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业务统计数据管理对策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0
/ 2

图书馆业务统计数据管理对策研究

段冬梅

内蒙古呼和浩特托克托县政务服务中心 内蒙古呼和浩特 010020

摘要:党的十九大报告强调,要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统计部门作为社会实体经济和大数据紧密结合的纽带,肩负着监测经济发展、预测经济形势、提供决策依据的重要使命。大数据建设已经成为现阶段统计工作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文对大数据视野下图书馆统计数据管理进行了探讨分析。数据管理已经成为图书馆业务中不可或缺的一项,本文将围绕图书馆数据监察管理方面存在的不足以及相应的策略展开探讨,提出相应的优化对策,希望可以提供借鉴意义。

关键词:图书馆;业务统计;数据管理;对策研究

数据是新时代中不可或缺的资源,大数据时代的到来,深刻影响着经济社会生活和时代发展进程,对图书馆统计工作提出前所未有的挑战,同时也是改变传统图书馆统计工作机制的契机。立足大数据体系,提升图书馆统计服务水平,对促进统计服务高质量、高标准、高水平发展具有重要现实意义。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我们逐渐进入了信息化的社会,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被有效的运用于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当中,将图书馆的数据量以及数据流动速度提升了,使得图书馆的数据管理工作增添了一些难度[1]。图书馆数据的丰富性以及复杂性,使得图书馆的数据管理工作不容忽视,图书馆有必要将数据管理工作重视起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以及统计工具,构建完善的数据管理体系,有效的提升图书馆数据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并且将数据管理的作用充分发挥出来[2]。

1图书馆业务统计数据管理存在不足

1.1数据管理注重程度不足

虽然现在大多图书馆开始了数据统计管理的任务,但是有些还没有意识到数据统计管理的重要性,没有将这个数据统计的任务重视起来,不能很好的将图书馆数据管理工作的完善性以及系统性掌握好,数据的统计工作仅仅围绕入馆人数、借还量以及书籍资源量等,忽视了数字资源以及新媒体的利用统计,对学科资源组成等统计不详细。没有注重常规的数据统计,使得整体的统计水平较低,有些图书馆的数据统计可以称之为流水账。

1.2数据统计分析技术落后

现阶段,很多图书馆的数据统计工作还是依赖于人工,在较少的方面引入了计算机,但只是一些简单的数据统计以及指标计算,没有将现代化的技术有效的利用起来,就像一些大数据分析系统、云计算系统等现代化工具,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导致图书馆整体的数据管理体系较为落后,信息化技术不超前,数据统计存在不真的情况,数据分析也不完全,特别是数字资源的收集以及使用不完善、不系统。就像数据库的浏览量以及下载量,很多图书馆由于数据库供应商的原因看不到真实的数据,从而不利于做决策[3]。

1.3数据统计结果利用率低

一些图书馆会将相关统计数据进行公示,以数据报告的形式,尽管如此,公众对图书馆数据的掌握还是知之甚少,不论是图书馆的工作人员、用户还是普通民众,对于图书馆的相关数据都是模糊的状态,不利于图书馆社会影响力的提升。并且现阶段,图书馆相关管理人员也没有重视起来,没有安排专业人员对相关数据进行分析统计,仅仅围绕简单的日常工作进行统计,就算有过统计,但是相关统计结果却没有好好的利用起来,使得统计这项工作没有发挥作用,图书馆的相关职能没有发挥出来。所以,针对图书馆数据的丰富性以及复杂性,图书馆有必要加强相关数据的统计工作,有效的提升数据管理的效率以及质量,确保数据的有效利用率。

2图书馆业务统计数据管理的问题和优化对策

2.1数据共享不彻底。目前统计工作的数据采集、数据利用大部分仍是“孤岛式”的存在,缺乏部门之间、与外部数据之间的共享管理机制,统计数据的补充验证不够。在数据采集方面,部门之间没有形成动态的信息提供和更新机制,导致部分企业经济数据、运营状态、联系人电话等重要信息存在严重滞后的情况,统计数据库不能及时更新,影响对全区企业情况和经济现状的把控和分析。在数据公布方面,所提供的数据主要仅限于原始数据,缺少深加工的统计产品。提供信息的平台渠道比较窄,没有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等技术手段,严重限制了统计信息的广泛传播,在服务群众、服务企业上没有起到应有的作用。

2.2数据深度挖掘价值低。在传统的统计工作中,虽然能够反映区域经济发展的大体情况,但由于统计口径、统计方法、统计指标的不同,形成了专业壁垒,导致数据的挖掘使用仅限于本专业、行业,缺少全局视角的分析利用。在基层的统计数据中,有大量能够满足人民多样化、多层次、多维度需求的资源没有得到充分的挖掘,蕴含大量经济规律的数据无法充分发挥价值,对经济的认知仅停留在已有的综合指标上,不能充分体现快速变化的社会和经济情况。

3图书馆业务统计数据管理的优化对策

3.1规范统计程序

图书馆管理中,不论是哪个岗位、哪个部门都离不开图书馆的统计工作,它们都需要相关数据来记录工作的情况,所以,相关规章制度的完善与构建就显得格外重要,有助于图书馆管理工作的有条不紊,使得图书馆的管理工作更加规范化、标准化,有助于资料的完整性以及准确性。统计程序的规范化有必要将各个管理层的人员联系起来,确保工作任务分配给每一位员工,明确各自的责任与任务,统计工作人员要确保统计的准确性、无误性,并且做到周期性的统计,按时的将统计结果进行向上汇报。

3.2完善统计指标

图书馆的统计指标是图书馆书籍数量、服务类型、读者结构等系统化的描述,可以从数据中将图书馆的运营状况,收益状况等进行了解。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我们逐渐进入了信息化的社会,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被有效的运用于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当中,旧时的统计指标已经不适合图书馆的发展了,所以有必要依据实际情况构建相关统计指标[4]。可以进行相关的调查研究,逐渐完善统计指标,对不合适的指标进行摒弃,增添新的指标内容。就像文献资源构建部门新添了推荐购买图书指标、用户服务部门新添了读者结构指标等。有效的提升图书馆数据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不仅仅是对图书馆的业务管理指标进行完善,还有必要注重人员、设备等方面指标的完善,有助于图书馆的长远发展,有助于奠定良好的基础

[5]。

4结束语

图书馆业务统计数据管理任务不仅仅有助于图书馆真实状况的体现,成为进行管理、评测以及决断的依据,还有助于同行之间相互借鉴,共同进步。随着时代的飞速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我们逐渐进入了信息化的社会,不断发展的信息技术被有效的运用于图书馆的管理工作当中,伴随着新型的数据管理以及服务模式的诞生,图书馆数据的重要性将不容忽视,数据统计管理将会成为图书馆发展的必然趋势。所以,图书馆有必要将数据统计任务重视起来,充分利用现代化的信息技术以及统计工具,进行完善的数据统计,进行合理有效的数据分析,有效的提升图书馆业务统计数据管理工作的效率与质量,不断的提升图书馆的服务效能,了解大众的趋势,更好的推动全民阅读,有助于图书馆的长远发展。

参考文献

[1]虞俊杰.图书馆业务统计数据管理对策研究[J].图书馆工作与研究,2019(05):89-95+128.

[2]唐海燕.加强管理 提高图书馆业务统计工作[J].统计与管理,2016(09):176.

[3]于海燕.做好图书馆统计工作,提高图书馆科学管理水平[J].甘肃科技,2013,29(21):101-102+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