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护理中患者家属参与对患者康复的影响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6
/ 2

骨科护理中患者家属参与对患者康复的影响研究

马媛媛

四川省成都市 三六三医院 610000

摘要:目的  本文主要探究骨科患者治疗中,患者家属参与护理方式在其康复治疗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随机选取我院骨科2023年1月-2024年1月收治的60例患者为对象,等比例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两个组别,分别采用常规护理及其基础上的家属参与式护理,对比两组的日常活动能力、家属关怀度与康复效果。结果  日常活动能力、家属关怀度与康复效果观察组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结论 骨科患者康复治疗期间,家属参与式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可明显提高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使患者感受到更高的家属关怀度,获取更好的康复效果,具有一定推广价值。

关键词:骨科;护理干预;患者家属参与;康复效果

骨折是骨科临床中比较常见的病症,当前,随着我国逐渐进入老龄化社会,我国骨折的发生率也呈现出逐渐上涨的发展趋势[1]。对于部分比较严重的骨科疾病,临床中需要采用手术治疗方法,由于患者对于疾病不是十分了解,担心预后,加之长时间卧床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患者常常会产生一定的负面情绪,给疾病的治疗造成一定不利影响。因此,在患者治疗期间,予以有效护理干预措施十分必要。关于家属参与式护理,指的是家属在护理工作的开展中积极参与,对患者进行心理安慰,帮助患者进行康复训练等,以加快患者的康复进程,确保患者获取更为良好的预后效果[2]。基于此,本次研究以我院骨科收治的60例患者为对象,探究家属参与式护理的应用效果,报道内容整理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时间:2023年1月-2024年1月,研究样本:我院骨科收治的60例骨折手术治疗患者。入选标准:患者在我院骨科接受手术治疗;签署研究同意书。排除标准:患者临床资料不完整;存在意识障碍的问题。将60例患者均等分为两组,两组患者一般资料经对比无统计学意义(P>0.05),可开展医学对比研究实验,数据详情如表1所示。

表1 两组一般资料对比

组别

男/女

年龄(岁)

平均年龄(岁)

观察组(n=30)

18/12

48-71

60.23±6.05

对照组(n=30)

19/11

49-73

60.25±6.11

2/t

0.071

-

0.013

P

0.791

-

0.990

1.2方法

对照组予以常规护理,给予患者健康宣教,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指导患者遵医用药等[3]

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联合家属参与式护理,内容主要如下:(1)心理干预。对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的过程中,护理人员不但要做好自身的本职工作,也要做好同患者家属之间的沟通工作,使其能够在患者的心理护理中积极参与,因为源自家庭的关爱对于患者而言具有不同的意义[4]。所以护理人员应告知家属日常生活中应多给予患者关爱,表示对患者的关心,多与患者交流等;(2)集体教育。定期组织讲座活动,邀请同病房与病情相似的患者和家属一同参与其中,探讨心得,如此不但可以使患者家属学习到新的护理知识,也能够增进护患关系[5];(3)饮食指导。患者的饮食护理中,家属也应积极参与,告知患者日常饮食应结合患者的饮食喜好,主要食用清淡容易消化的食物,遵循少食多餐的原则,有效规避刺激性食物的食用[6];(4)康复护理。向家属强调康复护理的重要性,讲解康复护理相关知识,指导家属康复护理的方法,使其能够在患者的康复训练中给予帮助,助力患者机体的及早恢复。

1.3观察指标

(1)日常活动能力。应用Barthel指数评估两组的日常活动能力;(2)家庭关怀度。应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APGAR)评估两组的家庭关怀度;(3)康复效果。对比两组康复效果,显效:患者疼痛得到显著缓解,不需要服用止痛药。有效:患者依然存在疼痛的症状,需要服用相关的止痛药物。无效:患者疼痛症状依然明显。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1.0软件对研究数据加以分析,计量资料日常活动能力、家属关怀度以(±s)表示,t检验;计数资料康复效果以%表示,2检验。P<0.05说明数据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日常活动能力评分对比

在两组日常活动能力评分上,观察组更高,组间差异显著(P<0.05)。数据如表2所示。

表2 两组日常活动能力评分对比(±s,分)

组别

入院时

护理1月

护理3月

观察组(n=30)

23.90±5.75

32.10±7.13

67.21±19.72

对照组(n=30)

22.03±6.81

30.45±6.72

56.73±15.34

t

1.149

0.922

2.298

P

0.255

0.360

0.025

2.2两组家庭关怀度评分对比

在家庭关怀度评分上,观察组更高,组间存在明显的差异(P<0.05)。见表3。

表3 两组家庭关怀度评分对比(±s,分)

组别

入院时

护理1月

护理3月

观察组(n=30)

2.41±0.88

5.46±1.89

7.32±2.13

对照组(n=30)

2.55±1.02

4.45±1.91

6.13±2.21

t

0.569

2.059

2.124

P

0.571

0.044

0.038

2.3两组康复效果对比

观察组康复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组间差异显著(P<0.05)。见表4所示。

表4 两组康复效果对比(n,%)

组别

显效

有效

无效

总有效率

观察组(n=30)

11(36.67%)

18(60.00%)

1(3.33%)

29(96.67%)

对照组(n=30)

5(16.67%)

19(63.33%)

6(20.00%)

24(80.00%)

2

-

-

-

4.043

P

-

-

-

0.044

3.讨论

本文主要探究家属参与式护理应用于骨科患者康复治疗中的效果,研究结果显示,在日常活动能力评分、家庭关怀度评分及康复效果上,观察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主要是家属参与式护理干预措施的应用中,家属积极参与其中,发挥家庭的重要作用。心理护理中,给予患者安慰,可使患者感受到源自家庭的关爱;集体教育中,家属可以学到护理新知识,为后续护理措施的实施奠定了基础;饮食护理中,家属结合患者的喜好及护理人员的指导,为患者提供日常饮食;康复护理中,家属在患者的康复训练中积极参与,助力患者缩短康复进程。

综上所述,骨科患者康复治疗期间,家属参与式护理干预的应用,可有效增强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提高家庭关怀度,获取更好的康复效果,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陈伟婧,王清,陈静,等.多元家庭参与计划在乳腺癌乳房重建术患者院外延续性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美容医学,2024,33(02):166-170.

[2]程玲,汪芳,王伟,等.多元家庭参与计划下链式亲情护理对老年心血管疾病手术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4,30(02):56-59.

[3]李庆荣,景晓芳,张亚静.以互动达标理论为指导的延续性护理结合家庭参与式护理干预在胆囊结石合并肝外胆管结石行X线下ERCP+LC术后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4,9(02):146-149.

[4]周丽娟,吕琴,张静,等.家庭参与式管理模式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稳定期患者自我管理中的应用研究[J].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24,21(02):102-106.

[5]沈晓芳,王红娟,李翠翠,等.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对慢性胃炎伴胃黏膜萎缩糜烂患者的影响[J].临床研究,2023,31(12):156-158.

[6]高珞珞,李文娟,殷凯.家庭参与式护理模式在老年髋部脆性骨折患者延续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医药导报,2021,18(29):158-161+1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