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余管理基本理论及其研究综述

/ 2

盈余管理基本理论及其研究综述

宋晨辉 张天

(河北大学管理学院 河北保定 071000)

一、引言

2020年6月,瑞幸咖啡利用和关联方制造虚假销售合同做大盈余迅速崛起后匆匆退市,结束400多天的纳斯达克上市之旅。2023退市第一股,ST凯乐连续五年财务造假,被认定为存在虚假收入……企业活动中盈余管理屡见不鲜。而早在上世纪80年代西方国家开始涉入这一研究方面,我国则略晚,在90年代证券市场建立后才开始展开研究。对盈余管理的研究大部分基于某一特定动机,因此本文试图从盈余管理概念及基本特征出发,对企业盈余管理相关动机的文献进行回顾和梳理,并在最后提出潜在的研究切点。

二、盈余管理概念及基本特征

关于盈余管理的概念界定国内外有以下几种比较成熟权威的解释:一William R.Scott(1997)指出盈余管理是在合法范围内,也就是在规定的企业会计准则中,选择适当的会计政策影响财务信息,使得经营者自身利益或企业价值EV达到最大。并且顾兆峰(2000)广义上的盈余管理是基于此的。二Schipper Katherine(1989)他的观点是,盈余管理是一种行为过程,对财务信息的粉饰,其对象不仅限于净利润,财务报表中的其他项目甚至附注都有可能成为操作的对象,本质上是基于报酬动机管理层利益而控制财务报告。而国内学者顾兆峰(2000)基于狭义上的盈余管理也是这样理解的。三是国内学者魏明海(2000),以盈余管理两种观点经济收益观以及信息观综合来看待,基于信息不对称理论,企业管理层利用自身的优势操作会计数据企业会计相关者造成逆向选择,为改变财务报告而做出判断和会计选择的过程。四是余秀丽和黄种杰(2009)从纳税筹划的角度对盈余管理与盈余操纵、盈余造假做了区分并重新界定,强调盈余管理是在合法合规的前提下,管理者事前预测并做出有利会计政策,达到管理者盈余预期实现公司价值最大化的目标的行为。

基于以上得出盈余管理的四大特征,只是改变实际盈利在不同会计期间的反映和分布;存在真实收益与会计数据信息含量问题;主体是企业的高管理层,并且在全民创业、万众创新环境下会在研发创新投入过程中实施更多的操纵盈余管理;它的客体是06年最新会计准则、会计政策、会计估计和时点选择。会税差异会使得核算损益时企业做出盈余管理,债务法计算所得税,在会计政策和会计估计上有了更多的选择权相比于应纳税额来说更有利于盈余管理操作。 

三、资本市场动机

基于资本市场动机,处于融资困境的企业会通过盈余管理对利润进行调节,并增加会计盈余的信息含量。

(一)IPO动机、新股发行市场化

23年修正版证券法规定要具备良好的财务状况和盈利能力,才能上市。林智章和黄兴挛(2019)认为存在在首次公开募股过程中,企业借助盈余管理这一行为上市, 或者达到发行价格高的股票。王妍(2020)指出瑞幸公司通过IPO上市的形式来募资,实现战略发展,分析了盈余管理在其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此外,注册制使科创板上市的公司有着争夺增量资金的优势,而杜兴强(2023)等实证证实了新股发行市场化增强了在A股主板上市同行业公司的盈余管理动机。

(二)扭亏

魏涛、陆正飞等(2007)研究上市公司盈余管理动机发现处于赔本状态的公司其目的达到扭亏防止亏损等,而高盈利水平公司则利用盈余管理避免利润下降达到利润平滑的目的;林永坚(2015)指出很多处于不利状态亏损、处于特别处理的公司实施盈余管理这一行为来扭亏为盈从而实现上市资格。

(三)分析师预测动机

Myers和Skinner(1999)采用时间序列的方法研究了盈余门槛对经理人的重要性,得出结论:经理人员通过平滑报告盈余达到盈余持续增长的目的以满足预期。孙光国等(2023)指出,ESG评级的提出尤其受到具有信息能力和专业性的分析师的关注。分析师可以追踪并报告企业的ESG信息,以及外部利益相关者和利润预测,从而减少信息不对称。ESG 评级软监管虽然抑制了企业应计盈余管理,但促使企业向监管难度更大的真实盈余管理转变。

四、契约动机

按照现代公司理论,公司从本质上来说是股东、管理者、政府等各个利益相关者形成的契约组合群,不同利益相关者之间都存在一种契约关系。

(一)公司债务契约

轩梦月(2019)指出如果企业存在债务违约情况,企业在违约前一年度或违约年度进行盈余管理,并且公司债务契约与这一行为成正比例。叶陈毅黄灿等(2023)对沪深A股债务违约上市企业研究指出,存在盈余管理的上市企业为掩盖债务违约行为而加大社会责任报告披露程度。                                                                                                                                                                                                                                                                                                                                                                                                                                                                                                                                                                                                                                         

(二)管理者报酬契约

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管理者的报酬往往受企业的业绩的影响,管理局就有动机通过盈余管理这一行为利用自身优势达到自身短期报酬的最大化目标。斯考特提到了经典的healy分红计划,谢海东(2018)通过研究 110家借壳上市企业实证发现,业绩承诺未必对产生正向的经济成果,过度的业绩承诺会适得其反,管理者使用盈余管理达到目标。李诗瑶等(2020)研究发现基于业绩回报的攀比心理会引诱管理层主要采用真实活动调节公司的盈余以取得理想工资报酬 。

五、政治成本动机

政治环境是外部环境中重要的外在因素,其改变会有一定的政治成本。企业面临的政治成本是根据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尤其受到政治关注度较高的垄断或接近垄断的企业,会计数据受到一定相关部门的管制和监控,盈余处于过高或过低都会受到政策的限制从而影响运营成本,并且规模获利能力越强的向下盈余避税降低政治成本的可能越大。Monem(2003)以修正的琼斯模型将澳大利亚与加拿大金矿公司的会计信息进行对比研究发现,采用降低盈余的方式减少政治成本,调增盈余的方式实现目标。李增福(2011)等指出政府的监督以及对国企更多的社会责任要求,使得国企政治成本高于非国企。

六、研究展望与述评

本文从盈余管理的概念及基本特征出发,基于各样复杂的动机,以动机角度对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了总结,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与较早的西方盈余管理来说由于制度背景不同存在个性化问题。因此,我国上市公司的盈余管理不可以照搬西方的基本理论,仍是一个可以深入发掘的学术研究领域。

对于未来可能的盈余管理的研究得有以下几点:第一,样本来源方面,国内研究大部分为主板市场,我国多层次证券市场体系逐步健全,深交所主板与中小板并板,未来可以更多地对创业板市场展开分析。第二,现在研究已不仅局限对盈余管理某个项目的变动上,目前的趋势是考虑盈余管理影响因素的影响效果,比如媒体关注、审计风险、公司治理机制、地域文化等这些领域对盈余管理的影响。王福胜(2021)从媒体关注的角度,认为网络平台的传播搜索量增加反常,会使得管理层处于一定的心理承受能力下,容易出现迎合市场的盈余管理动机。郝恩琪等(2023)以离婚率的角度探究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影响,拓展了文化对这一领域影响的研究,未来的研究也可以从其他文化视角出发。第三,在对不同动机的盈余管理的计量上追求更为严谨的方法的基础之上,可以根据盈余管理程度、分布规律或是特殊项目变化趋势的研究结果提出有个性性、建设性和可执行性的建议,这些建议能过作为对政府相关部门的监督管理和意见改进,利益相关者的判断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