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电气火灾监控在防火监督中的作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8
/ 2

浅谈电气火灾监控在防火监督中的作用

彭曲鸿

忻城县消防救援大队   广西来宾   546100

摘要:在防火监督工作进行过程中,电气系统的火灾监控始终是一个重要的环节,很多电气设备和线路很可能会产生火灾隐患,从而导致事故的发生,所以要对电气火灾监控系统进行设计,保证其能有效地监测电气安全状况,提升消防防护能力。

关键词:电气火灾监控;防火监督;作用

引言

现在很多领域都在使用电气设备,并且这些设备的运行安全性也受到了人们的重视,电气系统必须防止出现火灾事故,不然就会导致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对防火监督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章着重介绍在防火建筑中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作用。

1.电气火灾监控在防火监督中的重要作用

1.1.对电气设备与线路安全状态有效监测

电气火灾监控的对应机制中会安装各种实时监控设备,其可以针对电气设备与对应线路有效监测,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判断是否处于安全状态,比如,对于电流过载或走电的安全问题,电气火灾监控设备会第一时间报警,其自动检测线路或连接电源产生的电流异常变化,一般为增加电流,进而通过火灾探测报警器发出提醒信号,这种监测和报警的原理是充分利用电压变压器,在通电后,相关线路与电气设备连接点位置产生的复电流量相关零点与对数间差值若超出阈值标准,则表示电流过大、电压异常,很容易出现引发火灾的隐患,故而报警提示专业人员注意处理。在电气设备或连接线路出现温度升高时,电气火灾监控系统也能监测得知,其在重要节点安装了温度传感器采集温度信息,一旦发现温度超出承受设定的极限值,探测器就会被激活报警信号,进而向控制端人员提示,以免温度较高引起火灾事故,增强了防火监督的可靠性与有效性。

1.2.提高火灾安全防范性能并减少事故

一方面,在火灾隐患出现后,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可以自动输出信号,控制电气电源的切断,避免隐患从线路蔓延,同时会提醒工作人员及时介入处理,采用合理的消防手段排除隐患,促进火灾安全性能的提高,强化防火监督效应。另一方面,电气火灾监控设备在日常即可实时获取电压数据、电流数据等重要参数,在进行深入分析,第一时间发现过负荷、短路、积聚电流以及漏电等情况,再针对性排除隐患,以此来减少火灾事故的发生,这也能满足防火监督工作的重要要求。

2.建筑防火监督中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应用

2.1.关键技术

2.1.1.剩余电流探测监控技术

若电气设备出现故障问题,在一瞬间电流会产生异常变化,借助人体、带电体等直接传入到大地内,而配电线路中电流进和出之间差值变大,产生瞬间的矢量电流,这也就是漏电,容易间接引发火灾事故。电气系统产生剩余电流受到几种原因的影响:第一,实施建筑电气施工作业时有部分预埋的电线或电管安装不当,譬如,其附近墙壁存在毛刺,长时间使用后容易导致线缆外侧绝缘片被刮伤,因此会出现漏电问题;第二,电气设备线路长期使用后自然老化,可能会存在漏电风险;第三,用户不规范使用电气设备,致使建筑总负荷大幅增加,线缆承受电流过大,引发温度升高或漏电问题。为了防范漏电引起的火灾事故,在建筑电气火灾监控系统中要设置剩余电流探测监控技术,其主要安装剩余电流的相互感器,及时获取配电线路中的电流数据信息,再判断是否有事故隐患,相关配电的回路由三相线路组成,每相内都会穿过电流,当开关处于闭合状态时,互感器内部铁芯线圈会通过剩余电流,若线路正常运转,则无法测得其中电流矢量,而一旦遇到电气设备或线路故障问题引发漏电,对应电流表就能测得矢量值,即剩余电流不再为0,将检测到的电流数值与标准值对比分析,就能判断电气设备是否为正常运行状态,存在的偏差过大时,探测剩余电流的装置也会发出信号,提醒系统将故障电路及时切断处理,以预防电气设备的火灾事故,在第一时间安排专业人员实施检修。

2.1.2.异常温度探测监控技术

许多关于电气系统的火灾事故发生,都是电气设备或电路过热引起,对此,开展建筑防火监督时,也要在电气火灾监控系统内运用异常温度探测监控技术,主动干预过热问题,确保电气系统的安全稳定运行。相关技术常用的测温设备布置结构主要有三种类型,即线式测温、点式测温以及面式测温。探测电气系统温度需针对重点电气设备,包括配电箱、配电柜以及核心配电线路等,都要避免其温度过高,可以在监控系统内设定一个阈值,当温度超出标准后,探测器就会报警,进而防范过热引起的火灾。异常温度探测监控技术的应用场景较特殊,其一般只针对特定电气区域,相关设备经常会出现温度升高情况。在进行线式测温布置时,要将探测监控设备安装到竖井、地下电缆以及桥架等区域,其可以实时监测线缆输电温度的变化,发生异常过热问题时,会预警并及时处理;在进行点式测温布置时,可以将测温监控设备安装到配电箱内部、一级与二级配电柜位置,有效监测重要电气设备的温度变化情况,还有与电气设备连接的关键线路也会配置测温装置,有效保障线路稳定运行,以防高温烧毁;在进行面式测温布置时,通常会结合运用红外装置,即利用红外线开展测温工作,对目标电气区域辐射红外能量,准确获取其物体表面温度数据,红外探测的设备可以由多个角度传感器组成,使探测面更广、测温结果更加准确,这种测温设备的性能较强但经济成本颇高,因而在运用时也要考虑到建筑项目造价水平和防火等级要求。

2.2.系统设计

2.2.1.系统基本构成

建筑防火监督的电气火灾监控系统中融入了先进的网络技术、数据分析技术、电子技术以及通信技术等,其作用原理是对电气设备与线路的电流、电压、温度等参数全面采集,再进行数据信息筛选过滤、放大处理以及对比分析,最终判断数据与预定值相比是否异常,进而判断火灾隐患情况。该系统的基本组成包括四项单元,即数据库服务器单元、火灾监控总单元、中心监控主机单元以及区域监控主机单元,数据库服务器主要负责对采集的电气数据信息有效存储;火灾监控总单元是负责控制各部分传感器采集电气参数,再利用现场总线技术将数据信息传送到监控主机进一步分析处理;中心监控主机可以联动各项功能模块,还能将报警信息通知到各模块中;区域监控主机则是对设备进行监控,还能查询及显示对应信息。

2.2.2.软件设计

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软件设计主要注意两方面要求:一是针对总体设计进行优化,确保系统具有最基本的初始化程序和自动检查程序,前者可以将系统恢复到出厂设置,保证探测器运行控制的稳定,后者则是可自动对探测器使用的状态进行判断,发现不足时,会自动发出报警信号,若无法正常报警则可进行初始化处理;二是注重通信软件的合理设计,为确保监控功能得到有效控制,通信软件的支持必不可少,其设计时可运用Modbus协议,确保数据信息的高效准确采集,同时也可结合RTU模式优化冗余校验,排除数据采集中因距离和分散导致的不利影响。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建筑防火监督工作中运用电气火灾监控系统,既能防止发生火灾,又能及时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又能有效地防止发生电气故障。从文章分析可以看出,在建筑防火监督工作中,电气火灾监控系统的核心技术主要有:剩余电流探测监控技术、异常温度检测与监测。

参考文献

[1]赵明.信息化技术在防火监督工作中的运用[J].中国高新科技,2021,(19):137-138.

[2]王韦.新时代信息化技术在防火监督工作中的应用[J].今日消防,2021,6(04):38-39.

[3]赵盼.新时代信息化技术在防火监督工作中的应用研究[J].大众标准化,2020,(21):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