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计量检定与校准质量的方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4
/ 2

提高计量检定与校准质量的方法

王兵

德州市产品质量标准计量研究院 山东省德州市 253000

摘要:计量检定,简称检定,是查明和确认计量器具是否符合法定要求的程序,它包括检验标记和颁发检定证书,在计量工作中具有重要地位,是统一量值,保证计量器具准确性和一致性的重要措施;它是数量传递或数量溯源的重要形式。它是为国民经济建设提供计量保障的重要条件。它是国家监督国家计量的一种手段。它是计量学最重要的实际应用之一,也是计量部门最基本的任务之一。计量检定是确保测量结果准确可信的关键环节,对于各行业的质量控制和产品认证至关重要。在当前科技快速发展和产业结构不断升级的背景下,计量检定工作更显其重要性

关键词:计量检定;校准;质量;提高方法

引言

计量检定与校准管理是检测机构的一项重要管理工作,对检测机构的发展起着关键作用。检测机构的设备一旦出现问题,就无法保证最终检测结果的科学性和准确性,对检测机构的公信力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因此业内应不停地加大研究计量检定与校准工作的质量。

1.质量管理体系在计量检定机构中的作用

1.1提高检测精度

在提高检测精度方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应用可以规范计量检定机构的检测程序和检测标准,有效控制检测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误差和偏差,从而提高检测精度。在实际操作中,计量检定机构可以按照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逐步完善自身的检测标准和流程,提高质量控制水平,及时发现和纠正潜在的检测不合格问题,从而提高检测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1]

1.2提高管理水平

在提高管理水平方面,质量管理体系的应用可以使计量检定机构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加强管理水平。通过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计量检定机构可以制定和实施管理程序和标准,实现管理活动的优化和规范化。计量检定机构也可以通过各种内外部审核和评价来改进和提高自身的管理水平,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绩效。除此之外,质量管理体系的应用还能够促进计量检定机构内部员工的合作和沟通,加强对工作目标的认识和追求,进一步提高管理水平和组织效能。

2.当前计量检定工作现状分析

2.1计量检定的执法力度不够严厉

执法不够严格是当前计量检定工作面临的一个重要问题。在计量检定中,执法力度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市场秩序和公平竞争的维护。目前的情况表明,一些企业或事业单位可能对计量检定法规漠不关心或逃避。这主要体现在监管部门对违规行为的处罚力度相对较轻,执行力度不够严格,导致部分企业没有足够的动力主动遵守计量检定标准。另外,缺乏严厉的执法力度可能引发一系列问题,包括产品质量难以保障、市场竞争不公平、消费者权益难以维护等。

2.2计量检定工作人员专业素养不足

科学技术的飞速进步促使测量仪器的更新换代越来越快。因此,对计量检定人员的专业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但目前结合实际情况深入分析发现存在的问题有:(1)部分工作人员在计量检定方面的相关知识缺乏。计量检定涉及多个学科,包括物理、数学、工程等,要求操作人员具备扎实的基础知识。然而,部分人员可能未能及时更新自己的知识体系,导致在面对新型设备或技术时显得力不从心,无法适应时代发展以及变化要求。(2)一些工作人员业务技能不够熟练,计量检定工作需要高度的仪器使用技能,包括精准的调校、灵活的操作和准确的数据采集。然而,由于一些操作人员未接受过系统的培训或缺乏实践经验,在实际操作中可能出现误差,影响了检定结果的可信度[2]

3.计量检定与校准质量的提升方法

3.1人员管理

建立合理的人事管理制度可以有效地提高管理水平和管理效率。以多部门协作为例。建立完善的人员分类制度,可以明确划分不同部门之间的管理职能和工作内容,保证职能部门在开展计量检定工作时能够合理匹配,提高工作效率。此外,通过建立内部评审机制,可以严格执行计量检定流程,并按照相应的标准对流程进行规范,从而做好流程管理工作,也可以激励员工发挥自主权,提高工作效率。最后在人员技能和专业素养的培训方面,需要计量检定机构不断投入资金和时间,建立完善的人员二次学习和培训机制,为相关的工作人员进行标准化管理培训。

3.2转换检定思路

在计量检定过程中,为了保证整体工作质量和效率,管理人员需要带头调整思路,围绕科学性原则、效率性原则、实用性原则等要求,细化计量检定工作要求,以准确性、灵敏度和稳定性为评价对象,遵循《计量法》的法律法规;并对检验过程进行合理调整。核查检定样品、检验记录、检定周期等基本信息,重点推进人的要素、设备的要素、检测的要素、方法的要素的整合,确保管理者掌握计量检定的关键环节。结合以往经验,计量检定周期内,对检定设备、检定试剂有着严格的要求,例如,使用的检定设备,由管理人员按照技术要求,对仪器和设备做好参数评估,通过设备确认和校准的基础上,提升检定设备实用性,避免检定设备达不到使用要求,影响计量检定结果有效性。

3.3明确具体的管理流程

工作流程的优化可以为后续的计量检定和校准管理提供更多的便利。检测机构的管理人员需要实行岗位责任制,使各部门工作人员在计量检定校准管理过程中明确职责,相互协调配合。为了充分发挥各部门工作人员的作用,检测机构的管理人员需要加大对计量检定校准管理的宣传力度,使各部门工作人员充分认识到计量检定校准管理的重要性。检测机构管理人员需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检定计划,在检定计划的制定过程中,检测机构管理人员需要让相关工作人员了解,并且评估设备仪器的具体状况,然后根据具体考察结果加大对仪器设备的监管力度。不仅如此,检测机构管理人员需要对设备仪器进行编号,并且标明设备仪器的种类以及相关数据,这类数据可以为计量检定与校准管理工作的开展提供更多依据

[3]

3.4仪器引进

为了提高计量检定工作的标准化和一致性,还需要从国家层面引进先进的仪器。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市场的快速变化,计量检定仪器也在不断地更新换代。新型计量检定仪不仅精度更高,而且操作更方便,维护更方便,使用寿命更长。因此从国家层面来看,需要不断推行引入新式计量检定仪器的方针政策,鼓励企业市场化,与国际接轨,不断提升检定机器的质量、精准度,从而为计量检定工作的正确开展提供物质基础。

3.5质量监督

首先,加强质量监督控制。要制定完善的工作流程和操作程序,加强质量控制手段,保证设备的维护和保养,规范设备的使用和操作过程。同时,如果设备损坏,需要及时维修和更换,以确保各环节的质量监督和控制效果。只有这样,计量检定机构的工作才能更好地开展。其次,建立健全的质量监督机制也非常关键。这方面可以通过定期内部审核和其他方式进行评估检查,及时发现并解决质量问题,从而进一步提高计量检定机构的工作质量。此外,需要加强对员工的培训和考核,不断提高其技术水平和工作素质,从而更好地发挥计量检定机构的职能作用,为国家经济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结束语

计量检定校准管理直接影响检测机构的公信力,只有保证计量检定校准管理工作的顺利开展,才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检测数据的科学性和准确性。检测机构管理者只需要进行科学的规划和实施管理工作即可。总之,提高计量检定工作质量需要全面推进,涉及管理、人才队伍、技术装备等诸多方面。只有在这些方面都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才能真正提高计量检定工作的水平和质量。

参考文献:

[1]杨蔚.计量器具现场校准、检定、测试管理方法的探讨[J].计量与测试技术,2015(5):15-16

[2]龙凤辉.计量器具检定、校准周期确定方法的研究[J].建材与装饰,2017(27):112-113

[3]朱迪.计量器具检定、校准周期确定方法分析[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8(03):7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