伏牛山文化圈与五四以来河南作家的小说创作刍议——以徐玉诺、姚雪垠、阎连科为例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6-16
/ 1
豫西南的伏牛山文化圈,既受中原文化、荆楚文化、三秦文化的影响,又有巴蜀文化甚或西域文化的基因,经过数千年的融合、积淀,形成了风气兼南北,语言杂汉楚的伏牛山文化。其多元、包容和开放品格深深影响了一代代作家的创作。五四以来的徐玉诺、姚雪垠、阎连科等现代伏牛山作家,虽然创作个性迥然有别,但他们的艺术理路却有着广泛的一致性:一方面,他们和本土民间(主要是农民)、本土艺术(古代文化、民歌、戏曲、曲艺)保持着血肉联系,自觉地或下意识中担当着伏牛山文化传承人的角色,在本土的文化资源中汲取营养;另一方面,伏牛山文化中固有的南北兼容、勾连东西的开放品格,促使他们在艺术上不固守自己的一隅"领地",而是以宽广的艺术情怀,在走出大山后,积极吸纳外来文化元素,大胆探索适合于自己的艺术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