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例大面积紫癜皮肤坏死患者护理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20
/ 2

一例大面积紫癜皮肤坏死患者护理分析

沈晓娴 王思旻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 上海 200025

【摘要】

暴发性紫癜 (PF)是一种少见的快速进展性血栓栓塞性疾病,常伴有皮肤出血和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 DIC),可发展为多器官功能衰竭和大血管栓塞,病死率高达18%~40%,临床以突然发生的对称性、广泛性、触痛性瘀斑为特征。接下来,为大家介绍一下我院接受的1例患者大面积紫癜皮肤坏死患者,分析对其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的效果。

【关键词】大面积紫癜皮肤坏死;护理

感染是脓毒症的重要病因,及早诊断并给予恰当处理是改善脓毒症/脓毒症休克预后的关键。脓毒症是机体对感染反应失衡导致的危及生命的器官功能障碍,感染相关死亡占全球总死亡人数的54.4%。适当地控制感染源是脓毒症和脓毒症休克治疗的关键原则,感染源的控制包括脓肿引流、清除坏死的感染组织、移除可能感染的装置或对持续性微生物感染源进行控制[1]

病史介绍

患者,女,79岁,已婚,农民,全身大面积瘀斑皮肤焦痂样坏死10天,8月20日上感后发紫癜、紫癜面积扩大融合成水疱,皮肤受累面积扩大,辗转多地后予9月17日拟“暴发性紫癜”收治入院。追问病史,使用过药物:感冒中成药、双氯芬酸钠。9-28转入我科进一步皮肤修复治疗。神志清晰,精神萎靡,呼吸稍急促,对答切题,查体合作。

诊疗经过

9-30四肢、躯干切削痂+负压吸引术

10-9四肢、躯干扩创+自体皮取植术+右上肢前臂截肢术+负压吸引术

10-25臀部四肢扩创植皮术(残余创面)

护理要点

专科护理:VSD导管护理;翻身床护理。

基础护理:生命体征的观察;导管护理(经口气管插管、CVC导管、胃管等);口腔护理、会阴护理。

观察要点:脓毒症感染指标观察、临床表现;营养摄入。

潜在并发症:出血的可能预防;器械性压力性损伤可能预防。

护理问题、护理诊断、护理目标以及护理评价

(一)护理问题:感染:与皮肤屏障破坏合并感染有关;侵入性操作增多,各种有创检查与治疗、留置导管有关;患者自身抵抗力薄弱。

护理目标:感染得到控制;不发生或延迟发生多耐细菌。

护理评估:生命体征恢复至正常,感染指标控制,血清白蛋白等提升。

护理措施:1.控制感染:医生手术处理创面、根据感染指标调整抗生素应用等治疗。1.严密监测患者神志、病情变化、尽早发现感染征象,减少脓毒症发生;2.翻身床护理,预防肺部感染;3.严格执行无菌操作,预防导管相关血流感染预防;4.高质量完成各项基础护理与生活护理;5.做好液体加温等管理,严防低体温加重患者感染。5.气道管理:加强气道湿化及吸引,预防肺部感染;6.抗休克:输注血浆,补充水分,维持患者水、电解质平衡,纠正酸碱失衡;7.尿量减少:强心、利尿剂;8.全身抗感染治疗:使用激素减轻患者全身炎性反应,减少呼吸道分泌物量;9.心肌损伤的治疗:改善心肌缺血,控制补液速度,强心利尿;10.抗凝药物使用:治疗血栓及预防血栓加重;11.予泰能+稳可信+阿米卡星抗感染;12.由禁食逐渐过渡到流质饮食,适时胃肠营养;13.创面VSD治疗:负压吸引装置引流。

护理评价:顺利拔除插管,痰液稀薄、患者主动咳嗽咳痰,除肺部纹理增粗,未发生肺部感染

(二)护理问题:疼痛:慢性疼痛:与大面积紫癜皮肤坏死有关。

护理评估:1.视觉模拟VAS评分持续疼痛9分;2.患者痛苦面容、疼痛呻吟;3.彩超右侧桡动脉和尺动脉远端未见明显血流信号,栓塞血栓可能。

护理目标:缓解疼痛、提高患者住院舒适度。

护理措施:1.术前护理:(1)动作轻柔安置患者入病室;保护性约束落实患者安全,防患者自伤;(2)多陪伴,轻声耐心安慰;(3)分散注意力;必要时镇静镇痛治疗。2.术后护理:(1)术坏死皮肤清创及截肢后、疼痛源去除。(2)术后予以舒适体位,保暖。(3)保证环境安静;灯光适宜;减少对患者刺激。(4)换药时动作轻柔,必要时药物止痛。

护理评价:病人情绪平稳,能安静休息。疼痛评分降低,患者舒适度提高,能积极配合治疗。

(三)护理问题: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疾病所致代谢率增加,如发热、呼吸急促、心率快等有关。与长期卧床导致吞咽困难有关;与口腔黏膜破损不能经口饮食有关;与腹泻蛋白质吸收低下有关

护理评估:1.血红蛋白87g/L、白蛋白24g/L,贫血、营养不足;2.口腔黏膜评估(改良Beck口腔黏膜评估表):3分,中度受损;3.皮肤屏障受损合并感染;4.NRS-2002评估:4分 有营养风险。

护理目标:恢复进口饮食;患者食欲增加;血清白蛋白等指标上升。

护理措施:暂时改用胃肠营养管增加营养摄入,根据患者的血糖情况,以及大便的性状,腹泻的情况,患者由最初瑞高1000ml/日更改为瑞代1000ml/日,加白蛋白静脉滴注,补充营养。加强基础护理口腔护理质量:每日三次氯己定漱口液口腔护理,2.5%碳酸氢钠液体饭后漱口,每三天评估患者黏膜情况,尽量鼓励患者口服,在患者口服情况良好,营养摄入达标的情况下尽早拔除胃管。

护理评价:营养摄入增加,指标提升,血糖控制稳定。

(四)护理问题:潜在并发症:有出血可能。与血小板降低有关;与前期使用激素、肝素、免疫制剂有关;与使用负压吸引装置有关。

护理目标:发生出血时有预案紧急处理措施;减少出血发生可能。

护理措施:(1)加强观察:观察神志、警惕颅内出血;评估患者化验指标、凝血功能;评估皮肤、粘膜。观察VSD导管内引流液色、质、量。(2)急救物品:吸收性明胶海绵;粗止血带;电凝机;无菌扩创器械包。(3)操作要点:动作轻柔;避免肌注,减少静脉穿刺。

护理评价:有紧急出血应急预案;凝血功能恢复;住院期间未突发活动性出血等意外。

护理问题:潜在并发症:皮肤完整性受损可能。与长期卧床有关;与术后留置导管有关;与患者营养低下有关;与患者生活不能自理有关。

护理评估:Braden量表数值11分,存在压疮高危风险;根据各维度做好体位管理,预防皮肤压力性损伤,院内会诊中心每周随访;加强人员皮肤管理制度再培训与考核;加强预防器械性压力性损伤。

护理目标:在院期间不发生压力性损伤/减少发生压力性损伤部位数量。

护理措施:根据各维度做好体位管理,预防皮肤压力性损伤,院内会诊中心每周随访。加强人员皮肤管理制度再培训与考核。加强预防器械性压力性损伤。患者使用呼吸机辅助呼吸期间,采样口插管新型固定法:绑带顺序1下2上3饶头,上下口唇要护好,使用棉纱带与敷料配合,头枕部做好同步衬垫,露出耳廓勤观察防受压,如有潮湿、污染及时更换,松紧度随时调整。

护理评价:患者在院未发生压力性损伤,康复出院。

结果

对患者实施急救护理后,患者的各项身体指标已逐渐趋向于正常,且患者的情绪得到了显著的稳定,已康复出院。

护理体会

治疗原发病,早发现早治疗,远离感染风暴。疼痛管理尤为重要,患者在舒适的情况下积极配合治疗,有助于患者早日康复。充足的营养是患者创面愈合的奠基石,对于老年患者更要加强重视,关心患者主诉,预防皮肤压疮。一名出色的护士会根据患者的病情,正确评估和识别病情变化,运用多学科知识,制订合理的治疗方案,实行个性化护理。护士是临床一线的一道安全防线,为患者带来安全感,为医生带来踏实感。也是是医生的左膀右臂,被患者所接受、尊重和信。

参考文献:

[1] 魏平,林光燕. 1例暴发性紫癜伴肠坏死行回肠造瘘术后患儿的护理[J]. 当代护士,2023,30(4):161-164.

[2] 葛玉,刘东苗. 抗凝血药物不良反应及其护理要点分析[J].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2022,28(5):665-668.

[3] 陈兴波. 1例全身性爆发性紫癫病人的护理体会[J]. 养生保健指南,2019(14):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