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科分类
/ 1
10 个结果
  • 简介:【摘要】目的:精神科患者多伴有睡眠障碍,本文分析对此类患者实施PDCA护理模式的应用效果。方法:抽取2022年11月-2023年11月期间我院精神科收治的患者80例,以盲分法分组,接受精神科常规护理的40例患者为对照组,接受PDCA护理模式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比指标:睡眠情况(包括每晚睡眠时间和入睡时间),PSQI量表评分及SAS量表评分情况。结果:干预前,两组患者各项指标对比差异均不明显(P>0.05);干预后,两组相比,观察组患者每晚睡眠时间更长,入睡时间用时更短,SAS量表及PSQI量表评分均更低(P<0.05)。结论:对精神科患者护理时,应用PDCA护理模式可改善患者负面情绪及睡眠质量。

  • 标签: PDCA护理模式 精神科 睡眠质量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新生儿疾病诊治中心诊断的169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病情轻重分为重症组及普通组,收集所有患儿临床资料并统计分析,总结重症化脓性脑膜炎的特征。结果169例患儿中,重症组43例(25.4%),普通组126例(74.6%);重症组治愈21例,存在并发症10例,放弃治疗死亡9例,临床死亡3例;普通组治愈98例,存在并发症17例,自动出院11例,随访2例死亡。重症组与普通组呼吸衰竭、惊厥、意识障碍、血C-反应蛋白水平、脑脊液培养阳性、振幅整合脑电图重度异常、脑脊液/血清糖比值、影像学脑实质异常及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重症化脓性脑膜炎不仅具有脑膜炎表现,还存在脑实质受损和(或)脑功能衰竭的临床特征,病情危重、病死率高、并发症多,对此类患儿应加强管理、及早识别、精准诊治,以期改善预后。

  • 标签: 婴儿,新生 脑膜炎,细菌性 高危因素 特征
  • 简介:摘要目的比较不同诊断标准对早产儿支气管肺发育不良(bronchopulmonary dysplasia,BPD)诊断和分级的影响,以及两种新诊断标准的一致性。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收集2020年1~12月郑州大学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诊疗中心收治的胎龄<32周早产儿临床资料,分别按照早产儿BPD的2001 NICHD标准、2018 NICHD标准和2019 NRN标准进行诊断和分级,采用χ2检验比较不同标准BPD的诊断率和病死率,采用Kappa系数检验比较2018 NICHD标准和2019 NRN标准两种新诊断标准的一致性。结果共纳入231例胎龄<32周早产儿,男130例,女101例,死亡9例。按照2018 NICHD标准,BPD组97例(42.0%),Ⅰ级16例,Ⅱ级44例,Ⅲ级31例,ⅢA级6例;非BPD134例(58.0%)。BPD的整体诊断率2001 NICHD标准(112/231,48.5%)、2018 NICHD标准(97/231,42.0%)和2019 NRN标准(91/231,39.4%)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级BPD(2018 NICHD标准包括Ⅲ级+ⅢA级)诊断率,2001 NICHD标准(76/231,32.9%)高于2018 NICHD标准(37/231,16.0%)和2019 NRN标准(15/231,6.5%),2018 NICHD标准高于2019 NRN标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BPD整体病死率3种标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Ⅲ级BPD病死率,2001 NICHD标准(3/76,3.9%)低于2018 NICHD标准(9/37,24.3%)和2019 NRN标准(3/15,2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8 NICHD标准和2019 NRN标准对BPD整体诊断高度一致(Kappa值=0.946),阳性一致率93.8%(95%CI 85.5%~97.5%);但对BPD的分级诊断一致性较弱(Kappa值=0.597)。结论早产儿BPD的2001 NICHD标准已不适用,重度BPD诊断率过高,因而重度BPD病死率最低;2018 NICHD标准全面、细化,2019 NRN标准简单、易实施,两种新标准对BPD的整体诊断高度一致,但分级诊断一致性较弱。

  • 标签: 支气管肺发育不良 诊断标准 婴儿,早产 诊断率 一致性
  • 简介:摘要对1例新生儿中央轴空病的临床特点及家系中5例患者进行RYR1基因变异分析,明确其可能的致病原因。方法对先证者进行病史和家族史询问以及详细的临床检查。应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对患儿进行基因变异分析,并应用Sanger测序法对变异基因的家系分布进行验证。结果全外显子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RYR1基因存在c. 14591 A >C(p.Tyr4864Ser)错义变异,未见该位点变异的相关性报道;Sanger测序结果显示先证者父亲、祖父、大姑、二姑的RYR1基因均存在c. 14591 A >C(p.Tyr4864Ser)错义变异。根据美国医学遗传学与基因组学学会遗传变异分类标准与指南,RYR1基因c. 14591 A >C判定为可能致病变异(PM2+PM5+PP1+PP3)。结论RYR1基因c.14591 A >C(p.Tyr4864Ser)可能是该家系遗传学病因,基因检测有助于明确诊断。新变异的检出丰富了RYR1基因的变异数据库。

  • 标签: 中央轴空病 RYR1基因 基因变异
  • 简介:摘要本文报道2例新生儿期发病的甘氨酸脑病患儿,主要表现为反应差、肌张力低下、呼吸节律改变、惊厥及打嗝等,并且症状在短期内进行性加重,治疗效果差,均因呼吸衰竭死亡。基因检测分别发现GLDC基因和AMT基因突变,均为甘氨酸脑病的致病基因。新生儿期发病的甘氨酸脑病预后差、病死率高,临床医生应提高对该病的认识。

  • 标签: 甘氨酸脑病 婴儿,新生 GLDC基因 AMT基因
  • 简介:摘要目的探讨新生儿重症化脓性脑膜炎的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选取2014年1月至2017年12月本院新生儿疾病诊治中心诊断的169例化脓性脑膜炎患儿为研究对象,依据病情轻重分为重症组及普通组,收集所有患儿临床资料并统计分析,总结重症化脓性脑膜炎的特征。结果169例患儿中,重症组43例(25.4%),普通组126例(74.6%);重症组治愈21例,存在并发症10例,放弃治疗死亡9例,临床死亡3例;普通组治愈98例,存在并发症17例,自动出院11例,随访2例死亡。重症组与普通组呼吸衰竭、惊厥、意识障碍、血C-反应蛋白水平、脑脊液培养阳性、振幅整合脑电图重度异常、脑脊液/血清糖比值、影像学脑实质异常及并发症发生率、病死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重症化脓性脑膜炎不仅具有脑膜炎表现,还存在脑实质受损和(或)脑功能衰竭的临床特征,病情危重、病死率高、并发症多,对此类患儿应加强管理、及早识别、精准诊治,以期改善预后。

  • 标签: 婴儿,新生 脑膜炎,细菌性 高危因素 特征
  • 简介:摘要在中职课堂中,教师在平时的教学中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平时的学习中,教师要多了解学生的兴趣点,在学生感兴趣的基础上进行教学,这样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同时在学习中教师要经常多和学生进行沟通,在沟通中提升学生的就业能力和操作能力。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要不断从创新教学模式,在平时的教学中要让学生明确课堂中的任务,要在平时的学习中营造一种良好的学习氛围。

  • 标签: 中职学校 实训课 教学方法
  • 简介:摘要新时代的号角已经吹响,德才兼备的素质教育成为中职教育的主流。面对新形势的新要求,中职教师需要与时俱进,采取多渠道、多方式、多层面的角度为学生设置德育活动,才能塑造出全面发展的中职学生。本文从七个方面,探索为中职学生开展德育活动的途径。

  • 标签: 七彩德育 中职学生 德育 全面发展
  • 简介:摘要实训教学在中职教学中占重要比重,教师要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入手,做好学生的职业规划,让学生可以对自己有一个更加清楚地定位,通过自己的教学,让学生在学习中获得更多的收获。

  • 标签: 中职 实训教学 四步教学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