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院管理队伍能力建设与绩效评价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2
/ 2

医院管理队伍能力建设与绩效评价研究

钟海平 

绍兴市第七人民医院  浙江省绍兴市 312000

摘要:

本文探讨了医院中层管理的重要作用,强调了全面培训计划的必要性、明确的绩效评估标准以及这些举措的预期结果。中层干部管理队伍(通常是部门主管)在将战略目标转化为运营现实方面至关重要。然而,医院往往缺乏对这些关键人员的标准化培训。提出建立明确的绩效考核指标、结构化的考核流程和有效的激励制度作为解决方案。在这些领域的投资有望显著提高运营效率和整体医疗保健成果。此外,文章还强调了加强中层管理的预期好处,包括改善决策、增强责任意识以及提高医院绩效和服务质量。

关键词:医院管理;中层干部管理队伍;培训计划;绩效评估

引言:

随着医疗行业不断发展,对医院管理既带来了挑战,也带来了机遇。这种动态的核心是中层干部管理队伍的作用,他们是高级管理层制定的战略目标与包括护士在内的一线工作人员执行的业务任务之间的重要渠道。本文深入探讨了中国中层医院管理的现状和面临的挑战,强调了健全的培训计划、精确的绩效评估措施和有效的管理结构的必要性。尽管他们在医院运营中发挥着关键作用,但这些管理人员明显缺乏标准化、全面的培训。探讨了这种缺陷对运营效率和医疗保健结果的影响,提出了提升中层干部管理队伍能力的策略,从而提高中国医院的整体绩效。这种探索对于适应医疗保健行业快速变化的需求至关重要。

一、中层干部管理队伍能力建设

(一)医院中层干部管理队伍的定义与定位

医院的中层干部管理队伍,通常是部门或单位的负责人,在将组织目标转化为运营现实方面发挥着关键作用。在中国的医疗保健领域,这些管理人员是高级管理层发布的战略指令与临床和非临床人员(包括护士)的日常活动之间的重要纽带。这些管理人员的作用远远超出了单纯的行政任务。他们体现了领导者、创新者和沟通者的品质。在不断发展的医疗保健环境中,中层干部管理队伍应积极主动地识别和实施医院程序和患者护理的改进。这可能涉及采用新技术、改进患者流程系统或制定提高患者满意度的策略。他们的创新思维对于保持医院的竞争力和有效提供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至关重要。

(二)建立有效的管理团队培训体系

提升中层干部管理队伍的能力,是保障医院顺利运营的关键环节。然而,在中国,针对这些管理人员的培训计划往往缺乏标准化和深度。根据中国医院协会 2023 年的一项研究,只有 40% 的医院有正式的中层干部管理队伍培训计划。这一差距凸显了对全面和标准化培训制度的需求。对这种培训系统的投资最终将导致医院中层干部管理队伍更加称职和有效。这不仅提高了医院运营的效率和有效性,还有助于提高患者满意度和改善中国的整体医疗保健结果。

二、绩效评价体系构建

(一)明确绩效考核指标

医院有效绩效评估系统的基石在于建立清晰、可衡量和相关的指标。对于中国医院的中层干部管理队伍来说,这些指标必须与医院的总体目标和管理角色的具体职责保持一致。根据《2023中国医疗质量报告》,为中层干部管理队伍定义精确绩效指标的医院整体运营效率提高了20%。这些指标应包括运营、财务和患者护理领域,以确保进行全面评估。医疗保健管理中的有效绩效指标应该是多方面的。运营指标可能包括患者吞吐量、床位占用率和患者护理服务效率等因素。财务指标可以涵盖预算遵守情况、成本节约和创收。患者护理指标同样重要,可能涉及患者满意度评分、治疗结果测量和对护理方案的依从性。设定这些指标为管理人员提供了明确的方向,并使他们的工作与医院的战略目标保持一致。

(二)建立绩效考核流程和周期

结构化的评估过程和明确的周期对于医院的有效绩效管理至关重要。中国许多领先的医院每半年进行一次绩效考核。此频率在提供及时反馈和留出足够的时间进行有意义的性能改进之间取得了平衡。该过程通常包括在一开始就设定目标,根据这些目标持续监控绩效,以及在周期结束时进行全面审查。最初的目标设定阶段涉及经理和他们的上级,确保目标具有挑战性但可实现,并与医院的更广泛目标保持一致。在监测阶段,对管理人员的进展情况进行评估,并提供临时反馈,以解决任何问题或在必要时重新调整目标。最后的审查阶段涉及对经理在整个周期中的表现进行全面评估。中国医院管理协会 2022 年的一项调查发现,这种结构化的评估过程使管理人员更有动力和目标导向。

(三)建立奖惩机制和激励措施

设计良好的奖惩机制是有效绩效评估制度的关键组成部分。医院环境中的激励措施不仅限于经济奖励;它们还包括专业发展、认可计划和增强责任的机会。上海市卫健委的数据显示,有明确奖励制度的医院员工留任率提高了25%。这种激励措施激励管理人员出类拔萃,并将他们的个人成长与医院的成功保持一致。相反,公平和透明的纪律制度对于解决表现不佳和保持高标准至关重要。该系统应清楚地传达给所有管理人员,确保理解期望,并始终如一地满足这些期望的后果。纪律措施的范围可以从额外的培训要求到对屡次或严重违规行为的更严重后果。其目的是营造一个问责制和持续改进的环境。

三、预期成果与影响

(一)提升医院管理团队的整体能力

加强医院管理团队能力的核心目标在于提升其战略和运营能力。该计划将侧重于有针对性的培训计划,旨在提高决策技能、危机管理和在不断变化的医疗保健环境中的适应能力。因此,医院管理层将能够更好地实施创新的医疗保健解决方案,优化医院运营并推动可持续增长。管理能力的增强还有助于改善卫生服务的规划和执行,直接影响患者护理标准和运营效率。

(二)提升中层干部管理队伍的管理水平和责任意识

中层管理人员是医院行政部门和运营人员之间的重要纽带。通过提升这些关键人员的管理技能和责任意识,该倡议旨在培养一种问责制和细致治理的文化。将引入培训计划,重点是道德领导力、有效沟通和积极解决问题。随着中层管理人员变得更加熟练和负责任,他们将在将组织政策转化为符合医院使命和价值观的实用、高效的行动方面发挥关键作用。预计这一转变将简化流程,减少瓶颈,并提高医院内各部门的响应能力。

(三)提升医院绩效和服务质量

提升管理团队和中层管理人员能力的最终目的是提高医院的整体绩效和服务质量。这包括护理和医疗服务的重大改进,这对患者护理和满意度是不可或缺的。

1.护理服务:护理服务的改进将侧重于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确保护士配备最新的技能和技术,以提供富有同情心和高效的护理。培训将量身定制,以改善临床实践、患者安全和跨学科交流。由于护士通常花在患者身上的时间最多,因此他们有效管理护理的能力增强将极大地影响患者体验,从而带来更高的满意度和更好的临床结果。

2.医疗服务:医疗服务的改善将涉及先进医疗技术和循证实践的整合。对医生和医务人员进行最新的诊断和治疗方案培训将确保高标准的医疗服务。此外,重点将放在优化患者路径和提高医疗程序的效率上,从而减少等待时间并改善获得必要治疗的机会。

总体而言,这些改进有望在医院内建立更强大的绩效评估系统。该系统不仅将根据医疗保健提供者提高的技能来衡量结果,还将反映医院满足和超越监管标准和患者期望的能力。定期绩效评估、反馈机制和持续专业发展的引入将保持质量改进的势头。

四、结束语

加强中国医院的中层管理不仅仅是一个行政需要,更是一个战略需要。通过建立结构化的培训计划、明确的绩效评估标准和有效的激励制度,医院可以显着提高其运营效率和医疗保健成果。随着中国医疗格局的不断发展,这些管理者的角色将变得越来越重要。因此,加强中层管理是确保医院具备良好能力应对现代医疗保健服务挑战的关键一步,最终导致中国的医疗保健系统更加强大、高效和以患者为中心。

参考文献:

[1]王伟丰.医院管理人才引进与培养机制存在的不足与对策[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24,15(03):54-57.

[2]郑立娟,陈茗萱,曾歆艺,等.加强人才队伍建设推动公立医院高质量发展[J].现代医院,2024,24(01):65-67.

[3]武丹.加强医院人才队伍建设和管理全面提高医院的竞争实力[J].财经界,2023,(30):174-1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