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家庭急救常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3
/ 1

实用家庭急救常识

赵霞

万源市中心医院    四川省万源市    636350

家庭急救常识指的是家庭成员掌握的基本急救技能和知识,用于应对家庭中可能发生的紧急情况,如突发疾病、意外伤害等。常见的家庭急救知识包括紧急呼吸救助、止血处理、烧伤处理、骨折和扭伤处理等,旨在为受伤者提供临时的救助和保护,直至专业医疗人员到达或将患者送往医院。紧急情况下,家庭成员掌握急救常识可以立即采取行动,提供及时的急救救助,有助于减轻患者痛苦和伤害,甚至挽救生命。具体的家庭急救常识包括哪些呢?我们一起来看一下!

1. 紧急呼吸救助

紧急呼吸救助是指在遇到呼吸困难或呼吸停止等紧急情况时,采取的一系列急救措施,旨在维持患者的呼吸功能,保障氧气供应,以防止发生严重的生命威胁。具体措施如下:对患者进行初步检查,观察是否有呼吸和意识,如果患者没有呼吸或呼吸不规律,立即开始心肺复苏(CPR)。首先,站立在患者身旁,双手掌叠放在患者胸骨下方,按下去至少5cm,然后迅速松开,让胸部完全回弹。按压的速率应该是每分钟至少100次。在进行按压时,每次抬起手掌后,用双手掌捂住患者的口鼻,进行2次人工呼吸。每次呼吸应持续1s,观察患者胸廓是否有抬起的迹象。注意在进行心肺复苏的同时,立即拨打急救电话(120),并等待专业救援人员到达现场。

2. 止血处理

意外受到伤害而出血是生活中非常常见的一种情况,需及时采取措施止血,避免发生感染或失血过多。具体措施如下:首先确认出血的具体部位,并评估出血的程度,使用清洁的纱布或衣物,轻轻地压在出血的伤口上,以帮助止血。同时,尽量保持伤口处的清洁,以减少感染的风险。如情况允许,可将受伤的部位抬高,有助于减缓出血速度。如果出血较为严重,无法通过直接加压止血,可以使用绷带或固定带固定伤口,以增加压力并帮助止血,在固定伤口时要注意不要损伤到周围组织或血管。如有需要需及时拨打急救电话(120),并等待专业救援人员到达现场。

3. 烧伤处理

烧伤在日常生活中也非常常见,需及时进行处理,以缓解损伤,避免感染。具体措施如下:立即将烧伤部位置于冷水中或用冷水冲洗,以降低烧伤部位的温度,并减少烧伤程度。如果有热液体或热物品黏附在皮肤上,应立即将其移除,以避免进一步损伤皮肤。用干净的纱布或棉布轻轻覆盖烧伤部位,但不要使用粘附性材料,以免粘连在伤口上。如果烧伤部位出现水泡,不可用力挤压或破裂水泡,以避免导致感染并增加疼痛程度。如果烧伤部位周围有紧身衣物或首饰,应立即将其松开,以免限制血液循环。即使烧伤不是很严重,也建议及时就医,特别是对于较深或广泛的烧伤,以便于及时采取治疗措施,如涂抹药膏、包扎等。

4. 骨折和扭伤

骨折与扭伤在生活中也非常常见,严重情况下甚至影响患者终身,因此需谨慎对待。具体处理措施如下:①骨折处理:首先需保护受伤部位,避免移动或加重伤势。如果可能,应当在受伤部位周围用软垫物固定,以防止移动。然后使用压迫或包扎方法控制出血。可以在受伤部位周围施行冷敷,以缓解疼痛和减轻肿胀。可以使用冰袋或冰块,但要确保冰袋或冰块用布包裹,避免直接接触皮肤,每次冷敷时间应控制在15-20min左右。处理骨折期间需及时拨打急救电话(120),以便于及时就医,减少损伤。②扭伤处理:扭伤后需立即停止活动,并给受伤部位足够的休息时间,避免进一步损伤。在受伤部位进行冷敷,以减轻疼痛和肿胀,冷敷时间和方法与骨折处理相似。如果有出血或肿胀,可以进行轻度加压包扎,但要注意不要过紧,以免影响血液循环。适当抬高受伤部位,以减轻肿胀和疼痛。如无法忍受疼痛或有明显畸形等情况,需及时就医,进行专业处理。

  1. 小结

紧急呼吸救助、止血处理、烧伤处理、骨折和扭伤处理是常见的家庭急救常识,可以有效控制伤者病情,但需要注意的是,急救并不是万能的,遇到严重情况时一定要及时拨打急救电话并等待专业救援,以避免错失最佳治疗时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