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质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6
/ 2

优质护理在急诊护理中的应用

张雨

陕西国际商贸学院  712000

摘要:目的 研究采用优质护理在急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方法 在2022.5-2023.5期间选取我院收治的100例急诊就诊病患,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常规组与实验组,每组各50例。常规组使用常规护理,实验组使用优质护理服务。护理前后进行心理状况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与抑郁自评量表(SDS)评分及护理满意度对比,比较分析护理效果。结果 护理前,两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SAS评分低于常规组评分、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常规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采用优质护理在急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可改善精神状态,缓解病患治疗期间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可进行推广。

关键词:优质护理;急诊科;急诊护理;护理满意度

急诊科作为医院救治急症、重症重要科室之一,是医院面对社会就诊重要窗口。作为高风险科室,急诊科医护人员面临病情复杂多变、起病较急病患,若处理不及时、得当,会严重危害病患生命安全,甚至发生医患纠纷。为进一步提高急诊护理工作质量,降低不良事件发生,减少医患纠纷,常规急诊护理已无法满足急诊护理工作需要,优质护理是在常规急诊护理基础护理上有效发展而来的护理手段之一,随着优质护理广泛应用于临床各大科室,其护理效果受到临床医护人员认可,急诊护理工作实施优质护理,能有效保障病患生命安全,减轻急诊就诊过程中恐慌、不安、焦急等不良情绪与心理负担,从而使病患在治疗中达到治疗最佳心理状态,积极配合治疗。因此本文研究优质护理在急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现将详细内容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在2022.5-2023.5期间整体抽样100例急诊就诊病患,按随机数字表法分常规组与实验组,各为50例,常规组男女患者比例为28例:22例,年龄25-83岁,平均年龄(52.82±4.23)岁,实验组男女患者比例为26例:24例,年龄27-80岁,平均年龄(55.57±3.56)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均无任何明显差异(P>0.05),可以用于对比研究方法。

1.2方法

常规组护理方法为常规护理,患者住院进行入院护理评估,监测基础生命体征,必要时采取相应措施并加强巡视。遵医嘱给予患者相关治疗及护理,协助完成各项检查。进行护理质量评估,做好详细病历记录。

实验组护理方法为优质护理,(1)采用弹性排班模式,落实到个人具体护理内容,强调护理责任,减少交班次数,避免出现不良安全隐患,对急危重病患和高难度护理病患严格把握护理质量,保障护理安全,及时有效抢救与治疗病患。(2)急诊护理人员充分体现“以病患为中心,优先服务于病患”服务宗旨,对于病情重、发病急病患期望得到有效治疗,医护人员给予情感、心理上关怀与体贴,树立服务意识,从病患角度出发,切身为病患考虑,提供优质急诊护理服务,增加信任感与亲切感。(3)与病患及家属进行有效沟通,应言语温柔亲切,行为举止礼貌,及时掌握病患心理过程变化,进行心理疏导,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让患者在治疗过程中积极配合,加快疾病恢复。(4)对于急危重病患,应开设绿色通道,争取最佳抢救时机,用最快速度最短时间实施抢救,使病患得以救治。(5)对急诊医护人员加强急救知识内容考核及培训,定期进行中毒、心脏电除颤术、复合外伤处理、心肺复苏、气管插管术、静脉留置针等技术考核,为提高专业业务能力,提升急救医务人员应急处理能力。(6)进行健康教育宣教,采用相关疾病宣传手册及疾病护理知识对病患进行疾病相关知识指导,治疗结束后,嘱咐病患遵医用药、有效合理运动锻炼,进行饮食及回院复查指导。

1.3观察指标

心理状况以焦虑自评量表(SAS)为判定标准,SAS评分50分以下:无焦虑情绪,50-59分:轻度焦虑,60-69分:中度焦虑,70分以上:重度焦虑;分值越低说明干预后越有效,分值越高,情况越严重;护理满意度采用自行设计调查问卷方式,评分满分为10分,0-10分为非常不满意十分满意范围。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1.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数资料以百分数(%)表示,采用X²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 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护理前,两组比较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实验组SAS评分低于常规组评分、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常规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急诊科是医院危重病患抢救、诊断重要场所,急诊护理人员承担重大护理责任,任何细节疏忽大意均会导致严重后果。随着人们保护自我意识加强,医护工作者承担风险随之扩大,因急诊疾病多为突然发生,病患通常会有较大心理波动,严重影响抢救效果,所以急诊医护人员应加强心理评估,从各个方面了解病患心理波动情况,做好临床急诊护理工作。

优质护理服务充分体现以人为本人文关怀,在对待病患角度上,以病患有病求医,以病患自身为中心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护理工作中应用优质护理能改善病患精神状况,影响护理满意度。本文研究显示,通过比较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评分、SAS评分结果显示,护理后,实验组SAS评分低于常规组评分、实验组护理满意度评分显著高于对常规组评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一研究与别人研究相符合,说明实施优质护理服务可改善精神状态,缓解病患治疗期间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原因在于:医护人员通过对病患进行有效心理疏导,改进轮班、排班方式、优化抢救各项操作流程,调动护理人员工作积极性,主动实施急救措施,保障病患就医安全,进而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强化急诊基础护理,提高服务意识,深化优质护理服务内涵,保障病患得到优质护理服务水平;优质护理服务不断提高急救护理人员责任意识,极大重视病患实时感受,稳定病患不良情绪,加强医患关系,提高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采用优质护理在急诊护理工作中的应用,可改善精神状态,缓解病患治疗期间不良情绪,提高护理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沙美容,谭小梅,刘彩霞,等.优质护理服务在急诊科综合病房护理中的应用[J].中国药物与临床,2020,20(5):838-840.

[2]朱莉,龚黎琳,侬宇琴.优质护理对创伤性休克患者抢救效果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19,38(21):3572-3575.

[3]廖薇,林亚娟,赵杰.优质护理对初产妇新生儿护理及自我保健能力的影响[J].护理研究,2020,34(2):315-317.

[4]李莎丽,毛炅平.优质护理模式下综合性护理对急性脑卒中患者抢救效果及预后的影响[J].贵州医药,2021,45(12):1989-1990.

[5]喻红.以家庭为中心的优质护理对抑郁症患者焦虑和抑郁情绪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20,35(3):272-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