死率为67.9%(19/28)。失败组的死亡与升压药的使用和1 h PaO2的无改善有关(P<0.05)。结论HFNC能显著改善急性Ⅰ呼吸衰竭成人患者的生理参数并避免一部分患者气管插管。24 h时氧合无改善是插管的有效预测指标。在失败组中,升压药的使用、氧合无改善与病死率相关。

  • 标签: 成人 呼吸衰竭 高流量鼻导管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腹直肌外侧入路(LRA)治疗垂直剪切骨盆骨折合并腰骶丛神经损伤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8月至2018年8月期间南方医科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骨科收治的37例垂直剪切骨盆骨折合并腰骶丛神经损伤患者资料。男25例,女12例;年龄为18~61岁,平均36.2岁。骨折按Tile分:C1.331例,C25例,C31例。所有患者均采用LRA探查、松解腰骶丛神经并复位骶骨骨折,采用骶前钢板或骶髂关节螺钉固定后环,然后固定前环并处理髋臼骨折。记录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折复位质量、骨折愈合时间及神经肌力恢复情况等。结果本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为105~228 min,平均155.0 min;术中出血量为680~2 440 mL,平均1 070 mL。所有患者术后获1~8年(平均2年)随访。术后骨折复位质量根据Matta评分标准评定:优21例,良12例,可4例,优良率为89.2%。随访期间4例患者骨折复位丢失,1例患者骨折不愈合并复位丢失;其余32例患者骨折均获骨性愈合,愈合时间为8~12周(平均10.1周)。末次随访时根据英国医学研究会神经损伤委员会提出的肌力评价标准评定术后肌力恢复情况:肌力恢复至M5(神经症状完全恢复)22例,肌力恢复至M4(神经症状恢复良好)7例,肌力恢复至M1~M3(神经症状部分恢复)5例,肌力为M0(神经症状无恢复)3例。结论LRA能较好地显露骶髂关节至耻骨联合半骨盆环内侧,可直视下松解骶前受卡压及牵拉的腰骶丛神经,结合下肢牵引可达到骨折的满意复位,是治疗垂直剪切骨盆骨折合并腰骶丛神经损伤的一种较理想手术入路。

  • 标签: 骨盆 骨折 腰骶丛 创伤和损伤 手术入路
  • 简介:摘要目的建立一种模拟临床的中性粒细胞性激素抵抗支气管哮喘(哮喘)小鼠模型并探讨其意义。方法采用屋尘螨(house dust mite,HDM)和脂多糖(lipopolysaccharide,LPS)混合液,气管内给药建立哮喘小鼠模型。将18只雌性C57BL/6小鼠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哮喘组(HDM+LPS)和地塞米松(dexamethasone,Dex)组(HDM+LPS+Dex)。肺功能仪测定小鼠气道阻力,HE染色观察肺组织炎症细胞浸润,过碘酸-雪夫染色(PAS)观察杯细胞增生,瑞氏染色检测BALF炎症细胞总数及分类计数,聚合酶链式反应(PCR)和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肺组织和BALF炎症因子。流式细胞术检测肺组织Th17细胞分化。结果HE染色显示,哮喘组肺组织炎症较对照组显著增高(P<0.05),地塞米松组肺组织炎症较哮喘组稍减轻(P>0.05);BALF细胞分类计数显示,哮喘组炎症细胞(除外嗜酸粒细胞)浸润较对照组显著增加[炎症细胞总数分别为(2797±400)×106/L和(105±75)×106/L,中性粒细胞计数分别为(1151±395)×106/L和(12±6)×106/L,淋巴细胞计数分别为(897±135)×106/L和(11±5)×106/L,巨噬细胞计数分别为(215±51)×106/L和(34±16)×106/L,均P<0.05],地塞米松组肺组织炎症细胞总数及巨噬细胞计数较哮喘组显著下降[炎症细胞总数(1140±418)×106/L vs(2797±400)×106/L,巨噬细胞计数(117±31)×106/L vs(215±51)×106/L,均P<0.05],但淋巴细胞和中性粒细胞计数无统计学意义[淋巴细胞计数(587±208)×106/L vs(897±135)×106/L,中性粒细胞计数(294±134)×106/L vs(1151±395)×106/L,均P>0.05];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结果同样证实,地塞米松组肺组织中性粒细胞浸润较哮喘组不能被有效抑制;哮喘组和地塞米松组气道阻力较对照组均显著增高(P<0.05),但两组间气道阻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哮喘组相比,地塞米松组肺组织Th2炎症指标显著降低(均P<0.05),而Th17细胞炎症指标有升高趋势,Th1炎症指标无显著改善;流式细胞术显示,地塞米松组肺组织Th17细胞浸润较哮喘组显著增多[分别为(5.8±1.9)%和(2.3±0.8)%,P<0.01]。结论成功建立了一种模拟临床的中性粒细胞性哮喘小鼠模型。地塞米松非但不能抑制小鼠中性粒细胞气道炎症和气道高反应性,而且促进Th17细胞分化,印证该哮喘模型存在激素抵抗。

  • 标签: 哮喘 地塞米松 中性粒细胞 Th17细胞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经腹直肌外侧入路显露、松解结合骨盆随意外架牵引复位治疗陈旧性Tile C骨盆骨折的手术技巧及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6月至2018年6月采用经腹直肌外侧入路显露、松解结合骨盆随意外架牵引复位治疗7例陈旧性Tile C骨盆骨折患者资料,男5例,女2例;年龄22~53岁,平均40岁;车祸伤3例,高处坠落伤3例,重物砸伤1例;再次就诊原因:患处疼痛7例、不能行走及坐立3例、双下肢不等长行走跛行3例。陈旧性骨盆骨折Tile分:C14例,C22例,C31例。术前3D打印出1∶1等大完整骨盆模型,设计截骨或松解部位,手术经腹直肌外侧入路显露、松解,结合骨盆随意外架牵引复位钢板螺钉固定。记录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及术后并发症。术后6个月时,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ore,VAS)评价疼痛情况;末次随访时采用Majeed评分评价临床疗效,Mears和Velyvis影像学标准评估骨折复位质量。结果7例患者手术时间140~280 min,平均190 min;术中出血700~2 800 ml,平均1 250 ml。其中6例为一次性完成最终固定手术,1例Tile C3陈旧性骨盆骨折分两期完成手术。7例患者均获得随访,随访时间10~22个月;骨折均愈合,愈合时间6~12周,平均8周。术后6个月时,7例患者的VAS评分由术前的平均6.4分改善到平均0.7分;末次随访时,Majeed临床疗效评分由术前的平均60分改善到85分,Mears和Velyvis影像学标准评价满意率达85.7%(6/7)。术后1例出现闭孔神经症状,于3个月内恢复;1例患肢仍残留1 cm短缩畸形;无一例发生骨折再移位、骨不连等并发症。结论经腹直肌外侧入路前方显露能充分截断畸形愈合的骨盆,并能有效松解周围软组织,手术创伤小、神经血管损伤风险小;结合骨盆随意外架多方向牵引,能有效复位骨折脱位,从而矫正骨盆畸形,达到预期效果。

  • 标签: 骨盆 骨折 骨折固定术,内
  • 作者: 吕雪 李昊 刘红彦 侴海燕 李涛 周武
  • 学科: 医药卫生 >
  • 创建时间:2020-08-10
  • 出处:《中华医学遗传学杂志》 2020年第04期
  • 机构: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人民医院)健康管理科,郑州 450003 ,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人民医院)整形外科,郑州 450003 ,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人民医院)医学遗传研究所,郑州 450003 ,河南省人民医院、华中阜外医院、郑州大学华中阜外医院医学检验科,郑州 450003 ,河南省人民医院(郑州大学人民医院)皮肤科,郑州 450003
  • 简介:摘要目的对1个隐性营养不良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家系进行基因检测及产前诊断。方法利用PCR-Sanger测序技术检测患者COL7A1基因的全部外显子及其侧翼区的潜在变异,之后进行家系验证及产前基因诊断。结果Sanger测序显示患者COL7A1基因存在c.7289delC(p.Pro2430Glnfs*36)及c.7474C>T(p.Arg2492*)复合杂合变异,分别遗传自其母亲和父亲,在100名健康对照中未检测到上述变异。产前诊断胎儿COL7A1基因c.7289位置未见变异,c. 7474位置存在C>T杂合变异,判断为携带者。结论明确了1例隐性营养不良大疱性表皮松解症家系COL7A1基因的致病性变异,并成功进行了产前诊断。

  • 标签: 隐性营养不良型大疱性表皮松解症 COL7A1基因 产前诊断 基因检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