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设计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与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24-05-16
/ 2

建筑设计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与思考

柴建林

中机工程有限公司     310008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持续深化,建筑行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建筑工程已然成为我国经济体系中的重要支柱。在建筑工程项目管理过程中,信息化技术发挥了显著的影响作用,有力地推动了管理思维理念和管理模式的信息化转型与创新。在工程管理中,我们注重各类要素的有机整合,从而显著提升建筑工程管理水平,进而实现项目建设效益的最大化。

关键词:建筑设计管理;信息化技术;应用

1 建筑设计管理概述

建筑设计方案作为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的关键参考依据和指导性资料,其设计质量的好坏、内容的精确与详尽程度,将直接关系到后续施工过程的规范性和完善性。而加强设计工作,确保建筑设计的质量性和内容的完善与精准性,将为项目施工建设提供更为充足、科学的参考依据。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步伐的不断加快,建筑行业发展势头强劲。在此过程中,信息化技术的引入对于促进建筑工程发展变革具有重要意义,尤其是对建筑工程设计管理的影响深远。鉴于建筑工程建设周期长、管理内容繁杂的特点,利用信息化技术对建筑工程设计管理方式进行创新,有助于降低劳动强度,节约资源,提升工程管理效率。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持续提升和科技的迅猛进步,公众对于建筑智能化的性能与功能要求日益提高。尽管建筑智能化项目设计阶段的成本仅占建造成本的2%~4%,但其对建设成本的影响程度却高达75%以上。然而,目前我国智能建筑设计主要依赖于项目设计人员的经验,缺乏系统性的规划理念。同时,大量企业面临高质量设计人才匮乏的困境,导致智能建筑设计方案不合理,设计过程中缺乏充足的理论支撑。因此,深入研究智能建筑设计的精准控制方法,对于改善智能建筑效果、降低投资成本、提供智能化设计的理论支撑具有重要意义。这将对推动我国智能建筑的健康发展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

2 信息化技术与建筑工程管理结合的意义

2.1 加强现代信息化意识的培育

鉴于当前许多管理人员对信息化技术的重视程度相对较低,这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工程管理方式的信息化进程。为此,建筑企业应定期组织召开专题座谈会,大力宣传信息化技术在工程管理中的应用价值,使工程管理人员深刻认识到信息化变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从而积极投身到信息化管理模式的建设与创新中。通过这样的举措,为工程管理模式的创新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同时,工程管理人员应自觉加强信息化管理专业知识的学习,确保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能够熟练运用信息化技术工具。

2.2 提升从业人员专业素养

随着信息化技术的不断发展,其在建筑行业工业化进程中的影响日益显著。将信息化技术应用于工程管理领域,对项目建设过程中产生的海量数据进行高效收集、整理和分析,可以显著提升数据处理效率和准确性。因此,企业应积极引进具备信息化技术背景的专业人才,并加强现有人才队伍的培养工作。通过定期开展专业培训和教育活动,帮助工程管理人员掌握扎实的信息化技术知识,提高他们在工程管理实践中应用信息化技术的能力,从而进一步提升整体工程管理水平。

3 建筑设计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

3.1 虚拟建造过程

在建筑工程项目启动之前,借助信息化技术手段,构建建筑三维模型,对施工过程进行全面模拟与分析,将施工计划方案中的各项内容逐一投放至统一的管理平台。一旦在模拟过程中发现施工环节存在任何问题,均能够在三维模型中精确定位,进而对施工进度管理内容进行科学调整和优化,从而有效推动进度管理效能的提升。为此,我们应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三维技术等先进手段,构建精细化的三维模型,并据此制作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虚拟动画。通过动画模拟分析,深入挖掘施工环节中存在的各类实际问题,并综合考虑项目建设的实际需求、施工顺序安排等因素,对发现的问题进行精准分类,并制定相应的应对策略。通过这一过程,我们不仅能够优化建筑工程的建设方案,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还能够将所获取的信息数据作为工程管理的重要依据,为工程管理水平的提升提供有力支撑。

3.2 分析进度管理

一是关于虚拟建造过程。在建筑工程实施建设施工前,需借助信息化技术构建精准的三维模型,对施工全过程的各个环节进行深入的模拟分析。通过此种方式,施工计划方案中的各项内容均可有效地整合至管理平台中,便于实时监控与管理。一旦在模拟分析过程中发现施工环节存在的潜在问题,即可在三维模型中实现精准定位,进而对施工进度管理内容进行有针对性地优化和调整,以确保管理水平能够得到持续提升。因此,需充分利用信息化技术、三维技术等先进手段,构建精准的三维模型,并据此制作建筑工程施工过程的虚拟动画。二是关于施工进度管理。在分析施工进度数据时,应充分考虑不同工种施工作业面的差异性,对各施工环节所需的人力资源及工期进行精确预估。通过对各工种作业面的精准测量,将所得数据整合至数据平台中,以便直观展示各类工序所需的人工量及工期数据。此举有助于管理人员更清晰地了解施工进度的实际情况,为制定科学合理的施工计划提供有力依据,从而确保工程能够按照既定目标顺利推进。

3.3 建立完善的管理体系

在建筑结构设计管理阶段,必须清晰界定各职能部门间的职责分工与责任归属,并构建一套行之有效的组织架构体系,以确保各项任务能够有条不紊地推进。当前,我国多数建筑设计单位在结构设计管理方面仍显重视不足,存在诸多亟待解决的问题和不足之处。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严格控制相关工序及细节,确保结构的安全性能能够满足实际使用需求。通过制定并执行规范化的管理要求,我们致力于使建筑结构设计达到高品质标准,从而推动工作的顺利进行。此外,在建筑结构施工阶段,应加强对施工人员素质的培育,提升其专业技能水平,并强化安全意识,以防范和减少安全事故的发生。同时,在建筑结构设计规划实施过程中,必须对相关内容给予充分重视,并制定出合理可行的实施方案,以确保建筑结构设计工作能够有序、高效地完成。

3.4 计算机信息化辅助应用

将BIM技术的开放共享特性与云服务器、云数据库等先进技术相结合,通过云数据库的强大功能,实现对设计方案改动的精确记录,进而实现设计方案的版本管理。设计人员可便捷地追溯每一次的修改与更新历程,便于灵活回退至先前版本或对比不同设计方案之间的差异。同时,在云端构建多元化的预制构件数据库,将预制构件设计方案及其搭配方案详尽记录其中,有效促进团队成员间的信息共享与经验积累。此举为未来的建筑设计工作提供了丰富的参考素材与借鉴案例,显著提升了设计质量与设计效率。随着时间的推移,云端数据库将持续汇聚大量建筑设计方案与预制构件信息,形成宝贵的数据资源宝库。通过深入挖掘与合理利用这些大数据信息,设计人员能够从中获取宝贵的洞察与启示,进一步优化设计决策,推动建筑设计的创新与发展。

4 结束语

总之,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稳步推进,建筑行业展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态势。鉴于建筑工程建设周期长、管理内容复杂多样的特点,通过运用信息化技术对建筑工程管理方式进行创新,不仅能够有效减轻劳动强度,节约各类资源,还能显著提升工程管理效率。这一举措将有助于建筑企业实现更高的经济效益,为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动力。

参考文献:

[1]陈伟.建筑工程管理中智能信息化技术应用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24,(10):40-42.

[2]张胤.建筑设计管理中信息化技术的应用与思考[J].居舍,2024,(09):120-123.

[3]魏长专.建筑工程管理中智能信息化技术应用分析[J].居业,2023,(05):218-220.