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投资项目审批服务增值化改革基本内涵和实现路径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0
/ 3

浙江投资项目审批服务增值化改革基本内涵和实现路径的思考

刘财富

义乌市发展和改革局 ,浙江 金华 322000

摘要:浙江在全国率先启动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探索,是坚定不移深入实施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的重要举措之一,旨在为企业提供更多更好的增值服务。本文依据浙江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的主题,结合浙江省投资项目审批实际,尝试探索提出投资项目审批服务增值化改革的内涵,并从科学化、数字化、便利化、制度化、体系化等方面提出了协同发力的建议,以构建全链条的精准、便捷、优质、高效的项目审批增值服务新生态。

关键词:投资项目;增值服务;改革;经济发展

引言

浙江省推出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产业全链条,涉企服务事项全面集成进驻企业综合服务中心(专区)和企业综合服务平台,实现企业全生命周期重要阶段、产业链特定节点“一类事”服务场景落地见效。其中,投资项目审批服务增值化改革是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改革,实现以增值服务降低成本、增加收益、强化功能、赋能发展,全面构建全天候、全过程、全省域的精准、便捷、优质、高效为企服务新生态。

一.推行投资项目审批服务增值化改革的重要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浙江省“努力成为新时代全面展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重要窗口”的新目标、新定位。打造“重要窗口”,需要高质量的有效投资支撑,扩大有效投资,则需要不断优化投资环境,持续深化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立足于项目,强化审批增值服务,以改革的方式促进项目早落地、早开工、早建设、早达效,是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提供有力支撑,能为“重要窗口”建设和争创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贡献力量。

投资是经济社会发展的推动力,是经济平稳运行的“压舱石”。早在2023年年初,浙江就发出了“三枚响箭”,其中之一就是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工程”,省委提出了《推进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的实施意见》,推进投资项目审批服务增值化改革,是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改革优化项目服务资源配置,创新服务供给方式,提升服务能力,突破关键瓶颈、解决复杂难题,能有效助力经济高质量发展。

二.浙江投资项目审批服务改革现状

近年来,浙江持续深化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围绕省委提出的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将推进项目审批改革作为以高质量项目服务推动有效益投资的重要抓手,投资项目“最多跑一次”改革跑出了浙江加速度。浙江深化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的典型经验做法得到国家部委的肯定和推广。

主要做法有:一是坚持法治为基,出台系列投资审批制度改革的政策法规,厘清部门职能边界,实现“八统一”,推动投资项目审批制度化、规范化和程序化;坚持数字赋能,建设全流程审批、全过程监管、多部门协同、多层级联动的全国唯一五星级投资在线监管平台,实现4个100%应用。二是坚持改革创新,对标世界银行营商环境评价指标,出台标准地、区域评估、信用监管等一系列改革举措,创新推广“标准地+区域评估”“标准地+多介合一”“标准地+并联办理”“标准地+全监管”等模式,推动省级以上平台100%完成10项区域评估,全省新批工业用地100%按照“标准地”供地。

存在的问题:随着改革的推进,投资项目审批改革蹚入深水区,深层次问题也逐渐凸显,改革的效用出现递减。一些政策界限不够清晰,有关制度机制还不够完善,相关改革的协同性有待增强,投资审批“一网通办”还需持续深化,等等,这些问题制约着投资项目审批改革向纵深推进,对照对标国际一流、锚定全国最好营商环境的目标相应改革还需持续发力、持续推进。

三.投资项目审批服务增值化改革基本内涵

  1. 需要实现改革理念从“行政审批”向“全面服务”的转变。投资项目审批服务增值化改革,是秉承浙江省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最多跑一次”改革、放管服改革、以及政府数字化转型等改革内涵,按照世行营商环境评估新体系和省委对政务增值化改革新要求,在投资项目审批领域改革升级。需遵从需求导向、系统集成、多元协同、数字赋能、创新服务等原则,转变改革重心从“行政审批”向“全面服务”转变,进一步规范公共权力,有效配置各种资源,以更好地方便企业和群众办事。

2.需要实现服务范围和服务内容向全方位拓展。探索研究阶段性服务向全链条服务延伸,推动审批服务从“审批一条线”到“项目整个面”、从“审批环节”到“全生命周期”的升级。同时,推动政府法定服务职责向外衍生,从服务事项、服务机构、服务范围、办理方式等角度出发,增加符合市场需求的投资项目审批服务增值化内容,推动项目审批服务从基本服务,向金融、法治、政策等领域拓展,实现服务范围和内容上的增值。

3.需要实现服务方式和服务手段向更优进阶。要充分发挥数字“大脑”的辅助作用,以改革创新为目标导向,依托投资在线监管平台,加快各类重大应用的全面贯通,融合嵌入各种智能模块,提高核心业务的智能化水平,解决新场景“从数字化转向实战化”问题。推动线上线下集成,实现涉项目服务线上“一网式”,线下“一站式”。

四.改革的基本思路和具体路径

探索投资项目审批服务增值化改革,是立足投资项目审批“最多跑一次”改革成果,继续改革政府行政审批和公共服务制度,整合社会服务和拓展政府服务功能,可以从科学化、数字化、便利化、制度化、体系化等方面协同发力,不断规范政府治理,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努力构建全链条的精准、便捷、优质、高效的项目审批服务新生态。

1.围绕科学化,推动投资项目领域标准规范体系升级,确保改革有效性。浙江省深化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走在全国前列,但在其它省追赶的形势下,浙江改革的切入方式、边际效用、领先优势已发生变化,需要进行阶段性的总结回顾和创新。

一是持续完善投资项目领域标准规范体系。可参照世行营商环境评估最新体系,组织相关部门对浙江省近些年来的投资项目审批各项改革,如社会投资小型低风险改革、企业投资项目承诺制改革,等等,从制度、流程、规范性、群众获得感等角度进行全面评估。结合实际,持续完善投资项目领域标准规范体系,构建统一的投资项目数据标准规范体系,推动项目指标“一数一源”、“一源多用”、高效共享。梳理项目“全生命周期”定义、阶段、范围、边界、流程等,明确职能分工,不断完善项目“全过程管理、全流程协同、全数据共享”理论基础。

二是以新标准体系引领迭代升级各项改革。开展精准手术,取消一些不符合需求的改革,保留或升级还具有价值的改革。更重要的是,针对投资项目审批存在的问题,按照整体智治、协同高效的现代政府要求,用系统观念,在顶层设计、法治框架下进行版本升级,推动投资项目审批服务增值化改革。

三是推动改革重心从项目审批向增值服务转移。通过全方位、系统性改革和重塑,实现改革重心从投资项目的行政审批,向服务增值化转移,再结合政策、机制、方法的综合施策,确保改革的精准性、高效性和便捷性,持续保持浙江省投资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处于领先地位。

2.围绕数字化,做优做强投资在线监管平台,强化服务能级迭代。浙江投资在线监管平台是全国唯一五星级平台,在规范项目审批、提升效能等方面发挥了数字赋能的关键性作用。但应该看到,平台应用侧重于“网上申报、网上办理、网上出具批文、省市县三级联动”的技术层面,要推动投资项目审批服务增值化改革,迫切需要推动平台技术升级、手段创新、服务能力提升。

一是不断提升投资在线监管平台服务能级,推动投资在线平台从“3.0”的“三统一”向“4.0”的“全生命周期管理”跃升,着力开发“一个导航引导办理、一个二维码查看成果、一个指数对接分析”应用场景,推动平台向“智能化、可视化、简便化”方向发展,实现智能手机终端全面掌上办、掌上查、掌上看。

二是系统迭代要做好与投资领域相关改革的衔接,重点加强与用地、环评、报建等领域改革的衔接,确保改革协同发力。以“项目决策好、项目管理好、要素配置好”为主线,提升科学辅助决策能力,推动投资项目数据结构化、项目评审模型化、项目推进闭环化,完善项目投资科学决策模式,为谋项目、推项目、管项目提供重要基础支撑。

三是不断拓展投资在线监管平台应用领域,持续加大投资审批数据资源共享力度,着力推进跨层级、跨部门的审批数据共享。以固定资产投资项目代码为基础,持续推动投资在线审批3.0平台与国土空间治理数字化平台、工程建设全过程管理系统、不动产登记系统、市政公用服务等业务系统数据开放共享,提高审批材料共享获取比例,减少企业重复填报,推动解决审批结果与服务对象需求对接难的问题。

四是加强投资在线监管平台投资的指数分析应用,利用投资在线监管平台归集的项目和审批信息,探索运用大数据分析技术开展投资意向分析等,为研判投资趋势、服务投资调控提供支撑。

3.围绕便利化,优化资源配置夯实服务增值的基础,强化服务能力建设。构建全链条的精准、便捷、优质、高效的项目审批服务新生态,关键一招是打造增值化服务的组织、人才、平台架构体系,以改革为契机,转变重改革、不注重体系建设的局面。

一是加强投资项目“一站式”审批服务中心建设。可依托各地行政服务中心,在审批事项和审批权限“两集中、两到位”的前提下,推动投资项目“一站式”审批服务中心建设,由其负责投资项目审批服务的改革统筹、组织运行、协调服务、协同审批、人员培训、管理考核等职责。同时探索在镇街、园区、功能区、产业平台设分中心,构建多层次涉审批服务体系。

二是构建线上服务平台建设。基于投资在线监管平台,统一开发投资项目审批服务协同平台,提供包括咨询协调、组团服务、一图一单、联合会审、协同审批、容缺预审、中介考评等等组件,推动数据增值。

三是推动投资项目“一件事”服务向“一类事”服务转变,对投资项目全流程事项按阶段和需求进行流程再造,推动项目申报、开工、竣工验收等“一类事”并联办,切实减少申报主体填报事项。持续规范简化投资审核管理,优化项目审批程序,严格控制新增或变相增设审批环节。

四是拓展多元化服务,推动政府、社会和企业三方协同,强化政府服务为主导,积极引导科研机构、咨询机构、中介组织、行业协会等机构参与,发挥专业作用,实现“让专业人干专业的事”。

4.围绕法制化,完善投资项目审批服务制度体系,强化改革制度保障。“法治是最好的营商环境”,建议采用“三个一批”来完善投资项目审批服务制度体系建设。

一是梳理淘汰一批。根据新形势、新要求,在系统梳理现行有效的投资管理规章、规范性文件的基础上,集中废止一批规范性文件,切实维护投资管理法规制度体系的统一性和协调性。

二是总结提练一批。历年来,浙江各地在政务服务增值化改革领域有许多创新性举措、标志性成果,通过总结提炼,让制度创新成果上升为法律规则,从实践探索转向立法赋能,让法治保障更有力;

三是适时出台一批。在积极落实国家《政府投资条例》《企业投资项目核准和备案管理条例》的同时,尚未出台配套制度的地方,要进一步加大工作力度,出台系列关于投资审批制度改革的政策法规,细化投资项目审批服务增值化改革的职责、程序和机制,加快投资项目审批服务增值化改革从“事”到“制”和“治”的转变,用制度固化优势,并转化为治理效能。

5.围绕体系化,积极完善分类分层分级协调机制。改革需要解决一些系统性、关键性问题,为此,需要建立高效问题分类分层分级协调机制,可以根据问题复杂性和协调难易程度,可依次组建省级专题组(专班)和各市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总专班、省级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总专班、总牵头人工作调度的分级解决机制。针对改革中汇集的问题,根据所属工程领域进行分类,根据问题协调责任层级进行省、市、县(市、区)分层解决,同时构建问题高效闭环管理机制,推进问题早发现、快解决、见实效,真正解决基层和企业反映的突出问题,推动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五.结言与展望

在新的形势下,浙江开展投资项目审批服务增值化改革,是深入贯彻营商环境优化提升“一号改革工程”决策部署,聚焦投资项目领域办事需求痛点难点堵点,应对发展诉求关切的举措;也是对标国际一流、锚定全国最好,坚持体制创新、数字赋能双轮驱动,进一步整合优化服务资源配置、创新服务供给方式,推动投资项目审批服务从“一件事”到“一类事”、从“一个点”到“整个面”、从“一个环节”到“全链条”升级,持续提升政府服务力,着力为打造营商环境最优省提供有力保障,助力浙江经济高质量发展。

1.艾琳政务服务范式下的行政审批自由裁量法治化《深圳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7年第3期

2.陈越 冯洁从线下“跑断腿”走向线上“高效批”--浙江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的创新实践出处:《浙江经济》 2017年第5期

3.张靓数字政府视角下固定资产投资管理的实践研究——以全国投资项目在线审批监管平台为例《中国信息化》 2021年第1期

4.浙江开辟营商环境优化提升新赛道政务增值服务:从做减法到做乘法_杭州日报

5.余锌锌:乐清市助推企业投资项目全周期高效审批服务《浙江国土资源》 2021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