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5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完全右半-左半劈离式肝移植在成人-成人或成人-大体重儿童中的临床应用。方法回顾2019年1月至12月间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完成的4例完全右半-左半劈离式肝移植的供受者临床资料,分析劈离式肝移植的手术方式、冷缺血时间、手术时间、术中输血量,观察患者术后并发症及相关预后。结果4例完全右半-左半劈离式肝移植的受者包括3例成人和1例大体重儿童(45 kg),年龄范围14~48岁,体重范围45~61 kg,终末期肝病模型评分分别为21、12、41和30分。移植物质量与受者体质量比为0.85%~1.35%。冷缺血时间457~650 min,手术时长460~575 min。4例患者移植术后早期肝功能恢复顺利,均未出现小综合征。随访至术后6个月,其中1例出现胆道吻合口漏,经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治疗后治愈;1例出现胆道狭窄,经皮穿刺胆道引流术治疗后反复胆道感染;1例术后6个月死于肺部感染。结论在严格病例选择的情况下,可以开展完全右半-左半劈离式肝移植。

  • 标签: 肝移植 劈离式 完全右半肝-左半肝 技术改良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单孔腹腔镜左外叶供获取术在小儿活体肝移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1例行小儿活体肝移植供者和受者的临床资料;供者男,年龄28岁,体质量为62 kg,身高为174 cm,体质量指数(BMI)为20.5 kg/m2。受者为供者女儿,年龄1岁,体质量为9 kg,身高为75 cm,BMI为16.0 kg/m2。供者行单孔腹腔镜左外叶供获取术。受者由同一手术团队行活体肝移植。观察指标:(1)术中情况。(2)术后情况。(3)随访情况。结果(1)术中情况。供者成功行单孔腹腔镜左外叶供获取术,术中经脐顺利放置单孔腹腔镜套筒,手术时间为240 min,供热缺血时间为3 min,术中出血量为40 mL,供质量为233.6 g,修正移植物与受者体质量比为2.60%。受者顺利行活体肝移植。(2)术后情况。供者于术后首日开始进食流质饮食,实验室检查结果:丙氨酸转氨酶(ALT)为239 U/L、天冬氨酸转氨酶(AST)为116 U/L、谷氨酰转移酶(GGT)为53 U/L、总胆红素(TBil)为22.57 μmol/L;于术后第2天进食优质蛋白质饮食,并适度下床活动;术后第3天,腹腔引流液呈淡红色,行腹部B超检查结果未发现术区积液,拔除腹腔引流管;于术后第4天出院。受者于术后2周肝功能恢复正常。(3)随访情况。供者于出院后2周行门诊随访,实验室检查结果:ALT为44 U/L、AST为25 U/L、GGT为53 U/L、TBil为9.22 μmol/L。供者和受者术后6个月内均无胆瘘、血管并发症等Clavien-Dino分级≥Ⅱ级并发症发生。结论单孔腹腔镜左外叶供获取术可应用于小儿活体肝移植。

  • 标签: 胆道闭锁 门静脉高压症 小儿活体肝移植 解剖性肝段获取术 腹腔镜检查,单孔
  • 简介:摘要目的总结本中心腹腔镜活体肝移植供切取的临床效果和技术改进,探讨活体肝移植供者全腔镜手术的临床特点和价值。方法回顾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肝移植中心2019年7月至2020年7月实施的76例全腹腔镜下活体肝移植供切取手术的临床资料。对76例供者及其移植物的围手术期相关数据进行分析。对吲哚菁绿荧光显像在胆道劈分以及改进后的血管切开闭合器在静脉离断中应用临床效果进行初步的统计和分析。结果76例全腹腔镜活体供获取手术中,不包含中静脉的右半获取7例,左半获取12例(6例包含中静脉),左外叶获取55例,单独段(Ⅱ段)获取2例。所有供者手术均未输血,1例左外叶供者术后门静脉右支血栓形成,行开腹门静脉右支(经左支残端)取栓术,术后顺利恢复出院;余供者术后均无Clavien-Dino分级Ⅱ级以上并发症发生。除最初8例腹腔镜下左外叶切取术中未施行胆道造影外,其余68例腹腔镜供者手术均采用ICG荧光显像实时引导下离断胆道。69例供者手术(左及右肝移植物)采用改进的直线型血管闭合器(one-side stapler)离断静脉,仅3例需进行流出道的补片延长性重建。结论具备丰富的活体肝移植供者开腹获取手术和一定的腹腔镜肝脏手术经验是开展腹腔镜活体供获取手术的基础。对于腔镜下的胆道和静脉的离断,采用新的方法和器械有助于保障临床效果的同时提高手术操作的便捷性。

  • 标签: 肝移植 腹腔镜检查 供者
  • 简介:摘要移植后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PTLD)是肝移植术后最常见的肿瘤性并发症之一,并可能导致肝移植术后的受者死亡。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成功对儿童活体肝移植术后PTLD累及受者重建中静脉病灶开展切除术1例,术后随访6个月,无复发或新发病灶。作为一种危及受者生命的并发症,对于单发的、可切除的肿块,积极的手术切除是一种安全可行的治疗手段。

  • 标签: 肝移植 移植后淋巴细胞增生性疾病 肝中静脉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吲哚菁绿荧光引导腹腔镜解剖性段获取术在小儿活体肝移植中的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回顾性描述性研究方法。收集2019年12月至2020年1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收治的2例行活体肝移植患儿和2例供者的临床资料。病例1,女,年龄为1岁,体质量为8.7 kg。供者为患儿父亲,年龄为35岁,体质量为93.1 kg。病例2,男,年龄为1岁,体质量为7.5 kg。供者为患儿父亲,年龄为39岁,体质量为84.0 kg。2例供者均行吲哚菁绿荧光引导腹腔镜解剖性段获取术获取供。观察指标:(1)供者手术情况。(2)供者术后情况。(3)受者术后情况。(4)随访情况。采用电话、门诊、短信、微信方式进行随访。供者于术后第1、3、6个月随访1次,了解肝功能恢复情况。受者于术后每周随访1次,了解移植物功能情况,以及排斥反应、胆汁漏、胆道狭窄、血栓形成、血管狭窄等并发症发生情况。随访时间截至2020年7月。结果(1)供者手术情况。病例1供者总手术时间为234 min,供减体积处理时间为40 min,术中出血量为60 mL,未输血。经减体积处理后供实际质量为225.2 g。病例2供者总手术时间为220 min,供减体积处理时间为40 min,术中出血量为40 mL,未输血。经减体积处理后供实际质量为178.0 g。(2)供者术后情况。病例1供者丙氨酸氨基转移酶(ALT)、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AST)、总胆红素(TBil)于术后第2天达到峰值,分别为493 U/L、186.0 U/L、30.66 μmol/L,于术后第3天下降为388 U/L、90.9 U/L、22.57 μmol/L;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为术后2 d、术后首次进食流质食物时间为术后1 d、术后拔除腹腔引流管时间为术后3 d、术后住院时间为4 d、围术期无≥Clavien-Dindo Ⅱ级并发症发生。病例2供者ALT、AST、TBil于术后第1天达到峰值,分别为602 U/L、454.6 U/L、30.49 μmol/L,于术后第4天下降为355 U/L、55.7 U/L、20.65 μmol/L;术后首次下床活动时间为术后2 d、术后首次进食流质食物时间为术后1 d、术后拔除腹腔引流管时间为术后3 d、术后住院时间为5 d、围术期无≥Clavien-Dindo Ⅱ级并发症发生。(3)受者术后情况。病例1 ALT、AST、TBil于术后第1天达到峰值,分别为670 U/L、288.7 U/L、22.13 μmol/L,于术后第14天下降为54 U/L、33.0 U/L、5.75 μmol/L;术后住院时间为20 d,围术期无≥Clavien-Dindo Ⅱ级并发症发生。病例2 ALT、AST、TBil于术后第1天达到峰值,分别为520 U/L、93.9 U/L、31.42 μmol/L,于术后第14天下降为87 U/L、60.8 U/L、11.51 μmol/L;术后住院时间为25 d,围术期无≥Clavien-Dindo Ⅱ级并发症发生。(4)随访情况。2例供者均获得术后1、3、6个月随访,术后1个月随访肝功能恢复至正常水平,术后3个月及6个月随访肝功能未见异常。2例受者均获得术后每周随访。随访期间,移植物功能均正常,均未发生排斥反应、胆汁漏、胆道狭窄、血栓形成、血管狭窄等并发症。结论吲哚菁绿荧光引导腹腔镜解剖性段获取术应用于小儿活体肝移植安全、可行,可由具有丰富腹腔镜供获取手术经验的团队施行。

  • 标签: 器官移植 小儿肝移植 解剖性肝段获取术 吲哚菁绿荧光 腹腔镜检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