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科急诊中心护理质量评价及改进策略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1
/ 3

儿科急诊中心护理质量评价及改进策略研究

韩珊珊  李宁宁通讯作者

      郑州大学第三附属医院急诊科,河南 郑州,450000

摘要:目的 儿科急诊中心护理质量评价及改进策略的研究。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儿科急诊中心的100例患儿,按照不同的护理策略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50例。研究组采用改进策略进行护理,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方法。主要观察两组患儿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与家长对护理方法的满意度。结果 研究组患儿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4.00% vs 16.00%),而家长的满意度也明显高于对照组(98.00% vs 80.00%),两者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分别为0.0480.008)。结论 采用改进护理策略能有效降低儿科急诊患儿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并提高家长对护理方法的满意度,表明对儿科急诊中心护理质量的改进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

关键词:儿科急诊护理;护理质量评价;改进策略

引言

儿科急诊是医院中十分重要的临床科室,其面临的医疗需求旺盛,对护理服务的需求尤为突出。在重症疾病患者救治过程中,护理工作是临床医疗服务中不得忽视的重要环节,而儿童由于其自身的生理、心理特性,对急诊护理的需求更为特殊。因此,如何保证儿科急诊护理的质量和效果,提高家长的满意度,成为当前儿科急诊护理工作的重要目标。而应对这一挑战,亟需有关护理质量评价和改进策略的深入研究和探讨。通过改进护理方式并针对性地进行护理质量评价,能帮助儿科急诊中心提高护理质量,降低不良事件的发生率,同时提高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近年来,虽然儿科急诊护理工作已取得了一些进步,但由于种种原因,如人员配备、设备、管理方式等,还存在许多问题,如护理操作差错、交班漏洞、信息传递不准确等,这些都可能导致不良事件的发生,影响到护理质量。因此,本研究选取我院儿科急诊中心的100例患儿,采用改进策略进行护理,通过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家长满意度两个指标对护理质量进行评价,并与传统护理方式进行比较,旨在为儿科急诊护理工作的改进提供参考和借鉴。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226月到202212月期间进入儿科急诊中心的100例患儿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计算机抽签法将这些患儿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各有50例患儿。

研究组的患儿年龄范围在2-1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34±1.58)岁,其中33名为男孩,17名为女孩。这一组的患儿将接受设定的新型护理方法。

对照组的患儿年龄范围在2-12岁之间,平均年龄为(7.48±1.67)岁,其中34名为男孩,16名为女孩。这一组患儿将接受儿科急诊中心的常规护理方法。

对两组患儿的年龄、性别等基本资料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显示,这些基本资料差异没有达到统计学意义(P0.05)。确信这两组数据是可比的,可以进行后续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家长满意度的效果对比研究。

以上的数据研究和处理,为后续的研究评价和改进策略提供了坚实基础。通过深入研究和严谨的科学分析,期待发现新的护理方法在减少不良事件发生、提高家长满意度等方面的有效性。

1.2 方法

在中,将100名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各50人,并运用两种不同护理方法进行干预研究。对照组患儿采取常规护理干预。具体包括:医生和护士严格按照规程操作,确保病情的及时评估以及正确的实施护理方案。实施家长教育工作,讲解患儿的病情、护理措施,使家长充分理解去配合医护工作。密切关注患儿的疾病变化,及时上报,并积极参与多学科会诊讨论。落实好医嘱,严密监测生命体征,确保用药安全。

研究组患儿则接受改进的护理干预。具体策略为:一是提高医护人员的操作技巧和安全防护意识,包括正确手消毒技术,严禁私自改变患儿体位,定期对医护人员开展护理质量和安全警示教育,及时纠正错误操作,严格执行护理安全操作规程。二是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让他们了解患儿的病情动态和护理方案,加大对家长的健康教育力度,共同参与护理中评估疗效及是否发生不良事件,以提高家长的满意度。三是定期对护理质量与效果进行自我评价并及时反馈,提出问题并制定改进的措施,进行护理质控,提高护理服务质量。

1.3 评价指标及判定标准

评价指标及判定标准

的研究主要关注两个核心评价指标: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家长对护理方式的满意度表现。对于不良事件发生率,将其细分为三个子类别,分别是坠床、针刺伤和液体外渗。其中,坠床是指患儿从床上不小心滑落而受伤;针刺伤是指在进行各种采血或注射等操作过程中,护士误刺导致的伤害;液体外渗是指在进行输液等各种输液操作过程中,因为插针不准确或者其他原因,导致液体渗出体外。每一种事件的发生都会对护理质量产生负面影响,的目标是使这些事件的发生率尽可能降低。

对家长的满意度进行了评估。家长满意度是一个主观变量,通过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评定。满意度分为非常满意、满意和不满意三个级别,由100分为满分,非常满意赋值分值为

90分以上,满意的满意评分在60-90分之间,而不满意的评分在60分以下。认为高的家长满意度不仅能反映出优质的护理服务,也能间接反映出良好的护理成效。

通过以上指标,可以客观地评判和量化护理质量,并依此制定改进策略。

1.4 统计学方法

执行两组不同的护理方法,对涉及病童的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家长的满意度进行了收集和分析。所有计量资料,包括患儿接受护理后的不良事件发生数,以及家长对护理质量的满意度都分别统计编入两张表中(表1和表2)。这两组数据分别来自接受不同护理方法的研究组和对照组。

具体分析过程中,使用了SPSS22.0软件来处理数据。所有计量资料根据参数的特征分别使用了t检验及 "¯x±s”来表示。而对于计数资料——包括不良事件发生率和家长满意度方面,使用卡方检验来进行比较,以%表示。

对于在医学研究中常见的多项差异性检验,采用P值来判定是否具有统计学意义。根据医学统计的常规标准,如果P值小于0.05,则认定两组数据在统计学上存在明显的差异,即其研究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

通过以上方法,根据定量和定性两方面的数据对儿科急诊中心的护理质量进行了全面的评估,为进一步提升患儿护理质量提供了科学依据。

2 结果

2.1 不同护理方法对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的影响

经过对50名接受不同护理方法的患儿进行跟踪观察,将其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了收集和比较。结果显示,研究组中的患儿(n=50),无人出现坠床事件,2.00%的患儿出现针刺伤,以及2.00%的患儿出现液体外渗,总的不良事件发生率为4.00%。而在对照组中,由50名患儿构成的样本中出现了6.00%的坠床事件,4.00%的针刺伤事件和6.00%的液体外渗事件,总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达到了16.00%。这些数据表明,采用研究组的护理方法可以明显降低患儿的不良事件发生率(χ2=4.000P=0.048),具有统计学意义。这或许与研究组护理方法的具体内容有关,其可能更注重对儿童的身体状况和安全需要的关照,从而有效降低了不良事件的发生。

2.2 家长对不同护理方法的满意度评估

为了理解家长对医护人员护理方法的满意度,收集了他们的反馈。结果显示,研究组在家长的满意度上远高于对照组。具体来讲,研究组中有32名家长(64.00%)表示非常满意,另有17名家长(34.00%)表示满意,只有1名家长(2.00%)表示不满意。总的满意度达到了98.00%。相反,对照组中只有15名家长(30.00%)表示非常满意,25名家长(50.00%)满意,而有10名家长(20.00%)表示不满意,总的满意度仅为80.00%。通过χ2P值的计算(χ2=8.274P=0.008),这个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这项结果表明,研究组采用的护理方法在提高家长满意度方面,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这或许可以解释为什么研究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较低。

组患儿接受不同护理后的不良事件发生率

组别

坠床

针刺

体外渗

合计

研究组(n=50)

0(0)

1(2.00)

1(2.00)

2(4.00)

对照组(n=50)

3(6.00)

2(4.00)

3(6.00)

8(16.00)

χ2

4.000

P

0.046

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方法的满意度

组别

常满意

不满意

总满意

研究组(n=50)

32(64.00)

17(34.00)

1(2.00)

49(98.00)

对照组(n=50)

15(30.00)

25(50.00)

10(20.00)

40(80.00)

χ2

8.274

P

0.008

3 讨论

在儿科急诊中心内,优质的护理是保证患儿恢复并提高患儿家长满意度的核心因素。理论与实践中存在不少不良事件,例如:坠床、针刺伤和液体外渗。这些不仅增加了患儿的疼痛感,也可能引发其他并发症,直接威胁到患儿的身体健康。尤其在儿科急诊中心,由于患儿状况的急性和变化的不确定性,这些不良事件对患儿及其家庭的影响更为严重。

对照组和研究组的不良事件发生率进行对比,结果显示对照组患儿不良事件发生率明显高于研究组,差距显著。这表明改进护理策略对防止不良事件发生具有明显的效果。其中,在研究组实施先进的护理策略,这些策略可能包括实施完善的护理手段、护理人员的培训和技能提升、增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感和紧急情况应对能力等。

患儿家长对护理方法的满意度调查表明,研究组中家长的满意度显著高于对照组。这预示着改进的护理策略不仅能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发生率,还能提高家长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增强他们对医护人员的信任度。

通过应用创新的护理策略,不仅能有效降低儿科急诊中心内的不良事件发生率,提高患儿家长的满意度,更能为医院提供一种新的思路,推动医疗服务品质的提升,改善医疗环境,从而提供全面、优质、安全的护理服务。

儿科急诊护理是儿科护理中的重要一环,其质量直接关系到患儿的生命安全和康复概率。良好的护理质量不仅可以减少患儿的病痛度,还可以帮助他们更快地恢复身体健康,也能减少医疗资源的损耗。根据结果,采用改进护理策略的研究组患儿在坠床、针刺伤及液体外渗这些不良事件的发生率显著低于传统护理策略的对照组,说明改进策略可以有效提高急诊护理质量,增加患儿生命安全。

对于护理工作而言,患儿家长的满意度也是评估护理质量的重要依据。由表2 "组患儿家长对护理方法的满意度" 统计数据得知,研究组家长的总满意度(98.00%)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证实了改进的护理策略不仅提升了护理的具体质量,同时也获取了家长的更高认同和满意度。

这既彰显了专业护理对儿科急诊的重要作用,也证实了以患者为中心、关注患者体验的护理策略有着显著的优越性。更进一步来讲,这也会加大家长对于医疗机构和护理服务的信赖度,有效提升医疗机构的社会公信力。

说明了改进的儿科急诊护理策略能够在减少不良事件、提高家长满意度等方面实现明显优势,值得在临床工作中广泛推广和应用。

参考文献

[1]闫甜,杨峰,张玮玮.儿科临床护理质量评价体系构建及应用[J].妇儿健康导刊,2022,1(08).

[2]张华芬黄丽琼.评价急诊护理干预对急诊内科患者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2021,(06).

[3]史丹庄奥丽.浅析急诊科护理质量改进策略研究[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2021,(02).

[4]薛源.儿科急诊分诊护理应答措施的改进效果[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2021,(03).

[5]陈燕.护理质量敏感指标在优质护理评价及急诊科优质护理质量持续改进中的应用价值分析[J].中国科技期刊数据库 医药,2023,(09).

[6]梁武芬.基于护患沟通的护理质量持续改进策略对急诊输液护理质量的影响[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23,(10).

[7]甘晓霞刘红.儿科护理质量评价体系的研究[J].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文摘版)医药卫生,2019,(06).

[8]廖玲.儿科急诊护理的临床观察[J].医学研究,2019,1(04).

[9]齐雪静,万书文,施翩.急诊科护理质量改进策略研究[J].健康前沿,2019,28(06).

[10]柳妍崔佳.“以家庭为中心”的医疗护理模式在儿科急诊中的应用评价[J].长寿,20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