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电系统中飞轮和蓄电池混合储能的控制策略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5
/ 2

风电系统中飞轮和蓄电池混合储能的控制策略

陶文

中国能源建设集团投资有限公司华东分公司

安徽省合肥市

230001

摘要:风电系统具有天然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对电网的稳定运行构成挑战。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混合储能技术逐渐进入人们的视野。飞轮和蓄电池作为混合储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各自具有独特的优点和适用场景,如何合理设计控制策略,充分发挥两者的优势,提高风电系统的稳定性和经济性,成为当前研究的热点。

关键词:风电系统;飞轮和蓄电池;混合储能;控制策略

1混合储能系统概述

风电系统中的混合储能系统结合了飞轮和蓄电池两种储能方式,旨在弥补风电的间歇性和不稳定性,提升电网的稳定性和可靠性。飞轮储能以其高功率密度、快速响应和长寿命等特性,适用于处理短期、高频次的功率波动;而蓄电池储能则以其高能量密度和长时间的储能能力,适合应对长时间、低频次的能量需求。因此,混合储能系统的设计需要充分考虑到这两种储能方式的特性,并结合风电系统的实际需求,制定合适的控制策略。

2控制策略设计原则

2.1优化储能系统的利用率

混合储能系统的控制策略应优先考虑如何最大化利用飞轮和蓄电池的储能能力。在风电系统中,应根据实时的功率波动情况和储能系统的状态,灵活调整飞轮和蓄电池的充放电策略,确保两者能够在最佳状态下协同工作,减少能源的浪费和系统的损耗。

2.2平衡经济性和稳定性

在设计混合储能系统的控制策略时,需要综合考虑经济性和稳定性两个方面的因素。一方面,应尽量减少储能系统的投资和运行成本,提高风电系统的经济效益;另一方面,应确保风电系统的稳定运行,避免因功率波动过大而对电网造成冲击或影响供电质量。

2.3提高响应速度和精度

由于风电系统的功率波动具有随机性和快速变化的特点,因此混合储能系统的控制策略应具备较高的响应速度和精度。通过优化控制算法和参数设置,可以提高储能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精度,从而更好地适应风电系统的需求变化。

2.4考虑储能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储能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是风电系统稳定运行的重要保障。在控制策略设计中,应充分考虑储能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因素,包括储能设备的寿命管理、温度控制、过充过放保护等,以确保储能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3风电系统中飞轮和蓄电池混合储能的控制策略

3.1基于功率预测的优化调度

基于功率预测的优化调度是风电系统中飞轮和蓄电池混合储能控制策略的一种重要方法。该策略通过引入先进的功率预测技术,对风电系统的输出功率进行实时预测,并根据预测结果对飞轮和蓄电池的充放电进行优化调度。

首先,通过对风电场的历史数据进行分析和建模,可以构建出精确的功率预测模型。该模型能够综合考虑风速、风向、气温等多种气象因素,对风电系统的输出功率进行准确预测。然后,根据预测结果,结合飞轮和蓄电池的储能特性,制定出合理的充放电策略。

在功率波动较小的情况下,可以优先利用飞轮进行储能和释能,利用其高功率密度和快速响应的特性,实现对风电系统输出功率的平滑调节。而在功率波动较大或持续时间较长的情况下,可以启动蓄电池进行储能,利用其高能量密度和长时间的储能能力,满足风电系统的能量需求。

通过基于功率预测的优化调度策略,可以实现对飞轮和蓄电池储能系统的精确控制和高效利用,提高风电系统的稳定性和经济性。同时,该策略还可以根据风电系统的实际运行情况进行动态调整,以适应不同场景下的需求变化。

3.2自适应协调控制

自适应协调控制是风电系统中飞轮和蓄电池混合储能的另一种重要控制策略。其核心思想是根据风电系统的实时运行状态和储能设备的状态,动态调整飞轮和蓄电池的充放电策略,以实现两者的协同工作和优化运行。

风电系统的实际运行状况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风速变化、设备故障等。因此,设计一种自适应协调控制策略对于确保风电系统的稳定运行至关重要。该策略的核心在于根据风电系统的实时运行状态和储能设备的状态信息,动态调整飞轮和蓄电池的充放电策略。具体而言,控制系统会实时监测风电系统的输出功率、飞轮和蓄电池的充放电状态以及设备健康状况等信息。当风速突变导致功率波动增大时,控制系统能够迅速响应,调整飞轮和蓄电池的出力比例。例如,当风电系统输出功率突然下降时,控制系统会立即增加飞轮的放电量,以弥补功率缺口;同时,减少蓄电池的放电量,以保留足够的能量应对后续的功率需求。这种动态调整有助于快速平抑功率波动,保持风电系统的稳定运行。此外,在设备故障或储能设备容量不足的情况下,控制系统也能发挥重要作用。当设备出现故障时,控制系统会立即识别并隔离故障设备,避免故障扩散对系统造成更大影响。同时,控制系统会根据剩余储能设备的容量和状态信息,优化能量分配方案,确保风电系统的稳定运行。通过这种自适应协调控制策略,能够有效应对风电系统运行中的各种不确定性因素,提高系统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3.3能量管理与经济性分析

在风电系统中,飞轮和蓄电池混合储能的能量管理策略是控制策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工作原理主要是通过对风电场的实时运行数据进行收集和分析,结合储能设备的状态信息和能量特性,制定出合理的能量分配和调度方案。具体而言,能量管理策略会根据风电系统的输出功率预测、负荷需求预测以及储能设备的充放电状态等信息,进行实时决策和调度。当风电系统的输出功率大于负荷需求时,能量管理系统会控制飞轮和蓄电池进行充电,以储存多余的电能;而当风电系统的输出功率无法满足负荷需求时,能量管理系统则会控制飞轮和蓄电池进行放电,以补充电能缺口。通过这种能量管理策略,可以实现对风电系统能量的高效利用和平衡,提高风电系统的稳定性和经济性。此外,在能量管理策略中还需要考虑到经济性因素。通过优化储能设备的充放电策略,减少不必要的能量损耗和浪费,可以降低风电系统的运行成本。同时,还需要综合考虑储能设备的投资成本、维护成本以及使用寿命等因素,以制定出具有经济可行性的控制策略。因此,在能量管理策略的设计中,需要综合运用优化算法、经济分析等方法,以实现风电系统能量管理的最优化和经济化。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提高风电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还能够降低系统的运行成本,促进风电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3.4智能故障诊断与维护

在风电系统中,飞轮和蓄电池混合储能系统的稳定运行对于整个风电场的可靠性至关重要。因此,智能故障诊断与维护策略的引入,能够极大提升系统的可维护性和运行效率。通过集成先进的传感器和监测设备,可以实时监测储能设备的运行状态和性能参数,从而及时发现潜在故障。当系统检测到异常信号或参数偏离正常范围时,会立即触发故障诊断机制。基于机器学习或深度学习等智能算法,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可以准确识别故障类型和位置。随后,维护人员可以根据系统提供的故障信息和维护建议,迅速采取相应措施,避免故障进一步扩大影响风电系统的正常运行。此外,通过定期对储能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可以延长其使用寿命和提高性能稳定性。智能故障诊断与维护策略的应用,不仅降低了人工巡检的成本和风险,还提高了风电系统的可靠性和经济性。

结语:

总之,风电系统中飞轮和蓄电池混合储能的控制策略是实现风电系统高效稳定运行的关键。通过基于功率预测的优化调度、自适应协调控制以及能量管理与经济性分析等方法,可以充分发挥飞轮和蓄电池的优势,提高风电系统的响应速度和精度,确保系统的稳定运行。同时,还需要综合考虑经济性和可靠性等因素,以制定出更具实际应用价值的控制策略。

参考文献:

[1]迟英新,赵志刚,徐洪伟等.风电系统中飞轮和蓄电池混合储能的控制策略[J].沈阳工程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1).

[2]刘宇宸.飞轮--蓄电池混合储能系统调频特性研究[D].华北电力大学,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