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线电子通讯技术的应用安全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2
/ 2

无线电子通讯技术的应用安全分析

沈晓伟

浙江利尔达物联网技术有限公司   311100

摘要:无线电子通讯技术的快速发展,促使整个通讯行业得到极大提升,这不仅便利了人们对无线电子通讯技术的使用,而且对相关产业发展也起到了刺激作用。当前,我国无线电子通讯技术的主要发展在于多媒体技术方向,相关技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给用户带来了更好的体验。但无线电子通讯技术在应用中存在着不容忽视的安全隐患,需要我们积极解决、克服。比如,开放性很强的互联网,其安全性就是无法回避的问题。

关键词:无线;电子通讯技术;应用;安全

1无线电子通讯技术应用的安全问题

1.1非法监听

随着移动智能终端的普及,无线电子通讯技术得到了广泛应用,早已渗透到普通民众的生活。在应用无线电子通讯技术进行信息收发的过程中,虽然有着便捷、高效的优势,但是同样存在用户信息被窃取的可能。黑客在未经授权的情况下,对用户的一些重要资料与信息进行窃取,随意监听用户信息,严重威胁到用户的信息安全,甚至会给当事人造成不可预估的损失。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会存在黑客侵入路由器网络窃取所有连接该无线网络的设备信息的行为,发生非法监听与窃取的原因,就在于无线电子通讯技术有着较高的开放性。

1.2非法入侵用户系统

如果无线电子通讯系统遭到非法攻击,必定会严重影响到用户系统的安全性。许多病毒会植入到系统当中,如伪装成博人眼球甚至无法正常关闭的弹窗广告,而用户一旦点击,则会以极快速度蔓延至用户设备系统中,对用户数据信息实施窃取,严重情况下会导致系统崩溃,给用户造成无法预估的损失。

1.3拒绝访问攻击

部分不法分子会针对用户的网络系统展开攻击,而同样有些不法分子会直接篡改网络协议,人为设置网络故障,导致网络无法正常使用。而篡改网络协议后的故障表现,主要是用户无法正常获得数据、无法进行信息交互,用户提出的访问要求被拒绝,反馈的均为乱码,严重影响用户对网络的正常使用。对于企业而言,遭遇拒绝访问攻击的损失更大,会造成企业系统崩溃,无法正常生产经营。

1.4未授权访问数据

相较于上面提到的黑客强行入侵网络对数据信息进行窃取有所不同,未经授权而访问数据是不法分子借助非法手段,冒用权限账号身份进入到用户网络系统中,并对该网络中的资料信息随意访问。大部分不法分子在了解重要信息后会选择用病毒攻击网络,甚至会利用在无线网络中获取到的有价值信息进行违法行为,给整个无线网络带来非常大的安全威胁。

1.5非法基站

非法基站的情况非常普遍,国家对此严厉打击。过去的非法基站主要用于对用户重要信息进行窃取,但现在非法基站不但能够入侵网络窃取信息,而且还会伪装成电信运营商、银行甚至政府机关等部门对用户实施电信诈骗。在众多网络安全问题中,非法基站问题属于最严重的一类,影响极为恶劣,而且许多非法基站能够随时移动,所以要实施有效打击,具备一定难度。

2无线电子通讯技术应用的安全对策

面对当前无线电子通讯技术应用中暴露出的安全问题,有必要制定更为完善的安全管控机制,实现对管理流程的系统化监管,同时也要启用更先进技术应对无线电子通讯技术的应用安全问题。

2.1优化网络架构

为了提升无线电子通讯技术的应用安全性,必须全面整合该项技术的管理流程,确保所有技术使用中发生的问题均能有效处理。通过对运行与维护机制的优化,构建高效安全的无线电子通讯体系,可以运用端口访问技术设置用户的访问权限,对所有未授权用户的系统访问请求予以拒绝。还可采取地址认证的方式限制端口,与用户IP地址绑定,其他IP地址发起的访问请求会直接拒绝或必须经过管理员同意,并且在绑定的IP地址上登陆,同样需要输入正确的账号密码进行验证,进一步提高了网络使用环境的安全性。另外,在无线电子通讯技术运行中,还可设置更高安全等级,确保有效网络连接,为局域网、远程网的连接建构安全环境,保证安全使用。

2.2加强安全认证

借助安全认证,能够阻止未经认证和未注册用户对无线网络的访问与使用请求,同时还能针对用户构建相对应等级的无线网络访问权限,通过加密方法对用户进行类别划分且认证,不同级别用户所用的账号名与密码各不相同,有效提升无线网络的安全性。加强安全认证重点在于优选正确认证方式,需定期修改密码,确保无线网络的安全,同时还应定期对无线网络展开监测,确保所有接入设备能正常运行。

2.3升级安全内核

在无线网络运行中,技术人员需要重视对安全内核的升级工作,保证网络管控效率,确保无线电子通讯技术能自动检测非法入侵行为,提高技术运行的实效性。在构建操作体系时,要对系统的安全内核进行检测,采取改造、删减等操作不断提高设备的安全等级,实现安全管理工作的全面升级,实现操作体系的最优化升级。具体应从如下两方面做起:一是合理判断系统安全等级,根据结果判定设备安全使用等级。系统运行状态会直接影响到设备的工作参数,所以技术人员需要基于实际问题着手执行管理机制,特别是对系统中出现的病毒入侵、系统漏洞等问题,要做出整合处理,定期对系统展开全面安全扫描,保证问题处理及时,建立立体化管控系统。二是针对网络中暴露的安全漏洞,必须第一时间扫描且修复,对网络安全问题进行实时监控,确保系统运行维护的有效性。针对技术维护体系及管控程序,全面整合,形成完善的系统处理机制,提升系统修复管理水平。

2.4绑定MAC地址

为了加强无线电子通讯技术的应用安全性,绑定MAC地址是有效的选择,这一方法在无线网卡上的应用较为常见。从实际情况来看,所有无线网卡均带有特定且对应的MAC地址,将MAC地址输入到AP中,系统便能自动识别,此AP只会单独为该无线网卡提供网络服务,而其他无线电子通讯设备不具备该网络的使用权。不过绑定MAC地址的方式也存在一定缺陷,容易遭受黑客攻击,所以该方法一般只用在较小局域网范围内。

2.5建立防火墙

通过建立防火墙,能够明显提升无线电子通讯技术的应用安全性,保证无线网络中的数据信息传输更安全,带给用户更好的使用体验。①可在用户的移动设备端建立防火墙,保证系统稳定运行,倘若用户设备被非法访问,建立的防火墙将自动阻拦。对于企业用户而言,建立防火墙并不代表一劳永逸,还必须做好监控工作,由专业技术人员监控防火墙的阻拦动作,第一时间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保证网络信息的安全。②选择技术先进的防火墙设备,与高性能路由器搭配使用,可保证密码的安全性。③防火墙安装好后,要定期进行更新,强化病毒防范意识,做好病毒查杀工作。同时,为了缓解系统的运行负担,定期对日志文件、无用文件进行清空,同样可消除可疑文件带来病毒的可能性。

2.6加密传输数据

在无线电子通讯技术应用中,数据加密是非常关键的环节,能够有效保护传输过程中的数据安全。通过采用先进的加密算法和技术,对无线通讯中的数据进行加密处理,可以确保数据在传输过程中不被窃取或篡改。加密技术的应用不仅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安全性,还能有效防止非法用户对无线网络的攻击。因此,在无线电子通讯技术应用中,加强数据加密工作是提升安全性的重要措施之一。

结语:

综上所述,面对无线电子通讯技术应用中的安全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入手,制定完善的安全管控机制,提升用户的安全意识,加强数据加密工作,并定期进行安全评估和审计。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无线电子通讯技术的安全稳定运行,为用户提供更好的使用体验。

参考文献:

[1]章蓓蓓.无线电子通讯技术应用安全问题探讨[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2020(10):172-173.

[2]王娟颖.无线电子通讯技术类型以及安全应用[J].信息通信,2020(7):226-227.

[3]杨柳,李雅洁,马梅芳,等.无线电子通讯技术应用安全探究[J].数字通信世界,2019(10):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