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1
/ 2

我国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思考

大连长兴岛经济技术开发区应急管理事务服务中心  辽宁省  116317

摘要:安全生产标准化是落实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提高企业安全管理水平,预防安全事故发生的重要途径。对工贸企业来说,安全生产促进了工贸企业的稳定发展,建立规范的管理体系是促进安全生产的重要保证。因此文章重点就我国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展开分析。

关键词:工贸行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思考

安全生产标准化,其实质是构建全面的安全生产责任体系,包括设定安全操作规程和管理政策,识别并管控潜在风险及关键危险源。这一过程旨在预防性地建立一套机制,确保所有生产步骤遵循相关的安全生产法规和行业标准,使人员、设备、物料和环境保持理想的作业条件,并且持续改进。推进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是企业承担安全生产主要责任的具体体现,是巩固安全生产长期机制,提升安全管理质量,规范员工安全行为,防止事故发生的首要策略。同时,这也是强化安全监管,提升执法效率的关键方法。

1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概述

1.1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内涵

在探讨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崭新视角下,我国近年来涌现出了大量的小型和微型工贸企业,它们的数量犹如一股强劲的经济洪流。然而,这些企业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往往忽视了安全生产的重要性,频繁遭遇安全事故的困扰。正是在这种背景下,引入托管服务模式显得尤为关键。它通过引进专业的指导和服务,强化安全生产的教育和培训,深入挖掘并管控潜在风险,优化作业流程,并提供及时的技术咨询,从而拓宽了国家对安全生产的监管范畴,推动了管理模式的革新。新修订的《安全生产法》明确强调,所有生产经营主体必须严格遵守该法及相关的安全生产法规,强化安全管理,构建完善的责任体系和规章制度,不断改善生产环境,积极推进标准化建设,提升整体安全性能,确保生产活动的绝对安全。这一法律规定,无疑为工贸企业的安全生产标准化进程提供了强有力的法律保障。

1.2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的特点

通过对管理框架和运行程序的深度分析,涉及内容涵盖结构设计、责任分配、安全投入、风险排查、劳动卫生与安全、应急响应等多个关键领域,掌握多样化的安全审查回馈。结合工贸企业及各类实体中安全事故的实际案例,以及安全绩效的量化评价,显现出这些要素能够系统性和有机性地整合在一起。这在工贸企业的安全管理系统中,无论是规范作业流程还是执行定期评估与审核,都确保了高度的实践可行性。

2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2.1企业的安全意识不强

诸多工贸企业安全管理员对标准化安全生产理念的认知模糊,未能形成正确的认知,故此,他们依然固守传统的管理方式,忽视了现代信息技术的潜力和价值。若工贸行业未能在日常运营及交易中推行全面且高效的安全生产管理,其安全管理体系将呈现碎片化和无序状态,安全措施的执行也将偏离目标。因此,无法妥善管理和降低工贸企业安全事故的可能性,使得员工置身于潜在的安全威胁之中,同时,企业的成长和经济效益也会承受巨大的不可预知性影响。

2.2无法发现潜在的安全风险

研究显示,工贸行业的安全监管部门时常进行潜在风险的排查工作,然而,这些安全隐患并未能被有效地即时识别和处置。整治措施的效果显得不足,尤其是前期遗留的问题仍未找到根治之策,隐患依旧存在。这种未能全面清除危险的情况,显著阻碍企业安全生产的规范化发展。可以预见,一旦这些隐患恶化,可能会触发无法预测的重大安全事故,同时导致工贸企业面临各种经济上的损失。

2.3缺乏专业的安全管理人员

在工贸行业中推进安全生产的标准化进程,不可或缺的是专业人员负责。然而,现实情况是,许多企业在这方面的资源配备并不充足,专职的安全管理人员寥寥无几。更为关键的是,部分企业的安全管理者往往缺乏必要的资格认证,他们在安全管理的理解、理论掌握以及实践经验上存在着显著的短板,这无疑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工作的成效构成了挑战。因此,选拔并培养具备专业知识的安管人才显得尤为迫切。这也反映出工贸企业在风险管理及前沿管理模式上的认知不足,未能确保标准化建设项目的全程安全运行。

3工贸行业企业加快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的对策

3.1加强工贸行业企业主体责任意识   

强化工贸企业的主体责任感关键在于提升最高管理层对安全的深刻理解,特别是核心领导层,需深化他们对安全生产标准化必要性的认知。企业应致力于全员培训,确保所有员工全面领会自身在保障安全生产中的角色和职责,倡导自我检查和纠正错误的行为。在运营策略上,企业应强化内部监管机制,逐步将安全理念融入员工日常行为和工作流程,形成深入人心的文化。通过实施严格的问责制度,从上至下,从岗位到流程,每个人都需对各自领域的安全状况承担责任,以此推动标准化生产的持续优化和进步。这样的管理体系旨在确保每一个环节的安全,实现全面、深入的安全意识渗透。  

3.2建立健全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  

 

在构建工贸企业安全生产管理体系的实际操作中,企业需遵循先进的安全生产理念,依据安全管理的不同核心点,将目标分解为各个阶段。为此,应设计出符合需求的安全管理策略,在规划阶段全面考量各个生产环节的具体需求,以期实现安全生产标准化的全面管控,从而保证生产效率的稳步提升。在安全管理流程中,一旦遇到问题,应严格按照规定,采取科学合理的解决措施,并定制修正计划妥善应对,确保工贸企业的生产活动能在安全稳定的环境中顺利进行。  

3.3全面开展教育培训活动   

构建稳固的安全生产标准化体系的核心在于建立持久有效的机制,而这一机制的核心驱动力是教育和培训。工贸领域的企业往往面临员工安全意识淡薄、标准化理念不足的问题,这在很大程度上可追溯到其教育训练的缺失。通过组织和规范此类教育训练活动,可以显著提升工贸企业的安全绩效并保持其持续增长。为了全面展开人员教育,除基本的法律法规和企业规定外,还需包括管理层的培训、员工行为观察、事故案例分析等内容,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在培训过程中,应注重针对性,制定个性化培训计划,覆盖所有工作岗位和流程。目标是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确保每位员工都能掌握风险防控策略,识别潜在危险,正确使用个人防护装备,并养成安全作业的习惯。此外,工贸企业可设立与教育训练匹配的激励机制,以增强培训的效果。

3.4建立事故隐患排查机制   

在工贸企业的发展演进中,其生产设备与生产流程往往随实际情况而变动,这就需要对安全管理系统进行适时的适应性调整,以构建出一套严谨且高效的体系,确保生产过程的安全稳定,进而推动工贸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为了规范化工贸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需对生产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因素进行全面排查并记录。接下来,应基于评估结果来确定这些潜在风险的严重程度,进而拟定相应的整改策略,并依据责任划分迅速采取措施进行整改,以截断风险演变成事故的链条,同时将事故风险控制在可控的界限内。  

总之,工贸行业的安全管理特性表现为多维性和持久性,它构成了一个全方位的体系工程。安全生产标准化管理体系的构建对于企业的持久繁荣至关重要。因此,实施高效的安全管理模式显得尤为必要,其核心目标是以确保工贸企业的生产安全为根本,全面优化并强化安全管理策略,提升作业安全水平。

参考文献

[1]高艳芬.工贸企业班组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及运行[J].劳动保护,2023,(08):90-91.

[2]鲁廷君,张红萍,张成斌.工贸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创建的实务指导[J].企业改革与管理,2022,(09):21-23.

[3]李沿海,薛玉广.我国工贸行业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建设工作思考[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下旬刊),2021,(02):134-1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